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文武博客 //www.sinovision.net/?13193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著名管理学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哲学新语

已有 464 次阅读2020-11-7 09:47 |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水不是构成万物的基础

 

      古人在有限的条件下,对万事万物的构成的认知出现肤浅、简单、局限性,这是很正常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思考构成宇宙的基本材料时,认为水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他的宇宙观、自然观认为水对生命至关重要,水能够移动,水能够变化,水能够构成万物的元素。如果你生活在古希腊时代,听了泰勒斯的言论,你肯定会觉得这位古哲圣贤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在如今这个科学发达的时代,你还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那么你就会惹人耻笑了。地球人都知道,构成水的是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氢的单质形态是气态,氧的单质形态是气态,氢气态与氧气态相结合,合成了水这样的液态物质。但水这种物质又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又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态,水高于100摄氏度时会成为汽态水,低于零摄氏度会成为固体冰。对微观的科学研究的深入,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还有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夸克这样的更小的粒子物质。还有没有比夸克更小的物质?肯定还有比夸克更小的物质单位。从大的方面讲,以我们地球为中心,基准点是地球这样的星球,然后是太阳系,比太阳系更大的是银河系,比银河系更大的是银河外星系,比银河外星系大的是本宇宙,比本宇宙大的是宏宇宙,受限于我们的科学认知能力,宇宙再怎么大,总是有限度。而容纳宏宇宙的外部就是“虚空”。“虚空”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物质,又没有能量。“虚空”是无限的,是永恒的,不生不灭;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虚空”如同一个大容器,包含着“宏宇宙”,“宏宇宙”包含着多元宇宙,多元宇宙的物理法则都不一样。“本宇宙”就是“宏宇宙”内的一个小宇宙。宇宙有年龄,星球也有年龄。星球有生有死,星球经过若干亿年会消失殆尽;宇宙有生有死,宇宙经过若干亿年也会消失殆尽;只有“虚空”才不生不灭,没有死亡。

      最大的不过“虚空”,那么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呢?应该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宇宙演变的法则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最大的“虚空”到最小的“虚无”,越接近它们,越接近真相,越不会遵守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切物理法则。例如,量子纠缠现象,它遵循的是何种物理法则?越接近“虚空”与“虚无”,一切我们现实中的物理法则都会失效。这些观点都是我自己思索出来的宇宙观。要科学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得依靠更加发达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也许你认为荒诞不经,但这个猜想说不定就是宇宙事实呢?没有更高层次的深入研究,谁又说得清呢?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没有相关仪器与设备,他通过冥思苦想提出“相对论”,现代科学家都公认“相对论”是正确的,那么你凭什么否认我的宇宙观不是接近宇宙事实,或者就是宇宙事实呢?哲学的本质是对宇宙、对自然、对人生,对万事万物的一种认知观。宇宙的物质演化是从“虚无”到基本微子与能量,再到基本粒子,到原子,到分子,到无机物,再进化到有机物。然后,从有机物进化到单细胞的生命体,从单细胞生命体进化到细菌。地球上的生物,也是从单细胞生命体进化到植物与细菌的。然后,植物从水生植物进化到陆生植物,细菌进化到水生生物,水生生物进化到陆生生物的。水生生物进化到鱼类,鱼类进化到两栖动物类,两栖类动物类进化到鸟类与哺乳动物类。哺乳动物进化到人类。人类进化到半机械半人类、能量体人类、意识体人类。所以,泰勒斯认为水生万物,因为水跟生物进化息息相关,由此而来。地球的生物进化环境的确如此。但是地球上的生物演化史只是宇宙生物演化史的一个部分,不是全部。因为,这个宇宙生物演化顺序是变动的,不是按地球生物演化规律进行的。例如,有的星球无机物一样进化成有意识的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有机物一样进化成有意识的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单细胞的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细菌类的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水生生物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植物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两栖类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机械人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昆虫类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能量形态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意识形态智慧生命体。宇宙的高级智慧生命体各种各样,形态各异,全然跟地球不是一个样。宇宙智慧生命体的形态多样性,进化与演化路径各不相同,那些生存在各种星球环境的生命体,都需要跟地球上的生物一样,需要氧气、水、阳光吗?肯定是不一样的的。地球的生物是地球演化的结果,所以这些生物存活需要氧气、水、阳光。但是地球上仍然存在着不需要氧气、水、阳光的生物。例如,已知的月形单胞菌、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菌在氧气中暴露就会死亡。细菌与真菌没有叶绿体,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不需要阳光。在陨石中生存的细菌是不需要水的。因此,在一些与地球环境完全不同的其他星球上,不需要氧气、水、阳光而生存得很好的生物很多,它们进化的路径跟地球生物演化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不需要遵守地球的生物进化规律。水生万物是对地球而言的,在宇宙中生存万物不需要水的比比皆是。宇宙那么大,存在跟人类一样智慧的生物是很正常的,我们地球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单。

 

       道可道,非常道

 

      在中国古代排在第一位的圣人是“老子”,他的真实姓名叫“李耳”,字伯明。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拜老子为老师。而且儒家学派思想与法家学派思想都是受到道家学派思想的熏陶,才创造新的学派思想出来的。老子曾担任守藏史这一官职,这个守藏史是藏书室室长。当时,读书是贵族们的特权,平民百姓是读不起书,读不了书的。所以,只有国王家才会有图书馆,而老子就是皇家图书馆的馆长。老子利用图书馆馆长的便利条件,一心钻研学问,遍览群书,于是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他一生著作稀少,唯一的一部著作《道德经》,总共5000多字,字数不多,但内涵丰富。《道德经》包含了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老子的粉丝,任职函谷关的最高长官尹喜,在函谷关见到想要出关隐居的老子,尹喜对老子说,你要去当隐士,你得著作一部书作为纪念。于是,老子写下了惊世著作《道德经》。正是《道德经》这部著作让老子名垂青史。如果没有《道德经》流传于世,老子也就不会那么声名卓著。史料记载,老子除了著作了《道德经》外,再没有其他著作流传于后世了,可见,老子书读多了,已经看破红尘了,什么功名利禄已经放下了,他逍遥自在地过他的隐士生活去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也没有著过什么书,他的著作都是他的学生总结他的言论记录下来成书的。所以说,文不在多,精深则行;章不在华,明理则道。

       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之源,是万物之根本。而“道”的实现在于在冥想和反思中过隐士生活,在于行为受思考而非本能的控制,在于简单、平静、祥和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态度,在于与自然和谐归一。最后的结果就是要达到“无为”的境界。很多宗教都主张通过冥想来大彻大悟,来思考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例如,印度教的“圣人”,佛教的打坐、参禅,道教的修行等,这与老子的冥想与反思同出一辙。当然,是否能修行成神仙,真实的答案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能领悟出新的哲学道理,或者在思考出新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出来,这是可行的。明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得罪了权宦刘瑾,被贬官到贵州龙场当驿丞。驿丞是未入流的小官,在九品之下,相当于现在的正科或副科。王阳明在龙场进行冥想与反思,通过“龙场悟道”,创立了“心学”这门哲学学科。

       老子主张的“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思想。人能够改造自然,也能够毁灭自然。人破坏了自然,毁灭了自然,最后就是毁灭了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自然提供人类生活的一切东西。大自然给人类提供植物与动物,部分植物与动物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氧气,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空气;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水,人们口渴的时候,可以饮用水;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各种矿产资源,人们可以开采这些资源,通过冶炼,制成各种生活、工作所需物品。大自然提供的各种东西,都可以给人类利用。大自然好比母亲,人类好比儿女,母亲养育了儿女,而儿女却害母亲,这既是忘恩负义,也是违反伦理道德的,更会遭到报应的。例如,人类把树林砍光了,那么肥沃的土地不见了,取代的是沙漠与沙尘暴侵袭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把废气排放在空气中,保护我们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消失了,“温室效应”致使南极与北极冰川融化淹没了很多靠近海洋的国家,一些岛屿也被淹掉了,而且一部分人们会生活在雾霾中。人类把污染物倒在江河湖海里,这些江河湖海的水又脏又臭,人们饮用这些被污染的水导致各种疾病缠身,甚至于作为人类食物的鱼类大面积地死亡,人类的食物名单上又少了一道鲜美的佳肴。所以,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人类毁灭大自然,就是自掘坟墓。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人类才生生不息。

      无为,而无不为。此无为,并非听之任之,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按照宇宙运行法则、自然规律、人类文明的伦理道德来行事。个人、组织、社会、国家的一切行为符合宇宙运行法则、自然规律、人类文明的伦理道德。不要逆自然而行,不要逆天理而行,不要逆人伦而行。我们只能利用宇宙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只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科学文明还没达到创造自然的地步,现在我们人类还不能离开太阳系,更别提什么星际旅行了。所以,目前为止,爱护地球、爱惜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不做,而是要维护世界的平衡与和谐,维护大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与天地相谐就是“道”,与世界相谐也是“道”,与社会相谐更是“道中道”、“非常道”。在不偏移“道”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为”。我认为老子“道”的真正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数字是宇宙的统治者

 

