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没有在现在老司城记录的溪州刺史

已有 1150 次阅读2018-5-11 00:29 |个人分类:王正鹏考古研究|系统分类:杂谈| 溪州刺史, 复溪州铜柱记, 永顺县, 老司城, 天授二年, 溪州刺史, 复溪州铜柱记, 老司城, 天授二年 分享到微信

没有在现在老司城记录的溪州刺史

王正鹏(土家族)/根据史料辑文

    我多次去过永顺县老司城,在没有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时前去过,通过之后也去过。前后比较,感慨众多。

    三十年前,我去过永顺县的万坪、勺哈、吊井岩、王村、老司城等地,住过一块五的旅馆,吃过五毛钱的饭,抽过老司城牌、酉水牌的香烟,人来人往,生意十分的繁荣。现在去永顺县的万坪、勺哈、吊井岩、王村、老司城等地,没有了老司城牌、酉水牌的香烟,在老司城几乎一天看不到半个人毛,所有的历史都是围绕着彭氏祖先打转转,荒废的、怪异的历史在现代考古学家中撕裂了乡愁,变成为人迹罕至,又怎么能够带来旅游经济呢?!

    永顺县,溪州的州都城在老司城,这是史料记载的事,也有遗址与文物相佐证,谁修建了溪州州都城?又有那一些溪州刺史呢?按现在老司城的考古学家断代是在天福五年(937)彭士愁(903956)修建了溪州州都城,溪州刺史为彭士愁(903956),这是在曲解历史,天福五年(937)这一年是“复立溪州铜柱”这样一件历史大事件,不是彭士愁(903956)修建了溪州州都城。

