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陈玉明 //www.sinovision.net/?404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陈玉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古代名门望族的家训中都写了什么?

热度 1已有 1528 次阅读2020-5-12 18:52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训家风文化非常值得一说。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古代名门望族的家训中都写了什么?_图1-1

家训,是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尤其是那些有家学渊源的名门望族,无一不是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和后世子弟,才能得以代代相传。

一、《朱子家训》

1.简介:

《朱子治家格言》,清代著名理学家朱柏庐所著,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核心就是:要做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贯追求。

2.节选: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3.解释: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来之不易;衣服上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凡事先要准备,没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就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二、姬旦《诫伯禽书》

1.简介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2.节选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

走如马,不与马争走;

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3.译文

亲戚故人没有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身为君子,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去竞争;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比赛;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三、司马谈《命子迁》

1.简介

司马谈,西汉时史学家,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就是这篇《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并认为这是“大孝”。

2.节选

且夫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此孝之大者。

3.译文

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从侍奉父母延伸到侍奉君王,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没有遗憾,最终圆满于立身行道,这才是孝道的完成。通过扬名后世来显耀父母,才是最大的孝道。

四、诸葛亮《诫子书》

1.节选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能把名利看得轻淡一些,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褊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五、诸葛亮《诫外甥书》

1.节选:

夫志当存高远,

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

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

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

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2.译文: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让圣贤的高尚志向,在自己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

要努力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做到这些,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里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

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中,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3.赏析:

《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分别是诸葛亮为告诫其子诸葛瞻和其外甥庞涣所作。

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

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可以说各有侧重,《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六、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1.简介:

欧阳修,“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2.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而迁,

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付弈。

3.译文:

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磨制作成器物、也还是玉,不会受到损伤。但是,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七、司马光《家范》

1.简介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而且,司马光自己认为,《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欲治国者,必先齐家。

2.节选: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

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

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

入于刑辟,归于乱亡,

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

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3.译文:

当人母亲,不担心她不慈祥,担心的是过于溺爱而不知道教导子女。有句古话说的是,“慈母败子”。

慈母之所以败子,关键在于爱而不教,只是过分的宠爱和溺爱。

小则使儿女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知稼穑之艰,不晓生计之难;大则使儿女们任性孤行,不顾纲纪,无法无天,以至于做出不忠不孝、丧尽天良的事,到头来身入囹圄,身首异地,成为社会上的渣滓和罪人。

八、陆游《放翁家训》

1.简介:

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极其重家庭教育,写了大约二百首有关教育子女的家训诗。

《放翁家训》是陆游的一部家训专著,此书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约写于其四十四岁时,后一部分约写于其八十岁左右。最突出的思想,是教育子孙要继承清白家风,做清白人,专心耕读,做乡中君子。

2.节选: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

若有之,

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

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

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3.译文:

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古人以道德传家为最,耕读次之,诗书再次之,最后才是富贵。古人认为“富贵传家富不过三代”。

在“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的今天,这些绵延数千年,精深宏富的家训,依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