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直言不讳 //www.sinovision.net/?304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寻根究底 拒绝谎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许秀华:鲜花的启示

已有 4113 次阅读2016-4-29 02:22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科技教育| 科普 分享到微信

原载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今日科苑》2016年4月号

文  本刊记者  许秀华

绘  本刊记者  宫奥博


春天到了。在一丛丛一簇簇的春花旁边,经常看到有人指着迎春花叫连翘,看着杏花喊梨花。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是植物学家,不知者不怪。


但是我们略微思索一下,就会抛砖引玉,带出一连串有趣的话题。


话题1:对科学真相的热情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热心的男士,指着一丛迎春和一树连翘,热心地向同行的女士介绍:“这都是连翘”,且颇为自信地讲解了区分二者的心得。同行女士满眼都是敬佩的光芒。


对于两株植物,即使我们不知其名,至少用肉眼还是可以分辨出是否同属一个物种。当一个人同时面对连翘和迎春时,假若稍微用些观察的工夫,就可以发现 显著的差别。一个4片花瓣,一个6片花瓣,一个枝条上扬,一个枝条低垂厖只要靠近些,多看两眼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人还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将二 者混为一谈呢?


这归根结底是源于缺乏探索真相的热情。一个普通人可能对春天的花朵并不具备探索的热情,自然不会花时间探究真相,甚至连多看两眼都很不耐烦。


另 一方面,那位男士为何又要振振有词、不懂装懂地介绍迎春和连翘的区别?人作为社会的一员,都有介入时下流行话题的冲动,并希望在此话题中体现自己的存在 感。于是在互联网上,很多人只是为了发言而发言,对事实真相则是无暇细看。跟法庭上的辩诉双方不同,许多争议长年累月地纠缠不休,恰是因为对基本事实难以 达成基本的认同,而往往根据己方观点的需要随意编造故事。


植 物分类学是和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过去,其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今天,则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是其主要 的基本功。所不同的是研究的对象,过去是根茎叶花和果实,现在是基因和蛋白质。因此判断植物的亲疏远近,需要对一个事物进行深入而全面细致的了解,不能摸 了象腿,就推断大象没有长鼻子。如果科学家在研究中像前面那位男士一样浮皮潦草,凭空臆断,那么不仅会张冠李戴地让植物错认了亲戚,还可能造成科学研究偏 离方向,拐进岔路。


对于生活中俯拾皆是的植物分类学,社会公众的误解尚且如此,对高精尖的科技前沿,又有多少公众会饱含热情地去深入探索真相呢?


从春天的花园,我们可以联想到科普工作面临的窘境:为什么科学家说了这么多,却得不到所期待的社会反响呢?


很多时候,政府投入了很多资金、科普工作者花费了很多心血的科普作品,响应者、观看者却寥寥无几。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专家意见铺天盖地,科普文章比比皆是,日本?3?11”大地震时,国内老百姓依旧去超市抢购加碘盐;孕妇们依旧去购买防辐射服;大爷大妈们仍旧抵制转基因食品,追求所谓的保健食品;病人家属依旧被医疗小广告吸引,倾家荡产投奔无良伪专家......


故而,科普工作的成功和有效,在于两个方面的配合:科普的形式方法和公众对真相的追求,缺一不可。


前者做得好,可如同盛开的鲜花一样吸引公众。后者决定了公众是否愿意靠近花朵,仔细观察、比较、分析,并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即,科普的效果,一半取决于科普工作者的用心程度,另一半则取决于受众是否愿意靠近和相信。


一个时常被忽略的问题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追求“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 受众往往如同上文中的那位男士一样,对一些热点的科技问题,有着介入的冲动,有着借这些话题向别人炫耀证明自己的冲动。这种冲动,虽然本质上是可笑的,却 是科普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和重视的。处理得好,他们是科学的义务宣传员;处理不好,则会引起他们的抵抗,导致科普效果南辕北辙,陷入越科普公众越反对科学的 怪圈。


故 而,科普首先要建造一个花园。在很多时候,首先我们需要给老百姓找个要看且必须看科普的理由,并且这个理由还必须是老百姓从心里认可的,而不是科普工作者 闭门造车般地想象推演出来的;其次,科普成功在于吸引受众靠近花朵、探究花朵。很多时候,我们的科普要在老百姓心目中重塑公信力,要获取读者受众的信任。 第三,科学家在做科普的时候,采用的词汇、说话的语气,都要体现人文关怀,拉近和读者的心里距离。


话题2:科学研究不是神话

春天里,微博上朋友圈里鲜花刷屏。


有一次,我贴了张斑种草的图片。一位师妹兴冲冲地留言:“附地菜。”于是接下来,我说斑种草,她说附地菜,展开了拉锯战。为了鉴定这种紫草科的小草 本,我们谁也没有去查植物志,而是选择了相信我们心中的权威,与微博上某个“大神”贴出的照片做了对比。内心里我们倾向于“大神”在植物分类学上是无所不 知的,就是正确的。