      在人类文明史,上古时代因为没有发明文字,古人以“结绳记事”来记录事情,数字就这样诞生了。使数字发扬光大的是文字的出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包括:1.距今有7762年历史的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2.距今有7000年历史的安徽省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3.距今有6000年历史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4.距今有5000年历史的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青墩村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5.距今有5000年历史的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庄桥坟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6.距今有4000年到5000年历史的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7.距今有3900年到4300年历史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朱文。8.距今有3500年到3750年历史的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二里头村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水书。9.距今有3900年历史的山东省潍坊至济南一带和关中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及淮河流域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上的骨刻文。10.距今有3600年历史的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殷墟出土的文物上的甲骨文。除中国外,世界其他文明最早的文字:1.距今有5000历史的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2.距今有5000年历史的非洲东北部的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3.距今3000年历史的阿拉米文字是阿拉伯语的前身,印度人与波斯人使用过阿拉米文字。阿拉伯语形成的时间是公元7世纪。4.希腊字母来源于腓基尼字母,而拉丁字母来源于希腊字母,拉丁字母诞生于公元前7世纪与公元前6世纪。拉丁文成为罗马文字。英语诞生于公元449年,用拉丁字母拼写。数学起源于数字,数字起源于文字。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阿拉伯数字符号是1234567890。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阿拉伯数字为数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世界数学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所创立的逻辑演绎体系;二是中国西汉丞相、北平侯爵张苍辑撰的《九章算术》所创立的机械化算法体系。《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1世纪,前后由西汉数学家张苍增订、删补,西汉京兆尹、红休侯爵刘歆整理、分类,三国中的魏国数学家刘徽作注,唐朝太史令、昌乐县男爵李淳风作注,南宋数学家杨辉著《详解九章算法》,清朝兵部左侍郎李潢著《九章算术细草图说》,现代数学教育家钱宝琮校点。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数字规则与比例,因此如果我们理解了数字与数学的关系,我们就能理解宇宙的结构,数学是哲学思考的核心模型。由于有数字存在,现代科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以数学为代表的经济理论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数字为王,数学统治万物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什么云计算、大数据等跟数字、数学有关的时髦的概念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时间、物质、能量等都可以用数学定理中数字、数学来衡量、度量、测量。每一种宇宙规则都跟数学有关系、有关联,宇宙整体必须受数学定理的支配。计算机的发明,就是根据开、关的现象,以“0”与“1”来表达,这种二进制的运用,促进了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计算机的二进制的进一步应用,促使电脑的升级,使得人工智能的普及有了可能。用数学比例与数学公式可以解释很多宇宙结构与宇宙现象。“0”与“1”还可以解释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可以表示“阴”与“阳”,可以表示“正”与“反”,可以表示“明”与“暗”,可以表示“善”与“恶”,可以表示“实”与“虚”,可以表示“雄”与“雌”等。例如,我们现在科学发现的正物质与反物质、明物质与暗物质、正电子与反电子等,其实也遵循着“0”与“1”的数学规则。数字的统治思想与统治形式,在宇宙法则中显而易见。我认同万物是可以数字、数学来测量的。比例与比率是数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于衡量宇宙万物。科学的作用在于发现宇宙万物遵循的运行规律、数学定理、数字比例与比率。我认为自然规律是遵循各种数学法则的,形态与比例也是由数学法则所控制的,由此推导出宇宙万物都是可以计算的,都可以演算的,都可以测量的,关键在于是否发现相关数学定理来指导、来演绎。万物的根本关系就是数量关系,找到数量关系,找到数学定理,就能发现万物的本质与规律。数字与数学是揭开万物神秘面纱的钥匙。例如,元素周期表的一些已知元素,只要改变其内部原子、分子、粒子等数量关系,就会变成另外一种元素。已知的事物是可以根据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定律等经过演算和逻辑推理而得出的结论,未知的事物是没有发现相关公理、定义、定理、定律等演算和逻辑推理而得不出的结论。数字、数学将会在人工智能、宇宙航行、星际探索、星际开发中大放异彩。

 

      诸法无我

 

      悉达多.乔达摩,又叫释迦牟尼,更是世俗人口中的“如来佛”。“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是“觉者、知者、觉”的意思。觉者,是救世主的意思。知者,是有见识的人、有智慧的人意思。所以,“佛”并不是世俗人眼中的神仙,而是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的人。世人好利,因此把“佛”等同于神仙,或者称呼为神仙,通过“求神拜佛”来获得神佛的庇佑,从而得到各种利益与好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释迦牟尼只能算一个哲学家与思想家,跟神仙这样超自然能力的人相比,是“八杆子打不着”的,没有任何相关联的关系。只是后世弟子为了引诱“善男信女”加入佛教,而编造一种“神佛”系统,供人们膜拜。释迦牟尼出生在尼泊尔一个部落首领家,家境富裕,他过着奢华的生活与享受高贵的社会地位。总的说来,佛教是一个“多神教”,偶像崇拜为“佛”、“菩萨”、“罗汉”等佛教意识统治阶层。这个佛教意识统治阶层,就像一个金字塔的权力机构,“如来佛”就是国王,其他“佛”、“菩萨”、“罗汉”等就像高级官员、中级官员、低级官员。也就是说,悉达多.乔达摩既不是救世主,也非先知,由于受到佛教徒们的一致推荐,一个哲学家、思想家被一些信徒人为地捧上了神坛。有人认为佛教是由秦始皇时代传入中国。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要西汉、东汉、三国时期处于全盛时期。例如,大家熟悉的东汉未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其孙张鲁投降曹操,被曹操任命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爵。曹操安排儿子曹宇娶张鲁的女儿为妻,两人结为亲家。在中国,三国被晋朝统一后,佛教在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兴盛起来,当时的西晋朝京城洛阳就修建有大量的佛教寺院。悉达多.乔达摩认为人生有“四谛”:一是“苦谛”,众生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二是“集谛”,苦从何来,众生有执,有分别相,有执则有往,有往则有灭,五蕴缠身而不知,故此种种因缘生,一切无常起;三是“灭谛”,灭者,断除执念,无有分别,灭除烦恼,而增菩提;四是“道谛”,明心见性,得证菩提,观大涅槃,得无上果,无生无灭,不增不减,寂静无为,即得大圆满正果。悉达多.乔达摩的这种哲学,其实是对自身内心的审视,从而追求内心的安祥与平和,自己认为是幸福的就是幸福,自己认为是痛苦的就是痛苦的,通过消除执着的欲望与欲望得不到满足所感受的烦恼与痛苦,来使自己没有欲念,没有执着,没有追求,从而让自己快乐与幸福。悉达多.乔达摩比较关注人精神上的痛苦来源于对欲望的执着追求,放下这种追求就不痛苦了。他指出欲望附属品产生的根源是人类自私的天性,这种自私绝非单纯指人类追求满足感的本能。欲望是苦海,灭欲可脱苦海。宇宙万物皆非自因,而是某些前因种下的果。

      悉达多.乔达摩的哲学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人在世间,为了生存下去,必须要有欲望。作为一名学者,我认为这种生存的欲望是人们活下去的勇气,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正常的欲望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因个人的欲望而去损害他人的欲望、人民的意愿、国家的意思、人类的幸福。没有性欲望,人类就不能繁衍后代,就不能生生不息;没有快乐的欲望,就不会去追求幸福的生活;没有求知的欲望,就不想去探索宇宙与星空的奥秘。人的欲望是要有的,但是这种欲望必须理性与自控。灭欲会使人如同朽木,对生活毫无兴趣可言,这种精神麻醉剂是不可取的。人的自私是天性,但是要让大家大公无私,必须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与理想教育,让人摒弃自私,以“天下为公”为己任,才是正途。悉达多.乔达摩提出“八正道”,正思想、正行为、正意念、正职业、正精进、正语言、正禅定。他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在于终结苦难的轮回,回到生命的原点。这是轮回是指生、死、重生。我认为,宇宙的生,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从自然创造到人类创造;从无知到有知,再到操控。宇宙的死,就是宇宙终结,终结的目的就是回归起点。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起源。宇宙的重生不是过去的重生,而是新的面目、新的形态、新的方式重生,跟过去不是一个样的。人类生命的重生,不是自己个体的复活,而是通过繁衍后代与基因遗传的方式把生活传递下去,而获得新的重生,会以新的面目、新的形态、新的方式重生。这个跟佛教悉达多.乔达摩所认为的重生不是一个意思,不是一种概念,不是一个层次。悉达多.乔达摩认为的重生的意思是个体通过“八正道”的修身养性使自己的思想转变,性格转变,行为转变,就如同从生到死,再涅槃重生一样。或者他还认为,灵魂投胎转世与成为神祇,从而重生。当然,这是宗教迷信,不要信。总的说来,悉达多.乔达摩的哲学思想有些有道理,但是又有其局限性。作为人类这种高等智慧生物,是宇宙发展规律的恩赐,我们不要停留在无休止的心灵自省上,而应该展望未来,把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只有科学技术才能让我们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才能让我们发现宇宙的奥秘,才能掌控宇宙万物为人类所用,我们人类才是自己的神祇,才是自己的上帝。一切的幸福都会来源于是科学技术,我们人类所受过的痛苦,都会在科技的支持下消亡。科技才是我们解决苦难,走上幸福征程的钥匙。

 

      主忠信

 

       在探讨孔子哲学思想之前,得先了解孔子这个人。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是山东省曲阜市。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父亲叔梁纥,官职是陬邑大夫。所以,孔子是个“官二代”。孔子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当时人称赞他“博学好礼”。他从事的职业是公务员,任职过“委吏”、“乘田”、“中都宰”、

      “司空”、“大司寇”、“摄相事”。“摄相事”,是指代理宰相。他是从基层公务员一步步晋升为当时的鲁国总理。由于他政治上政绩杰出,使得当时君主嫉贤妒能排挤他,他只好周游列国,从事教师职业,有三千学生,杰出的学生有“七十二贤”。他死后,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爵”;北周静帝追封孔子为“邹国公爵”;唐高宗追赠孔子“太师”官职;武周武则天追封孔子为“隆道公爵”;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爵位;西夏仁宗追封孔子为“文宣帝”;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孔子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虚心向他人请教,曾求教于郯子、老子、苌弘。孔子的原创作品极少,他的《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是其收集与整理的著作,不是他写的,他还为《易经》作注,并且整理修订了《春秋》,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是他的学生们根据其言论总结写成的。也就是说孔子是个编者,而非作者。孔子的大部分学说思想与哲学都在《论语》这部由其弟子把他的碎片化的经典语录收集整理而成的作品里。

       孔子主张忠信的伦理体系,他认为忠信出现在传统宗教和祭奠中,在宗教和祭奠的背景下允许彰显美德,他人受到美德的感召,他人可以看到你的美德,美德传播四方,忠信成为改造世界的力量。孔子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是用道德秩序建立世界大同。“世界大同”是人人向往的社会,大家遵守社会公德,以真、善、美为荣,以假、丑、恶为耻,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获,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犯罪,没有阶级之分,没有贫富差距,没有战争,人人幸福,个个快乐。“世界大同”不是乌托邦的社会,不是理想化的社会,而是可以绝对、百分之百、非常肯定能实现的社会,只要机器人完全替代人类劳动,由机器人供养全部人类,对人类实行按需分配,人类从事科学研究,这个世界大同就会得以实现。大同社会跟共产主义社会同出一辙、殊途同归。孔子的世界大同思想是让他被后世奉为圣人、崇为圣贤的理论依据。孔子还认为道德不是上天赋予统治阶层的,而是可以在任何人身上传播与培育的。道德标准的行为规范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孔子主张“忠”与“礼制”。他强调臣子要对君主忠诚,这是政治忠诚;人要对家庭和族人忠诚,这是家族忠诚;人要对朋友与陌生人忠诚,这是社交忠诚。当然,孔子主张的臣子要对君主政治忠诚有其局限性的,因为君主有可能是个昏庸无能、腐败透顶、残暴不仁、草菅人命的暴君,臣子对这样的君主愚忠,反而成了祸害人民的帮凶,很不可取。孔子受到历代帝王吹捧与尊崇,主要是他的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的稳固,他主张的政治忠诚应该是其中之一。孔子主张的人臣对君主愚忠,害人不浅,中国历代开国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外,都有滥杀功臣的行为。“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句成语就指出了臣子对君主愚忠,免不了落个悲惨的下场。我认为忠诚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公民要“三忠”,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宪法。忠于君主要放在一边。“三忠”,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宪法,代表了一个人的政治忠诚。

