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鐡手看天下 //www.sinovision.net/?972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关注我们的生存空间,用影像的力量促进人文关怀,推进保护自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博文

清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感怀[原创]

热度 22已有 18895 次阅读2014-3-30 02:29 |个人分类:关注民生|系统分类:摄影| 清明, 苏联, 抗日航空烈士, 美国, 韩国 分享到微信

清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感怀[原创]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的雨一阵一阵的格外大。

清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感怀[原创]_图1-1

当我手捧鲜花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时,那雨如同瓢泼一样。深切怀念80年前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魂归祖国蓝天的中外航空烈士们!那份伤感、那份悲痛,“泪飞顿作倾盆雨”,今天上帝陪我一起饱含泪水放声地痛哭……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位于紫金山北坡王家湾披着绿装的山坡上,周围是苍松翠柏,庄严秀美。石牌坊正面刻着时任国民党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撰联:“捍国骋长空,伟绩光照青史册;凯旋埋烈骨,丰碑美媲黄花岗”。牌坊的背面横额和楹联都是蒋介石题的:“英名万古传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横批:“精忠报国”。从牌坊下进入公墓大门拾级而上,迎面是孙中山先生的题字“航空救国”。继续向上,左右两侧是抗日航空烈士的墓穴。再往上,纪念广场中间矗立着张爱萍将军题字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环绕在纪念碑四周的是镌刻着3306名中、美、苏、韩烈士英名的黑色大理石墓碑。

镌刻中国抗日战争牺牲的航空烈士墓碑

镌刻美国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牺牲在中国的航空烈士墓碑

镌刻前苏联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牺牲在中国的航空烈士墓碑

镌刻韩国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牺牲在中国的航空烈士墓碑


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里,凡是有遗物或找到遗体的烈士都有独立的墓穴,每一座墓碑上,刻着简单的碑文:烈士姓名,家乡在哪里,任什么职务以及阵亡时间。更多的烈士我们只能在黑色大理石群刻墓碑上看到他们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悲壮的历史。面对强大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中国的空军将士们还只是一群年轻的雏鹰。但是,这些中华民族的热血爱国青年视死如归,碧血洒蓝天。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姚鉁烈士便是这些英烈中的一员,他是江苏人,时任中华民国空军官校的中尉教官,牺牲时年仅30岁。我今天一方面是清明节来看望姚鉁烈士,同时也是看望抗日航空烈士公墓里所有为国捐驱的民族英烈、美、苏、韩三国烈士,寄托我的哀思……。久久地驻足在长眠于此的中国、美国、苏联和韩国烈士的幕碑和姓名前,喃喃地念着他们的名字、碑文和事迹,泪水早已噙满眼眶……

 

这里有中国空军军阶最高的空战阵亡者,赫赫有名的高志航,有在空战格斗中把敌人受伤长机撞落后牺牲的美国飞虎队员ROBERT MOONEY,有击落18架半日本飞机的美国中校大队长WILLIAM N REED,也有在武汉空战中击落6架敌机后被敌人击中牺牲的苏联大尉大队长库里什科·格里高利·阿基莫维奇……

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的五位航空烈士,该校应该永远以他们为骄傲。


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的十位航空烈士,该校应该永远以他们为骄傲。
 

在日军切断中缅公路运输线后,中美空军架设了一条高度危险的空中运输走廊,这就是著名的“驼峰航线”。在三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有70多万吨战略物质通过“驼峰航线”从印度的加尔各答空运到昆明,然后转运到国内各抗日战场。在这艰苦卓绝的41个月的“空中输血”中,平均每月牺牲飞行员39名和损失飞机11架。运送70多万吨战略物质,仅航空油料就需消耗420万吨(而这些物质运抵印度加尔各答前,又需逃避被德军“狼群”潜艇的封锁和击沉,其消耗之大,运输之艰巨,根本无法用吨位来简单计算。)。

 

