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菲律賓風水大師算命看相命理 ... ... //www.sinovision.net/?50565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Numerology Feng Shui Services WeChat:wlfs505 Line:wlfs Viber:9178534408 qq80720401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開光是道教的祈福科儀,佛教是加持1

已有 2841 次阅读2017-8-3 21:39 |个人分类:道教|系统分类:火锅| 道教開光科儀 分享到微信

開光是道教的祈福科儀,佛教是加持!
  “開光”這一詞源于宗教,開光最早擁有道教禮儀中,佛教本來沒有開光這個禮儀,但佛教的加持和開光類似,到后來就改口稱為開光了。那么佛教道教上講究的開光是什么意思呢? 白龍王道場小編(wlfengshui)為你揭曉答案。

佛教開光,除佛、菩薩、金剛等本尊像外,其它的物品不叫開光,只作加持。大悲寺妙祥法師說:“佛教并不存在開光一事。現在很多寺院將開光變成一種斂財的方式,這些都是違背佛法的宗旨,佛教神像供奉就可以了”。

佛教開光加持儀式的所在地是著名的佛教道場,參加儀式的法師應受具足戒,持有正規戒牒。主法者應為有較高修行成就的法師,為寺院住持。佛教的開光遵遁嚴格的《開光儀軌》,根據漢傳、藏傳、南傳,以及法脈傳承的不同,開光儀軌流傳版本也有所不同。

  在開光之前,一般先舉行灑凈儀式。此儀式可與開光儀式一前一后同時舉行;亦可在開光前夕舉行。開光時誦幾部經(咒),也視開光時間長短和規模大小而定。
開光為道教儀式之一。凡神像塑成后,擇吉日按一定儀式致禮供奉,名開光。凡由工匠制造出來的神像未經宮觀供奉和舉行開光儀式則還僅僅是個藝術品而已。開光就是把宇宙中無形的、具有無邊法力的真靈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無邊法力的靈性。故而開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儀式。開光科儀形式頗多,僅能就其普遍性作一介紹。

開光需選定吉日良辰,請大德高道主持科儀法事。這時道人們便都集中在準備開光的殿堂里,主持開光的大德道長穿著神圣的法衣,其余的道人(男稱乾道,女稱坤道)們穿著黃色或者紅色的經衣,殿堂里神像的頭上都被紅布遮蓋了起來,神像與神像之間只有一根紅線相互聯接著,而且一直牽到殿門外,在殿門外有兩根旗桿,紅線必須在旗桿之間纏繞一下,然后再把兩個頭接在一起,這樣,這根紅線就接成了一個整體。

在殿門外兩根旗桿的正中間放有一把椅子,一個道人拿著一面鏡子緊貼著那根紅線,鏡面對著殿門,在殿門口站著兩個人,他們手中也各拿著一面鏡子,其中一個負責把殿門外那面鏡子的光接過來,另一個負責把這束折射進來的光線投射到每一位神像的身上。因為開光,就是要把自然界的日、月、星三神靈光接引到廟堂里來,使廟堂里供奉的神像們,承接天地之靈氣,造化萬民之福祉。

  開光過后,道士們便把事先準備好的毛巾給神像們拭去身上的灰塵,每個神像只用一條,接下來,又用針在每位神像的眼、耳、鼻、嘴、手、腳點一下,意味著通靈開竅,又用毛筆在每個神像的眼、耳、鼻等處點一下,是為送靈氣。然后把蓋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紅布取下來疊好,又把聯接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紅線解下來。
這些被開過光的物品都被賦予了一種神圣的靈氣擁有其中任何一件,它都能給緣主帶來福氣平安。所以,殿堂的供桌上放滿了各種小神像、小護身牌等,這些物品是預備著將來給有緣的朝圣者和信徒們賜福用的。最有意思的是,道長在給神像開竅時,每開一竅都要問一聲:眼光開了沒?眾道士齊聲回答:開了!手光開了沒?眾道士齊聲回答:開了!如此,直到所有的竅都開完為止。

這時,道長一擊令牌說:“開了三千六百骨節,八萬四千毛竅,節節相連、竅竅相通。開光之后神無不應。” 眾道士答:“法眾聲聲謝神恩,萬道光明送蒼穹。”道長接問:“開光以后,神無不應,試問天下光明否?”眾道士答:“天下光明,神光普照。”

白龍王道場菲律賓南洋天地宮與廈門萬靈殿, 自1991年成立以來, 經隆重開光大典, 致力于向善信播散甘露,為國家的繁榮復興祈禱, 從此香火日盛, 每逢道場法會之期,經聲悅耳,仙樂悠揚,惠風和暢,百鳥和鳴,果有繞梁三日之感。一派仙樂聲中道者踏罡步斗,信眾頂禮膜拜,真人間天上也。經聲傳布道德,仙樂蕩滌身心,身于斯賞心悅目,神于斯氣爽神清。忘卻煩惱,極樂暢懷, 真個是神光煥彩, 仙音裊裊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