       柏杨先生在其所著《中国人史纲》一书对孔子比较批判,称其为“礼教专家”,他还认为儒家思想是复古的,比较保守,批判儒家思想守旧,拘泥于礼教,特别是守孝制度闹出不少笑话。孔子的思想并没有主张过复古,也没有提倡过守孝三年,有些思想与规范是他的弟子或者是后世继承儒家学说的人自己主张的。孔子崇拜三皇五帝时代,是因为那个年代战争少、杀戮少、剥削压迫少,跟复古与思想保守没有多大联系。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是沿习周礼与继承周礼,通过改进而创造出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会规范,所以,他比较重视礼制,这跟他所受到的周礼方面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孔子主张的“礼制”包括婚丧祭祀仪式、待客礼仪、送礼、日常行为的礼貌等。“三纲五常”是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来的,而非孔子提出的。孔子主张君臣之间,君主施仁政,臣民效忠;父子之间,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夫妻之间,夫婿优秀公正,妻室体贴温良;兄弟之间,兄友弟恭;朋友之间,老友需体谅,新友需尊重。每一个人最重要的关系是亲情、爱情、友情。同事之情、同学之情、同乡之情是包括在友情里的。我主张对亲情、爱情、友情要有“三善”,对亲情要“亲善”,对爱情要“情善”,对友情要“友善”。这“三善”跟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相比更符合现代标准,脱离了愚忠的范畴。孔子主张的“孝道”跟祖先崇拜与上下级关系有关,并不局限于对父母与长者尽孝道。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为人子女者,孝敬父母天经地义,赡养父母更是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子女孝顺父母,要在父母在世时,让其吃好、穿好、住好、身体好、心情好,要多回家看看他们,多陪陪他们。生前对父母不好,在他们死后风光大葬,花再多的钱也绝非是孝顺,而是演戏给世人看“假孝”。孝顺并不是什么都顺从父母的意思,恋爱、婚姻嫁娶、读书就业选择、事业志向、社会公德、法律,这些都不要顺从父母的意愿而丧失了自我。除了恋爱、婚姻嫁娶、读书就业选择、事业志向、社会公德、法律外,可视情况顺从父母。以婚姻嫁娶为例,父母要求你娶不喜欢的女性为妻,要你嫁不喜欢的男性为夫,你的婚姻权利被父母剥夺,你想满足父母的喜好而顺从吗?以法律为例,父母要你违法犯罪,你会有牢狱之灾,你想满足父母的喜好而顺从吗?孝顺父母,要孝而敬,视情况而顺。天天在家啃老,不去找工作养活自己,肯定是不孝顺父母的。

       孔子的碎片化的思想还包括“真诚”,真诚是待人以诚,尊重他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要人承认自己的不足,实事求是,不夸大、不吹嘘、不饰伪。“推己及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换位思考,不把不好的东西强加于人的体现。孔子还提倡“自省”,他的学生曾子进一步提出“吾日三省其身”,这是一种谦逊的品格,突出自我克制。总的说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忠信”,其他的碎片化的思想是其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孔子绝大部分的儒家思想都在《论语》里,他的人生哲学、伦理哲学都包含在他的经典语录里。所以说,孔子的一些哲学思想有很多可取之处,他能够被后世尊为圣贤,是实至名归的。

 

      万物皆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本是王位继承人,可以继承父业当国王的,但是他放弃了这一权利,把王位交给了他的兄弟,他自己隐居起来钻研他的哲学思想。所以讲金钱、权力、地位对真正的学者来说,是不重要的。他著有《论自然》一书。他认为宇宙是由神圣逻各斯所掌管的。赫拉克利特相信,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处在永恒的变动之中的。变是永恒,不变是晢时。我认为这要一分为二地去思考。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如果放在没有时间的框架里,这万事万物是静止的,是没有变动的,是永恒的;但是放在有时间的框架里,这万事万物是变动,也是永恒的。正是由于宇宙存在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万事万物会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时间变动的永恒性使得万事万物也永恒地变动。构成宇宙中的一切,是因为有时间、空间、物质的缘故,能量、射线等也是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时间的表现为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无始无终,代表着永恒。时间有快有慢,总是处于变动中的。万事万物普遍性的时间规律是永恒地变动,万事万物也是随着时间永恒地变动着的。有普遍性就有特殊性,有必然性就有偶然性。在宇宙中时间一样存在着特殊性,也就是说时间在宇宙中某一空间,或者在宇宙某一区域,或者在另外的某一宇宙,时间会有特殊性,时间不是变动的,而是停滞的,既不向前,也不向后,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时间在某一的空间维度加速,可以到达未来,就是我们所说的穿越未来,但这种穿越未来的时空维度是不在我们所处宇宙、所处空间的范畴内,而是在另外的宇宙、另外的空间的范畴内。时间在某一的空间维度减速,可以到达过去,就是我们所说的穿越过去,但这种穿越过去的时空维度不在我们所处的宇宙、所处的空间的范畴内,而是在另外的宇宙、另外的空间的范畴内。时间的加速与减速也是时间的特殊性所致的。向前和向后的道路其实是同一条,时间的运行规律就是这样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人每一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是因为时间、河水的流动、人的行走在那一刻定格在那里,如同在那一瞬间拍下人走进一条河流的照片,所有的情景都定格在一瞬间。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是因为人第一次走进一条河流后,人、时间、河流正好在某一瞬间定格,但是人再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时,人已经有了变化,整个人已经跟过去的人不同了,身体细胞不同了、重量不同了、精神状态不同了,情绪不同了等不同了。人再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时,时间不同了,河水的流速不同了,河水的体积、容积、河水的清澈度不同了等不同了。就是这种不同了的变化,才使得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是因为变动是永恒的,变动不会停留在那里不变。是时间导致的变动,时间的永恒造成了永恒的变动。

    万事万物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但由于是时间的向前、向后,时间就决定了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万事万物会随时间而变动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但变动又是永恒的。时间对宇宙的影响,决定了过去的宇宙不同,现在的宇宙不同,未来宇宙又不同。把宇宙的诞生时的“奇点”理解为正在点燃的爆竹,那么没有爆炸的宇宙是一个样子,而点燃爆炸后的宇宙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并且现在科学家观测到宇宙正在膨胀,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一直在变动,一直在膨胀。爆竹的爆炸时会产生膨胀的气流,宇宙爆炸也是如些,宇宙的膨胀并不是无止境的,而是会在未来某个时间停止膨胀,如同爆竹爆炸后烟消雾散的样子。宇宙的星云如同爆竹爆炸后产生的纸屑一般,凌乱与无规则地停在那里。我曾经提出个“多元宇宙理论”,容纳宇宙的“虚空”如同一个大瓶子,宇宙大爆炸如同在瓶子里扔一个点燃的爆竹,宇宙大爆炸后就形成了爆竹爆炸后的场景,但是“虚空”太大了,所以,可以向这个瓶子里面扔点燃的爆竹不止一个,而是可以多个。宇宙奇点如同未点燃的爆竹,宇宙奇点爆炸有时间顺序之分的,因此不同的宇宙诞生的时间不同。结论是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在我们这个宇宙来讲,有宇宙就有时间,但对多元宇宙来说,时间是永恒的。

 

     一切即一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不可能出现万物皆不存在,即虚无状态。万物是什么?万物是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等一切存在于宇宙中的所有集合体。物质包括有形的物质,例如原子、粒子、星球、生物等;还包括无形的物质,例如光线、射线、能量、磁场、时间、空间等。在宇宙中,虚无状态是不存在的。“虚无”就是没有任何物质。但是“虚空”是存在的,因为“虚空”是容纳宇宙这样无垠大的容器。“虚空”是一种极限空间与极限时间,宇宙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所以说,“虚空”并不是“虚无”的,而是拥有宇宙这样的物质世界。在最大限的角度来看,“虚空”就是一切,一切即一。如果视“虚空”为一,那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同细胞分裂一样,由“一”衍化为“万物”,那就是成立的。“虚空”诞生了宇宙,并不仅仅是诞生了一个宇宙,而是诞生了多个宇宙,每一个宇宙在“虚空”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对一个宇宙而言,奇点就是“一”,然后奇点发生大爆炸,于是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不管宇宙包含有什么样的物质,或包括所有的物质,宇宙对于万物而言,宇宙就是“一”。

    “奇点”在宏观上来说,是最大的极限物质。宇宙中除了“虚空”能容纳“奇点”,就再也没有比“奇点”更大的物质。“奇点”是宇宙的极限。这样最巨大的物质,可称之为“宏奇点”。对于微观粒子世界来说,也有一个最小的极限,它是比微观粒子更小的物质单位,这样最极小的物质,可称之为“微奇点”。宇宙中的物质世界,最大不过“宏奇点”,最小不过“微奇点”,物质上下限,到达奇点临界值后,再不可分,于是奇点为“一”。如果“奇点”只有一个,那么就不会存在“虚空”,也就不会产生宇宙大爆炸,因为没有时间与空间容纳奇点与宇宙大爆炸后产生的宇宙膨胀。要有时间与空间容纳宇宙膨胀,所以这个时间与空间就是能容纳奇点爆炸的“虚空”。 “虚空”可以容纳一个“奇点”,那么一样能容纳多个“奇点”。“奇点”产生宇宙大爆炸,就可以推理出“虚空”能容纳多个宇宙。当然,每一个“奇点”所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不同,所以“虚空”不但能容纳没有发生宇宙大爆炸的“奇点”,而且还容纳有已经发生过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宇宙。“奇点”包含有宇宙中所有物质,只不过是达到最大极限,到了临界值,最后忍不住发生爆炸,释放出宇宙中万物出来。能量遵循的是能量守恒定理,能量只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所以,物质也遵循物质守恒定理,因为宇宙中无法无中生有,无中无法生有。万物会发生转移,在宇宙这个地方消失了,在另外一个地方又存在,就算在这个宇宙不存在,就算在这个时间与空间不存在,但会在另外一个宇宙存在,在另外一个时间与空间存在,因为物质它在守恒。结论是,物质与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变换了一种存在形式或者变成了另外一种存在形态。物质守恒定理:相同物质或者不同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物质的某种形式与某种形态的减少,一定会有其他形式或形态的物质增加,且物质的减少量与增加量相等;物质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或形态转化为别的形式或形态,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总而言之,“虚空”容纳“奇点”,“奇点”爆炸产生宇宙,宇宙容纳万物,而万物遵循物质守恒定理与能量守恒定理。“虚空”既容纳“奇点”,又容纳“奇点”爆炸后产生的宇宙,“虚空”间接地容纳万物,“虚空”是万物的母体,这是一个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可以视宇宙为一个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可视“虚空”是一个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整体,“虚空”就是一切物质的“一”,一切即一。

 

       人不是万物的尺度

 

 