很多飞行员在穿越“驼峰航线”时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后继的飞行员在“驼峰航线”一路上是看着地面上自己战友已经坠落的飞机金属残片反光向前行。那是何等的英勇无畏啊!据美国官方统计,美国空军在19424月到19458月的援华空运中,为中国空运各类战争物资65万吨。美国空军在驼峰航线上共有超过500架飞机坠毁(包括C-46C-47),468个美国和46个中国机组牺牲,共计超过1,500人。(统计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目前,镌刻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纪念碑群上的英烈们共有3306名,其中中国的航空烈士882名,美国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牺牲在中国的航空烈士2186名,前苏联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牺牲在中国的航空烈士236名,还有韩国的航空烈士2名。看着这些烈士的名单(特别是美国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牺牲在中国的航空烈士多达2186名!远远超过中国自己的航空烈士人数!),让我十分惊讶愕然陷入沉思:即便在今天,能够从事飞行的应该都是杰出优秀的青年俊杰,更不要说在80年前了。80年前,2186名最最杰出优秀的美国青年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留在这些纪念碑上的名字。这是什么精神!?这应该是国际主义精神!这应该是超越民族界限的崇高正义博大之爱!

 

仅凭这一点我深深感觉到当年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支援是不遗余力的,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是怀有深厚感情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全体中国人民对此、对美苏韩航空烈士应该报有深深感激之情……

 

在我的心里,与那些国共两党权力相争,互相残杀,倒在自家兄弟枪口下的人不同,长眠在此的航空英烈以及所有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牺牲的国军、八路军、新四军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应该共同缅怀的英烈!战争的硝烟慢慢散去,轻轻翻过历史的一页,这些抗日烈士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历史上遭受过两次破坏,第1次是在日军占领南京期间公墓遭到了严重破坏,祭堂被焚毁,烈士的墓碑被毁坏。第2次是在“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中,这座航空烈士公墓又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一群群的“红卫兵”赶到这座埋葬着昔日“国军”的公墓,打、砸、抢、烧……,在这场浩劫过后,这座航空烈士公墓所剩下的只是孤零零的一座石牌坊,连牌坊上蒋介石、何应钦的题字也被铲光。(现在牌坊上蒋介石的题字是别人模仿他的字体山寨版,我就没有拍。)

 

1987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经维修整理,恢复了原貌,1995年张爱萍将军题字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落成,2002年这里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9月抗日航空纪念馆落成并免费开放。

“飞虎队”指挥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女士为怀念丈夫所作,读来让人动容落泪。

一位烈士家属来看望亲人留下的字条,思念亲人之情让人感动……

 

49年以后,由于国共两党的政治原因,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国军抗日航空烈士的后代大多没有得到国家应有的抚恤照顾。以姚鉁烈士的家庭为例,姚鉁烈士牺牲后,姚妈妈一个人抚养着两个孩子,49年前靠国民政府发放的微薄抚恤金度日,两个孩子在南京国民政府烈士遗属学校读书,因为国家一直处于战争动荡中,姚妈妈要一个人承担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非常不容易。49年后,孤儿寡母失去所有经济来源,姚妈妈在街道缝纫组没日没夜地干活,终因长年积劳成疾去世。姚家在文革开始不久就被下放农村,姚鉁烈士的孙女当时才两岁半。历经抗日战争、内战、49年以后的国内各次政治运动……,许多中国家庭都经历了风风雨雨,姚家因其“国军”的政治背景,生活中更是格外多了许多艰难和心酸。姚家在49年以后的生活经历应该是许许多多国军抗日烈士家庭的缩影。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姚鉁烈士的儿子虽已垂垂暮年,但依旧健康恩爱,在江苏老家安度晚年,这就足以告慰姚鉁烈士和姚妈妈在天之灵。今天的中国,也在改革开放、和平发展中逐步展现出新的风貌。人们有理由期待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抛弃政治前嫌,在民主自由的世界潮流中携手,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的未来。

 

很巧,我在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看望先烈时,正好遇上南师大的同学们,我用相机纪录下同学们瞻仰缅怀先烈、默哀、宣誓等画面。这样的画面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到欣慰!

