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chenyunhe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6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运和诗《郑成功墓前》:“他在地下睡着了 请不要吵醒漫长的梦 不要吵醒梦里 ...

已有 280 次阅读2020-5-30 03:57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1645年,南明隆武帝赐姓朱,才改名成功,被人们尊称为“国姓爷”。

1661年郑成功挥师东渡,横越台湾海峡,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收复了被荷兰占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岛,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台湾回归祖国后,他又着手大力开发台湾,兴教励耕,为台湾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却不幸在壮年之时病逝于台湾,原葬在台南洲仔尾。1699年,其孙郑克塽将其灵柩迁回故乡,葬于南安县康店乡复船山郑氏祖茔内。随同迁葬的还有其父郑芝龙的木主、母田川氏、妻董氏、儿郑经和媳唐氏的灵柩。为何要远渡重洋、千里迢迢送灵柩归葬?郑克塽在《郑氏附葬祖父墓志铭》中说:“鸿渐之麓,佳城郁苍。山环水绕,回抱崇冈。惟予先世,灵魂是藏。迨及父祖,远葬殊方。卜迁叶吉,归此故乡。祖孙同室,父子同堂……后人守之,永世不忘。”

当时郑成功的迁葬场面非常隆重,他虽曾力主反清复明,但他驱除荷夷、收复国土的民族正气,使清朝统治者亦深表敬佩。康熙皇帝不仅将他的灵柩迁葬故里,还特地下敕遣官一路护送,并作挽联:“四镇多弍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郑成功陵墓原来比较简朴,是用三合土拌糖水灰构筑的土堆墓,墓碑、墓道用花岗岩石块砌成。墓分九室列三排,安放九具特别高大的朱红色灵柩,墓室前另有一小间“墓志铭厅”,放置郑经和郑克塽分别书写的《石井乐斋郑公暨妣郭氏墓志》、《郑延平王附葬祖父墓志铭》。墓前还有一对14米高的八角形华表,顶端各蹲踞一只石狮;华表下竖有立旗杆用的九对石夹板,左五右四。整座陵墓显得既简朴又肃穆。

1962年2月1日,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纪念日,政府特地拨款修葺了这座陵墓,墓前加砌多级花岗岩石级,右侧增建了凉亭,并在墓前竖立《重修民族英雄郑成功陵墓碑记》,以表崇敬。凭吊英灵,令人想起郑成功生前写的那首气壮山河的《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更忆起陈运和诗《郑成功墓前》:“他在地下睡着了   请不要吵醒漫长的梦   不要吵醒梦里   澎湖的浪、台湾的风   他离开我们的记忆如此遥远   脚步仍响在人们的脑海上空   坟墓像坚定而高昂的头盔   雷鸣电闪中,却始终巍然不动   几百年来,他的脉搏并没有   失去潮涨潮落般的响声   谈心吧,叙旧吧   海峡两岸骨相连、语言相同   一旦祖国统一的盛宴   在京隆重举行   千万别忘了留个座位   给退休在闽南的郑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