      希腊著名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职业是一名法律顾问,他曾是雅典首席将军伯利克里的谏言者。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观点是这样的:“这是一个雅典城的春日,埃及来的游客认为天气寒冷,瑞典来的游客认为天气温暖,两名不同地区的游客说的都是事实,真理取决于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具有相对性,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在雅典城春天的日子里的温度在那一天是恒定的,之所以来自瑞典的游客与来自埃及的游客对这一当时恒定的温度有感觉上的差异,这是因为埃及南部常年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常年处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埃及很热,所以埃及游客到了雅典后,感觉雅典春天的气温比埃及冷是正常的,因为这名游客适应了埃及炎热的气候,对雅典的气候不适应,所以感觉冷;而瑞典大部分地区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瑞典很冷,所以瑞典游客到了雅典后,感觉雅典春天的气温比瑞典热是正常的,因为这名游客适应了瑞典寒冷的气候,对雅典的气候不适应,所以感觉热。但当时雅典的气候没有变化,变化了的是不同地区的游客的心理反应与情绪感受。

    瑞典春日的气温不会随着埃及游客与瑞典游客的不同感受而改变,所以,人不是万物的尺度。正如宇宙万事万物就存在于宇宙之中,并不会因为人的想法、感受、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改变,既然宇宙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想法、主观感受、主观好恶而进行改变,那么人就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人可以设置衡量宇宙万事万物的标准,去认识、了解、观察它,但却无法创造它与湮灭它。宇宙万事万物不会随着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人对宇宙万事万物看待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得出的认知结果不同,但这只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一种结果,而宇宙万事万物还是在那里,并且没有随着人的意志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人的想法变了,宇宙万事万物却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成不了万物的尺度。 人对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设置衡量的标准,只是有助于认识它,却无法改变它。

     同一事物,每个人对其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对事物的认知、观点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是每个人主观意识中的,而非符合真理与符合自然规律的。主观的与客观的是相对的。每个人评判事物价值的标准,来源于他个人所持有的观点与看法。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意识能影响微观粒子的活动,从科学上来讲,人的意识可以改变微观物质的运动,但这种物质作用是难以观测到的,难以察觉的。人是由有机物与无机物构成的,人的物质性细化到量子状态时,一样会有“量子纠缠效应”,当人用意识对自身量子进行改变时,所对应的量子也会受到影响发生改变。人体的物理现象跟人是万事的尺度不是同一个地平线上的概念。以前很多哲学观点认为意识是一种精神,精神与物质是相对应的一种关系,然而,我认为人的意识是物质的最终表现形式,但还是由于物质的物理特性与遵循某种物理法则所导致的。所以,人的意识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形式,非要把它与物质割裂开来,进行区分,单独划为精神范畴,这是跟宇宙规律相违背的,是不符合宇宙的物质性的。

    宇宙从诞生的那一天,已经注定了它的物质性。宇宙的物质性的意思,就是所有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人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不过是物质的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物质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只是我们的科学技术还未研究与探索到它的另外不为人知的奥秘。我们人类生活在宇宙中,所接触、所认识的都是物质特性的万事万物,没有能够独自于物质而存在的事物。看似精神性的东西,不过是物质的特殊表现形式,还是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一切离开物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万物有其物质的尺度,人只能遵循物质的尺度,而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物质诞生一切,一切都是物质。自然现象是物质遵循某种运行规律而发生物质改变的现象,超自然现象也是物质遵循某种运行规律而发生物质改变的现象。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离不开物质与物质运行规律。了解与掌握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运行规律,就能利用物质,改善人们的生活。地球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了解与掌握物质的特性与物质运行规律,利用物质服务于我们人类的历史。没有物质,就没有我们人类,没有物质,宇宙就不会存在。宇宙的物质性是其根本属性,宇宙的物质性就是万物的尺度。

 

         世间唯有原子与虚空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与著名思想家留基伯在思考宇宙的基本物质组成这一问题上,提出了万物都是由细微的、不可分割的、不变的原子组成的。在古代能提出物质由原子组成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在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原子可以分为分子,分子可以分为电子、质子,1932年又发现中子,确认为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随着科学研究对微观世界的深入,现在共发现各种粒子累积几百种,例如有介子、强子、轻子、重力子、玻色子等等。在未来,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的粒子。所以,科学研究推翻了德谟克利特与留基伯的“原子理论”。

    对于宇宙的认知,我认为宇宙是物质性的,不管是什么粒子也好,还是能量、光线、射线、力场等,甚至于存在于人类身上,由人类物质体衍生出的意识,这些都是物质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们本身是物质,发生作用离不开物质,所以物质性是很明显的。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出这个宇宙的构成,最无限大的是“虚空”,“虚空”容纳了众多的“奇点”与“宏宇宙”,“宏宇宙”又包含有“本宇宙”,“本宇宙”包含有众多星系,我们人类所处的地球是银河星系中的太阳系其中的一颗星球。“虚空”因为包容,容纳了“奇点”与“宇宙”,所以“虚空”也是物质性的。最无限小的就是“虚无”,随着物质的微观细分,物质从原子到分子,再到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还没有到不可分的终点。“虚无”容纳了各种各样的微观粒子,又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虚无”才是不可分的最无限小的终点。物质从是最无限大的“虚空”开始,到最无限小的“虚无”结束。万物其本质还是有始有终,有大有小,只是我们现在科学达不到那种终极的程度,所以无法一窥究竟。

    物质遵循物质守恒定律,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守恒的意思就是不管怎么样变化,总量保持不变。以人类为例,人每天吸进空气就是每天获得氧原子、分子、粒子等,然后在人身体内发生化学反应呼出二氧化碳等。这一呼一吸之间的物质是守恒的。人每天吃饭,各种食物原子、分子、粒子变成人身体能量、细胞、血液等大部分,这大部分使得人能够生机勃勃,保持着生命活力,少部分排泄出体外。不管食物原子、分子、粒子变成人身体的部分,还是排泄出体外,物质是守恒的,不会增加与减少,只是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形态。人的身体构成是微观粒子,这些物质粒子不会消亡, 人死后,这些物质粒子又会回归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人类需要空气、水、衣食住行等物质,都是来自大自然,都是对大自然的利用。所以,人是来自大自然,然后回归大自然。

    人是如此,万物也是如此,都离不开物质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原子能够被切分成更小的粒子,当切分到无限小时,就是物质最小的终点“虚无”,在扩大到无限大时,就是物质最大的终点“虚空”。我们人类在宇宙是渺小的,把人放在宇宙中来观察,人类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何其渺小。但是人类不要妄自菲薄,应该利用宇宙赐予我们的智慧,大力研究与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对宇宙的认知能力,有效地利用宇宙中的万物与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统治宇宙,从人进化成神一样存在的高智慧物种。不大力研究与发展科学技术,我们就会像几亿年生活在地球的庞然大物恐龙一样灭绝。宇宙给了我们人类时间与机会,所以,我们人类要好好利用,大力发展科技来武装人类自己,来保护人类自己,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有强劲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任何可以灭绝人类的大灾难,我们人类都可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存自己。

 

     未加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出身于平民家庭,父亲是个雕刻匠,母亲是个助产妇,他自学成才,并且当过兵,还任职过陪审官。他的学生是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这三个人对希腊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乃至对欧洲社会科学有深远的影响力。后人把苏格拉底崇为西方哲学的创始人。他跟孔子一样没有什么著作,又不像孔子一样建立什么思想学派。他甚至于没有提出过什么著名的哲学理论。他最大爱好就是对一些哲学问题不停地发问。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成果是他的弟子柏拉图根据他的言论,记录下来,写进了《对话录》著作里,这样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成果才得以保存下来,并且影响后世。

    苏格拉底认为好生活才是唯一值得过的生活,只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才能过上好日子;“好”与“坏”不是相对的,它们是只能在发问和推理的过程中找到的绝对概念;不加质疑的人生是无知和无道德的;通过这种途径,道德和知识被联系到一起;未加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好生活谁都想要,谁都要过。什么是好生活,什么是坏生活,如何区别,如何判断?好生活我认为有五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衣食无忧。有饭吃,有衣穿,这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需求与基本需要保障。这是生存的基础。连食物都没有着落,算什么好生活,饥饿而死是好生活吗?人要死了,奢谈什么好生活,这不是精神有问题吗?解决个人的衣食无忧是好生活的第一个层次。可称之为“生存好生活标准”。第二个特点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行有所车、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人需要学习、需要医疗、需要出行方便、需要老有依靠、需要有遮风挡雨的住所。这需要社会对个人的物质进行保障。这是好生活的第二个层次。可称之为“物质好生活标准”。第三个特点是有爱情、亲情、友情。爱情让我们心情愉悦,有异性伴侣喜欢自己,自己也很喜欢对方,双方相互爱慕、相互依恋、相互关心,让孤单寂寞远离自身。亲情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港湾,这世上真正不求回报,关心与重视你、体贴你、温暖你的人是你的亲人。只有亲人才会对你不离不弃。没有亲人,人活在这世上也没多大的意思。所以,亲情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亲人是跟我们有血缘关系,基因相同的人。朋友是欣赏我们的人,是跟我们志同道合的人,是跟我们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并且相互帮助的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友情是我们除了爱情、亲情外,最重要的情感。这是好生活的第三个层次。可称之为“情感好生活标准”。第四个特点是每天情绪稳定、快乐、无忧无虑。物质满足后,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好生活的另一重要指标。健康是最大的财富,精神快乐是最大的满足。所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很重要,这是我们好生活的精神动力。消极、悲观的心态不可取。怨天尤人、杞人忧天,自己给自己找难受、找不痛快,跟自己过不去,真的不可取。快乐是幸福的源泉。这是好生活的第四个层次。可称之为“精神好生活标准”。第五个特点是个人的成就、业绩、能力、学识、贡献等受到社会的公共认同与个人的品质、行为等受社会的公共尊敬。历史名人、伟人、圣人、社会名流等受社会认同与社会尊敬,这让他们有成就感、荣誉感,精神达到极大满足。这是好生活的第五个层次。可称之为“成功好生活标准”。

    缺衣少食,这是坏生活。没有学习,没有受教育,自己无知;有疾病没有钱医治;连坐车、坐高铁、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交通费都出不起;人老了没有生活保障,没有子女与其他亲人陪伴;一辈子没有自己的房子,这也是坏生活。没有过真正的爱情,没有人喜欢,身边的亲人都离世或者跟自己疏远,没有一个朋友,这还是坏生活。每天萎靡不振、唉声叹气、情绪低落,抱怨这个,埋怨那个,身体有病,心理变态,这更是坏生活。一辈子一事无成、庸庸碌碌,亲人与朋友没有一个人认同你、欣赏你、尊重你,在单位领导、同事瞧不起你,对家庭没贡献、对社会没贡献、对国家没贡献,这一样是坏生活。

    我主张的好生活标准与苏格拉底的好生活的概念截然不同。好生活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能得到满足,而坏生活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不到满足。苏格拉底认为“好”与“坏”不是相对的,我认为“好”与“坏”是相对的。人生有些需要质疑,但是过什么样的生活不需要质疑。谁都想过好生活,无可厚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趋利避害。这些都是人想要过好生活的欲望使然。不管审不审视生活,人总要生存,总要过日子,为了追求好生活,必须不停地奋斗、不停地努力。不可能因为审视过的生活差,就不生活了。知识的获得需要人们去学习,去思考;道德的效应,需要人们去做,去遵守。道德属于伦理与人行为规范的范畴。知识属于认知与科学范畴。虽然有一部分知识阐述道德与宣传道德,但道德与知识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内容,没有必要硬是绑在一起。当然,道德与知识相联系,就成了道德知识、伦理知识。知识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并不只是有道德知识这一种。