 

离开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时我心里很纠结,我非常想将一束花完整地献在姚鉁烈士的墓前,可是又担心总是会有些小人把完好的鲜花拿走(这样的事情我以前见到过)。考虑再三,最后我还是将花瓣和花朵扯碎撒在了姚鉁烈士的墓碑上,愿烈士的英灵在花瓣和花朵丛中、在我们永远的思念中安息……。

 

无限深情地缅怀抗日烈士!你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以前拍的)


(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8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2 个评论)

回复 世和 2014-4-11 13:11
问好!鐡手兄
回复 今又是 2014-4-10 10:49
鐡手: 我想我明白今兄的意思了!问好!
现在的中国,从当时第四第五梯队开始,接着后面直接国家出资送出国培养的高级顶尖人才,全部到位了。中国的国势里,不能直接入手处理民间碎事的,过早、过度、过细的介入,国家准乱。
美国的一条做法是,让新闻媒体按大格局经略,向民众输出大量与国定策略无关,却和生活种种细节有关的“小东西”,这样,人们都开始忙碌自己,国家上层到了这时,才可以通过减压,较为顺利地推行国策。道理是相同相近的。问题就看我们站在什么位置和高度上去看深一层的用意和意义了。谢谢,握手!
回复 鐡手 2014-4-10 10:43
今又是: 不用很久了。这样的故国,只有治国如烹小鲜了。只能靠提高物质和改善环境慢慢去改善了。
我想我明白今兄的意思了!问好!
回复 鐡手 2014-4-10 10:43
今又是: 不用很久了。这样的故国,只有治国如烹小鲜了。只能靠提高物质和改善环境慢慢去改善了。
我想我明白今兄的意思了!问好!
回复 今又是 2014-4-3 15:00
鐡手: 是噢,人都有贪婪、恐惧、自私等弱点,大多数人能信守正确价值观,遵守公共道德,有敬畏之心已属不易。我认为中国社会还有很长路要走。问好! ...
不用很久了。这样的故国,只有治国如烹小鲜了。只能靠提高物质和改善环境慢慢去改善了。
回复 今又是 2014-4-3 14:59
鐡手: 老人家那也很了不起,是真真实实为中国抗战做了贡献,一样值得后人怀念!祝愿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安息!
谢谢。问好铁手!
回复 鐡手 2014-4-2 21:26
后记:张大飞牺牲前,给齐邦媛留下了一个很大的包裹,里面有这些年齐邦媛写给他的所有情书,并给齐邦媛的哥哥留下一封绝笔信:“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感谢你这些年来给我的友谊。感谢妈妈这些年对我的慈爱关怀,使我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全然的漂泊中有一个可以思念的家。也请你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我死之后抚恤金一半给我弟弟,请他在胜利后回家乡奉养母亲。请你委婉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八年血战,终得惨胜。
只有经历过国破家亡的人们,才真正体会这意味着什么。

那天,重庆陷入狂欢,万人空巷,所有人都跑上街头,互相拥抱,又跳又笑,声嘶力竭地唱:“山川壮丽,国旗飞舞……”盛大的火炬游行燃亮了所有的街道。

齐邦媛也拿着火把向大街跑去,队伍走到以前的南开中学校门,灯火通明中,她一下想起当年在操场上,张大飞穿着军雨衣向她走来。

这一瞬间,齐邦媛突然感到万声俱灭,她再也不能忍受拥挤的人群,她一个人穿过校园,找到回家的小径,一边跑一边哭,火把早已熄灭,回家看到满脸惊讶的母亲,她说:“我受不了这样的狂欢!”

