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丁咚 //www.sinovision.net/?454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世事乱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柔战”与全球非对称战略平衡

已有 1763 次阅读2012-4-8 10:21 |个人分类:国际评论|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柔战”与全球非对称战略平衡

丁咚 文

 

中国国家主席最近出访选择的三个目的地很有意思。在这三个地方,分别谈三个不同主题,代表了中国外交的三个优先方向。

众所周知,韩国是美国及美军在亚洲存在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继续保有某些冷战特征的区域之一,通过在韩国的强有力存在,美国将国土大大推进到亚洲的核心地带,与中俄近距离地形成牵制关系。在韩国举行的全球核安全峰会,是国际合作的成果之一,这次高峰会谈的目标就是与会国家共同努力、减少世界面临的“核”威胁。

而在新德里,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个新兴大国聚首,协商五大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区域和全球治理等领域保持紧密的战略合作。

最后一站是中国的准盟友柬埔寨。柬埔寨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在东盟国家中关系最“铁”的国家。中国领导人访柬,无疑是要继续巩固业已存在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外交政策的三个优先方向是:全球合作、新兴大国合作以及维护已经为数不多的“老朋友”关系。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以中俄两大国为核心,正在致力于建立一个新的准战略同盟,以应对美国主导的越来越扩大和强大的国际体系。无论是在西非,西亚,还是东北亚,它都表现出越来越咄咄逼人和富有进攻性的态势,让中俄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威胁,并逐渐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新干涉主义对全球秩序的挑战。

新兴国家的发展和壮大,打破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独尊的全球秩序,对二战以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也具有深刻影响。北约以及八国集团存废之争,都是全球力量格局发生大转型的重要标志性因素。在新兴国家的积极参与下,传统强国推动建立了二十国集团,实际上将作为新的全球治理工具,逐渐替代八国集团。这是新兴国家全球性影响力成长的证据之一。特别是中俄具备再次成为超级大国的可能,而这两个国家都存在发展上的不确定性,未来走什么路还不甚明朗,也对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形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利用北约和欧盟的战略工具,加大了东扩的力度,将战略前沿逐步推进到俄罗斯的边界地带,并继续维持在欧洲的军队部署,直接对俄罗斯进行战略威慑。同时,重返亚洲腹地,在西亚寻找新的军事立足点,加强在东亚的战略存在,与印度拉近关系,对中俄都形成了合围之势。

除了继续驾驭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治理工具之外,以美国为首的传统强国,既大力发展具有绝对优势的战略武器系统,又研制并在多处战略据点部署反导系统,进可攻,退可守,无疑让中俄如芒刺在背。

西方普世价值在阿拉伯之春中再次显示其强大力量,带动了新一轮全球变革潮流。与以往的意识形态对峙不同,此次导致革命的因素在于独裁和专制政府长期以来顽固坚持特殊利益集团对国家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垄断,拒绝改变,对普通民众利益肆意伤害,引发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而西方国家从现代历史上看,从未出现这些现象,由此表明其制度和价值的优越性,这也是普世价值能够成为所有“革命”国家统一“旗帜”的重要原因。以美国为首的传统强国在阿拉伯之春中奉行“新干涉主义”,利用一国内乱,对其内部事务进行干涉,以引导和促成其向着有利于反抗者的目标转变。

首先,在中俄这样的后发国家,也存在着导致中东国家革命的类似因素,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类似危险。比如俄罗斯去年底杜马选举舞弊事件后,其国内民众掀起抗议浪潮,对普京的强势统治和寻求连任构成强大压力。其次,那些独裁和专制的国家,传统上都是中俄的“老朋友”,如果美国继续主导“新干涉主义”,对发生内乱的国家进行倾向性的引导,那就势必会引起更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更多国家步埃及、利比亚的后尘,也让中俄失去越来越多的“老朋友”,唇亡齿寒之感将更为强烈。

上述种种因素,使得中俄走近成为双方的共同的强烈需求。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指出,美国在亚洲加强存在,本质上对中国不构成威胁,但要在中国不走苏联式老路的前提下,只要不对美国形成全球性威胁,美国任何一个战略部署,都永远只是“威慑性”的,而不会付诸实际。与此同时,中国奉行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种潜在的对抗因素,也是美国等传统强国希望并会继续积极引导促成其予以改变的。归根结底一句话,美国虽然是个进攻性很强的国家,但所有的目标都围绕着国家利益这一核心,不会逾越国家利益而为了某个人甚至政党的利益而进行改变。