     我不赞同苏格拉底把好生活、坏生活跟需要进行审视联系在一起,但我赞同他认为的“唯一好的是知识,唯一坏的是无知”。有知识比无知好。无知使人愚蠢,知识使人聪慧。多学点知识,总是好事,没有坏处。无知的人才会无畏,才会无法无天。我赞同他的“获得知识比获得财富,或者比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才是生活的终极目标”这一观点。知识是精神财富。知识对过美好生活,还是有一定的实际作用。例如,你的知识渊博,可以去应聘大学教师,工资待遇福利好,这样就是为美好生活铺路了。你某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丰富,别人做不来的,你能做好,你可以拿高薪,这样也为美好生活铺了路。你是科学家,你的发明创造很有价值,这一样是为美好生活铺了路。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会专心致致的地学习,去获得知识。生有涯而知无涯。学无止境。我认为人除了过美好生活外,还应该把获得知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当成一种幸福的选择。

 

      世俗的知识不过是影子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作为“希腊三贤”之一的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出生于雅典一个富裕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他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对话录》、《理想国》。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描绘了自己对理想城邦的构想,是第一个提出理想社会的哲学家。

    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世界是理型的世界,它包含了万物的理想形式,从出生开始,人们的思维中就带有这些完美形式的概念;人类所生活的虚幻世界一感官的世界,则涵盖了这些完美形式的瑕疵复制品;人类对世间万物,诸如狗的理解,不过是对思维中这些概念的下次复制品的认识罢了,世间万物都是思想世界中其理型形式的缩影。对拍拉图这一观点,我跟他的观点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世界是理型的世界,我认为世界是按照宇宙的基本规律的演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按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是千变万化的,不是固定模式演化的,至于是否是理想形式,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对立与统一的规律在起作用。对立状态下,肯定不是理想形式,统一状态下,才是理想形式。万事万物的演化是一直存在的,更是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思维方式所左右,在人类诞生前就一直存在,甚至于人类灭绝,它照样存在。所以,万物不是人的思想世界的产物,但人却是万物演化出来的产物。先有物,才有人,人只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而寄生于人身体的思想、意识等精神世界都是物质的最终表现形式,并且依附于物质,离不开物质。物质决定精神,绝不是精神决定物质,人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创造活动,并不意味着精神决定物质,只不过是人在利用、应用物质的特征、形态、功能、物理规则等作用罢了。人对物质的认识,只不过是对物质的特征、特点设置一个标准与概念,以便于识别、分辨、理解、认识。物质还是物质,不因人对其的称呼与应用的不同而变成不是物质的东西。物质也不会因为人的感官世界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消失,它一直就存在那里。

    物质世界构成现实世界。虚幻的世界只是存在于人的头脑里、想象中,并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然而,任何虚构的世界、想象中的世界,总有现实世界的影子与痕迹。虚幻、虚拟的东西,并不是凭空而降生的,而是现实世界另类的反映与投射。虚幻的世界与虚拟的事物,总是物质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于物质参与其中,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结论是:人类的一切都来源于物质,生于物质,终于物质,脱离物质的人类是不存在的。现实世界绝不是人类可以想象出来的。表象世界是来源于人的思维、想象、感官,表象世界不过是现实世界的缩影或者投射,表象世界中总能找到现实世界的影子,不管是显露出来的,还是隐藏于深处的。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说的学习不过是一种回忆的过程,这个观点我比较赞同。学习其实质就是记忆知识、思考问题、增进思维的一个过程,其中记忆知识是占据学习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记忆知识外,思考问题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专家学者来说,最主要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总结规律,研究对策,为国家、社会、他人出谋划策,解决好当前碰到的现实难题与困境。专家学者只有自己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深刻的认识、理解,才能提出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知识渊博与深厚的知识底蕴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专家学者提出一些违背常识与科学的观点,那么肯定,要不就是不学无术,要不就是没有经过大脑深思熟虑。专家学者属于智慧范畴,以“知识与智慧”为专长,提高公民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水平,也是一个专家学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柏拉图认为人被分成了两个部分:肉身与灵魂。其中身体控制感官知觉,通过这些感觉人类得以理解物质世界;而灵魂掌管理智,通过理智人类得以理解思想。人有没有灵魂?我可以非常肯定、绝对的、百分之百地认为人没有灵魂。但人有思想,有意识。而思想与意识是一种精神范畴,并不是灵魂。人是物质的,而人的思想、意识是物质的终极表现形式而已,离开了人的肉体,思想、意识也不会存在。人的身体如同存储盘,而思想、意识如同文件,思想、意识保存在存储盘里,没有“人”这个存储盘,“思想、意识”这个文件是不能保存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之不存,思想、意识如何焉附?人的肉体来自大自然,由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的原子、分子、粒子等微观子构成,人死亡后,又分解为原子、分子、粒子等微观子。肉体不存,灵魂将焉附?这宇宙没有超越物质的强大精神力量存在,更没有超自然的精神主宰存在。一切看起来像神话,不可思议的现象,不过是宇宙规律与物质特性的作用而已,并不奇怪。可以说人类的思想、观点、知识是永恒不朽的,但不能说人类的灵魂永恒不朽。思想、意识这样的由有机物质产生的“文件”,在未来科学技术发达时,意识可以存储,甚至于备份,但是人的灵魂是根本不存在的,没有超越肉体的灵魂,没有超越物质的灵魂。灵魂之说,无稽之谈,是哄骗一些善男信女的托辞而已。思想、意识不是灵魂,不要混为一谈,这世界也没有超越物质的思想、意识。

 

      真理存在我们周围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三贤”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出生于宫廷御医的家庭,他从十八岁开始到三十八岁,跟随老师柏拉图学习哲学有二十年。后来,他从事皇家教师的职业,培养了雄才大略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统一了希腊,灭亡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垮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帝国,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排第一亚历山大大帝、排第二汉尼拔、排第三恺撒大帝、排第四拿破仑。亚历山大是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很不简单,他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写作范围涉及到了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等。柏拉图强调质疑自己的感觉,而亚里士多德则依靠感觉收集到的证据支持自己的理论。

    唯理主义者相信人类生而拥有知识,经验主义者坚称一切知识皆来自于人生经历。我的主张属于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中间路线主义。为什么说我的观点是中间路线主义?因为我认为人类生而拥有少部分知识,其他绝大部分知识来自于人生经历。人类生而拥有的少部分知识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例如婴儿吮吸母亲的奶汁,对父母亲疏的认知,喜怒哀乐的表情,繁衍后代的行为等少量知识是与生俱来,是生物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是不需要后天的经历与后天学习的。人类的绝大部分知识都需要感官知觉的学习与经历才能够获得,这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除了基因的遗传外,人类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张白纸”,不存在“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未期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职祭酒、兰陵县令官职,他提倡“性恶论”。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世封为邹国公公爵,尊为“亚圣”,他提倡“性善论”。我认为人天生本无善恶,天生是“一张白纸”,人的善恶是后天教育、背景、环境、知识、伦理、价值观、人生经历、经验等“大染缸”把人的行为塑造成的善恶之分,后天习得让人有了善恶之别。所以,人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很重要,对人的行为起了关键的作用。注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是对人的行为起关键作用,但教育不是万能的,人的行为还会受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的影响,再加上受情景、环境、情绪、心理等这些因素的影响所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可以这样说,人先天无善恶,人后天的善恶是由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周围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狗”,我们找出了狗的共同特征,我们通过感官和理智理解狗的本质,我们从周围世界收集到的证据中发现了真理。他的这种观点为博物学的物种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共性是同一种类的统一表现,个性是同一种类中的独特分支的特征、特点。我认为由感官感知的世界是真实的,是物质的;而试图通过精神、意识幻想出来的世界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人类天性渴望求知。后天习得的知识是我们的感官所感受、知觉的,眼睛这种视觉感官,可以阅读与观察真实世界以及文字、图片、影像等;耳朵这种听觉感官,可以倾听声音、音乐等;鼻子这种嗅觉感官,可以通过闻气味来辨别不同的气体;舌头这种味觉感官,可以品尝出酸、甜、苦、辣、咸、麻等不同味道;大脑这种思维感官,可以思考、想象、分析判断、辨识、逻辑推理等。我们后天习得的知识通过我们的大脑、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感官的作用来获得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得到知识。这些感官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世界的反映,是物质属性的内涵。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是可以用人的感官感受的世界,它不是头脑里胡思乱想出的来,不以我们人类的意志的转移而诞生、湮灭、改变。亚里士多德认为,世间万物都能通过四个成因解释其存在,这四个成因分别是质料因,即事物的构成材料;形式因,即事物的形态或组成方式;动力因,即事物成形的过程;终极因,即事物的功能或产生目的。我比较赞同亚里士多德的“四个成因论”。

    亚里士多德最著名是他的“三段论”。这种逻辑推理形式是,即从两个前提推导出结论的一种简单演绎法,构成了第一套逻辑思维体系。“三段论”:所有人都会死(第一个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第二个前提),苏格拉底会死(推导出结论)。“三段论”等,人天生而具有的逻辑推理,是使人类能够区分于其他一切生物的决定性特征。我认为正是由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人能够成为高等智慧生物,使之站立于生物链最顶端的最重要的特征。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会利用大脑进行逻辑推理,进行思考。人通过感官感知世界万物后,再通过大脑思维思考,就获得了知识,从而获得了认知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

 

     死亡与我们无关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当过两年士兵,后来一直学习哲学,再然后,他买了一座花园,办了一所学校,收了男与女、贵族、平民、奴隶当学生。他创立的这一哲学派别,又称为花园学派。伊壁鸠鲁认为,欢乐和痛苦是善恶之源,包括美德和公正在内的品性便是由这一根源衍生而来。我比较认同伊壁鸠鲁这一主张。我曾经思考过,人活在这世上,到底追求什么?追求金钱?我看那些亿万富翁虽拥有万贯家财,也没有几个真正快乐幸福的。追求权力?那些外国总统经常陷入了权力争斗之中,又何来快乐幸福?追求名气?明星们、名人们都各有各难念的经,各有各的苦,他们的幸福快乐在哪里?追求玩乐?真正一天到晚玩的人,有时他们自己觉得虚度光阴,枉自嗟叹,快乐幸福又从何而来?人生几十年,一眨眼的工夫,一晃而过,快乐与幸福又在哪里?