胜利之夜,齐邦媛却在昏天黑地的恸哭中度过。

那天过后,齐邦媛郑重地把两人所有的来信都包在一起,她想,总有一天她会坚强起来,再好好看看。
回复 鐡手 2014-4-2 21:25
张大飞

中尉,牺牲于1945年5月18日



1938年,张大飞考入杭州笕桥航校十二期,1942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参加抗日战争,“张大飞”这个名字也是参加空军后改的。空军官校十二期驱逐机科毕业,曾于美国陆军第六高级军官航校深造。历任空军第三大队二十八中队队员、第四大队二十二中队飞行员、第十一大队四十一中队、第二十八中队分队长,升至中尉三级。
1945年五月十八日,驾机自陕西安康击河南信阳的敌人,与敌零式机遭遇,为掩护友机不幸阵亡。


来自云端的信     选自齐邦媛的自传小说《巨流河》

在那个写信是唯一通讯的时代,沙坪坝六年,张大飞成了我最稳定的笔友。

我上初中时他已开始飞驱逐机,前两年参加重庆上空驱逐任务,大约曾去我家五、六次。我大妹宁媛已经上南开小学,小妹星媛每天也跟着去“玩”(她把小姐姐的书全背得出来)。那时的我是家中唯一爱写信的人,大飞四哥(在他家中排行)不驻重庆时,每周用浅蓝航空信纸写信来,他的家人一直联络不上,他说,我们就是他唯一可报平安的家人了。他写信如写家书,我因此万分感动,必回他的信,那些信如果带出来了,当是多么可贵的战时青年成长史!

我们那样诚挚、纯洁地分享的成长经验,如同两条永不能交会的并行线。他的成长是在云端,在机关枪和高射炮火网中作生死搏斗;而我却只能在地面上逃警报,为灾祸哭泣,或者唱“中国不会亡……”的合唱。我们两人也许只有一点相同,就是要用一切力量赶走日本人。

他的生活何等辉煌,而我只有中学女生那一片小小天地。初中时,我常抄些国文课本里感时忧国的文章如《李陵答苏武书)、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韩愈《祭十二郎文》、袁枚《祭妹文》、史可法《答多尔衮书)等。渐渐地也写些课外读的,女孩子最迷的《冰岛渔夫》、《简爱》,甚至《葛莱齐拉》这种“多情得要命”的散文诗,他似乎都很有兴趣地与我讨论,但每封信结尾都说要注意身体,不要让妈妈操心之类的训勉。

我上了高中,他已身经百战,信中内容也比以前初中生活大为拓宽。凡是校内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周会的名人演讲,我办的墙报,寄前线战士慰劳信,为轰炸后重建新居的捐款活动……等,他都很有兴趣。有时我也寄一、两本“时与潮书店”的好书给他。这些信,他说,是他唯一的家书,最大的安慰。

渐渐地,他写了更多关于《圣经》的话,并且很欣赏我抄寄给他孟老师诗选、词选的课本,他说这是他灵魂又一重安慰(多年来,他是唯一常常和我谈灵魂的人)。

他几乎和我平步修完孟志荪老师的诗、词选。他当然喜欢苏东坡和辛弃疾,说那种豪迈是男儿所当有。也同意秦少游的《踏莎行)结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潇湘去。”有大气魄,但是对于我很欣赏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却不以为然,年纪轻轻,怎么喜欢这么苍凉的境界!

他的信,从寄到湖南的第一封写他入伍训练的磨佣,到他由美回国选入飞虎队(the flying tigers),常常附有照片,从穿着棉军服疾行军到站在鲨鱼嘴飞虎战斗机前穿飞行装的各种照片,七、八年来也累积了不少。

在战火中他已成长,开始他丰实的一生(如果那能称为“一生”),这一切因为

他被挑选参加了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1893-1958)的飞虎队,与美国志愿军并肩作战。一九四一年,在云南的基地,他遇到了美国的随军牧师。多年来他陷于宗教与作战之间的心理冲突,在与这位长老会牧师的谈话中得到了一些纾解,到美国受训时与基地随军牧师朝夕相见,他们认为保卫家乡是正义之战,减少民间无辜的伤亡,是军人天职,给了他一条精神上的出路,使他能在杀伐与救赎间求取一些心灵的平安。

