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6循礼为孝 孝之以礼【2.5】

热度 1已有 996 次阅读2020-5-23 03:49 |系统分类:杂谈| 分享到微信

3.6循礼为孝 孝之以礼【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5》)

 

杨伯峻: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钱穆: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祭。” 

 

详解:

 

什么是孝?孝的本质是人类种族的衍伸,是文明文化道义的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类没有传宗接代,没有道德文化传承,一切都没有意义

 

3.5为孝【1.11》里孔子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子女长时间都能遵循父母所行的正道,那么称他们为孝是合适的。所以孝是行道的体现。

 

具体来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真情呈现,所以孝是仁的真实体现。

 

我住的小区有个60多岁的男人,对他一岁的孙子非常疼爱,但是对他80多岁老母亲却经常打骂。这种人禽兽不如,路人侧目。——难道他希望儿孙以后也是这样对他吗?

 

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主要看他对父母亲的态度,尤其是对年迈父母亲的态度。父母老了,失去劳动能力,甚至没有了自理能力,作为子女的就要帮助解决,不能不闻不问。

 

现实中,有的父母养育了几个子女,但是几个子女却将父母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令人心寒。

有人将养老问题全部推给国家,这是逃避责任。国家只是一部冰冷机器。孝心是温暖的心灵相通,你能指望机器给你父母心灵的慰藉吗?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即便你没有养育过儿女,总也见过别人养儿育女吧?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只要你回忆小时候父母的操劳,你对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应该不难体会吧?就拿婴儿夜晚哭闹,甚或孩子半夜发烧赶去医院,试想做父母的能不闹心吗?而当你的父母有了病痛,你有往心里去吗?那种将父母放到老人院去省心省事的人,是希望自己老了也到养老院去受罪吗?

 

孔子说过,婴儿起码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孔子非常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心。

在本章,孔子将孝提高到礼的层面,而礼是做人的准则。没有礼,就没有完备的人格。

 

3.4《以礼先行【3.8】》里,孔子强调万事以礼为先,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问路的时候,首先要客气地对人打个招呼,这就是以礼先行。如果无礼,别人可能不理你,或者可能以指错方向来教训你。

 

本章是3.4章的发明,将礼具体到家庭生活中。

 

孟懿子问孝

 

——孟懿(-481):鲁桓公之后,三桓之一,鲁国孟孙氏第9代宗主本姓仲孙也称孟孙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孟子的六世祖。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孟僖子临终之前,让孟懿子孔子为老师,但后来三都时孟懿子反对孔子,所以后人不承认他是孔子的学生

 

——问:请教。

 

无违

 

——违:违背;

 

——不要违背就是了。

 

——孔子回答说:“无违。”意思是“不要做违背礼的僭越事,就是孝了。孟懿子听后并没有再问什么,其实已经明白孔子的意思了。因为孔子话里有话,说到了孟懿子有违礼规的要害孟仲季三家大夫祭祀时僭越了,他们在家庙祭祖时,让乐工唱着《雍》诗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说:四方诸侯相助祭祀,天子主祭端庄恭敬,这哪能用在三家庙堂上呢?),孟懿子知道孔子是想教训他不要做违背礼的事——凡是违背礼的事都是不孝的,所以就不吭声了。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孔子学生,孔子请他驾马车;:驾驶马车;樊迟御:离开孟懿子时由樊迟驾车;子:孔子;告:告诉;之:代指樊迟孟孙问孝于我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对曰,无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就是了。

 

何谓也

 

——:什么;: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

 

——樊迟就不同了,他没有孟懿子的违礼行为,所以很直率地不懂就问。常在孔子身边,知道孔子讲话是有条件的,常常里有话。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生:在世的时候;“事之以礼”是“以礼事之”的倒装句式(下同);以:按照;礼:礼的要求;:瞻养照顾;之:代指父母;死:去世;:安葬;:祭祀。

 

——礼:次序,道之规范“道”不可见,但有其规律可寻,往往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就成为能为人所看得到的次序、法则、规……等等,道的这些表现称为“礼”。


——礼,也是人在应对进退上所显现的次序。次序造化本自俱足,然唯有通过人事物才能得以显现。如种子到果实的过程,必须严格依照次序,不可颠倒唯有人看到了“大道”表现的礼,才能学习之,遵循之,从而合于道,即合乎自然规律,这就是人们制定“礼”的目的。


——于人而言,“礼”是法天则地的次序;也是待人接物的态度。修行皆从“礼”入手,所谓“克己复礼”就是克制那些放荡的行为,来恢复我们所应具有的次序。所以修行礼仪,凡事合乎正确的次序,人们才认为合理正当的。如武王伐纣,是纣乱在前,而武王伐之在后是谓吊民伐罪之义举,若反其次序,则为乱臣贼子之作乱,这是“次序”来区分正邪。若不能合于次序做事,就会导致“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按合理的次序来待人接物,就是“礼貌”。礼貌者,当敬则敬,当平则平,当抗则抗外交官之出使他国,行礼之后即显示泱泱大国之风范,不失一国之尊严,此为礼节。如蔺相如之出使于秦,完壁归赵及秦赵渑池之会,礼节对等,都能做到把握分寸,不卑不亢。卑躬屈膝,必至丧命辱节、国家蒙羞。反之,如趾高气昂,目空一切,则到处树敌,自我孤立。


——“礼”之次序,其目的为成就天地之“和”。能完善天地次序,则天地得正其位,而大道得其“和”以育万物。世间所以争持不休,皆因其次序紊乱而天地人心不得其“和”。过不及,统称失礼

 

——所谓“无违”,就是照礼的要求循道而行,依据其应有的位去行事,不僭越,这是特别针对“孟仲季三家乱鲁而言的。因为一旦出离了应有的份位,偏行僭越,则必陷父母宗族于不义,是谓之“大不孝”也。然而对樊迟,孔就改变了说法,说得很具体。孔子说,父母在生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瞻养照顾他们;如果父母去世了,就要按照礼的要求安葬和祭祀他们。

 

本章有两层意思——循礼为孝,孝之以礼:一是孔子通过教训孟懿子不要违礼而做僭越的事,循礼为孝;二是孔子对学生樊迟讲解孝的具体要求和做法,阐明了对父母孝之以礼,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译文:

 

有一天,孟懿子请孔子到家里请教什么是

 

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就是了。”孔子暗指孟懿子有所违背礼了。言下之意是“循礼为孝”。

 

孔子离开孟懿子时由樊迟驾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就是了。

 

樊迟“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瞻养照顾他们;如果父母去世了,就要按照礼的要求安葬和祭祀他们。”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