《复溪州铜柱记》原文:
天策上将军、江南诸道都统、楚王希范
天策府学士、江南诸道都统掌书记、通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李弘皋撰
粤以天福五年,岁在庚子,夏五月,楚王召天策府学士李弘皋,谓曰:‘我烈祖昭灵王,汉建武十八年,平征侧于龙编,树铜柱于象浦。其铭曰:'金人汗出,铁马蹄坚,子孙相连,九九百年。’,是知吾祖宗之庆,胤绪绵远,则九九百年之运,昌于南夏者乎?今五溪初宁,郡帅内附。古者天子铭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必有刊勒,垂诸简编,将立标题,式昭恩信。敢继前烈,为吾纪焉。'弘皋承教濡毫,载叙厥事:
盖闻牂牁接境,盘瓠遗风,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上古以之要服,中古渐尔羁縻,洎帅号精天(夫),相名泱氏。汉则宋(宗)均置吏,稍静溪山,唐则杨思兴师,遂开辰、锦。迩来豪右,时恣陆梁,去就在心,否臧由己。
溪州彭士愁,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布惠立威,识恩知劝,故能历三四代,长千万夫。非德教之所加,岂简书而可畏。亦吾(无)辜于大国,亦不虐于小民,多自生知,因而善处。无何忽乘间隙,俄至动摇。我王每示含弘,尝加姑息。渐为边患,深入郊圻;剽掠耕桑,侵暴辰、澧;疆吏告逼,郡人失宁。非萌作孽之心,偶昧戢兵之法;焉知纵火,果至自焚。
晋天子肇造丕基,倚注雄德,以文皇帝之徽号,继武穆王之令谟,册命我王开天策府。天人降止,备物在庭。方振声明,又当昭泰。眷言僻陋,可俟绥怀。而边鄙上言,各请効命。王乃以静江军指挥使刘勍,率诸部将,寸(付)以偏师。征鼓之声,震动溪谷。彼乃弃州保险,结寨凭高,唯有鸟飞,谓无人到。而刘勍虔遵庙算,密运神机,跨壑披崖,临危下瞰。梯冲既合,水泉无汲引之门;樵采莫通,粮糗乏转输之路。固甘衿甲,岂暇投戈?彭师杲为父输诚,束身纳款。我王愍其通变,爰降招携。崇侯感德以归周,孟获畏威而事蜀。
王曰:‘古者叛而伐之,服而柔之,不夺其财,不贪其土。前王典故,后代蓍龟。吾伐叛怀柔,敢无师古;夺财贪地,实所不为。’,乃依前奏,授彭土愁溪州剌史,就加检校太保。诸子将吏,咸复职员;锡赉有差,俾安其土。仍颁廪粟,大赈贫民。乃迁州城,下于平岸。溪之将佐,衔恩向化,请立柱以誓焉。
於戏!王者之师,贵谋贱战,兵不染锷,士无告劳。肃清五溪,震讋百越,底平疆理,保乂邦家。尔宜无扰耕桑,无焚庐舍,无害樵牧,无阻川涂,勿矜激濑飞湍,勿恃悬崖绝壁。荷君亲之厚施,我不征求;感天地之至仁,尔怀宁抚。苟违诫誓,是昧神祗;垂于子孙,庇尔族类。铁碑可立,敢忘贤哲之踪;铜柱堪铭,愿奉祖宗之德。弘皋仰遵王命,谨作颂焉。其词曰:
昭灵铸柱垂英烈,手执干戈征百越,
我王铸柱庇黔黎,指画风雷开五溪。
五溪之险不足恃,我旅争登若平地,
五溪之众不足凭,我师轻蹑如春冰。
溪人畏威仍感惠,纳质归明求立誓,
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孙兮万千春。
推诚奉节弘义功臣、天策府都尉、武安军节度副使、判内外诸司事、永州团练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傅、使持节永州诸军事、行永州剌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马希广奉教监临铸造。
天福五年正月十九日溪州刺史彭士愁与五姓归明,众具件状,饮血求誓楚王略其词,镌于柱之一隅
右据状,溪州静边都,自古以来,代无违背,天福四年九月,蒙王庭发军收讨不顺之人,当都愿将本管诸团百姓军人及父祖本分田场土产,归明王化。当州大乡、三亭两县,苦无税课,归顺之后,请祗依旧额供输。不许管界团保军人百姓,乱入诸州四界,劫掠詃盗,逃走户人。凡是王庭差纲,收买溪货,并都幕采伐土产,不许辄有庇占。其五姓主首,州县职掌有罪,本都申上科惩。如别无罪名,请不降官军攻讨。若有违誓约,甘请准前差发大军诛伐。一心归顺王化,永事明庭。上对三十三天明神,下将宣祇为证者。
王曰:‘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赋租,自为供赡;本都兵士,亦不抽差。永无金革之虞,克保耕桑之业。皇天后土,山川鬼神,吾之推诚,可以玄鉴。’。
静边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溪州诸军事、守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彭士愁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开江都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守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彭允滔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充静寇都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守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田弘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守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彭师佐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守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田倖晖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彭师椩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龚朗芝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充溪州副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守溪州三亭县令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彭师裕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充金涧里指挥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覃彦胜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田弘斌
武安军节度左押衙、左义胜第三都部将、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弄部尚书、前守富州别驾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彭师杲
武安军节度讨击副使、左归义第三都部将、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彭师晃
武安军节度衙前兵马使、前溪州左厢都押手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向宗彦
武安军节度副将、前溪州左厢都虞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上柱国龚贵
前溪州大乡县令、将仕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名、赐绯鱼袋彭允臻
武安军同节度副使、摄溪州司马、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覃彦仙
武安军同节度副使、前摄大乡县令、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覃彦富
武安军节度摄押衙、充静寇副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田思道
武安军节度副将、充溪州知后官、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朱彦蝺
大晋天福五年,岁次庚子,七月甲子朔十八日辛己八月甲午朔九月壬寅十二月壬辰朔二十日辛亥[详见马令(1105)撰《南唐书》、陆游(11251210)撰《南唐书》、胡恢(1108)撰《十国春秋》、张廷玉(16721755)撰《明史》、王士禛(16341711)撰《池北偶谈》等,及文物溪州铜柱铭文。]

    释文:
    天福五年:即九三七年(937)复溪州铜柱记:即立溪州铜柱之事始终记事,为天福五年(937)十二月二十日立立溪州铜柱参与者1,楚王马希范(899947,楚王);2,李弘皋(?951,检校尚书);3,彭士愁(903956,溪州刺史);4,彭允滔(??,溪州刺史);5,田弘(?? ,溪州刺史);6,彭师佐(?? ,溪州刺史);7,田倖晖(?? ,溪州刺史);8,彭师椩(?? ,检校尚书);9,龚朗芝(?? ,检校尚书);10,彭师裕(??,溪州副刺史);11,覃彦胜(??,检校尚书);12,田弘斌(?? ,检校尚书);13,彭师杲(?984,检校弄部尚书);14,彭师晃(??,检校左散骑常侍);15,向宗彦(??,前溪州左厢都押);16,龚贵(??,检校太子宾客);17,彭允臻(??,前溪州大乡县令);18,覃彦仙(??,摄溪州司马);19,田思道(??,检校右散骑常侍);20,朱彦蝺(??,充溪州知后官)。溪州铜柱撰文者:李弘皋(?951,检校尚书)。晋天子肇造丕基:后晉天子石敬瑭(892942,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肇造丕基,指天福五年(937)十二月二十日立溪州铜柱奉后晉皇帝石敬瑭之命令修建订立盟约。