渐渐地。他不多写战争的事,开始说打完仗后要去当随军牧师,但是仗要先好好打"绝不能让日本鬼子打赢。他的语气中全是英雄气概,充满了张校长演讲勉励我们“中国不亡,有我!”的气概。

陈纳德和中国空军的关系,似乎只能说是一个缘分,他是在美国空军一次竞技小组的飞行特技表演时,受到中国空军代表观礼的毛邦初注意。一九三七年,陈纳德已经四十五岁了,没有功成名就,因病退役,五月底接受了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顾问之聘,乘轮船在中日战争爆发前一个月抵达上海。

他在中国最艰困的时候帮助训练初创的空军。他所招募的美国志愿队,由昆明泥泞的机场迎战,出击日军,成为举世闻名的“飞虎队”,但是飞机前舱漆的是张开大嘴的鲨鱼头,他们以少击多打下了数倍的日机,减少了许多中国军民的伤亡,在抗战中成为家喻户晓的神奇故事。有人称他是冒险家,但是他讲究战略,训练严格,与战斗员同甘共苦,大家才能以高超的技术升空驱敌。

两年后。他回美国度假。坐在家中温暖的壁炉前。竟不禁想着中国战场上那些燃烧的城市,以及中国飞行员所驾驶的老式战斗机从空中掉下来的情景。看到满桌精美的食物时,想到中国农民和他们可怜的饿口之粮,他开始和家乡过着幸福日子的人话不投机了。两个月后,他回到中国,得到蒋夫人和中国空军全力的信托,加紧训练年轻的中国飞行员,增强战备。

珍珠港受突袭后,志愿队正式编人美国陆军航空队,陈纳德于一九四二年三月被任命为驻华第十四航空队指挥官,受蒋委员长领导,总部设在昆明,支持缅甸的英美盟军,主要战场在保卫西南各省。

张大飞于一九三七年底投军,入伍训练结束,以优良成绩选入空军官校十二期,毕业后即投入重庆领空保卫战,表现甚好,被选为第一批赴美受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一九四二年夏天,他由美国科罗拉多州受训回国,与十四航空队组成中美混合大队,机头上仍然漆着鲨鱼嘴,报纸仍旧称他们为飞虎队。

他到沙坪坝我家。妈妈说美国伙食好,他更壮了,也似乎还长高了一些。新晋阶中尉的制服领上飞鹰、袖上两条线,走路真是有精神!此次告别,他即往昆明报到。

由报纸上知道,中美混合大队几乎每战必赢,那时地面上的国军陷入苦战,湖南、广西几全沦陷,空军是唯一令我们鼓舞的英雄。

他的信,那些仔仔细细用俊秀的字写在浅蓝色航空信纸上的信,装在浅蓝的信封里,信封上写着奇奇怪怪的地名:云南驿,个旧,蒙自……,沿着滇缅铁路往缅甸伸展。他信上说,从街的这一头可以看见那一端,小铺子里有玻璃罐子,装着我大妹四岁时在逃难路上最爱吃的糖球。飞行员休假时多去喝酒,他不喝就被嘲笑,有一次喝了一些就醉了,跳到桌子上大唱“哈利路亚…….”从此没人强迫他喝,更劝不动他去跳舞,在朝不保夕的人眼中,他不肯一起去及时行乐,实在古怪。在他心中,能在地上平安地读《圣经》,看书报,给慧解人意的小友写家书比“行乐”快乐多了。

有一封信中,他告诉我:前天升空作战搜索敌迹,正前方云缝中,突然出现一架漆了红太阳的飞机!他清清楚楚地看到驾驶舱里那人的脸,一脸的惊恐。他来不及多想,只知若不先开枪,自己就死定了!回防至今,他忘不了那坠下飞机中飞行员的脸了。……我没有看见,但是我也忘不了那在火焰中的脸。

