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雷文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8143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亚裔孩子勤奋过度了吗?

已有 3038 次阅读2019-10-23 18:14 分享到微信

刚看到《外滩教育》特约作者方也写的文章“《北美亚裔“拼娃”: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和教育价值观大战》,觉得很有意思。blog.creaders.net/u/5568/201910/358597.html


怎样使孩子有真正好的教育和成长,是所有父母之心,也许亚裔父母更是如此。


笔者在中国长大,在美国一直做的是学术工作。虽然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但是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想根据这篇文章里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大家交流。


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是:亚裔的推娃策略仅止于亚裔孩子学业成绩的优秀除了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弱亚裔学生的名校入学几率,并且被“推”出来的孩子,往往不具备美国职场需要的核心素质。


这里的“推娃策略”,“被美国学者称为“专制式教养方式”,只流行于北美的亚裔父母中间,比如“虎妈”“。但是“推娃”一词本身并不能等同于“美国学者普遍认为的过分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到底”推“到什么程度才算是” 过分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当然是非常需要仔细探讨的。这也是本文的目的。


这篇文章以三点来说明其主要论点,本文会简要介绍,然后会在每一点的后面加上自己的想法,主要观点就是从总体来说亚裔孩子并没有勤奋过度。因为篇幅关系,本文只谈三点中的第一点(0.1)。剩下的两点留待下一篇博文(二)来谈。


 0.1    “天赋与勤奋”


方也文章指出:“西方人认为天才是天生的,不是塑造出来的,天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未来,后天的教育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东方人认为努力可以成就天才,勤奋比天赋重要。”


文章以两个事实支持西方人的这个观点:“1.在藤校的亚裔学生成绩较差学习压力较大;2.在藤校的亚裔学生心里压力更大,抑郁比例,焦虑比例甚至自杀率都更高。”。“藤校生应该可以算是人中龙凤的天才了,”“但是硬”推“出来的和被塑造出来的亚裔天才不但后劲不足,而且被摧残了对知识的渴求、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文章还以哈佛大学为例说明 “藤校亚裔学生的录取率是最低的”。


1)笔者倾向于东方人的观点,就是华罗庚先生说的:“天才在于勤奋”。每个人生来的智商差别并不那么大,所以后天的巨大差别,主要是由在后天的勤奋努力上的差别造成的。从股票大王巴菲特到投资大王李嘉诚都这么说过。这里再举四个科学技术方面的例子:


1.1爱因斯坦的智商其实并不像他的学术贡献那样突出。他研究的牛顿力学定理以及空间和时间,在光速和近光速条件下的情况,是最基本的所以不是天才也能研究的。只是因为爱因斯坦在这一每个人都可以研究的基本问题上,做了勤奋得多和努力得多的钻研,才得出了划时代的相对论。可见相对论的得出主要就是因为勤奋努力,而并不是因为天才灵感,或者说爱因斯坦的天才就在于他的勤奋努力。


1.2 并没有很多天才的科学家,小时候就是天生的神童,可能数学家高斯是一个。反过来,中国有著名的少年班/天才班,似乎他们当中最终成为天才专家的人也很少。


1.3 中国有句被普遍接受的老话:“玉不琢,不成器“。就是指即使是有天分的”玉“,如果不” 琢“不勤奋努力,也不能”成器“和不能成为天才专家。可见后天的勤奋努力是最关键的。


1.4 更普遍一点的例子。根据一些权威研究,东亚人的智商高于欧洲白人。但是在前几百年,因为社会原因使得东亚人在科学技术的专研上的远不如欧洲白人勤奋努力,所以反而远远落后没有天才。而近几十年以来因为社会的变革进步,使得东亚人比过去勤奋努力得多(比如合格的毕业生多得多以及城市中小学水平高得多),所以在科技水平上迅速赶上,还出现了不少天才。


事实是,天才性的发现和发明,不是因为某个天才特有的灵感启示,而是因为严谨的和批判性的探索,也是艰难的和需要大量勤奋努力的探索。而没有扎实的基础和透彻的理解,就不可能有严谨的和批判性的思维,只能胡思乱想而已。