另一方面,作为独立的国家主体,在面对这种情形时,也即外在威胁已经很强大,很全面,并步步逼近,中俄加强战略合作、应对共同“威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大增强了。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外界盛传中俄结盟的背景所在。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也说过,中俄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盟友,两国战略关系是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当前对两国最为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就是抵抗美国为首的传统强国稍显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以及他们在战略上对其形成的“威慑”。

这种新型的国际关系,既不同于冷战和热战,跟近期某些人提出的“温战”也不同,我把它定义为“柔战”。

它首先没有界限分明的两大敌对营垒,而且不是以尖锐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界的。中俄两国所强调的是保持各自的特性,而非像以前一样以共产主义对抗资本主义。中俄两国都希望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步调,不受外来影响地实现自己国家的发展,但同时当然也会继续现有的政治体制和话语体系。

其次,如前所述,两国自身并无形成结盟关系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可能,至少在一国是如此。两国都是大国,都具有不同的核心国家利益和发展目标,历史上长期相互猜忌,乃至兵戎相见。像冷战期间华约那样联盟的强大基础并不存在,同样的,它们没有足够的理由去邀集那些中等程度的国家一起建立一个大的联盟。

第三,它们不会寻求与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全面对峙,不仅如此,它们还会各自强化与某些西方国家的战略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并会继续在全球和多边框架里加强合作。战争,不是优先选项,甚至不是计划表上列明的选项,但在各自国家,它都会被作为最后选择之手段。

“柔战”的最显著特征是局部性的有选择的软抵抗,以中俄两国为核心,以两国的“老朋友”为支撑,以维护两国和“老朋友”的现实的阶段性的核心利益以及全球非对称战略平衡为目标,两国联手,或者利用全球、多边治理工具,在全球、区域和某个独立国家事务上,与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显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发出不同于他们的声音,并在需要时为此使用自己的外交权力,但其界限在于,在美国等传统强国实质性地对某国进行干涉的时候,它们不会冒着战争和冲突的危险与之进行彻底对抗。

独立和特性是中俄两国的首要诉求,现实性和阶段性是两国战略合作的核心特征。独立就是自主地不受外来影响地按照自己国家执政者所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办,特性就是各自国家独特的政治制度、体制和意识形态乃至统治方式,比如中国会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相应的意识形态,俄罗斯要维持现代专制主义。不论是从历史,还是从国家规模,以及执政者的需要来看,它们都希望受到足够的尊重,保持绝对的控制,这也是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石之一。上述目标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某个历史时期执政当局核心利益诉求的产物,因而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近期最能表明两国有意统一步调行动的外交案例是它们在叙利亚、朝鲜问题上共进退,采取一致立场。前者以俄罗斯为主导,后者以中国为主导,两国相互迁就,协调各自国家在这两个问题上的立场,并共同应对。特别是在叙利亚问题上,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联合国主张对叙利亚当局进行谴责和干预,只有它们还有受其影响的极少数国家坚持投下反对票,固然它们都在叙利亚都拥有大量利益,特别是其专制主义与各自国内情况类同,但在此问题上发出不同声音,防止美国为首的西方绝对掌控世界,压缩两国的战略空间,以维持全球的非对称性战略平衡也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砖国家峰会成为中俄柔性对抗西方的另一个重要平台。联合印度、南非、巴西等新兴的并与两国拥有大量共同利益的大国,在全球和区域经济治理,特别是全球和区域政治领域,提出自己的主张,以区别于西方,维护自身利益,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形成了某种制衡。以“金砖国家致力于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伴关系”为主题的第四次峰会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继续推进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协作,并以五国为核心,成立“发展银行”,以满足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在中东、北非和西亚等地区问题上,尤其是在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金砖国家协调了彼此立场,反对使用武力,呼吁通过和平对话方式解决各种冲突;持对联合国机构进行改革的努力,实现全球治理的新标准;提出了“德里行动计划”,对金砖国家未来几年的合作进行了规划。总而言之,峰会对与会国家在全球和区域政治、经济治理方面都提出了展望,并计划采取务实的措施推进,这样,对这些参与国来说,它们又多了一个相互合作的渠道,同时也在本质上牵制了西方主导世界的努力。

中俄长期以来在军事领域进行了合作,针对西方国家在尖端武器系统研制和反导系统部署方面越来越具进攻性的势头,目前呈现出进一步强化的势头,据外媒称,今年2月14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萨柳科夫上将率团访问北京期间,中俄商讨了结成统一反导阵线,共同应对实时威胁的议题。如果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那么将宣布世界“柔战”时代正式来临,一个新的以非对称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治理新秩序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