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对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启示

已有 299 次阅读2020-7-27 05:15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对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启示
          包海山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因此以探寻客观规律为一个核心,把所有相关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内容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努力把鄂尔多斯学与其他探寻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的地方学相连接形成一个网络,共同构建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这是鄂尔多斯学研究经验,也是对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启示。
      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是系统工程,面对全局性重大社会问题形成问题导向,就能够汇集、整合更多的资源,有效解决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系统性现实问题;各地方学形成共同的目标导向,就能够融合发展,共同回归自然,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一)学科建设

      真正全局性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人类共同来解决。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就是通过汇集和整合更多的人类智慧,构建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学科知识体系,从而应用学科知识体系有效解决每个地方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例如,创立温州学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温州人的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变“区域人”为“世界人”。由此,汇集和整合“世界人”的智慧来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有效解决“区域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构建学科体系是基础,只有构建起学科体系才能应用它为社会发展服务。对学科建设,可以从内容和路径两个方面来探讨。

      1.内容

      地方学的构建,要面对全局性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内在本质规律。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劳动力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以及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是涉及到每个地方、每个人的人类社会全局性重大社会问题。跨学科的系统性地方学研究,也需要“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出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共同有效解决涉及到每个地方、每个人的现实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知道人所创造的一切商品都有交换价值,都可以用金钱来买卖,同时要更要深刻地理解创造其它商品的人的劳动也变成了一种商品。正因为人的劳动本质异化为一种商品,有钱人和没钱人都受资本的支配和奴役。如马克思所言,“将军或银行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人本身则扮演着极卑微的角色一样,人类劳动在这里也是这样”。因此马克思指出:“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地方学就是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促进各国、各地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共同有效解决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每个地方的全局性重大社会问题。

       从“劳动的解放”到“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分为不同阶段的系统工程。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起码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因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而真正的人的自由“是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二是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就是要通过探索规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社会资本具有不断高度集中的内在规律,而社会资本高度集中的背后是人类智慧的有效整合。围绕一个“引力中心”高度集中起来的唯一的单个社会总资本与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中将会形成怎样的关系,人类将怎样促进社会资本的条件、目的、构成、任务以及劳动价值评判体系、社会共享分配机制等生产一系列系统性改变,使劳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所具有的资本属性逐渐淡化消失,最终还原自然界和人类世界原本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这些都是通过构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来有效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内容。

      2.路径

      对地方学学科建设的路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是学术联盟的建设。

      在中国,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的创立,可谓是中国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的一种探索。2005年,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倡议下,温州学、泉州学、潮州学、扬州学、徽学六家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并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担任第一任轮值主席方。2008年,轮值主席方移交北京学研究所,目前会员单位有30多家。十几年来,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机构以及海内外从事地方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和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发挥人才的聚集效应,形成合力,有组织地开展学术交流、互通信息、共享成果,把地方学研究工作引向深入、走向世界。例如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与北京学研究基地、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泉州学研究所等联合举办“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地方学应用与创新研讨会”“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等,编辑出版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在亚洲,北京学研究所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执行主席单位,逐渐成为“带头人”与韩国首尔学和日本富士学等地方学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在北京举办“中日韩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推动亚洲地方学学术联盟建设。如日本学者佐野充教授:“目前,我们正在以代表中国地方学研究最高水准的北京学研究所为带头人,和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一起,中、韩、日三方共同努力推进东亚地方学的研究。三方也应该更进一步地将地方学发展成为对全亚洲地区振兴和地方创生有所帮助的学科领域。”韩国学者李奎泰教授也认为:中国地方学的研究活动方面,北京学研究基地联合中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单位,形成了中国地方学研究全国化的趋势,促进交流合作,使中国地方学成为一个成功的学术领域。希望以此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构建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界与韩国、日本地方学的合作网络,持续把中国的地方学研究的合作领域扩大为世界化。韩日地方学界各自国内学术联网,若由北京学研究所的中介与中国地方学研究界建立合作研究活动网络的话,我们大家期待的各个地方学的国际化的研究网络将会成功展现出来,一定会成为世界性的一流学科。

    二是交流平台的建立。

      在辑刊与专著方面,从2018年开始,中国地方学联席会与成员单位合作,每年编辑出版2辑《地方学研究》辑刊。作为联席会的研究成果系列出版物,汇集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成果,促进相关系列成果的持续积累,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扩大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的影响力,打造“中国地方学”特色品牌。《地方学研究》第1辑、第4辑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负责编辑出版,第2辑、第3辑、第5辑由北京学研究所负责编辑出版,可以说《地方学研究》辑刊展现了中国地方学研究的现状以及走向世界的趋势。例如《地方学研究》第5辑,是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到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蒙古、加拿大、中国大陆和台湾学者提交的70篇论文基础上择优编辑出版。

