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田一枫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15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对话战略先哲之四:“韬光养晦”一席谈

热度 5已有 2071 次阅读2012-2-6 04:33 |个人分类:理论探索|系统分类:杂谈| , 战略 分享到微信

对话人:范蠡,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谱写了“卧薪尝胆”的历史佳话。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是历史上预知“鸟尽弓藏”之虞,实现“忠以为国,智以保身”的为数不多的智者。

笔者:范老先生,您好!传说您在完成兴越灭吴大业后,退隐江湖,携美人西施“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可谓闲云野鹤之人。今日在这里能够遇到您,实乃晚生的荣幸。

范蠡:呵呵,那都是传说。皆因老夫当年用了“三十六计”之中的一计“美人计”,将绝色美女西施献于吴王夫差,助我实现了灭吴的计划,这才有了后世流传的那种“英雄携得美人归”的说法。

笔者: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逃进会稽山中,此时您却在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来到他身边,这让晚生很是钦佩。那么,您又是如何帮助勾践谋划越国东山再起之事的呢?

范蠡:(沉吟片刻)。那时越王心灰意冷,我自然是要首先讲清“越必兴,吴必败”的道理,帮助他树立战胜吴国,重图霸业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我向勾践提出了“乞吴存越”、“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的计策,按你们现在的说法,那就是要委曲求全,等待时机。

笔者:范老先生真是位满腹韬略之人,此举也让我想到后来韩信的“跨下之辱”,这些都是大丈夫所为。据说,您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当了三年奴仆,勾践在您的激励下,尽管给吴王看坟、喂马甚至服侍其脱鞋、上厕所,受尽百般屈辱,但始终不坠复国之志,这真的很不容易。

范蠡:是这样的,但关键还在于后来的努力。我和越王在吴国为奴三年,侥幸返回越国后,我与谋士文仲向勾践提出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强国之策。也就是说,要聚集力量,教化民众,训练军队,励精图治,使越国变得强大,以洗刷过去的耻辱。勾践采纳了我们的建议,他自己也将苦胆吊于床前,每天都要看看,每次吃饭前都要尝尝苦胆的滋味,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在吴国经历的苦难和屈辱,激励发奋图强、报仇雪耻之心,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卧薪尝胆”。

笔者:范老先生讲到的这些事情,很让人感慨。历史上也有一种大鸟的传说,其“三年不飞不鸣,一飞一鸣惊人”,这和您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想法,也有相通之处。那么,能否说说您“兴越灭吴”的具体方略呢?

范蠡:好的。“兴越”,自然是要富国强兵,基本方针是发展农商,使国力逐步强大,造就“坚历甲兵”,形成全国上下一心的局面。“灭吴”,则可以归结为“九术”,这些方略也是我与文仲共同谋划的,主要包括:进献贡品,麻痹吴王;收购吴国粮食,使之国库空虚;赠送大量木料,促使吴国大造宫殿,耗费其人力物力;离间吴国君臣,除去伍子胥这个主要对手;施用美人计,向吴王献西施,“以劳其志”等。经过这样的准备,“兴越灭吴”的条件也就逐渐成熟了。

笔者:从您和勾践自吴国回到越国,到最终实现打败吴国的目标,这其中经历了将近二十年。在这期间,除了长期经营和精心准备外,“伐吴”的战略时机把握,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吧?

范蠡:(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眼光)。你说的很对!所谓待机而动,关键在于把握好时机,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我们返回越国后第四年,吴国和齐国发生战争,勾践雪耻心切,当时就想趁机动手,被我劝阻了,因为越国并未准备好。又过了两年,吴国再次伐齐,我们依然沉住气,借机挑拨夫差和伍子胥的关系,通过吴王之手除去了伍子胥,吴国从此无大将矣!这以后,我们利用吴王外出“会盟”的机会,对吴国发动袭击,杀掉了吴国的太子,迫使吴越讲和。其后又经过四次“伐吴”战争,终于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兴越灭吴”大计最终得以实现。

笔者:这真是一场动人心魄的历史活剧!从曲身为奴,到“卧薪尝胆”,再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历经数战而一举灭吴,这其中的韬略可谓博大精深。但是,范老先生,您以为越国的这种经历和我们今天所讲的“韬光养晦”,是否很相似?

