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解读老子,探索本原(6)包海山

已有 1410 次阅读2010-11-16 03:25 |个人分类:道德经|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解读】天下有正道、社会井然有序,战马就会退还给老百姓去耕田种地;天下无正道、掠夺屠杀不断,连怀胎的母马也被用来作战并产仔于荒郊。灾祸莫大于不知足,罪过莫大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而感到满足,就会永远满足。
        【探索】永远不知足、贪得无厌,必然会造成社会混乱、道德败坏,这是掠夺屠杀、引发战争的祸根。所以,人们能够满足而又知道满足,就会永远满足,这是天下有正道,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解读】
不用走出家门,就知道天下相同之理;不用窥探窗户,就明白人间一样天道。盲目追逐的越远,所知道的就越少。所以,懂得天下相同天道的圣人,不用外出就可以获得知识,不见实物就可以明白它的基本原理,不靠外部力量而只靠内在动力就可以自然成就事业。

 【探索】天下之理一样,人间天道相同,因此以无形的信息形态揭示、反映、转化和体现自然法则的科学文化,不受门户窗牖阻隔;它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传承性、间接性、扩散性、创造性、共享性,因此“不出户”、“不窥牖”,就可以“知天下”、“见天道”。在这里,之所以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无处不在的自然法则能量,没有静守和培育灵魂的天然灵性和生命活力,而是盲目追逐躯体以及身外之物的刺激、快感和虚荣等。人为与道为不同。人想有为而难有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自然能量是无限的;人想有为,是“万物”层面上的有为,而道为是在本质层面上的有为。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通过调控信息结构来支配物质结构的过程。因此,圣人“不行”、“不见”、“不为”,这只是对有形的物质形态的“存在”而言的;但其“而知”、“而明”、“而成”,则是对无形的信息形态的“思维”而言的。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解读】在万物层面上越学知识学问越复杂繁琐,在本质层面上越是遵循道越是感觉到道的简单自然。简单自然再简单自然,以至于遵循唯一的本质规律而不再靠个人意志去作为。只是不靠个人意志去作为,而不是不靠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去成就更多的事业。要想取得天下人心使其自正,那就永远保持平等,不能强迫别人去做什么事情。如果强迫别人去做什么事情,那就不足以取得天下人心。

 【探索】“为道”也需要学习,“为学”与“为道”融为一体是最高境界。可怕的是背离了“为道”而去“为学”。恩格斯认为:“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因此,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用来认识和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是唯一的,这就是“日损”的“为道”;而在不知的基础上,在犹豫不决中,有可能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并为这种盲目的选择寻找各种理由创造复杂的学问,这就是“日益”的“为学”。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解读】圣人没有平常的个人意志和贪婪私心,而是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良者我会善待他们,不善者我也会善待他们,因为上德本身蕴涵着善良。守信者我会对他们守信,不守信者我也会对他们守信,因为上德本身还蕴涵着守信。圣人在天地间,收敛私心杂念,为了天下自正浑然淳朴其内心。老百姓都注重感官享受、注意对外界耳听目睹,而圣人都像婴儿般注重人的自然天性和本能反应。

   【探索】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分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个人利益和大众利益的角度来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从外在的感官享受和内在的本能反应来看,“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一切都在发展变化,有善者、不善者,有信者、不信者,而一切都在按照永恒的自然法则在发展变化,不变的是德善、德信。最重要的还是,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道德经》第五十章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解读】出世为生、入地为死。长寿的人,十个里有三个;短命的人,十个里有三个;有正常人的寿命,却活动和挣扎于死亡线的边缘上,大概也十个里有三个。这是什么呢?因为生存和求生之道很深厚。曾听说过,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等猛兽,在军队中打仗不会受到武器伤害;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这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去找死、没有进入危险地带。
    【探索】大部分人的寿命长短天注定,所谓该死的球朝天,不该死的活来一年又一年;而“动之于死地”,自己去危险地带找死的、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求生存的,“亦十有三”。“出生入死”有其自然规律,“以其生生之厚”值得认识和把握。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解读】道使万物生成,德能容纳万物,物质呈现形状,环境促进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并重视德的。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重视,并不需要什么人命令强迫而是原本自然形成了应该被尊崇和重视的东西。所以道使万物生成,德能容纳万物:生长发育,长成成熟,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功成事遂而不居功自傲,像长者引领而不作主宰者。可以说这是本能而高尚的品德。