    李宏皋( ? 951),李弘臬(见《复溪州铜柱记》铭文),五代十国时南楚国官员、学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上柱国。李弘臬系长沙人。南楚王马殷(852930)当国时,为营道令,迁都统掌书记。后为南楚文昭王马希范(899947)所置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授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汉高祖马希范(899947年五月初八日)天福十二年(947),马希范(899947年五月初八日)死,诸弟争立。李弘臬( ? 951)和都指挥使刘彦瑫等拥立马希广(?~950年十二月十二日)。后汉乾祐二年(949),其兄马希萼(900953)在南唐支持下,举兵衡州,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攻陷长沙,夺取王位。马希广(?~950年十二月十二日)遇害,李弘臬( ? 951)亦被杀。李弘臬( ? 951)撰诗词《题桃源》“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李弘臬( ? 951)撰诗词《铜柱辞》“招灵铸柱垂英烈,手执干戈征百越。诞今铸柱庇黔黎,指画风雷开五溪。五溪之险不足恃,我旅争登若平地。五溪之众不足平,我师轻蹑如春冰。溪人畏威思纳质,弃污归明求立誓。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孙兮千万春。”,李弘臬( ? 951)撰《复溪州铜柱记》铭文,今存。

溪州灵溪郡,下。天授二年(691)析辰州置。土贡:丹沙、犀角、茶牙。户二千一百八十四,口万五千二百八十二。县二:大乡,上。三亭。中下。贞观九年(634 )析大乡置。有大酉山。溪州,武周时设置的州。天授二年(691)分辰州置,治所在大乡县(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新唐书·溪州》《通典·州郡》。

    溪州,天授二年(691)置,时设立溪州刺史,设立了溪州刺史都府。最晚应该在天授二年(691)建筑了溪州刺史都府溪州祖师殿最晚应该在天授二年(691)建造。

    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溪州刺史田英(773837)殉,到后晋天福二年(937)溪州立铜柱,整整一百年,后晋天福二年(937)前就有了溪州,也就有了溪州刺史都府,从天授二年(691),到后晋天福二年(937)溪州立铜柱,整整二百四十六年,现代史学家及考古学家应该记录。

溪州刺史田英(773837

故 银青光禄大夫 使持节溪州诸军守溪州刺史 雁门县开国男 食邑三百户 上柱国 赐紫金鱼袋 田公志铭(并序)
  
(宇文坤-后周介公玄孙,太阳子。开成初,官经略随军将仕郎试太子通事舍人 书) 噫!四时有代谢,人情有始终;贵贱荣枯,有生有灭者也。然哲有忠贞者,仕主之令名;有节行者,为人臣之远格。夫外人天之极,唯忠孝焉:忠于事主,可建邦家;扬于王庭,可为人杰。一而遂之,则故田使君之能事矣。

使君公讳英,字英,雁门人也,安平君之苗裔也。其先祖榆京镐,德寄黔中,冠冕联绵,朱紫不绝。烈考玉讳,寅字,官任黔州洪杜县令,帙满□奏授光州司马上柱国赏绯鱼袋。询访耆旧,称文词绚练,翰墨芳馨,道赞连城,化毗方岳,挹王祥之美化,得罗含之风者哉。太妣苏姓也,武功之贵族也,母仪有则,贞淑可观,德充赵之亲,贤可王陵之母。

然古今有隔,节行不殊者哉!公禀精粹之气,岌然天姿,气魄棱棱,事君竭节,能展熊罴之任,肃著爪牙之威,机变权谋,人具瞻仰。又位分符竹,宣赞六条,政术多方,化洽封部,不苛不扰,愍恤嫠,布政五溪,誉传巴楚。

呜呼!享年六十有四,良图未展,厚禄初沾,自守郡城,才经二稔,天道恍惚,时事多端,悔吝吉凶,阴阳莫测,无何遘疾,业力无施,运命两乖,奄归真宅,冰容忽逝,永弃明时,一代生涯,千春已毕,杨朱益泣,墨子重悲。以开成二年(837)丁巳岁暮春之杪二旬有八日,终于酉阳官舍,至科十二月旬有三日壬寅,葬于府城西南隅虎牙峰高原,礼也!

