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bhzjwm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204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印度——中国背后的“达摩克利斯剑”

已有 435 次阅读2020-8-12 00:08 |个人分类:网上谈兵|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印度——中国背后的“达摩克利斯剑”
发布/2020年8月11日 10:12 AM
作者:倪乐雄
来源:《明报》
一、印度军事地理上三个优势
印度地理位置在中国西南方向,美日同盟处于中国东南沿海方向,而中国夹在两者之间。几十年来,中国国防部署正面对着美日军事同盟,侧后暴露给印度,处于腹背受敌、前后被夹击的不利战略位置。印度同美日同盟构成两面夹击中国之一翼,处于中国侧后的有利战位。如果俄国像前苏联一样,一旦与中国关系交恶,印度也可同正北方俄国对中国构成南北夹攻的战争态势。所以,印度具备天然的潜在的“双重夹击”中国的战位优势。
印度南面濒临印度洋,出海一步即可切断中国“海上生命线”,中国的能源输入、商品、原料进出口的海上交通易受威胁,进而瘫痪中国国内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国海军远程护航印度洋航线力不从心,而印度海军和本土空军及陆基导弹有近海作战的极大便利。
在中印边境作战,中国军力调动要克服从内陆到西藏高原远距离后勤保障和高寒作战诸多困难,兵力投入和长期作战都受到极大限制。相反,印度在边境作战因靠近低海拔的国内中心地区,后勤保障和战场机动能力较强。因此,印度总体上军力虽然不及中国,但在边境局部战区明显有相对优势。
二、印度战位优势与外交中立合成的战略优势
上述三个优势是印度长期敢于对中国强硬的底气所在,而且在同中国和国际社会打交道时,印度经常善于利用这三个军事优势兑换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利益。美、俄就是被“可使中国腹背受敌”的想像中图景所吸引,常常自作多情地巴结印度,慷慨送上许多好处,以企遏制或牵制中国。对于中国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印度也十分清楚自己的“魅力”所在,对美日送上的各种殷勤照单全收,但却从不加入正式的军事同盟。印度在外交上选择中立,持不结盟政策,这是权衡再三后最佳的选择。
从军事观点看,如果印度加入美日同盟,对中国形成前后夹击态势就不是潜在的威胁,而是实在的威胁,那么根据先弱后强、解决后顾之忧的军事原则,中国被迫先暂时放下当面之敌,转过身来全力以赴、一劳永逸地解决背后之虑,这对印度无异引火烧身。尽管有美日同盟的配合,毕竟印度首先成为中国全力打击的目标,为他人作嫁衣裳。
反之,选择不结盟中立立场,手握利剑站在中国背后,印度不仅获得行动自由,通吃上下两家递上的好处,而且使中国陷入国防安全不确定性的困境。既然印度持不结盟中立,中国就不可能将国防正面对着印度进行部署,当把国防正面对着美日同盟时,又需提防背后的印度随时与美日同盟联手,陷于腹背受敌的危险。为防万一,中国不得不分小量军力以应对印度,关键时却又因军力不足不能放开手脚一决高低。在边境出现摩擦时,印度摆出呼应美日的架势就可收要胁之利。用外交中立化解来自中国全力向南的威胁,用手握利剑背后站位来威胁、要胁中国,同时敲中美两边竹杠,可谓炉火纯青。这也是印度即使在1962年惨败于中国也没加入美日同盟、仍持中立的奥妙所在。
三、印度军事地理的多米诺效应