    我一直在思索人活在这世上的价值与意义。后来通过冥思苦想我明白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那就是人存在这个世上,就是个人的价值与意义,活在这世上的目的,就是体验生、老、病、死的;就是感受爱情、亲情、友情温暖的;就是通过学习、工作、生活,繁衍后代等人类行为,才不枉在人世走一遭的。一句话可以总结为:“人存在这世上,就是快乐与幸福,就是价值与意义”。从几十亿精子中的一颗精子与卵子结合而孕育的你,不该好好活着吗?几十亿分之一概率的生存竞争中活下来的你,不是上天的眷顾与宇宙的恩赐吗?人来自大自然,由大自然中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死后又回归大自然,分解为原子、分子、粒子等。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逃不掉。追求长寿,未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做到让人长寿。科技越进步,人类越长寿。但是真正一个人活了几百年、几千年后,又会觉得活得不耐烦了,什么都经历过了,什么都体验过了,活得太久又会觉得没意思了,反而希望自己死去。连星球过了若干亿年会终结,宇宙过了若干亿年会终结,何况人呢?我们人类延长寿命有四种方式:一种是现在的方式,通过繁衍后代,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子孙后代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一种是通过科学技术使得人的细胞缓慢地衰老,延长寿命;一种是把人的意识像软件一样下载在各种存储器里,来延续生命;一种是把人的意识与某种可以储存意识的能量结合在一起,形成能量体人类来延续生命。这四种方式,可以延续人的生命,但绝不可能永生,连宇宙都没有永生的可能,何况人呢?人总是会死亡的,绝不会像神话故事一样有灵魂,灵魂脱离肉体而永生那是宗教迷信,如果有人用所谓科学来证明人有灵魂那绝对是“伪科学”。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一次性的生命,就永无可能再生。这宇宙哪有什么灵魂?灵魂之说只不过是妖言惑众,骗人而已。伊壁鸠鲁认为,人类在死亡之时是没有意识的,因为人类的意识在死亡之时就已破灭。我不同意伊壁鸠鲁把意识同灵魂混为一谈的观点,但我同意他认为人类在死亡之时是没有意识的观点,因为肉体是“硬件”与“存储器”,意识是“软件”,没有“硬件”的储存与保护,“软件”是无法存在的;肉体是“皮”,意识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如果解决了“硬件”问题,就解决了“软件”问题,人的意识就可以下载与储存,就能延续生命了。

    伊壁鸠鲁认为生命的追求在于幸福,恐惧造成不幸,对死亡的恐惧则是其中的主因。如果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就能收获到幸福;感官知觉会随着死亡消逝,因此死亡时身体不会感到痛苦,意识会随着死亡消逝,因此死亡时情感上也不会感到痛苦,无须惧怕死亡,如果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就能收获到幸福。我赞同伊壁鸠鲁的观点,每个人都会死亡,所以无须恐惧。人生活在世上,就要过好每一天,多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多做些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事情,追求真、善、美这样的正能量,能使自己精神愉悦与满足。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比做个坏人、恶人,精神快乐。把有限的生命用在为人民服务、为人类服务上面,对这个社会、国家、人民、人类文明有杰出贡献,生命就会变得无限,才会永恒,青史留名才不枉在人世间走一遭,才不辜负自己的一生。

 

 

      知足者最富有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出生于银行家家庭,属于“富二代”,但他除了追求知识,却把自己弄得像个乞丐。他的房子是一个破旧大木桶,他流落在大街之上,吃别人的残羹剩饭,身体用破烂不堪的布蔽体。“希腊三贤”之一的柏拉图称第欧根尼为“疯了的苏格拉底”。

    第欧根尼认为,如果能够顺从理智与本能,能不加羞愧地拒绝世俗传统,放弃对财富和享乐的欲望,安于过上一种简单的生活的话,生活就能变得美好而有意义。对第欧根尼的观点我是处于赞同部分与反对部分兼有状态。他说幸福的人是“最富有的人”,是那些能够摆脱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的限制,顺从自然规律生活的人,即“知足常乐之人”。我反对人摆脱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的限制,我赞同顺从自然规律生活的人,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

    为什么要反对第欧根尼主张的“摆脱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的限制”?因为单个的人脱离了文明社会,就失去社会成员的帮助与支援,我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自己去做才会有。因为你脱离了文明社会,没有人去帮你种田,没有人去帮你饲养动物,没有人给你织布做衣,没有人帮你生产生活器具,没有人给你制造交通工具等等。你饿了,没有人给你食物;你病了,没有人给你治病;你冷了,没有人给你衣物穿。离开文明社会,你找不到伴侣,你不能繁衍后代,就算你有儿女,也没有人教育他们。第欧根尼真的脱离了文明社会吗?没有。他所乞讨来的食物与饮水都是文明社会供给的,第欧根尼真要离开了文明社会,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生活,他不是早就饿死了,就会是早就冻死了,死了的人还会知足常乐吗?人类都学第欧根尼一样不去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生活物品,那么人类社会如何进步?人类如何进行生存保障?人类都学第欧根尼一样不找伴侣,如何繁衍后代,延续生命?真要像第欧根尼一样,人类早就灭绝了。人都死了,还奢谈幸福、最富有、知足常乐,那是很可笑又很可怜的事情。

    人类个体为什么要组成部落、村庄、乡镇、城市、国家?人类为什么要聚集生活在一起?道理很简单,为了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团结协助而进行生存与繁衍。一个人要生存下去的机率很小,但是一群人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生存机率就非常高。食物短缺、酷热与寒冷、疾病、水灾、火灾、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泥石流、雷电等等都会要了人的性命。但是人类组织成集体后,建立国家后,传播知识,发展科技,研究应对之策,举全国之力与全民之力就能解决人的各种忧愁与困苦,人更加健康了,不愁衣食住行了,寿命更长了。以前原始社会的人们寿命极短,三四十岁就死了,如今人类平均寿命有近八十岁了。既然我们人类离不开群体,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那么就要遵守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因为这些习俗与价值观是所有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调节人际关系,缓和人与人矛盾的规则与规范。如果没有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那么人们就会无止境地斗争、相互伤害、战争;如果没有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社会就会有尖锐的矛盾,社会不稳定,人们难以安居乐业;如果没有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那么人类也迟早灭绝。一种让所有人都遵守的文明社会的习俗和共同的价值观,就能群策群力,集中所有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所有的资源,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建设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人是社会之人,人活在这世上离不开这个社会,所以每个人要遵守文明社会的习俗和共同的价值观。

     我认为人都有欲望、需要、需求,都想满足这些欲望、需要、需求,这是人性所致,无可厚非。只是人在满足这些欲望、需要、需求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不要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需要、需求,而去损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更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人的欲望、需要、需求要有底线,要有限度。没有底线、没有限度,人就会不满足,从而不知足,不知足的人就会被欲望、需要、需求所控制、所驱使,从而做出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从而做出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最后自己终究会被自己的没有满足的欲望、需要、需求所吞噬、所毁灭。人的痛苦根源来源于没有满足的欲望、需要、需求,人性是贪婪的,贪婪无止境,人心不足蛇吞象,满足了一部分欲望、需要、需求后,又会有更大的欲望、需要、需求要满足,步步升级,永远没有停歇的意思。于是,人被这些欲望、需要、需求所左右、所控制,很难保持内心的平静、安宁、祥和,人总是处于痛苦煎熬中,很难快乐起来。

    “顺从自然规律生活的人,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的意思是指人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情,有多少钱财就买多少东西,量力而行,量能而为。不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不做超越自己经济实力的事情,当每一点欲望、需要、需求满足时,要静下心来,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并且感到幸福与快乐,知足常乐。不要刻意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不要执着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这一生,尽人事,听天命,知足常乐就是最大的富有,就是最大的幸福。

 

     上帝并非罪恶之源

 

     这一讲的主题是跟宗教哲学有关的内容。哲学体系包含有宗教哲学,而宗教哲学除有糟粕外,也有其益处部分。对任何思想成果,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人类所用。先声明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坚信科学技术能在未来,使人类比所谓虚幻的“神”更加强大。科技决定人类未来。“神之说”只是人们对未来的迷茫与未知事物的恐惧而想象出来的东西。宇宙有其运行法则与科学规律,不会因“神之说”而改变。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是古罗马时斯天主教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母亲是一个基督徒,父亲是一个异教徒。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曾经信仰摩尼教,后改为信仰基督教,其后一直从事基督教的著作创作工作。他担任过北非的希波大主教。

     对于善恶问题,基督教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上帝无所不能,那么为什么有恶呢?上帝这么大的能力为什么不能消灭恶?如果不能消灭恶,怎么证明上帝无所不能?上帝是善的代表,如果这世上存在恶,恶与善抗衡,那么可推理出上帝并非是无所不能的。除了人有善恶外,世间其余万物并无善恶。按照上帝的“创世说”,是上帝创造了人,人有善恶,善恶都源于上帝,那么上帝是善的还是恶的,或者善恶共存呢?信仰上帝是一神论,难以解决“恶的难题”。二元论可以解决善与恶的难题,可分为善神与恶神。但二元论却解决不了“法则的难题”。如果世上就是有善与恶两股力量在拉扯,他们拉扯的基础是什么法则?善神与恶神在斗争,有什么法则来规范?这些法则又是谁订出来的?所以不管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碰上“恶的难题”与“法则的难题”如果想解释清楚,往往很难自圆其说。人类的信仰体系从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崇拜,到“祖先崇拜”,再到“多神教” 崇拜,然后演化成“二神教”崇拜,最后是“一神教”崇拜。信仰上帝,其实是“一神教”崇拜。人类信仰从神话进化宗教。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神话体系,“创世说”与“造人说”,大同小异。

     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认为,人类有理性,为了保持理性,人类必须拥有自由的意志,这意味着人类必须有能力在善与恶中做出选择,因此人类能够行善,也能作恶,上帝并非罪恶之源。我认同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的人类有理性。理性是人客观地分析与判断,并且作出基于事实的选择。真理的本性叫理性,人对真理的探求结果产生理性。理性是诞生于真理基础上的。无真理,无理性;有真理,有理性。理性是客观的,是现实的,是真实的。理性与感性对立,是两种相反的哲学范畴。感性是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感性跟个人感情有关,跟真理无关。感性是主观的,是自我感受的,是个人想法与观念的。我还认同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的人类必须拥有自由的意志。人生而自由,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宪法保护与保障公民的各种合法自由权利。但是,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是有底线的,这个自由权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行使。超过法律允许的自由权是非法的,是罪恶的,是不允许的。因为,每个人的自由权无限扩张后,就会超过法律允许的边界,从而对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造成损害,会侵犯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的自由权。不能因为你的个人自由而损害与侵犯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的自由权。国家是一个整体,国家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人组合成家庭,家庭组合成家族,家族组合成组织,组织组合成国家。国家是最大的家庭,是最大的组织。国家保护与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个人履行热爱国家、维护国家、遵守国家法律制度的义务。自由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没有义务,哪来的权利?你连国家都不要了,国家哪有义务保护与保障你的自由权利?履行义务,才能享受权利,这其实也是一种国家与公民的法律契约关系。结论是,公民在享受国家保障的个人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的自由权利与利益。对于那种借自由之名,行犯罪之实的个人与组织,要给予严惩,因为他们不是在维护自由,而是在破坏人民公认的自由,是在严重侵犯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的自由权。我认同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的人类能够行善,也能作恶的观点。善与恶有时在一念之间。善是利他、利组织、利社会、利国家。恶是损人利己与损人不利己,是损他人、损组织、损社会、损国家。伦理学中“善”的意思是共同满足为善,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出于自愿或不拒绝的情况下,主动方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介入,皆为善。哲学中“善”的意思是具体事物运动组成的完好状态。善是好的行为,恶是坏的行为。人一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情景诱发、情绪好坏、价值观等决定了一个人是行善还是作恶。总的说来,这世上好人多,善良的人居多;坏人少,邪恶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人们的天性向善,厌恶为恶。主张真、善、美,这世界才会美好,光明一片;主张假、丑、恶,这世界就会沉沦,黑暗一片。