粤有节妇张夫人者,则南阳张□君仙尉之女也。芳闺令淑,婉娩贞明,秦晋合仪,调如琴瑟,节偕杞妇,贤颇鸿闺者欤!且鬻其服用,资赡送终,丧尽其哀,祭尽其敬。一女特达立节,忘躯大义,克崇妇道之本也。

有善不旌,有节不录,何以激人伦而彰化本也!或虑山回谷圯,或市或朝,主嗣莫分,命余述志。余学识浅劣,承乏操文,不揆管窥,叨陈梗概。

铭曰:伟哉田侯,礼乐锵锵。敦经阅史,为人纪纲。公心翼翼,为栋为梁。位分符竹,惠化封疆。亢龙有悔,悲哉夕阳。千秋万岁,委骨效荒。

    从溪州刺史田英(773837)墓志铭,可以看出,溪州刺史田英(773837)为黔州田宗显(561633)田惟康的后裔,溪州(今湖南省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等地)为田氏世守之地。

溪州刺史王抟(900942

王抟(?~946),(900942)为溪州刺史。唐末大臣,祖籍山东临沂,东晋宰相王导(276339)的后裔。崔胤(853904)与王抟(?-946)同时为相,崔胤平常忌王抟(?~946)明达有谋,便弹劾王抟(?~946)为宦官外应。恰巧此时崔胤(853904)被罢相,崔胤(853904)怀疑是王抟(?-946)挤斥自己所致,便勾结朱全忠(852912)推荐自己辅政,诬陷王抟(?-946)与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交私,将危及社稷。光化三年(900),王抟(?~946)被罢为工部侍郎,贬溪州刺史。继之,又贬为崖州司户参军,赐死于蓝田驿。

溪州刺史王清(942946

    王清(?946),(942946)为溪州刺史。字去瑕,洺州曲周人也。后晋高祖石敬瑭(892942)天福元年(942),高祖建义入洛,加检校刑部尚书,改赐扈跸忠孝功臣。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从杨光远平范延光于邺,改奉国军都虞候。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襄州安从进叛,从高行周讨之,逾年不下。一日,王清(?946)请先登,诸军继其后,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王清(?946)以中重创,有诏褒慰。后晋高祖天福七年(942,改赐推忠保运功臣,加金紫光禄大夫,领溪州刺史。后晋高祖天福八年(943),诏遣以所部兵屯于邺。后晋高祖天福九年(944)春,契丹南牧,围其城,王清(?946)与张从恩守之,少帝飞蜡诏勉谕,锡之第宅。契丹退,以干城功,继迁军额。后晋开运二年(945)春三月,从杜重威(?948)北征,解阳城之围,加检校司徒。后晋开运二年(945)秋七月,诏遣与皇甫遇援粮入易州。后晋开运二年(945)十一月,从杜重威(?948)收瀛州,闻契丹大至,杜重威(?948)率诸军沿滹水而西,将保常山,及至中渡桥,契丹已屯于北岸。后晋开运二年(945)十一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军不能解。时契丹至,留骑之精者以御我,分其弱者,自故灵都城缘其山足,涉滹沱之浅处,引众而南,至赵郡,凡百余里,断我飞挽,且扼归路。王清(?946)知势蹙,谓杜重威(?948)曰:军去常山五里,守株于此,营孤食尽,将若之何!请以步兵二千为前锋,夺桥开路,公可率诸军继之,期入常山,必济矣。杜重威(?948)可之,遣宋彦筠(879956)俱行。王清(?946)一击获其桥,契丹为之小却,杜重威(?948)犹豫不进,密已贰于国矣。宋彦筠(879956)退走,王清(?946)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王清(?946)与其下殁焉,时年五十三。(马光主《资治通鉴》:王清(?946)谓其众曰:上将握兵,坐观吾辈困急而不救,此必有异志。吾辈当以死报国耳!众感其言,莫有退者,至幕,战不息。契丹以新兵继之,王清(?946)及众士尽死,由是诸军皆夺气。)契丹寻于所战之地,筑一京观。及后汉高祖刘知远(895948)即位,使人平之,赠清太傅。是岁,王清(?946)子守钧于本邑义化别业,招魂以葬之也。

溪州刺史魏能(9891000

魏能(?~1015)(9891000)为溪州刺史。端拱二年(989),加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历殿前左班都虞候、领溪州刺史,加秩转马步军都军头。咸平三年(1000),真拜黄州刺史。大中祥符八年(1015),卒。《宋史·魏能传》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