范蠡: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尽然。我提出的治国之道是“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这里面当然有“韬光养晦”的意思,谋略思想应该说是相通的。但如果单就“韬光养晦”来说,其意在于做事低调,不要锋芒毕露,这要完全对照当年越国的经历,也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据说,你们现在很推崇“韬光养晦”的思想,但在认识和理解上又存在很多分歧。你们有一位叫熊光楷的将军,认为外国人把“韬光养晦”翻译成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东山再起,这是很大的误解,他的看法也许有一定道理。

笔者:范老先生的高见,晚生非常赞同。晚生在与外国人谈及“韬光养晦”问题时,他们也往往拿越王勾践来说事,认为今天的中国强调“韬光养晦”,也是在重演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之事,目的还是要“以图霸业”。呵呵,看来他们也很熟悉中国的历史,但这种简单的对照又未免显得很幼稚。其实,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同于您所处的那个时代,那时不论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都是竭力通过兼并战争去实现自己的“霸业”,而中国现在不搞对外扩张,也不谋求地区或世界霸权。中国把“韬光养晦”作为自己的外交方略,实质在于不出头、不当头,专心致志谋发展。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我们称之为“有所作为”。

范蠡:江山代有才人出。你们这个时代,自然也会有“谋士”,也会根据时势提出自己的谋略思想,也会去演出一幕幕新的历史活剧。对于我们当年所提出的韬略和所进行的实践,你们应当正确的总结和吸取,照搬照套决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笔者:谢谢您,范老先生。占用您很长时间,也许让西施姑娘等候多时了,真是不好意思!

范蠡:(并不做答,飘然而去)。

 

对话感悟:

说到“韬光养晦”,人们很自然的会联想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范蠡当年搞的是权谋之术,其中不乏“阴谋”,而我们今天强调的“韬光养晦”,既是公开的国策,也是一种外交方略,因而是“阳谋”。

尽管如此,历史上范蠡“兴越灭吴”的韬略和战略实践,对于我们更好的贯彻“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也不无重要的借鉴意义。

今天的中国,不存在“屈身以事吴王”的问题。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既不轻视任何小国,也不曲意逢迎任何大国,中国在国际上按照自己判断的是非曲直行事。然而,在国际力量对比不利的形势下,中国也需要“忍耐”,不能做那些“强出头”的事情,这种外交策略很重要。

范蠡提出的“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的战略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国仍有借鉴意义,也是对“韬光养晦”的一种诠释。国家强大了,不要忘乎所以,仍应居安思危;在力量对比的某些方面仍处弱势(比如科技和军事实力),那就要埋头求发展,过早的“展示肌肉”,并非明智之举,实力早晚会改变一切。

历史上的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这也是今天中国的发展之道和治国之道,而且这个过程远未完结。中国大而不强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上是个“世界大国”,国防和外交仍处在“地区性大国”的水平,发展还是当下中国的第一要务,“妄自尊大”也是当前的主要危险。

改变力量对比,转换战略形势,需要有所作为。当年越国图强采用了“九术”,内中不乏斗争策略,现在中国在解决一些棘手问题上,究竟有多少办法?其实,办法并不是没有,关键在于是否去认真的想过,是否真的准备拿出几套办法来寻求改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略形势的转换坐等不来,想办法和有办法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韬光养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策略而不是长远战略,中国要想取得并维护应有的大国地位,离不开“有所作为”。在哪些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谋划问题,同时也必须把握好战略时机。这种时机到来了而无所作为,这是坐失良机;这种时机尚不成熟而轻易作为,这是战略盲动,因而战略判断至关重要,同时更需要能够做出正确决断之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3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言者无罪 2012-2-6 22:52
精彩!
回复 阿彭 2012-2-6 13:35
西方强国的认识与中国不同,他们认为强者必霸.中国再说不称霸,他们也不会相信,认为是"虚假"或是"委曲求全",一旦强大,必定称霸.所以要遏制,不让你超过西方.因此,我认为多说无用,还是理头苦干求发展,有所作为.
回复 theLinmingda 2012-2-6 10:30
可读。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