      相对而言,论文汇编可以汇集和积累很多基础资料,许多经验教训可以学习、借鉴和总结,许多创新观念和思想火花可以有效整合、激发活力;对于创建新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来说,必须要有各种明确概念的一系列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著作来构建,专著是在论文基础上的汇集、整合、提升,是深入而系统性思考和探索。例如北京学研究基地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共同印制的“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以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学为例》专著初稿,就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北京学、首尔学、鄂尔多斯学研究者合作开展“创建世界性一流学科,促进全球化交流合作”课题研究,在推进实质性的国际交流合作。毕竟,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是各国地方学研究者共同的社会事业。各国地方学研究者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全球化的研究网络,而世界性的一流学科,将由世界各国地方学研究者的系统性研究的一系列著作成果来支撑。

      在“互联网+地方学研究”方面,当地方学研究真正“走进”并“融入”网络世界时,也就意味着“走出”了研究机构的小圈子,促进“知识体系+应用服务”的融合发展,使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成为社会大众可以共同参与、分享成果的一种社会事业。例如地方学研究通过互联网走进并融入大学,不只是几个老师带着自己的教材或者PPT给数十个学生讲课,也不只是偶尔一次的专题讲座,而是应该全方位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学科研领域,可以把研究机构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整体性走进并融入大学。而且,不仅使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走进大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能够让师生们随时感知和参与创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全过程,这才是地方学走进并融入大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地方学走进网络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在网上刊载文章、展现成果。例如,在公益性思想类网站草根网建立“地方学研究”团体博客以及个人博客,刊载有关数十个地方学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的博文1470多篇,访问量达2690多万人次,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为地方学研究的交流合作、学科普及等开辟了新的路径和空间。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使科学文化的创新发展除了现实社会中个体头脑的物质结构载体之外,还形成了网络世界里的“全球脑”信息结构载体,这是全球地方学研究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在一个巨系统内融合发展的新的空间。人类发现、认识和遵循自然法则而形成科学文化,因此遵循自然法则所形成的科学文化与“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自然法则接近或融合而具有生命活力,具备“自我繁殖”能力。随着科学文化自我繁殖能力的形成,全球化系统性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将由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同来完成,汇集全人类智慧和能力来构建的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一切细节和联系,将率先在网络世界清晰地推演并展现出来。

     (二)社会实践

     地方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是学科研究、科普教学、应用服务、社会实践各个环节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根据发展趋势,可以预测:2025年初步形成学科框架,有些大学将在研究所、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开设地方学专业,将出现应用地方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新的职业;2030年基本形成学科体系,有些地方将创办地方学构建与应用大学,将出现把地方学学术研究、科普教学、社会实践各环节连接起来的新的市场主体。

      1.社会职业

      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当人们能够创建有价值的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并且在应用它为社会发展服务中体现出价值的时候,就会出现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新的社会职业。职业需求是一定时期内用人单位可提供的不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总需求量,它是影响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兴趣的客观因素。职业需求对个人的职业兴趣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在一定条件下,它可强化个人的职业选择,也可引导个人产生新的职业取向。职业兴趣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社会舆论对个人职业兴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导向、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社会时尚等方面。政府就业政策的宣传是主导的影响因素,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变就业观念和就业模式,而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时尚职业则是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人追求的目标。对地方学职业的需求,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

    一是现有研究人员的职业变化。

      目前,北京学、上海学、广州学等很多地方学,在当地大学有研究所、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有各自的专业、职称等,地方学研究是副业、兼职。随着地方学形成学科框架、形成学科体系,随着大学开设地方学专业,特别是随着创办地方学构建与应用大学,将使很多研究人员的职业发生变化。

    二是各行各业出现新的职业需求。

      地方学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系统性研究,使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研究向着学科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使地方各行各业研究质量有显著提高,因此,各学科、各行业、各领域都会生产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现实需要,随之出现新的社会职业。

      2.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即商品进入市场的监护人、所有者等。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它具有盈利性,这是其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其中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劳动就业或者创新创业,只有创造和体现价值,使企业盈利,使资本增殖,才能使市场主体持续发展,从而奠定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经济基础、现实条件。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的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要特别注重三个要点。

    (1)科学文化成为真正有价值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

      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产业化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创造和体现学科知识体系的价值。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自然力为主的农业经济、以大机器为主的工业经济和以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发展阶段,而地方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系统工程,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基础上,努力使揭示、反映和转化自然法则巨大能量的科学文化,在社会劳动生产力体系中成为发挥指数效应的第一生产力,并且成为改善社会生产关系的第一法宝,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生态环境一体化融合发展。

        恩格斯说:“正是由于这种工业革命,人的劳动生产力才达到了这样高的水平,以致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在所有的人实行合理的分工条件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富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分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承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进它进一步发展。关键就在这里。”

      这里的“关键”, 一是科学文化成为真正有价值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二是变成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创共享的财富和资本并且促进它进一步发展。

      之所以能够使科学、教育、艺术、交际方式、生产组织、劳动管理等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形成的广义文化,变成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变成全社会共同财富和促进它进一步发展,并让人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因为科学文化揭示和转化的自然法则能量原本人类可共享。

