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旅游考察 //www.sinovision.net/?34811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助力旅游设计,促成企业合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任见:贤相姚崇 遗芬余荣——春访洛阳姚园

已有 1469 次阅读2021-3-28 07:39 |系统分类:女性世界| 任见, 姚崇, 春日 分享到微信

任见:贤相姚崇 遗芬余荣——春访洛阳姚园_图1-1

贤相姚崇 遗芬余荣

——春访洛阳姚园

任见

~01 ~

二〇二〇年春,丁宏伟君提议,陪游贵州刘灿辉君,且有张献文、陈洪涛、任见诸友,到洛阳东南约十公里山坡上的唐相姚崇墓园,瞻仰和凭吊。

姚崇,字元之。陕州人。出生于今天河南三门峡东边陕州区的硖石乡。据说姚崇的祖籍是吴兴郡,今天的浙江湖州。姚崇曾任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隆基五朝大臣,三次做宰相,常兼兵部尚书、防务部部长。

姚崇的墓园“姚园”在洛阳伊川彭婆乡许营村北的万安山坡上,内中有新修的姚崇祠堂“姚公祠”一座。葬在此地的姚氏家族成员,还有姚崇的母亲——彭城郡夫人刘女士,姚崇的妻子沛国夫人刘女士、郑国夫人郑女士,长子姚彝、次子姚异、三子姚弈,四代孙姚侑,五代孙姚勖、姚栖云等。

~02 ~

原先的姚崇墓地,规制非常宏大,历经一千多年,一直保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遇到政治化的农业大生产运动,墓冢被毁,墓砖被砌作水利渡槽,惟余墓地西北姚崇长子姚彝的神道碑而已。

公元1984年,姚氏后裔恢复姚崇墓冢。并树立姚崇、姚崇母亲刘氏、姚崇五代孙姚勖等四通碑石。现在姚崇墓冢前的碑石:“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墓”,当是文物保护部门所立的。

姚崇少时,性格洒脱,武艺颇强,以打猎为娱乐,后发奋读书,恰孝敬皇帝李弘——武则天和李治的长子薨故,朝廷征召“挽郎”,即牵柩人、挽歌手,姚崇获召且在李弘葬后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进入仕途,从濮州司仓参军——濮阳官仓出纳员做起,累迁至夏官郎中——兵部即防务部官员。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等,无法忍受唐朝地方官僚的恶意压榨,自东北兴兵,克陷河北数州,四处警报声声,檄书如雪纷纷。姚崇剖析军务,条清缕析,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擢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防务部副部长兼宰相。

~03 ~

武则天任用酷吏,疯狂诛杀李唐宗室,扩大化连坐,引致朝野怨愤。很多年后,武则天总结说:“以前,周兴、来俊臣等,执法推按,多云朝臣谋反。天朝有常法,朕安敢违反!有时也怀疑其奏不实,派近臣到狱中视察,却每每得到供状,有犯人亲手画押,都是自己承认谋反,朕也就不再怀疑。可是,周兴、来俊臣等死后,再也没有听到有谋反的,那么,以前处死的那么多人,是否有冤枉错杀的呢?”

武则天装糊涂,文武大臣不知道说什么好,都不开腔。姚崇回答说:“周兴、来俊臣,罗织陷害,大肆株连,毒刑施加,枉法成招。岂止被告含冤,纵是陛下派去的贴身侍从,也得不到真实情况,因为他们同样害怕报复。臣以全家百口人命担保,自今以后再也没有谋反,再也没有叛徒了。若有,臣甘受隐瞒不告之罪。”

武则天听后,高兴地说:“从前的宰相们,唯唯诺诺,顺成其奸,都同意所有的死刑判决,好像让朕变成了一个滥刑好杀的君王。闻卿所言,深合朕心。”

武则天公开表明姚崇的话合乎皇上的心意,赐给姚崇千缗之多的奖金,把以往恐怖统治造成的血腥浩劫完全推到酷吏身上了。皇帝若有责任,也是受酷吏们蒙蔽欺骗所致。“人不是我杀的,是刀子杀的”,轻轻巧巧,把自己抖落得一干二净。

~04 ~

武则天晚年,其男宠张易之欲把长安大德寺中的十名僧人调到定州,充实私置寺院,致使僧人上诉。姚崇不顾张易之的屡次说情,坚持拒绝和断停其事,得罪了张易之,被贬为司仆寺卿、朝廷后勤局局长。不久后又出镇灵武——宁夏灵武,担任灵武军使兼安抚大使。灵武军使,即灵武道行军大总管,战区总司令。安抚大使,是钦差宣传大员。

姚崇在灵武军区任上,举荐了秋官侍郎、刑部即司法部副部长张柬之为宰相。

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五大臣发动神龙革命,诛杀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其党羽势力,逼迫病中的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家。