除了对中国陆上的“站位”优势可以呼应美、俄外,实力不弱的印度海军具有依讬本土陆空火力威胁中国“海上生命线”极好的海上战位,这点对中国的潜在对手们同样充满了利用的魅力,它亦可从海上呼应中国海上的潜在对手,包括美日同盟等。三年前“洞朗事件”发生后,中印关系出现紧张,今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中澳关系紧张,6月4日,印度总理莫迪与澳洲总理莫里森签署七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军事后勤支持协议》,双方联合发表《印太海上合作共同愿景》声明,这表明两国已形成明确的从海上对抗中国的军事同盟雏形,紧接着就发生6月15日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两军棍石相加导致的流血事件,印度方面态度强硬。7月1日,澳洲总理莫里森宣布一项未来10年扩军计划,准备介入未来印太地区的军事冲突。印、澳两国虽未结成完全的海上军事同盟,但遥相呼应之势已在形成中。印度对中国的战位优势继续向海洋方向拓展。
四、印度理想的北方安全追求
尼赫鲁说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位置不能引动我。”印度几十年来同中国争执于边界疆土只是印度的一部分现实意图,不是全部想法。印度敢于收留西藏达赖流亡政府,敢于在1962年中国处于大跃进后艰难时期进行武力扩张,背后隐藏着一个长远的、理想的战略目标,希望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一个独立的“西藏国”充当缓冲区,就像斯大林需要外蒙古独立一样。1962年边境战争惨败后,印度认识到中印之间的差距,暂时作罢。当下的印度也不可能抱此种奢望,如同“十月革命”时俄国不具备让外蒙古独立的能力,二战后当强大的苏联面对百孔千疮的中国时,就有能力让外蒙古独立了。因此从国际关系自然发展史来看,一旦中国衰弱到印度认为时机成熟的程度,国际关系的“力学规律”会推动印度朝这个理想的战略目标去努力,西藏流亡政府可不是印度拿来做领土交易的,严冬过去后,丑小鸭也可以变成天鹅。
五、印度所谓的“软肋”——军工体系
印度军事方面的最大弱点之一是不具备高科技武器和陆军重型装备生产体系,坦克、战机、重炮大都靠从俄国、美国、韩国和西方国家进口,然而凭借国际社会中立的立场和左右逢源的关系,在战时能够迅速从世界主要武器生产国购买武器。例如,2020年6月15日边境流血冲突后,印度迅速向俄罗斯购买21架米格-29UPG、12架苏-30MKI战机,还准备订购1770辆俄罗斯最先进的第四代坦克。此外,印度向法国购买几架“阵风”战机,这是法国空军的现役主战飞机。前几年印度还向美国购买“阿帕奇”、“支奴干”等各种军机。表面看,印度除了能够制造核武器外,没有完整的常规高新军工体系是其一大弱点,一个国家要赢得战争的胜利,怎么可以不拥有自己独立的常规军工体系?其实未必。
如果印度在战时能够及时得到外部源源不断的武器供应,反倒减少了维持庞大军工体系的巨大负担,各武器提供国反成了印度的兵工厂,印度只需培训使用各类武器的官兵就行。有道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当然武器是不能租用的,买武器比自行制造费用要少,反倒节省了国防成本,而且不会影响战场上的战力。二战时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时,全副美式装备,美国提供足够的飞机、坦克、重炮和后勤保障,在空中和地面形成优势火力,对当面日军精锐的第18师团等部予以毁灭性打击,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二战结束。也就是说,在缅甸战区,没有完整军工体系的中国远征军全副美式装备,从空中、地面取得压倒性的战场火力优势,打败了有着完整军工体系的日军。所以,印度不具备完整的重武器生产体系未必是致命的弱点,未必在战场上必败无疑。因为战场胜败取决于先进武器(前提是其他条件相同情形下),不取决于武器是谁制造的。
小结一下:中国实力比印度强,印度站位比中国好,折算下来,印度还是占了上风,这些年中国不得不在许多事情上忍气吞声迁就印度,这就是印度手持利刃、站人身后却宣称中立的高明所在。印度军事战位加外交中立形成的战略优势,还会长期保持下去,中国将始终面临战略上腹背受敌的不确定性,恐有不虞之患。






注:言过其实,印度100多个民族各有各的语言,宗教、族姓文化中的不平等。。中印如果再次爆发战争,分裂印度是不二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