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心理与性-邓明昱博士 //www.sinovision.net/?834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edical Psychology and Human Sexuality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怎样从恐怖袭击的创痛中重获新生

已有 1572 次阅读2016-1-26 01:43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健康养生| Super 分享到微信

怎样从恐怖袭击的创痛中重获新生

Tales of the Super Survivors

 

  恐怖主义时代是充满震惊的时代。意料不到的持刀伤人、枪击及炸弹袭击事件令个人、家庭及整个社会心碎。

这当然很可怕,但在过去几年中,有关这些创伤带来的影响的学术研究,已经转向更加积极的方向。人类的复原能力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强得多。很多人从不幸中振作起来,获得显著的创伤后成长。

首先,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症(PTSD)的比率低于我们很多人的想象。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做的一项研究显示,9·11事件的急救人员中只有13%的人出现的症状算是应激障碍。大约13%亲眼目睹2001911日发生的袭击事件的人,在接下来六个月患上PTSD。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最喜人的普遍规律似乎是,至少75%经历生命威胁或暴力事件的人没有出现应激障碍。

  

怎样从恐怖袭击的创痛中重获新生

甚至很多不幸遭受PTSD带来的极度痛苦的人,都能重新振作,重建更好的生活。你有时可能会遇到这些走过生活最低谷,但仍然传播爱和快乐的人。他们获得重生,改正了他们在动荡摧毁一切之前所犯的错误。

就像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心理学教授菲利普·A·菲舍尔(Philip A. Fisher)在邮件中指出的那样,培养复原能力的重要背景因素是无条件的爱。挺过创伤并重新振作的人通常之前受到坚定不移的关爱,建立了强大的内在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可以支撑他们度过余生。

还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因素——超级幸存者往往拥有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加强大的特性。这些人对自己的能力有一种良性的自欺欺人,但面对自己的处境时非常现实。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才能有着积极的幻想,乐观地相信自己能够掌控未来。但他们对周围的世界不抱幻想。他们很快就能接受自己遭遇损失的现实。他们看问题看得很明白。他们努力工作。工作是一种可靠的治愈悲伤的途径。

走出创伤基本上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就像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泰代斯基(Richard Tedeschi)指出的那样,创伤打破了你原本想象的生活故事的主线。构成生活的复现规律被扰乱。丧失了安全感。曾经面临死亡的人被迫面对生活的基本问题。

但一些人能够写出新故事。就像泰代斯基写的那样,创伤后成长不是由事件本身带来的,而是之后努力书写新故事,想象更好生活的举动促成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遭受冲击后获得成长的人能够清晰地描绘自己的未来,而那些没有成长的人深陷对过去的反思。

第一本书就是事件发生前的生活。第二本书则是打破老故事的事件。但第三本书就是重新整合,重新构思故事的过程,这个新故事涉及过去发生的事情,然后描绘一种比过去更高尚、更有意义的生活。

这些都是高度道德化的叙事,描述了具有更崇高目的的人生。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l)在犹太人大屠杀中幸存下来,这让他认定,在集中营中最容易生还的人,是那些能够确信自己的求生渴望的人。即使他们在承受苦难,他们也可以关注亲人,关注于未来的生活中能够为之奉献的人。

弗兰克后来成为了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他借用尼采的名言说,知道为何而生的人,能够承受几乎任何境况。超级幸存者告诉我们的故事有两大主题:乐观和助人。

有趣的是,这个恐怖主义时代催生了一些实用技能:讲故事的能力,理性思考及定义生活意义的能力。就像个人想要重新振作时需要听一些励志故事一样,各个国家可能也是如此。法国可能需要通过一个寓言来理解发生的事情,就像美国至今仍有一系列竞争性的9·11事件寓言。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追求与道德无关的现实政治的对外政策,总是不可行的。如果一个国家无法辨别对外政策的道德目的,这个国家将会缺乏复原能力,缺乏走出遭袭阴影的能力。这个国家将会缺乏令人满意的叙事,丧失在恐怖袭击后繁荣发展的能力。

好消息是,我们没有理由对反恐战争持悲观态度。个人和社会都很坚强,都具有复原能力,通常会在遭到袭击后以更好的面貌示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