     宗教是人类思想进化的一部分,从神话体系到宗教体系,最后随着人类对万事万物的认知能力的提升,随着人类用科学技术揭开宇宙真相的面纱时,人类思想会把神话体系与宗教体系渐渐遗忘,回归到科学体系。

 

       灵魂有别于肉体

 

     神话、宗教、迷信、伪科学一直认为人有灵魂,甚至于万物皆有灵魂。灵魂是个什么东西?既没有人见到,也没有人了解,更不存在。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分子、原子、粒子等构成了万物的一切。人的身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粒子等构成的。不可能人的身体是由物质构成的,而所谓灵魂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以中国为例,晋朝秘书监、给事中孙盛一生酷爱读书,学识渊博,秉持无神之论,反对神鬼迷信,并书之于史。你迷信有神仙,就必会相信有鬼。有神则有鬼,无神则无鬼,鬼神之说本来就是虚妄之谈。灵魂有另一个名称就是鬼。在无神论者看来,人类是随机概率的产物,人类是进化的结果。无神论者的代表人物有:达尔文、爱因斯坦、马克思、毛泽东、伯特兰·罗素、尼采等。人的意识不等同于“灵魂”,意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灵魂之说是人对大自然不了解的产物,对未知事物恐惧产生的结果,是无知愚昧的表现,是对科学的认知能力缺失的体现。

    中亚著名哲学家阿维森纳是税务官的儿子,他因为出色的医学知识治好了了萨曼王朝的努赫·伊本·曼苏尔亲王的病,有幸担任皇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阅读大量书籍从而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他的职业是医生,后来进入公务员队伍任职政府官员。他的著述颇丰,共有著作200多本。他很出名的著作是《哲学、科学大全》、《医典》。《哲学、科学大全》是一部高水平的百科全书,而《医典》不亚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阿维森纳认为:如果我被蒙住眼睛,飘浮在空中,无所触碰,我将无从了解自己的身体,但此时,我会清楚地感知自身一“本我”或灵魂的存在,因此,我的灵魂不属于身体,与身体完全不同,灵魂有别于肉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身体不是两不同的事物,而是一个整体;而阿维森纳则认为肉身与思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质。亚里士多德与阿维森纳两位哲学大师都认为思维是物质,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对于思维、意识是物质我是比较赞同的,思维、意识是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与肉体是一个整体,而阿维森纳则认为思维与肉体是不同的物质,不是一个整体,这是他们之间思维与肉体“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我的观点是思维、意识是依附于肉体而存在的,没有肉体就不存在人的思维与意识,肉体的功能的运转才有了思维与意识。所以,思维、意识与肉体就是一个整体,一体两面。人死亡后,则思维、意识失去载体,也就不复存在。阿维森纳把思维、意识比作“灵魂”。我不赞同阿维森纳的当肉体死亡时思维不会消失思维是不朽的观点。我认为人的思维、意识是“软件”,人的肉体是“硬件”,人死亡后,没有“硬件”存储与保存“软件”,那么,“软件”也会不复存在。如果人类能通过科学研究,了解人的大脑的全部功能原理,就能把思维、意识这样的“软件”保存下来,转移到其他“硬件”上,这样的思维、意识不会消失,才会真得能够不朽。但是把思维、意识等同于鬼神灵魂之类的歪理邪说,这是对科学与自然规律的亵渎与藐视,纯属无稽之谈。世界一些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最后在信徒的传播下,渐渐推上了神坛,成为了人们想象出来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人格化的神。还有些宗教创始人假借神仙之名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产生的教义。以基督教创始人耶稣为例,教徒把他写进《圣经》里说他是上帝耶和华的儿子。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为例,他建立了阿拉伯帝国,他创建了伊斯兰教,教徒尊他为伊斯兰先知,认为他是神安拉派到人间的最后一个使者。以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为例,他创建了佛教,本来他是无神论者与反神论者,被信徒尊为佛陀。以道教为例,道教尊奉的道祖是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后来神化他为“太上老君”,还被尊为“三清”(玉清圣境无上开化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之一的“道德天尊”。所以,宗教所尊奉的神,都是把创始人神化的结果,都是人格化的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哲学思想成果能传播开来,遗留后世,也算是不朽的。哲学思想的不朽导致了人的不朽。世上无鬼神,但是哲学思想有教化人们行善积德,以真、善、美为崇高、为神圣,以假、丑、恶为低贱、为邪恶,这是宗教对人世间的一种益处,不能把宗教全盘否定。

 

     别灰心,有失必有得

 

    波斯著名诗人贾拉鲁丁·迪穆哈迈德·鲁米是一位有学识的神学家的儿子。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在神学、哲学、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在父亲去世后,继承父业,成了一名伊斯兰教学者。他有个称号“穆罕默德·贾拉鲁丁”,意思是“宗教圣人”。后来的人们尊称他为“莫拉维”,意思是大师、长老。他著有《玛斯纳维》一书可与《古兰经》相媲美。他一生写了成千上万首诗篇。

    贾拉鲁丁·迪穆哈迈德·鲁米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生命长河永恒的一部分,任何以某种形态终止的事物都将以另一种形态获得重生,过去连接现在,现在串联未来,永无止息。他的这个观点我只认同一部分。认同的部分是不管是什么物质,不管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或者生物,都是生命长河永恒的一部分。因为宇宙万物都会遵循物质守恒定理、能量守恒定理、质量守恒定理。正因为宇宙遵守这亘古不变的真理,所有的物质就是永恒的,不会消失,不会湮灭,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形态。以水为例,水被蒸发后,就形成了水蒸汽,水蒸汽上升到空中就形成了云,云遇冷空气,又化为雨降落下来,周而复始地循环这一过程。所以,物质是永恒的,只是换了个新的形态而已。以人为例,人在生长时,呼吸空气,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原子、粒子等气体分子、原子、粒子吸入体内,变成身体的部分;喝水把水分子、原子、粒子等吸收到体内,变成身体的部分;饮食把植物与动物分子、原子、粒子吸收变成身体的部分,于是人能生机勃勃地活下去,身体不断成长,细胞每天都在更新。等到人死亡后,人的身体化为分子、原子、粒子就成万物的一部分,人体分子、原子、粒子被植物吸收后,变成植物的一部分,植物被动物吃了以后又变成动物的一部分,人吃了植物与动物,这些分子、原子、粒子又回到人体变成人的一部分,这个循环过程周而复始,没有穷尽。所以,任何物质都是生命长河的一部分,任何以某种形态终止的事物都将以另一种形态获得重生。任何物质不会消失,不会湮灭,只是分子、原子、粒子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形态的变化。过去连接现在,现在串联未来,永无止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尘埃聚集形成了星球,地球也如此,然后从宇宙尘埃的分子、原子、粒子通过物理、化学等作用构成不同形态的无机物,然后无机物有部分进化为有机物,有机物进化为细菌等原始生物,原始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包括植物与动物),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陆地生物进化为爬行动物,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哺乳动物进化为人类。我们地球人类就是遵循这一进化过程而存在下来的。当然,宇宙中的其他高等智慧生物并不会都遵循人类的进化过程,他们可能存在跳跃似的进化过程或者突变型的进化过程。人类的过去是宇宙中的尘埃,过去连接到现在,成了繁衍兴盛、生生不息的人类,并且人类发展出了人类文明,虽说不算是高级文明,但也算是中级文明。人类的继续发展可以发展到高级文明,在高级文明里,人类可以自由穿梭于宇宙之中,可以生活在不同星系与不同星球上,每个体人类寿命可以存活上千年,人的意识可以自由存储,人可以成为半机械半人类、意识体人类、能量体人类,并且可以统治宇宙,像神一样的存在。现在我们重视科学技术,特别重视宇航科技,于是我们人类串联未来,永无止息,除非宇宙再来一次大爆炸。我不认同贾拉鲁丁·迪穆哈迈德·鲁米的认为上帝是永恒的存在。因为人类才是永恒的存在。而上帝及其神魔鬼怪是人们头脑想象出来的超自然力量。

    人类的生、死与重生这一个连续过程其实就是万物中的分子、原子、粒子发生改变的一个连续过程,人的重生并不是说人又复活了,而是说人体中的分子、原子、粒子又成为另外一种物质的部分。人的重生就是变化为另外一种物质形态的存在。生老病死是生命长河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与部分。生有何欢,死又何惧?人生在世,就是体验生死病死这一过程的,好好活着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

    贾拉鲁丁·迪穆哈迈德·鲁米说过:“我作为一颗矿石陨落,随后化为植物;我作为一棵植物死亡,随后化为动物;我作为一只动物逝去,随后重生为人类。”

 

    宇宙并非恒久存在

 

      对宇宙认识的观点,分为二种,一种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另一种认为宇宙是并非恒久存在的,以意大利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但是只要宇宙是有起源的,那么就会有终结。有始就有终,无始就无终。有开始就会有结果,这个意义上是宇宙并非恒久存在;无始就无终,这个意义上是宇宙就是永恒存在的。我们所处的宇宙叫“本宇宙”,只是多元宇宙中的其中一个,是“宏宇宙”中所包含的一个而已。多元宇宙构成了“宏宇宙”,而“宏宇宙”的诞生时间远比我们所处宇宙诞生时间要早,时间在几千亿年、几万亿年、甚至于时间更加久远。而我们人类所处的“本宇宙”,从诞生到现在,按科学家估算为138.2亿年。“本宇宙”直径为大约1600亿光年,密度为1*10^-28 千克/立方米,平均温度为-270.15℃。“宏宇宙”是母,“本宇宙”是子。“宏宇宙”起源于“大奇点”爆炸,“宏宇宙”包含有已经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大小不一的宇宙,还包含有尚未爆炸形成宇宙的“小奇点”。总的说来,不管是“宏宇宙”,还是“本宇宙”,或者其他宇宙,都是有起源的,就会有终结,有起点就会有终点,都无一例外,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宇宙处在永恒的变化和运动中,在这个意义中,宇宙又是永恒的。宇宙从诞生到死亡,又形成新的“奇点”,然后又爆炸形成新的宇宙,周而复始,如此循环,没有穷尽,这就是宇宙的永恒之处。

