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方学与教育产业

热度 1已有 892 次阅读2021-4-14 06:51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地方学与教育产业
           包海山
       教育,就是通过传授、引导、示范等活动,使人的身体和思维健康发育,完善人的自身自然条件,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从胎儿教育到观想死亡,从幼儿教育、在校教育、社会教育到终身教育,教育伴随人的一生。教育成果,即通过教育所培育的人的科学文化灵魂,能够离开母体头脑,以信息形态穿越时空得到世代传承和发展。
       对教育,可以区分为义务教育和教育产业两大类。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一是公益性,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二是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包括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三是义务性,又叫强制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有法律规范。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有关统计资料,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近60个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法。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长短,大体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决定的。
       教育产业,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在经济学上,产业特征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需求、产业资本、产业产品、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社会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等。
       在西方,教育产业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两种。一是指教育机构直接兴办产业。这里的教育产业化,不是指将学校办成以提供教育服务为盈利手段的机构,而是指学校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教学、科研、产业的紧密联系,让产业为教学、科研提供经费和研究方向,宗旨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比较著名的代表是“硅谷”,不仅实现了教学、科研与产业的互动,也为教育提供了可观的经费来源,还为学生的求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指借鉴产业运作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所谓教育产业化,就是指运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改进教育产品质量。科学的质最控制方法指的是工业中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等;这里的教育产业化,旨在通过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任用专家小组对传统远程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系统改进,使之合理化、正规化、标准化,进而实现教育的规模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育成本的目的。
       在地方学与教育产业中,其教育产业不包括义务教育部分,而主要是指教育融入产业部门,能够提高生产者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且创造和体现更大价值的教育的产业化。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作为一个系统性创新工程,其教育产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地方学的学术研究、科普教学、应用服务中,科普教学这个环节的产业化发展;二是在应用学科知识体系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市场主体中人们终身教育的产业化发展。
        (一)作为科研与生产中的一个环节的科普教学的产业化
        在地方学系统工程的学术研究、科普教学、应用服务各环节中,科普教学,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成果展现,而对于应用服务来说,是开始了解和认知学科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应用学科知识体系来为社会发展服务。
        目前,地方学作为系统性创新工程,到了从侧重于创建学科体系向侧重于应用服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科普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关。只有连接好这个环节,过来这道关,才能使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真正成为系统性创新工程。
        我国北京学、上海学、广州学、武汉学等很多地方学研究机构都设立在当地高校,学科建设还是在学术研究的小圈子里循环,而应用学科知识体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主力军应该是市场主体。地方学的学科普及和教学的产业化发展,能够促进学科建设与应用服务形成一个大循环,把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性创新工程。一方面,高校研究机构可以推动地方学学科普及和教学的产业化发展,通过满足市场主体对学科知识体系的需求来实现自身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走进和融入市场主体,使市场主体成为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创新主体。
        研究机构与市场主体、大学与城市,都需要融合发展。学者认为,我国经济缺乏科技支撑,中小企业寿命不长,是因为没有重视智力投资,特别是城市化模式存在问题,智力投资的方式在条块分割的大学与城市分离的旧格局中,使得大学与城市的功能都被严重制约与浪费。我国是人口大国,要转变为智力资源大国,不仅需要城市化,更需要城市的知识化、智能化。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真正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是促进文化、教育、科技、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城市、乡村等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行各业中,相对而言,最有吸引力、最容易合作、渗透领域最广泛而且需求最大的就是教育。从教育与经济的融合来看,一方面,教育必须自觉面向社会、市场和未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教育的行为模式从单向性转变为互动性,不断增强自身系统的柔性、活性以及穿透力、影响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高等教育不再是培养精英的标志,而是要服务于社会大众和生产实践。高等学校不论是宏观系统还是个体组织,对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和推动作用,不再是刚性的、暂时的、静态的,而是具有柔性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自我调节和适应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到来,企业将会成为知识和文化创新的主体,这又必然促进企业这个创新主体逐渐变成学习型组织,使教育融入企业的各个层面,使教育与经济融为一体。教育是为了培育人的健康身体和文化灵魂,经济为此创造物质条件。
        (二)应用学科体系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终身教育的产业化
       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教育即生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义务教育之外,其他的终身教育都可以产业化发展。
       义务教育,主要是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教育;而教育产业,是步入青年之后,能够创造和体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时期的教育。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不是为了收取受教育者的费用,而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创造和体现更大价值的机会平台
       马克思指出:“应当按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技术学校的部分开支应当靠出售这些学校的产品来补偿。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智育、体育、技术教育与有报酬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时候,教育就能够产业化发展。
       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的全球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融入各行各业,也就把教育融入了全球各地的各行各业。教育就是生活和工作,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劳动者生活和工作于各个产业的市场主体中。在教育与市场主体的融合发展中,教育能够使劳动者熟悉和适应整个生产系统,从而有条件根据社会需要或者自己的爱好,在工业、农业、旅游、科技等不同的生产部门自由流动,并且充分发挥劳动者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如恩格斯所言:“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共产主义是没有资本的社会,是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而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资本属性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能够使科学文化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使科学文化成为人类能够同创共享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并在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使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资料使用而日益高效利用。
       社会主义是科学,是人类共同的社会事业,需要世界各国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合作。如果说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科学研究,探索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人类共同的需求和目标,那么大众理解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科普教育,而科学和教育融入各行各业,人们在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中一起去争取实现预定的共同目标就能够使科学社会主义变成社会实践。教育的产业化,就是通过教育与市场主体的融合,把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连接起来,使科学、教育、产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