总之,笔者相信“天才在于勤奋”。因为天才在于勤奋,所以勤奋努力对于孩子成长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总的来说亚裔的勤奋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当然也不是多余的。


2)因为勤奋努力是后天的行为,所以后天的影响,包括父母的“推”,是会对孩子的勤奋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的,是会推动对知识的渴求、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相反。其实这一点连美国社会也认识和承认了,方也文章也提到了,虽然他们在最后的关于天赋和勤奋的总结上,并没有怎么考虑到这个承认。


中国还有一句被普遍接受的老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这个意思。根据几年前的民调,60岁以上老人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年轻时没有足够努力。这当然是经验之谈和智慧之谈。这样的民族智慧在西方听到的比较少。所以中国孩子的“努力刻苦”学习,总的来说肯定好处大于坏处。


3)  当然和所有的事情一样,“推”得不能过头,学习成绩不能过于偏重,否则会对孩子今后成长有副作用,就像方也文章里具体列举的那些情况。其中包括藤校亚裔学生的平均表现在有些方面低于其他族裔的同学这一情况。


但是笔者认为上述这一情况不能证明亚裔父母推过了头和亚裔孩子勤奋过了头。假如一万个亚裔中有一百人进了藤校,而一万个非亚裔中只有三十人能进藤校。那么在这些藤校生中,即使亚裔学生不成功的比例大一些,但是成功的亚裔学生人数仍然比成功的非亚裔学生人数多约两倍!这难道不是勤奋努力的,在总体全面意义上的好结果吗?


4)那份哈佛大学录取率的图表也不能说明亚裔孩子勤奋过了头。这是因为录取率是录取人数和申请人数的比例,而申请人的数量和申请人的勤奋及水平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亚裔孩子勤奋过度了吗?_图1-1


比如在2000年,假如一万个非裔学生中只有10人申请哈佛,那么根据该年20%的录取率就只有2个非裔被录取;而假如一万个亚裔学生中就有200人申请哈佛,那么即使根据该年10%的低录取率也会有20个亚裔被录取,是非裔新生的十倍!所以低录取率不能说明学生的勤奋有没有过头。


另外这个图表主要表明,到2017年各族裔的录取率已经差不多了。当然这也应该只能说明非裔学生的申请人数比以前增多了。比如到2017年一万个非裔学生中有40人(而不是10人)申请哈佛了,实际录取3人。


最后笔者还不赞同“藤校生应该可以算是天才了”的说法。很明显,即使进了藤校研究生院拿了博士,也不能“算是天才”。就是做了藤校的教授,也不一定是天才。


总之,笔者认为,除了少数极端的和过分的情况之外,亚裔孩子的“被推”和更勤奋,普遍来说是积极意义远大于副作用,所以并没有过头和并没有过度。


具体地说,因为经过不断讨论和调整,美国中小学虽然学业要求普遍比较低,但是加上课外活动的要求以后,总的要求还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如果只要求孩子完满完成规定的学业和充分参加课外活动,那么再怎么勤奋和再怎么鞭策也不会过头的。至于要求孩子完成规定以外的补习班培训班,则需要慎重,按具体情况来决定。对于这一点,本文(二)还会进一步讨论。


最后笔者想介绍一下自己,就是这一年以来发表所有以文字为主的博文和所有评论的“雷公”。这是笔者改名“雷文”的原因——就是曾经和今后写文章的“雷公”。另一位雷公多年以来和一直以来只发表以照片为主的博文。他将继续沿用“雷公”的本来笔名和继续发表大量美照。


我们二人完全独立,各自的博文内容也非常容易分清,很多人可能已经猜到了。我们开始认为,反正都是与读者分享照相艺术的博文和文字观点的博文,没有必要分清谁是作者。但是随着笔者的博文,特别是笔者的评论及其带来的争议性,越来越多,我们一致认为今后还是分开,用各自的名字发文较好。笔者在此郑重承担自己发表的所有博文和评论的动机和责任,也欢迎因为那些博文和评论而愿意与笔者交流的朋友,继续光顾“雷文”的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