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chenyunhe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6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运和诗《敬礼!邓小平故里》:"熟悉小平一生,敬仰伟人往事,来广安城郊时淋阵雨, ...

已有 349 次阅读2020-6-2 05:32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四川省广安县城北7公里的协兴镇牌坊村,有一座秀竹环绕、瓦屋溢香的传统农家三合院,它不以华丽精巧见著,而以其独特的朴素和清淳、温馨与灵秀,平易近人地让人去感受、领略、品味,自然而然地流连忘返。

       这,便是邓小平旧居。此刻,陈运和在出版本人著长诗《邓小平颂》(长诗后又改名《走近邓小平》)之际,又写短诗《敬礼!邓小平故里》发表:"熟悉小平一生,敬仰伟人往事,来广安城郊时淋阵雨,胜似不尽落泪诗。故里丛生遍地情,旧居连接革命史,广场敞怀迎天下,铜像坐看久沉思……想回归后去香港走走吗?或者,盘算两岸和平统一的日子;银河边,也许会遇见当年留苏同学,谈一时遗憾,谈长久情谊……上世纪老人的改革事业,作为正能量仍在继续,此刻,从小平眼神中,感受不断关心、不断注视!实现中国梦,属前辈与当代人的共同壮志;邓小平家乡,是长江黄河又一源流在此……"
      1904年8月22日,一代伟人邓小平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14载难忘的童年时光。

  这座普通的农家三合院,俗称“邓家老院子”。解放前,邓小平祖上三代曾居住在这里。走近邓小平故居,只见粉墙黛瓦、青石铺地。正堂屋大门,“邓小平同志旧居”7个隶字刚劲有力。登堂入室,7个文物展室布置有序,一桌一椅,一柜一床,但见当年的模样。3个图片展室展出千余幅照片和资料,再现了邓小平同志戎马倥偬、运筹帷幄、高风亮节、功勋盖世的光辉一生。

  同四川东部所有的农舍一样,邓小平旧居被一篷篷翠竹所掩映着。在当地,凡有农宅的地方就有慈竹,而这种竹被农家人视为根和魂。旧居的慈竹约有几千之众,长得飘逸潇洒,竹影婆娑,动人的竹语像是在诉说着每一个动人的故事。 1989年,邓小平的女儿萧榕(毛毛)回到故乡,见到老屋的竹时兴趣盎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她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描写:“老屋的房后,长满了翠绿的竹。这竹真繁茂啊,种下几棵,立刻成长一片。细的恰如纤纤少女的手指,粗的可比健康小伙的手臂,这竹边长边落,边落边长。你看地上已铺满掉下的黄叶,而竹枝上却依然绿羽苍翠”。她还充满遐想地写道:“我真想搬个小竹凳,拿上一把青竹扇,在这个小竹林中坐下,静静地,静静地,听一听竹叶的沙响,闻一闻竹枝的清香,透过那茂茂密密的枝叶,去看太阳……”毛毛的话,饱含对故乡翠竹的感情咏叹,也袒露出一片真挚的乡音乡情。在邓小平旧居前,我想起毛毛的这些描写,心中不禁也涌起感情的波澜。

  在邓小平旧居,除了竹的青翠,还有树的挺拔。一看那苍劲的雄姿,就知道那树有些年头了。在旧居的庭院前,挺立着一雄一雌两株铁树。这两株树是为迎接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1980年首访小平旧居,特地从广安县委机关所在地、曾经是杨森公馆的涵虚山庄内移栽来的。四川军阀杨森酷爱花草,特从广东船运四棵铁树到家乡栽植,广安从此才有了铁树。1978年,当邓小平经历磨难第三次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时,广安涵虚山庄内的铁树突然绽放花蕾,雄花状似宝塔,雌花如金丝盘旋。在民间,一直有“千年铁树难开花”的说法,说明铁树开花不易。广安铁树开花,适逢小平复出,本属于自然现象的铁树开花顿时被赋予一种强烈的政治色彩,人们把它与小平复出结合起来加以渲染,一时广安父老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观者如云。当地还把铁树开花拍成照片寄给北京的小平同志及其家人。铁树移栽至旧居后,也连年开花不断,至今已20余载了。

  邓小平生前,一直不同意将自己的故居作为纪念地,但家乡人民满怀对他的敬仰之情,自1984年以来小平故居就开始对游人开放,来自世界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至今已有200多万人次来这里参观,在小平99岁诞辰时,已整整留下了99本留言簿。20年来,这些留言簿保留了一种可贵的原生形态,真实地记录了广大群众对小平说的“心里话”。最早的一则留言是在1984年4月10日下午1时40 分,附近场上的一位农民丢失了自家的耕牛,找了很久,最后终于在小平故居旁找到了。他很高兴,于是在留言簿上写下了一首诗:“四月找牛到协兴,内心崇敬邓小平,参观邓帅故居地,终身难忘邓恩情”。1985年3月15日的一则留言是一首顺口溜:“我们由昆明来到邓小平同志家,心里乐开了花,邓老政策好,人人吃得饱,经济粮食富上富,光棍不愁讨媳妇,光棍有了家,感谢邓小平旧居老家”。小平逝世以后,参观旧居的人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哀思。1997年2月22日的一则留言是这样的:“小平让我们填饱了肚子,用上了票子,住上了房子,我们世世代代永远怀念您”。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小平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如今,这上百册邓小平故居留言簿,已成为无比珍贵的革命文物,构成邓小平故居独具特色的风景。翻看这些饱含深情的留言簿,我的心一次次被激荡着,不觉眼角湿润了。

  邓小平自14岁离开家乡后,就再没有回过故乡,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全中国人民。他曾无比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小平家乡的人民永远怀念他,对他寄寓着大海一般的深情。在广安的短短一日里,我们就听到许多小平童年时的故事。透过这许多美丽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小平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英姿。旧居有情,翠竹有情,铁树有情,留言有情,这里的一切都记载着小平的丰功伟绩,寄寓着人们对他永久的怀念与崇敬。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