姚崇正好回到京师,参与了神龙政变。但姚崇对老女皇武则天义重情深,在武则天连同病榻被移往上阳宫时,在夹路护送的百官中,忍不住呜咽流涕,哭泣失声。

张柬之批评姚崇在大变革面前不应该感情用事:“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今天是哭泣的日子吗?别招祸了您哪。

姚崇说:“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我姚元之侍奉皇帝这么长时间了,辞别旧君,实在悲不能忍,我和你们一块儿诛讨二张,是从社稷大义考虑的,觉得是大臣应该做的事情。今天我洒泪辞别旧君,也是一个大臣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因此获罪,那我也心甘情愿。

姚崇果然遭到贬逐,出任亳州刺史、安徽亳州长官。后又在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多地主持工作。

~05 ~

李旦继位后,姚崇被征召回朝,担任兵部尚书、防务部部长,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升任中书令,一级宰相。

姚崇与另一宰相宋璟协力合作,革除弊政,任用忠良,贬黜奸邪,杜绝请托,赏罚分明,使得各项法度重新得到整饬,朝野都认为贞观、永徽之风恢复了。姚崇、宋璟因此和李世民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李旦特别宠爱太平长公主李令月这个皇妹,太平长公主干扰朝政,诸王手握兵权,对皇太子李隆基构成威胁。姚崇与宋璟密奏李旦,建议远放可能对太子构成威胁的其他亲王,让太平长公主迁居东都洛阳。

太平长公主李令月大怒,指责皇太子李隆基在幕后主使。李隆基恐惧不安,就出卖了姚崇,称姚崇离间宗室。姚崇因此被贬为申州刺史、今河南信阳地方长官。继而又历任扬州长史、江苏扬州政府衙门秘书长,淮南按察使、淮南道巡查考核官,同州刺史、陕西渭南地方长官。

姚崇在地方主持工作期间,吏治澄清,行政温和,颇有美名,得到百姓立碑颂扬。

~06 ~

李隆基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太长平公主及其党羽,顺便到新丰——陕西临潼东北地方,检阅军队。

同州距离新丰不到三百里,按规定同州刺史姚崇应当到行在见驾勤君,李隆基也密召姚崇前来。姚崇见到李隆基后,君臣议论天下大事,姚崇侃侃而谈,不知疲倦。

李隆基有意任用姚崇为宰相。姚崇遂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和对君主的要求,李隆基欣然接受。次日,姚崇即被任命为兵部尚书、防务部部长,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获封为梁国公,升任紫微令、大宰相。

姚崇文武双通,出任宰相兼领兵部,操持防务。

姚崇为相后,佐理朝政,整饬朝局,革故鼎新,罢除冗职,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发展生产,兴利除弊,被誉为“救时宰相”,为其后的“开元之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07 ~

李隆基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五六月间,小麦等重要农作物即将成熟,崤山以东等地却出现特大蝗虫灾害。农民们捕杀不尽,万般无奈,在田头设置香案,向蝗虫祭祀,以求其飞走。

姚崇建议皇帝李隆基,派遣御史、监察官奔赴各地,督促州县,捕杀和埋葬蝗虫。有些官员认为蝗灾是天灾,再说蝗虫数量太多,无法尽行除灭。李隆基也对派人下乡能否奏效感到疑惑。

姚崇说:“今蝗满山东,河南北之人,流亡殆尽,岂可坐视食苗,曾不救乎!借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现在,崤山以东,蝗虫漫山遍野,黄河南北两岸,百姓都在逃亡,怎么能坐视蝗虫吞噬禾苗,却不动手扑灭蝗灾呢?即使做了努力,也没能将蝗虫全部杀死,也要比养着蝗虫,造成更大的灾害要强啊。

李隆基这才同意按照姚崇的办法干。

姚崇的强力灭蝗措施起了作用,百姓用扫帚,用草鞋片子固定在木棒上,奋勇扑打。关键是不再祭祀,不再祈祷,付诸击杀。加之蝗虫有个生命周期,一个月后,销声匿迹,保住了一些收成。

~ 08 ~

春夏之交,崤山以东蝗灾又现。不知是不是去年的蝗虫在地下预留了子孙,如今又一度繁衍成长了。务实大宰相姚崇即刻下令山东州县,动员民众,捕杀蝗虫。

汴州刺史倪若水抵制大宰相姚崇的命令,给皇帝李隆基上疏说:“蝗乃天灾,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刘聪时,常捕埋之,为害益甚。”蝗虫这玩意儿,乃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并非人力可以解决掉的,朝廷应当通过修德行善来消除祸殃。十六国时期前赵的刘聪,就常常捕杀和埋掉蝗虫,但蝗虫所造成的灾害,反而更为严重。

姚崇得到反馈,送达牒书给倪若水:“刘聪伪主,德不胜妖;今日圣朝,妖不胜德。古之良守,蝗不入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刘聪僭越称帝,越位成为统治者,他的德行当然压不住邪气;当今乃圣朝明君,妖妄岂能战胜圣明。自古以来,贤良的郡守,蝗虫不会进入他的地盘。倘若如你所言,修好恩德可以免除蝗灾,岂不等于说,你那里的蝗灾,正是因为你的无德而招致的吗?