是的,不论在信上他是如何倾诉他的矛盾、苦恼和思家之情,在战火撩烧、命如蜉蝣的大时代里,他是所有少女憧憬的那种英雄,是一个远超过普通男子、保卫家国的英雄形象,是我那样的小女生不敢用私情去“亵渎”的巨大形象。

高二那一年暑假,吃过中饭,我带他穿过中大校园去看嘉陵江岸我那块悬空小岩洞。太阳耀眼,江水清澄,我们坐在那里说我读的课外书,说他飞行所见。在那世外人生般的江岸,时光静静流过,我们未曾一语触及内心,更未及情爱——他又回到云南,一去近一年。  

一九四三年四月,我们正沉浸在毕业、联考的日子里。有一天近黄昏时,我们全都回到楼里准备晚餐了,一个初中女孩跑上来找到我,说有人在操场上等我。

我出去,看到他由默林走过来,穿着一件很大的军雨衣。他走了一半突然站住,说,“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赞美我,那种心情是忘不了的。

他说,部队调防在重庆换机,七点半以前要赶回白市驿机场,只想赶来看我一眼,队友开的吉普车在校门口不熄火地等他,我跟着他往校门走,走了一半。骤雨落下,他拉着我跑到门口范孙楼,在一块屋檐下站住,把我拢进他掩盖全身戎装的大雨衣里,撑着我靠近他的胸膛。隔着军装和皮带,我听见他心跳如鼓声。只有片刻,他松手叫我快回宿舍,说:“我必须走了。”雨中,我看到他牛跑步到了门口,上了
车。疾驰而去。

这一年夏天,我告别了一生最美好的生活,溯长江远赴川西。一九四三春风远矣。

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
回复 鐡手 2014-4-2 21:21
黄文模:

负伤后坚持将飞机安全降落

●安徽亳州人

●毕业于中央航校第六期

●空军第6大队3队飞行员

●1937年9月7日殉国

●追赠少尉




今年61岁的黄江对大伯黄文模的印象,始于一张老照片。那是上世纪50年代,黄江的父亲从美国回来,带回来一张合影。那时还不满10岁的黄江只记得照片上的那个男人二十五六岁的模样,个头很高,长得英俊,穿着一身白色军装,旁边站着的是他新婚的妻子。黄江的父亲告诉他,“那就是你的大伯。”黄江后来渐渐知道,大伯是空军,参加了抗日战争。

“我的祖父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抗日战场。”黄江说,黄文模参加抗战时,才刚刚新婚。不过因为黄文模早年就离家,黄江的父亲对大哥参加空军后的经历也并不知晓。他们获知黄文模的生平,也是通过史料。

航空史爱好者祁颢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当时国民政府编写的《空军阵亡烈士录》,当中对黄文模的记载是“性活泼,喜运动”,特别着墨的是8月16日的战斗,就是那一天,黄文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那场战斗之前的8月14日凌晨2点,空军总指挥部颁发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二号”,黄文模所在的第6大队被命令负责追击海上的敌人。当天24点,中国空军又发布“第三号空军作战命令”,要求前线空军部队全力出击,寻歼敌舰,配合陆军歼灭上海市内日军。

8月15日,中国空军分8批进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和舰艇。因受台风影响,第6大队第5中队的5架轻轰炸机于9时冒雨轰炸了敌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多枚炸弹命中目标……

8月16日当天,中国空军第6大队第3中队队长孙省三率领“道格拉斯”式轰炸机8架从苏州起飞,分三路轰炸上海敌陆战队司令部、公大纱厂和汇山码头等地点。当轰炸机逼近目标上空时,遭敌机袭击。中国303号飞机被击伤,飞行员桂运光中弹牺牲,黄文模负伤后仍坚持把飞机安全降落在中国阵地后方,终因伤势重,于9月7日殉国。《空军阵亡烈士录》中这样记载道:“八月十六日,随桂烈士运光出发炸沪敌司令部,被敌围攻,桂烈士登时殒命,君实重伤,仍忍痛将机驶回,以流血过多,终不治。”

