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树身狼头长啸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549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麻衣相术”并非纯属迷信

热度 1已有 971 次阅读2021-4-13 02:11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近数月以来,笔者作文已渐渐少议时事,转而钻研一些中国古代有关风花雪月的诗文,以及玄学之类的古藉,并有几许心得欲与网友闲聊切磋。

比如“麻衣相术”,便有一句中国俗语说:“马看四蹄,人看四相。”这便是古代玄学“麻衣相术 ”中的相马与相人之要义。

应当说,时下由洞爷湖写作的网络小说《麻衣相术》,其中的人物故事背景资料,许多都是取材于中国古代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那门古代深奥的玄学“麻衣相术”。

在此先概说何为“至人”。古藉称,“至人”是道家所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那类高人;或是指思想或道德修养最为高超之人;抑或是指那些罕见的超脱世俗、顺应自然而又非常长寿之人。

相传在五代年间有至人陈搏,师从麻衣仙翁学相论,以冬深拥护而教之。希夷如期而往至华山石室中(华山石室,乃麻衣修道之地也,以后希夷隐于此)。麻衣仙翁不以言语面度与希夷,而是默而授之。也就是说用火箸画字于炉灰之中传授。麻衣又以金锁赋别有银匙歌授之,希夷尽其学焉。

有麻衣仙翁石室神异赋曰:“相有前定,世无预知。人之生也,富贵贫贱,贤愚,寿夭,祸福善恶,一定于相之。形貌皮肤,骨骼气色声音,焉山翁嗟夫,世人无有能预知者。非神异以秘授,岂尘凡之解推,欲知相之前定者,非神妙异常之士不能知,然后秘授以此书者,又岂世俗等下之人所能推解哉,意谓必希夷能之也。”

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非常注重于看“相”。这里指的“相”可不只算命,而是包含了相貌与言行举止,即要求一个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等。因此这样的论说便早就深植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相由心生”。笔者认为,这并非完全是迷信而是有其理论依据的。

当然,在中国人眼中不只人要看相,马也能看相,故有“伯乐相马”之说。此说称,身为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就曾在《马说》中提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从韩愈的这篇文章中,我们便可洞悉其所提到的千里马与伯乐间之关系;同时,此文也道出了伯乐相马时的关键——要会看“相”。 也就是说,倘若一匹马“四蹄”状态好,就可称得上是匹有潜力的千里马。

“麻衣相术”并非纯属迷信_图1-1

配图:来自《人看四相 》

其实“相马”和“相人”是一样的道理,都是要看关键的地方,才能了解其本质。 而在古人的观念中想了解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就可从“四相”入手。这四相指的就是人的“五官、肉相、骨相、气色”。

1、五官

五官,就是面相。这就是说人们在观察人的时候,首先要看的就是其五官长得怎么样。因为,这个人到底是奸诈狡猾的小人还是正人君子,是可以从他的面相上观察出来的。

我国古代人非常深信“相由心生”这定论,因此就有“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耳大及肩,面带慈祥”;“尖嘴猴腮,鹰钩鼻子”等识人方法。而这相面方法,都是从其人五官上表现出来的重要信息。

2、肉相

古代人还会借用人的皮肤颜色来判定其一生之贫富。像富人不用干活,自然不常在烈日下曝晒,肤色就会较白皙;反之,穷人则经常要下田农忙,所以皮肤就会显得较黝黑。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但在古代许多人们的确会常用这种方式来判断人的贫富境况。

3、骨相

有成语:“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是在观察人的时候,“骨相”也是很重要的。而这里的骨相,除了指一些命理师所谓的摸骨法之外,更泛指善于观察人的内心世界。因此,若想要知道对方是善良人还是奸邪之辈,只要通过“骨相”,就能知晓大概。

4、气色

所谓“气色”,指的是精、气、神里面的“气”,同时也代表一个人的气色。如果这个人面色红润、精神状态好,那么他的身体就会比较健康。若是每天愁眉苦脸,那么气色也一定会显得较差。尤其是面黄肌瘦的人除了营养不良外,也有可能是生活中碰上不如意的事情太多。

注:本文素材取摘于《麻衣相面》《人看四相 》等著作)

“麻衣相术”并非纯属迷信_图1-2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Lmd 2021-4-13 10:20
既然是相:由表及里,并非纯属迷信!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