倪若水被骂得狗血喷头,赶紧领着打蝗虫,再也不敢犯犟了。

由于姚崇部署灭蝗和督促各地工作到位,这年又一次发生的蝗灾没有引起严重的饥荒。

~ 09 ~

姚崇是个清廉的宰相,他在京师长安没有住宅,寓居在罔极寺中。有次姚崇生病,卧床不起。李隆基每日派遣使者数十人到寺院探望,派遣黄门监、宫廷监督官源乾曜,就军国重事去征求姚崇的意见。

源乾曜请求将姚崇从罔极寺搬迁到四方馆、外交部招待所居住,并准许他的家属到四方馆照料他的病中生活,李隆基答应了这个请求。

姚崇认为四方馆内存有官署的文书,都是重要的外交条约什么的,不是病人应当居住的地方,因此坚决推辞。

李隆基说:“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设置这个外交事务的四方馆,本来就是为官员服务的。朕安排卿住进来,是为朝廷和社稷考虑的。朕恨不得让卿住到禁宫里,卿有什么可推辞的呢?

~ 10 ~

姚崇虽是一代贤相,但却教子有失。他的儿子,光禄少卿、宫廷膳食部副部长姚彝和宗正少卿、皇家事务部副部长姚异,平日广交朋友,收受贿赂,当时就受到社稷舆论的抨击。

主书、立法院书记员赵诲,平时和姚崇关系不错,受到姚崇的信任,赵诲收受了西域商人的贿赂,事泄被拘,罪当处死。姚崇出面营救,李隆基因此不悦。

恰巧赶上因特殊情况赦免京师的在押罪犯,李隆基在赦免敕书中专门在赵诲的名字旁做出标注:杖刑一百,流放岭南。

经历了这个事情,姚崇尤其感到担心和恐惧,屡次向李隆基请求辞去大宰相的职务,推荐遭到外放时任广州都督的宋璟代替自己为大宰相。

不久,姚崇被批准离休:罢去宰相之职,改任开府仪同三司。姚崇罢相后,李隆基对他仍极为尊崇,让他五日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专门征询他的意见。

李隆基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姚崇病逝,享年七十岁,李隆基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公。后来又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

~11 ~

张说曾与姚崇同朝为相,但常发生矛盾,两人之间怨恨很深。姚崇临死时嘱咐儿子们:“我死之后,张说出于礼节,会来吊唁。你们可将我收藏的珍宝器皿全部陈列出来,他最喜爱这类东西。如果他看都不看,那你们就会有危险了;如果他看了,你们就将他喜欢的送给他,并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文。你们得到碑文,呈报皇帝后立即雕刻。张说一定会后悔,必会索回碑文,你们就告诉他已经呈报皇帝了。”

姚崇死后,张说果然跟他预料的一样为他撰写了碑文,给他很高的评价,但随即后悔,派人索回,说是需要修改,姚崇的儿子婉拒了。张说懊悔地道:“死去的姚崇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让我知道自己的才能确实不如他。”

这个关于碑文的故事演义为冷冷清清的姚园增添了一些趣味。

~12 ~

姚崇一生历经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隆基五任皇帝,堪称五朝元老。历史上没有人超过他。唐代郭子仪,北宋司马光,历有四朝。唐代霍光、狄仁杰、长孙无忌,宋代王安石,明代张居正,也都不过是三朝元老。

唐代历任宰相共计三百六十九人,其中最出色的不过四位:贞观时代的房玄龄、杜如晦,开元年间的姚崇、宋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供职于两个所谓“盛世”,不知是因为他们,才造就了盛世,还是因为盛世才让他们扬名。

尽管他们都是名臣大家,也都具有智者风范,但比较而言,姚崇的经历更加复杂,前程总是忽明忽暗,仕途总在起伏跌宕,生存环境险恶,有时困顿非常,但终能破壁迎光,开拓前行。

我等友好,在二〇二〇年春全球肺炎疫情逐渐落幕、出行解禁不久,一行五人,丁宏伟、刘灿辉、张献文、陈洪涛、任见,瞻仰和凭吊姚崇先生,慨叹唏嘘,盘桓甚久。

姚崇先生墓前稍远的地方,是洛阳通往嵩山少林寺的高速公路,西来东去,车辆风行,仿佛历史的乐章在先生面前演奏,请名臣贤相品鉴、评定。

任见:贤相姚崇 遗芬余荣——春访洛阳姚园_图1-2

任见:贤相姚崇 遗芬余荣——春访洛阳姚园_图1-3

任见:贤相姚崇 遗芬余荣——春访洛阳姚园_图1-4

任见《曹操传》台北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