    无限是指没有边界和局限。宇宙是不是无限的?答案肯定不是无限的,以“本宇宙”为例,她的直径为1600亿光年,1600亿光年就是她的边界与局限,而“本宇宙”的外界就是“虚空”与其它宇宙。包含“本宇宙”的“宏宇宙”也不是无限的,只是限于我们人类现在科技无法测量与计算她的直径。人类不是无限的,因为人类从诞生到终结是有时间限制的。连宇宙到了一定时间也会终结,何况人类呢?人类在宇宙中生存,科学技术能帮助人类生存得时间更久,可以生存几千万年,甚至于几亿年,但人类跟宇宙一样总会有终结的一天,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生物是永恒的。

    人类是宇宙创造的。人类不能创造宇宙。人类是宇宙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上帝是并不存在的。上帝只是人类想象中的产物,一个人类想象中的产物,怎么能够创造宇宙与人类?这本身就是很荒谬的。既然上帝是不存在的,那么,人类头脑里的神魔鬼怪都是不存在的,想象中的产物是虚体,而宇宙万物都是物质的都是实体,实体都遵循物质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虚体是不能遵循物质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所以,虚体不是物质的,没有质量、没有能量,不会有超自然能力存在,更没有能力创造宇宙与人类。宇宙背景的辐射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证据。“大爆炸”理论的提出,宇宙是由一个温度极高的高密度物质扩张而来的。这个温度极高的高密度物质就是“奇点”。“宏宇宙”起源于“大奇点”爆炸,宇宙终结后又归于“大奇点”,我们人类所处的“本宇宙”起源于“小奇点”爆炸,终结后又归于“小奇点”,在这个意义上,宇宙周而复始,没有穷尽,所以,又体现出了宇宙的永恒性。

    知识是人类认知宇宙与万物规律的结果。宇宙万物发生的一切,当人类去认识、去了解、去掌握就构成了知识。是先有宇宙万物,再有人类认知,就构成了知识。没有宇宙万物,没有人类去观察、发现、体验、思考,就不会形成知识。知识在宇宙万物的层面上是无限的,受限于人类的认知能力,知识在人类认知层面上又是有限的。永恒与非恒久,有限与无限,放在不同的层面上、不同的角度的结果是不同的。永恒与非恒久,有限与无限都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

 

      无知的人生最幸福

 

     德西德流斯·伊拉斯谟是荷兰的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他出生于荷兰鹿特丹一个神甫家庭,他后来任职过主教秘书、剑桥大学教授。他的成名作是《愚人颂》。

     伊拉斯谟认为愚蠢是天真无知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是为人类带来最大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根本原因,他还认为知识对人类来说则是一种负担,只能带来麻烦,让人过上苦闷的生活。对于伊拉斯谟的观点我并不认同,且持有反对意见。真的是无知的人生最幸福吗?无知愚蠢的人肯定不是最幸福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只有珍惜现有生活,懂得知足常乐的人幸福。还有为了实现人类的价值,为全人类谋生存、谋发展、谋未来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因为这样的人把自己放在全人类的先知与救世主的地位上,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他所做的一切是全心全意为了整个人类幸福未来,这样有崇高目标而去实现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伟大人格的最幸福的人。而要为整个人类谋幸福未来,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远大崇高的目标,没有持之以恒地实干是做不到的。这个最幸福的人,是最有知识的,才能成为人类的先知与救世主,无知的人是不能成为人类的先知与救世主。这个最幸福的人,已经超脱了个人私利,超脱了个人幸福与满足,他的个人幸福是建立在整个人类幸福基础上的,他的思想与行为是崇高无私的,所以,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他的人生最幸福,没有人比得上。

    无知导致愚昧。愚蠢的人没有知识,智商不高,缺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能创造科学技术服务人类,往往自己的性命被毒虫猛兽、自然灾害、饥饿战争等等夺去了,生命都没有了,哪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无知愚蠢的人所谓最幸福,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人感觉不到幸福,或者感受到人生很痛苦,是因为人有太多贪婪的欲望、需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感觉不到幸福。幸福是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双满足”体现。人的贪婪的欲望层出不穷,没有止境,这个欲望满足了,又会生出其他的没有满足的欲望,于是欲望一步步升级,实现欲望的能力不能相匹配的话,人就会烦恼、苦恼、痛苦。大家仔细想一想,你这一辈子,你能实行你所有的梦想、理想、目标,或者满足你所有欲望、需要、需求吗?肯定不能。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能如意的只有十之一二。你是女性,你喜欢的男人不喜欢你,不爱你,不能跟你生活在一起,你如意吗?你幸福吗?你是男性,你喜欢的女人不喜欢你,不爱你,不能跟你生活在一起,你如意吗?你幸福吗?你想要谋一份轻松并且高薪的工作,却难如愿,你幸福吗?你想晋升到一定的职位,结果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目的,你幸福吗?你想赚几十亿,结果累死累活几十年,只赚了几百万,你幸福吗?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就是要证明一下,人的幸福与否跟自己的欲望是否满足是成正比的关系。欲望越多,人越不幸福。欲望满足的少,人越不幸福。无知的人不会无欲,有知的人不会多欲。懂得珍惜,知道满足的人会克制欲望,自我约束贪婪,所以,知足常乐的人最幸福。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是不幸福的根源。

    知识是人类认知与改造我们所处世界的智慧的结晶,是科学发展与进步的源泉。没有知识,就没有科技,就无法发明创造去改变我们人类的世界,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物质的满足,都是知识所衍生出来的科学技术创造的,我们人类衣食住行的改善,都是科学技术的功劳,都是知识的功劳,人类离开了知识就会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人类连吃饱饭与保持温暖都困难,寿命非常短,这样无知识无科技的社会怎么能让我们人类幸福? 我们想要获得幸福,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财富改善物质条件,让自己的物质方面的欲望、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同时,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生活,并且不断创新,提高科学技术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并且在现阶段知足常乐,保持精神愉悦,开心过好每一天,这样我们才会很幸福。幸福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更不是不劳而获而得到的,而是我们通过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幸福是不求无妄之财,不谋无妄之福,不贪无妄之欲。有知比无知幸福,求知比求欲幸福。宗教信仰是人类对宇宙认知欠缺的表现,更是无知的体现。信仰宗教不如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上帝、神仙不如信仰我们人类自己。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可让我们人类在未来比想象中的神更厉害。我们人类是自己的上帝,是自己的神。人生短暂,时间如白驹过隙,做些对他人、社会、国家、人类有用、有益处、有贡献的事,这样的人生才最幸福。


     名望与心灵的宁静永远无法共存

     米歇尔·德·蒙田是法国的思想家、作家。他的母亲是西班牙人,父亲是法国人。他任职过波尔多最高法院的法官,当过议员, 由于他的父亲是小贵族兼富商,所以他得以继承父亲的爵位与财产,他过上了隐居的生活,除了埋头做学问外,他还潜心写作。后来,任职波尔多市市长。他的代表作品是《随笔集》。

    米歇尔·德·蒙田认为心灵的宁静取决于是否能不再介意他人的看法,如若追求名望,在他人看来名望即是一种荣耀,我们必须令别人对自己留下好的印象,如果追寻名望,就无法超然自若,名望与心灵的宁静永远无法共存。对于能否介意他人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世上,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所以有时不得不介意他人的看法,但是不能完全介意他人的看法,因为太介意他人的看法,会活得好累。人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人的一生是自己的,肯定要为自己而活。对是否介意他人的看法,要看情况而定。当自己坐得端、行得正、走得稳,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那么不需要介意别人的看法,因为你是对他人、社会、国家是无害的。无害的人为什么要介意他人的看法?世人对人的评价,并不都是公允的,每个人都会对跟自己观点相同、相近、相似的人评价要高些,因为有共同点;对跟自己意见相左、相悖的人评价要低些。你做好事,好人会讲你好话,坏人会讲你坏话;你做坏事,坏人会讲你好话,好人会讲你坏话。你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就不要介意性格奸诈、内心邪恶的人对你的看法与评价,因为你的言行跟他们是相反的,他们肯定会侮辱诽谤你。太介意他人的看法,要不就会同流合污,要不就会随波逐流。只要自己的行为是符合真、善、美,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公序良俗,那么就要坚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介意他人的看法。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做得再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与其取悦他人,不如做真实的自己。只要自己不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那么就要坚持自我,做回自己,也不要怕别人误会误解,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很多人活在世上,所争取无非“名利”二字。把名利分为二个维度进行划分,可以得出四种类型名利观。一种是好名好利类型,二种是不好名好利类型,三种是好名不好利类型,四种是不好名不好利类型。世人都难以跳出这四种类型的名利观。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名望既是荣耀,又是面子,还是尊重,更是认同。名望不是靠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欺世盗名而来的。名望代表着社会认同、全民认可、世人尊重、粉丝崇拜、后人景仰。一个人的才华、能力、品行、学识、财富、地位、社会贡献得到社会认同,才会拥有名望。靠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得来的名望都是假的,都是昙花一现。靠吹牛皮、说谎欺骗、舆论炒作得来的名望都是空的,都是黄粱一梦。只有根植于人民之中,根植于艰苦奋斗,根植于真才实学,根植于社会贡献的名望才是真实的,才是终生的。只有人民对你的才华、能力、品行、学识、财富、地位、社会贡献的社会认同得来的名望才是永恒的。只有人民的认可,才能让你永垂不朽,离开了人民,你什么都不是。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名望是人民认可给予的,个人的名利来自于人民的恩赐。只有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杰出贡献人才配拥有名望,才会受到人们景仰与崇拜。名望要不要追寻?我认为要追寻。人生在世,草木一春。人生存的意义是体验人的生老病死,是经历学习、生活、工作、恋爱婚姻、生儿育女等这一历程,是享受每一天所发生事情的乐趣。但是,人生存最大的意义是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对人类有杰出贡献。为人民而活的理想、信念与行动、成就,才是意义非凡的。不是为了人民的名望,不要也罢,还不如超然自若,保持心灵的宁静。

     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这是名;追求财富,这是利。超脱名利,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有的人一生在追求财富,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等到两眼一瞪,万贯家财,亿万财富,不过是换了一个主人而已,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千辛万苦赚了一辈子用不完的金银,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人总要有所追求,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多赚合法的钱财,不赚违法的钱财。不要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违法乱纪,这就失去追求财富的意义了。合法赚钱,晚上睡得踏实,有人敲门,也不会心惊肉跳。钱多就多用些,钱少就少用些,够用就好。不要因为对金钱的贪婪,而去违法犯罪;不要因为要满足个人的欲望,而去损人利己。更不能因为贪欲,而去损害他人、社会、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国谋名者,是真人杰,为民谋利者,是真英雄。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