黄江的父亲跟他说过:“你大伯的墓地在南京。”所以2010年,黄江将寻找大伯足迹的第一站定在了南京。当他辗转找到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在英名碑上的几千个名字中找到了黄文模的名字时,用双手反复触摸着,内心里抑制不住地激动。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大伯照片一晃已是半个世纪之前,这一次,是黄江第二次觉得距离大伯如此之近。“大伯永远是家人的骄傲,中国人的光荣!”黄江饱含崇敬之情地说。
回复 鐡手 2014-4-2 21:19
陈怀民:

放弃跳伞求生,撞击敌机殉国

●江苏镇江人

●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五期

●空军第4大队23中队飞行员

●1938年4月29日撞击敌机殉国

●追赠中尉




在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走过陈怀民烈士单独的一个展区时,记者被深深地撼动了——1938年4月29日,年仅22岁的第4大队飞行员放弃跳伞机会,用自己的飞机撞向一架日机,英勇殉国。

南京航空联谊会会员、陈怀民烈士亲属陈功多年前第一次了解陈怀民烈士的故事时,也像我们每一个普通的听众一样被震动。对陈怀民的了解,陈功是通过父辈、祖辈的讲述以及史料的查询。

陈怀民人长得帅气,武艺也十分高强。1936年从中央航校毕业后编入中国空军第4大队任飞行员,参加了八一四等战役。

其实,在四二九空战前,陈怀民就曾有撞飞机之举。1938年4月10日,他驾机飞台儿庄低空侦察,返航途中与日机遭遇,陈怀民孤军奋战,以座机撞毁一架日机,他跳伞脱险,腿部受了重伤。

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日军出动36架驱逐机、18架轰炸机,意图炸平武汉。空军第4、5大队,苏联志愿队的机群在武汉近郊迎敌。陈怀民的战机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战机多处中弹,他本可以寻机跳伞,但他毅然放弃了求生机会,向附近的一架敌机高速撞去……6月5日,国民政府在汉口为陈怀民等四烈士举行了追悼会,武汉有两万多人前来祭拜。周恩来还代表中共中央驻汉办事处献上花圈和写着“义薄云天”的横幅,挽联上则写的是“捐躯报国”。中共创办的《解放》周刊还为此发表题为《英勇的中国空军万岁》的短评。

战后,在清理被陈怀民撞落的那架日机残骸时,发现了日机飞行员高桥宪一妻子美惠子的照片及她写给丈夫的信。陈怀民的妹妹陈难读后,挥泪写下了《一封致美惠子女士的信》,愤怒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也诉说了两个女人失去丈夫、失去兄长的悲痛心情。香港的《读者文摘》把两人的信一并登出,还介绍她们通信,形成了强大的反战舆论。

此外,还有另外一件事鲜为人知,陈功听陈难的儿子亲口说过,就在四二九前夜,陈怀民与妹妹陈难散步至武汉中山公园门口时,曾将航校毕业的一条手链送给了妹妹陈难,陈难后来将手链捐给了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我们今天想来,也许当时陈怀民就想到可能会回不来,所以留给妹妹一个纪念。”陈功说。(陈怀民烈士送给妹妹的手链现为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收藏,我在馆内见到了这条手链。铁手注)
回复 鐡手 2014-4-2 21:16
骆春霆:

不做俘虏,饮弹自尽

●浙江杭州人

●毕业于中央航校第六期

●空军第5大队17中队飞行员

●1938年3月8日牺牲

●追赠中尉


  
骆春霆从小在青岛上学,父亲是青岛的书法界名人,坚持不为日本人工作。骆春霆受父亲影响,一心希望能通过强国来抗击日本的侵略,他发现中国的空军太弱了,就想加入空军,“航空救国”。

父母认为空军太危险,不让他去。骆春霆说:“干什么不危险呢?汽车倒是四平八稳,可是前不久不是才轧死了一个孩子吗?还有一辆卡车不是突然冲进民宅了吗?坐在家里也可能会祸从天降,我宁愿去当空军,哪怕牺牲,也是有价值的。”

