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龙眼观世界 //www.sinovision.net/?7474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纽约上空的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诗词解“秋愁”

已有 4177 次阅读2011-9-28 20:03 分享到微信

诗词解“秋愁”

 

    读古人的诗句,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每诗人因要抒发秋天的心境情感而写到秋景秋色时,总离不开一个“愁”字!好像秋与愁是分不开的,秋天的心情就应该是充满忧愁的。汉字的组合恰巧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秋心为“愁”。 “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这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主题曲《菊花台》中的一句歌词。“秋心拆两半”一句是拆字格,意为:愁。

   

     因此,当“愁”字临于笔端时,便立即有了几分诗意。

   

    关于“秋愁”,咱们先来看看那些有“愁”无“秋”的诗句。张继在《枫桥夜泊》中的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和司空曙“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这两句中虽不见“秋”字,但有了“霜满天”、“江枫渔火”、“寒禽”、“衰草”这几个词组,秋天的景色跃然纸上!

 

    再来看看有“秋”无“愁”的诗句。《红楼梦》中,单看林黛玉三首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想那黛玉自小体弱多病,又寄人篱下,知心人儿除却宝玉再无他人,这三句虽不见“愁”字,但读来句句是愁。还有一首诗,不知作者是谁。“秋草秋霜秋风冷,秋雁秋声秋雨频。一叶秋枫知秋意,怨秋怜秋为秋心。”短短28个字中,竟有11个“秋”字,将作者的“秋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孟浩然曾感叹:“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而卢纶也有:“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的同感。这两句诗中有“愁”也有“秋”,是抒发“秋愁”之感的最好结合。最令人拍手叫绝的是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全诗如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综观全诗,既无“愁”字也无“秋”字,那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他的“秋愁”的呢?妙就妙在诗的开头两个字和最后一个字!原来,开头的“西陆”两个字意为“秋天”,最后落笔在“心”字上,将此诗首尾相连,“秋天的心”不正是一个“愁”字吗!

 

    至于秋与愁到底有什么关联,我想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与季节的变换有关。春喜、夏悦、秋愁、冬悲。春与夏、秋与冬之间的过度是不易察觉的,而夏与秋之间的季节变换却十分明显。“一夜秋雨一夜凉”这说明夏秋之变,往往是在一夜之间!夏在秋前,是百花竟放的季节,因此夏天是赏心悦目令人心情愉快的。可到了秋天呢? “暗香浮动庭院深,秋风冷雨对愁眠。推窗不见花容色,残红满地遮青苔。”试想一下:昨天还是繁花似锦,可一夜风雨后,只剩下满地残红!那秋风、冷雨、枯叶、残红,哪一样不令人触景伤情呢?因此“秋愁”油然而生。

 

    产生秋愁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生理上的自然规律。从心理学上来讲:由于夏季人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从而会使心情变得愉悦。而秋天气候的干燥给人带来烦躁感,从而导致我们情绪极不稳定,波动加大,容易陷入低谷。从病理学上来讲:春夏两季是精神病频发的季节,而秋冬两季则是忧郁症多发的季节。这已足够能说明“秋愁”的问题了。

 

    另外,诱发“秋愁”还与两个节日有关。在秋季,有两个传统的重要节日。一是中秋,一是重阳。虽为万家团圆的之日,但也有无数人流离在外无法归乡与家人团聚。因而,王建有“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之忧;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愁;而苏东坡既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感,又有:“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之叹!再来看唐朝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对的山东友人的思念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的那份孤独,那份寂寞,又怎能不引发我们浓浓的“秋愁”呢?

 

    有人说,无法与亲人相聚的人固然会有“秋愁”,那些与家人团聚的人应该没有“秋愁”了吧!怎么没有,短暂的相聚之后便是长久的分离,面对离别,又怎能不愁呢!更何况自古秋天就是个离别的季节。当年在易水河边,太子丹为荆轲送别,那可是九死一生的别离呀!于是,在高渐离击筑之下,荆轲引吭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那歌声激昂悲壮,在易水两岸回荡至今!我想,他们离别的那个季节,也应该是在寒风瑟瑟的深秋吧。思: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1-9-29 21:30
To: 纽约上空的龙 你曾经说:
先生过奖,读后感而已。
那么多东西一一地绣在了一起,给我们看见了。你想客气,可是写出来的东西站在那里又是什么样的姿色呢》好像文字不会造作的是吧?除非背后的人。还是要说,不容易的,所以欣赏。
回复 纽约上空的龙 2011-9-29 21:00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老天爷,多大的功夫学问才能做到这步?欣赏了。
先生过奖,读后感而已。
回复 今又是 2011-9-28 23:40
老天爷,多大的功夫学问才能做到这步?欣赏了。
回复 听雨潇潇 2011-9-28 21:18
学习!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