      从创造更多财富的角度来看,老子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也就是说,遵循客观规律的智者,不积蓄身外之物,总是想为别人服务,结果为别人服务的能力越来越强;总是想给予别人更多的东西,结果能够给予别人的东西越来越多。从最能促进生产的分配方式来看,恩格斯说:只要分配为纯粹的经济的考虑所支配,它就将由生产的利益来调节,而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市场主体,既要认识创造财富的规律,也要把握最能促进生产的分配方式。

    (2)人心所向形成社会资本高度集中的“引力中心”。

      资本是一种集中的社会力量。只有社会大众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共同参与,资本才能运转起来。资本属于个人拥有是虚拟的(除了直接消费的“资金”之外),而资本只有转化为社会生产能力才能发挥实际作用。

      对于资本的集中规律及其消亡过程,马克思说:资本的集中,不论是通过吞并即某些资本成为对其他资本的占压倒优势的“引力中心”,打破其他资本的个体内聚力,然后把各个零散的碎片吸引到自己方面来,还是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溶合起来,经济作用总是一样的。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当社会总资本合并为唯一的单个资本,“集中才算达到了极限”。他说:“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资本关系的“外壳”“炸毁”了,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具有的资本属性消失了,也就是世界上没有资本、不需要资本了,最终把人类劳动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在存在资本关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要发现、认识和把握社会资本高度集中以及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内在本质规律。

      从宏观上来看,资本作为一种集中的社会力量 ,哪些资本遵循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就会成为对其他资本占压倒优势的“引力中心”,打破其他违背自然规律的资本的个体内聚力,然后把各个零散的碎片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社会资本高度集中的背后是人类智慧的有效整合。自然法则是有效整合人类智慧的“引力中心”,也是高度集中社会资本的“引力中心”。人类智慧和社会资本整合与集中的共融点,自然法则这个共同的“引力中心”

      从社会大众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相互促进来看,形成社会资本高度集中的“引力中心”是人心所向。就消费与生产的互动关系而言消费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例如科学文化产品的消费与生产,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一定目的的需要。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作的。科学文化产品创造出懂得欣赏科学文化产品并且理解其使用价值的社会大众。因此,生产不仅为消费主体生产对象即科学文化产品,而且也为科学文化产品生产消费主体。社会大众普遍的需要,是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地方学遵循客观规律,顺应人心所向,为满足社会大众普遍的需要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从而创造和体现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体系的价值。

    (3)造福社会大众的智慧和能力改变资本和劳动关系。

      资本的各种社会职能是人类所共同赋予的。资本只是像一面无形的大镜子,所窥探、反射和映照的都是人类自己的思维、欲望和灵魂;资本只是像一台无形的大电脑,根据人类按照自己的生产条件、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设定和编排的程序在机械地运作。人类可以利用资本剥削劳动,也可以为社会大众造福,如恩格斯所言:“资本在日益增加,劳动力在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科学又日益使自然力服从于人类。这种无穷无尽的生产能力,一旦被自觉地用来为大众造福,人类所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

      无产者和有产者的阶级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随着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普遍提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简单重复性的程序化劳动将逐渐由智能机器来代替,从而把大多数完全委身于直接生产的创造低价值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向从事社会共同事务的创造高价值的创新型高级智力劳动方向发展,创新型高级智力劳动将会成为人类未来主要劳动形态和价值形成主要来源,从而消灭生产的不足这个划分阶级的基础。

      由此可见,消灭生产的不足这个划分阶级的基础,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而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也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如马克思所言,“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怎样使资本从盲目、不自觉到主动、科学地完成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历史任务,怎样使资本自觉地用来为大众造福,这就需要创造和使用资本的人类有智慧、有能力赋予资本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职能。资本关系因人而变,因此随着社会大众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普遍提高,能够使资本的条件、目的、构成、实质以及劳动价值评判体系、社会共享分配机制等能够发生整体性、系统性改变,而改变资本实质是关键。

      对资本的实质,马克思认为:只是由于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成资本。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从三个方面能够意识到改变资本实质并且最终使资本属性自然消失的必然性:一是科学文化是在过去劳动中形成和积累的,同时也是现在直接活劳动所掌握和发展的,因此当科学文化成为第一生产力并在生产力体系中发挥决定性的指数效应时,现在直接的活劳动将有条件有智慧有能力支配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二是当只有在创新和共享中才能无限增值的科学文化,成为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主体时,这种共享性和无限增值性决定了,现在直接的活劳动通过提高效率和奉献创造更多剩余价值时,便可以使社会资本具有为未来活劳动提供服务的功能;三是随着现在直接的活劳动具备几十天之内就能够使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文化总量翻一番的能力,随着资本具有为直接的活劳动提供服务的功能,人类不仅可以改变资本实质,改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而且还能够通过不断提高可共享的社会公共产品比例和总量,来逐渐淡化并最终消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资本属性。从人类有智慧有能力改变资本的实质、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来看,资本关系的“外壳”不是突然“炸毁”的,而是逐渐淡化最终自然消失的。

     总之,应用服务,特别是新的社会职业的出现以及新的市场主体的形成,将大大加快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系统工程建设,并且充分发挥其各种社会效能。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