 【探索】道和德生成和容纳万物,所以从万物的角度来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在万物的层面上,人为或许需要强调功劳和贡献;而在道的层面上,道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功成事遂而不居功自傲,像长者引领而不作主宰者。可以说这是本能而高尚的品德,“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解读】天下万物都有个开端,这个开端就是天下万物之母。既然了解了其母即天下万物的根源,就能够以此认识其子即天下万物;既然认识了其子即天下万物,还应该追本溯源守护万物之母,这样就算自身去世了但是所守护的万物之母永远不会消亡。堵塞自私贪婪的多心眼、无底洞,关闭巧取豪夺的歪门邪道,原本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谁也终身用不完。打开自私贪婪的多心眼、无底洞,接济巧取豪夺的事情,那就终身不可救药、无法解脱。能够看清细节叫做明,能够守护柔弱叫做强。运用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不给自己留下灾祸,这就是遵循法则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探索】鄂尔多斯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万事万物也物都有个开端,这个开端就是包括鄂尔多斯在内的天下万物之母。既然我们知道了鄂尔多斯也有自己的母亲和老祖宗,那么以此就能够在更深层意义和更宏观层面上,对鄂尔多斯的来龙去脉看得更清晰一些;既然我们对鄂尔多斯了解了不少,那就也应该追本溯源守护鄂尔多斯万物之母,这样就算我们自身去世了,但是所守护的万物之母即我们所探索和追求的文化灵魂永远不会消亡。这就是我们把“解读老子,探索本原――鄂尔多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自然法则”作为重要研究课题的根本原因。在全国各地方学研究机构中,或许只有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才能率先把自然法则即自己的本原作为自己文化的核心内容来研究。这种独特性和唯一性,同时还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解读】经验使我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走在大道上,唯有模糊不清的岔路最令人害怕走错。大道很平坦,但是人们好走捷径、误入歧途。时光太浪费了,田地太荒芜了,粮仓太空虚了。然而有些人还服饰华丽,佩带利剑,财产货物有余,这可以说是强盗的夸耀,完全不符合道法呀!

  【探索】在时光太浪费、田地太荒芜、粮仓太空虚的社会里,竟然庸人成为强盗还可以用服饰华丽、佩带利剑、财产货物有余来夸耀。这种完全不符合道法的强盗逻辑还可以成立,主要是人们普遍好走捷径、误入歧途。也就是说,只有在误入歧途、找不着比的人群中,庸人可以成为强盗来夸耀。一个步入正道、充满自信的不会成为强盗。庸人之所以成为强盗,“强”是在玩命,是不得已而为之;“盗”就会做贼心虚,是企图用荣华富贵来掩饰内心的空虚。马克思说:“所谓庸人是世界之主,只不过是说世界上充满了庸人及其伙伴,正如尸体充满了蛆虫一样。因此,庸人社会所需要的只是奴隶,而这些奴隶的主人并不需要自由。虽然,人们认为土地和奴隶的主人优越于其他一切人而称他们为主人,但是他们和他们的奴仆一样,都是庸人”;“而天下最可怕、最卑贱的事,莫过于做奴隶的奴隶”。“一般来说,社会变革永远也不会以强者的软弱为前提;它们应当是而且也将是以弱者的强大所引起的”。误入歧途的人们返回正道,能够转化和体现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的巨大能量,弱者就会变得强大。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余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解读】善于建树的人,其建树不可拔除;善于抱住坚持的人,所抱住坚持的东西不会脱落;子孙便会以其建树和坚持精神而祭祀和传承不绝。修炼于一身,其德乃纯真;修炼于一家,其德乃有余;修炼于一乡,其德乃长久;修德于一国,其德乃丰富;修炼于天下,其德乃普遍。所以,以自身观察他人,以自家观察他家,以自乡观察他乡,以自国观察他国,以自己理解的天下观察所有人可能理解的天下。我凭什么知道天下现状呢?就是靠这种基本原理。

 【探索】“善建者”不可磨灭的建树,是遵循自然法则所做出的建树;“善抱者”永远不会放弃的东西,就是为了有所建树而坚持的真理。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认识和把握真理就是一种修炼。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乡村、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天下,都可以有这种修炼,因为“其德乃普”,“真理是普遍的”。每个人都可以构成自己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因此人们不仅能够“以身观身”,还能够“以天下观天下”,并“以此”,“知天下然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