那个“大神”级的人物,不仅自己晒鲜花九宫格,也热心帮网友们认植物。他怎么能识别这么多种植物?其中很多人都是职业的植物分类学家。


在 他们的带领下,现在认植物成为很多人的业余爱好。即使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也会经历一段艰苦的心路历程。一开始,偶尔识得几种野花野草,告别了全然不知,心 里满是兴奋。之后,随着识别的植物越来越多,那些一时不能准确鉴定的植物就成了心里的心结。再之后,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会导致深深的挫败感。再之后,面对 全国各地扑面而来的各类植物,心里陡生无助感。最后,要么下定决心,尝试自学植物分类学,要么尴尬地放弃。


职业科学家在科研生涯中,通常会经历比植物爱好者更加煎熬的心路历程。科学研究从来都是艰苦、琐碎、充满挫折的,不是仅靠灵感就可一蹴而就的。本刊 从2016年第3期开始,每期都会从中国科协的老科学家资料采集工程的成书中,抽选两位功勋卓越的老科学家,编辑整理其科研历程。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我们 看到了天资聪颖,但是我们更看到了天资聪颖背后的刻苦与努力,对科学真相的孜孜以求。


那几个“大神”级的植物分类学家,认识那么多种植物。这不仅是个人长期积累的结果,更是因为具有扎实的植物分类学教育科研背景,使他们即使见到从未见过的植物,也可以通过植物志检索鉴定。


若要获取知识,必须要学习;若要术业有成就,必须进行积累。实际上,每一项科学成果、科学发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和发现基础上 的,这就是科学研究的传承性。科学史上是会偶尔出现一些“神来之笔”的,但是假若没有前期的艰苦而琐碎的科研实践,这些“神来之笔”是不会出现的。


2016年春节期间,电脑、手机都因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而被刷屏。而不出所料的是,一些自认为“怀才不遇敁受到了中国科学界打击和不公平对待的”民间科学家又纷纷登上了媒体和网络的版面,博取公众的同情。


公众为什么会倾向于相信与同情这些人?


首先,公众本来就有愿意相信奇迹的倾向。人有着拒绝艰苦努力的本能,总是渴望着天上掉馅饼。所以他们期望生活中有奇迹发生,即使发生在别人身上,那也是对未来奇迹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一个现实性佐证。


其次,在公众过去所受到的教育里,在媒体的科技报道和科普文章中,往往将科学发现描述成一个个奇迹。所以公众愿意认为,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系统的科 学教育,仍然有可能做出突出的科学发现。当这种“科学发现”能 够牵扯到爱国情怀与民族情怀时,公众为民间科学家打抱不平的感情就会越发强烈。在此过程中,公众也间接地实现了个人存在感,以及对个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 外部证明。于是,当科技记者为了维护科学与正义去揭穿伪科学时,他们往往会发现这个问题被道德化、爱国化,而自己连同科学则不幸地被推到了这些“美好情 操”的反面,承受道德指责。


科 学研究不是神话,也不应被神化。当科技报道、科普文章力图将科学发现归因于一次次的天降灵感、归因于偶然的奇迹、归因于某个科学家超凡脱俗的智力特性,而 有意无意地抹杀科研背后的艰苦与琐碎后,在事实上,就已经将科学靠近了宗教和伪科学。因为宗教和伪科学的特点就是神启和奇迹。


当 公众形成追捧权威、神化科学、神化科学家的思维定势后,受益的并不是科学及科学家,而往往是打着科学名义的伪科学。当伪科学打着科学的名义,并利用这种思 维定势,鱼目混珠地展示各种匪夷所思的奇迹时,公众往往倾向于相信。例如在保健品的购买中,央视作为权威媒体,往往起着引导消费的重要作用。


因此,科技报道、科普文章,内容要朴实,依靠详实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来说话,而不要因崇拜科学、敬仰科学家而不知不觉走上造神的道路,那样反而偏离了科学精神。因为权威不是永远绝对正确的,他们也会犯错误,误导公众。并且这种做法,还可能让伪科学搭上顺风车。


一个悖论出现了。


公众看什么不看什么,是眼球效应决定的。假若你真正地描述了科学研究的艰苦、琐碎甚至挫折,而不是去以科学发现是怎样的神奇、科学家本人是怎样的神童为噱头的话,又会对公众产生多大的吸引力?


本刊从2016年1月份全新改版以来,一直侧重于科技人物报道,以发现与报道有着真才实学、却籍籍无名的科学家为己任。在选题之初,上述的悖论也曾经困扰着我们。知名科学家的名字,本身就是个新闻点。报道他们,对他们进行造神,确实在短期内可以吸引眼球。


但 是,科学研究是片广袤的森林,你可以去关注中间的参天大树,但是也不要忘记,独木不成林。就拿文学名著来说吧,那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够影响我们 一生的人物,却极少是著名的历史人物,而往往是凡人小事。《战争与和平》中,感动我们的不是拿破仑、不是沙皇,而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女子娜塔莎,是她的个性 和命运打动了我们。


同样,在科技报道和科普领域,我们也可以从科技领域找到无数个“娜塔莎”, 写出这些普通的科研工作者的故事,描绘科学研究这一整片的森林实景。不仅关注参天大树,也关注正在生长的小树苗,树林下的野花野草。因为这些人,可能就是 你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这些人的工作和生活,可能就是你的孩子长大后要进入的工作和生活。了解这些人,你会觉得科学就像你楼下草坪中的野花一样,从来都 不遥远。你只要低下头、俯下身,就可以看到这些野花,你可以静静地研究它们,也许这种探究会逐渐让你对科学产生真正的兴趣......


总会有那么一天,你会很自信地说,这是梨花,这是杏花,这是梅花厖这一天的到来,在于你何时走近科学,从而让科学走进你的生活。


话题3:科学家该做什么

清明时节,一位同学在微信上发给我几朵花的图片。“这是榆叶梅。”我非常肯定。“不是碧桃吗?敁肯定不是。”然后她又发给我一株植物的全景。“我不 能确定呀,看着枝条倒像碧桃。敁哎,这可是刚才那几朵花的远景呀!”伪植物学家就这样被揭穿了。到底这是什么花呢?很快她兴奋地告诉我,“我找到植物的挂 牌了,真的是榆叶梅。”


我喜欢中科院植物园,因为那里的植物很多都挂上了标识牌。多去几次,有些植物就烂熟于心了,可以绕开复杂的分类学手段,不用数雌蕊、雄蕊,不去看子房上位还是下位,不用直接记住一棵树、一朵野花。


科 学研究有自己的路径。公众理解科学,不一定要完全因循职业科学家的科研途径。科学家作为全职专业人士能够轻易了解的,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公众往往只能在空 闲时间尝试着去了解。因此,公众了解科学也要有自己的途径。否则每门学科都要从头学起,每项研究都要追本溯源,穷其一生,一个人也理解不了一项研究。


因此,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讲解科学,就不能照搬重复科学研究的路径,不能让植物爱好者人人都去查植物志。而应当像植物挂牌一样,让普通公众在潜移默 化中认识一棵棵植物,了解一门门学科。科学与科普的关系,犹如生活之于文学。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科普来源于科学,不同于科学。


科普是一门学问。植物挂牌是最简单的科普,它解决了“这是什么植物”的问题。第一次看到挂牌时,游客会因对自然界的认识有了些许的明朗,而倍感欣 喜,并获得一种知识上的优越感。而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这种存在感和优越感,很多人会变成“挂牌狂”,特意去寻找挂牌,于是在一种自我驱动下,很多人成为植 物爱好者。挂牌虽小,却是吸引公众探索科学真相的成功案例。


单看植物挂牌,难以产生系统性的植物学知识,往往会发生同一种植物,认识了这一株,却认不出另一株,“脸上擦点粉,就判若两人”的感觉。但是如果一 个人看多了挂牌,认识了很多植物后,内心自然会对植物隶属的蔷薇科、木犀科等产生兴趣,偶尔也会查询一下植物志上的说法。假如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超 越了挫折感,那么这个人也许就会慢慢养成通过植物志鉴定植物的习惯。假若1000个游客中有一位走到了这一步,那么就是成功的科普。因为这一个人,可以在 自己的朋友圈里、在自己的生活里,通过知识炫耀等显示存在感以及价值感的行为,带动其他的人加入到探索植物真相的过程中来。


所以科普的实现在受众一侧,不仅要吸引他们靠近真相,还要让受众从真相自身以及获取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如此科普才可以达到目的。


好的科普,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科学精神,帮助公众建立理性思维体系。授之以渔,这样一个人即使自己对一些热点问题因知识所限不能做到全面的了解,也会因为理性思维体系的存在,能够从纷扰的信息中,快速地分辨真伪,不会受他人蛊惑,上当受骗。


要把科学知识、科学逻辑、理性思维稳妥地包裹在一起,显然需要像大厨师烹制佳肴一样用心,然后色香味俱全地端给公众。


科学研究是科技报道和科普工作的素材。科学家必须要正视和接受这种“无知”,通过提供论文,耐心介绍积极地予以配合。


有一次,我向一位同学请教他的研究课题。在他讲述的过程中,我多次打断他,请教了很多基础性的问题,才勉强弄懂了十之七八。他很不解地说,“你应该 很容易就弄懂的。”我只好解释,“你们作为一个科研团队花了五六年时间才弄清楚的一个专门领域的问题,怎么可能指望我十几分钟就能理解到位呢?我不懂很正 常。你一说我就懂了,反而不正常”。


作为科学的“播种机敁宣传队”,科技记者和科普作家即使和科学家学的是同一个专业,没有做过相关研究、没有接受过职业化的科研训练。每篇科技报道、每个科普作品创作之前,科技记者与科普作家都是从头学习。


在春天的花园里,科学家犹如培育鲜花的园丁,而科技记者和科普作家则犹如推销科学的卖花姑娘。会种花,还要让更多的人爱花,如此,才是一个美妙的春天花园。


作者简介:

许秀华,资深科技记者,本刊编辑部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出版过《爱妻宝贝健康录》《超级农业》《卢良恕院士传》等多部科普著作,并以《转基因,给世界多一个选择》获得2014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