父母被骆春霆的信念感动,支持他考入了位于杭州笕桥的中央航校。毕业后,他成为空军第5大队17中队的一名飞行员,被派驻到南京大校场机场担任空中警戒。

1937年,他参加了著名的814空战。

1938年3月8日,他与其他11名飞行员驾驶12架战机,前往山西风陵渡附近的日军炮兵阵地执行轰炸任务。完成任务返航时,遭遇日本敌机,数量倍于我方。虽然又打下两架日机,但中国空军也有两架飞机被击中。其中,飞行员容广成阵亡,飞行员骆春霆“失踪”。

骆春霆的弟弟骆为龙回忆,当时,家人所住的青岛已经是敌占区。“3月16日,青岛的《新民报》刊登了一则消息,标题是《日军仗义埋葬义士》,说日军在风陵渡击落中方多架战机。其中,驼春迁作战勇敢,日军予以厚葬,并立一木碑,上书‘中国英勇空军驼春迁墓’。”当时,骆春霆的父亲猜测这个“驼春迁”应该是“骆春霆”的误写,但一直没有证据证实。

1957年10月2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追认骆春霆为烈士,但他的具体牺牲过程,还是没人清楚。

直到几年前,作家萨苏结识了一个日本记者的后代,他的曾祖父在抗战打响后,做了《每日新闻》的随军记者,保存了很多战地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日军为一位宁死不屈的中国飞行员修建的“故中国航空士骆春霆之墓”。

骆为龙告诉记者,萨苏将这张照片放上网后不久,在美国的姐姐就联系上了萨苏,最终确认了哥哥的牺牲经过,“跟日方有关人士进行了联系,确认了当时是日军竹野队搜寻到了中方坠毁的飞机残骸,当时,哥哥骆春霆的双腿已经被切断。看到日军逼近,不愿做俘虏的哥哥拔出手枪饮弹自尽。日军对他的勇气颇为钦佩,埋葬了他,并竖立了墓碑。”骆春霆牺牲时年仅22岁。
回复 鐡手 2014-4-2 21:14
汤卜生:

独自驾机空中晋谒孙中山陵墓

●湖北黄梅人

●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三期

●空军第3大队25队队长

●1938年8月18日衡阳空战中阵亡

●追赠少校



汤卜生1912年出生仅三个月后,母亲就去世了。长期在山西任军医的父亲只能将汤卜生托付给远亲抚养。汤卜生在自传中提及这段童年艰苦的经历时有着自己的见解:“命运,夺去了我的母爱,却赐我一个最好磨练的机会,一个最适于练习搏斗的环境,使我能在现在,对于任何一项事件,认为非做不可,即无人助,亦得勇往直前。”

“这样的想法也就决定了,当祖父成为一名战士他会在战场上拼着命与敌人厮杀。”汤卜生的孙女汤伟华体味着祖父作为一个抗日航空战士的心路历程。

1937年8月14日至20日,作为空军第2大队第14队的一名飞行员,汤卜生连续一周,每天都飞往上海作战三四次,轰炸杨树浦、吴淞口外汇山码头、公大纱厂等处的敌军驻地以及虹口的日本兵营。1937年9月18日,中国空军组织了对上海日军目标的彻夜轰炸,汤卜生参加了此次轰炸并击中了位于四川北路的日军仓库,使敌人遭受重大损失……

汤卜生一生的“壮举”中,发生在南京上空的那次必是载入史册的。1938年3月,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任空军第5大队第25队队长的汤卜生,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单机飞临已沦陷的国都南京晋谒孙中山陵墓。这项任务被安排在1938年5月7日。这一天的午后,汤卜生驾驶着一架侦察机,从汉口出发向南京飞行。几个小时后,他飞到了南京,驾机在中山陵的上空缓缓绕行三周并空投了一束白玉兰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之情。这是谒陵,也是宣告:我们会收复沦陷的国土!中国抗战必胜!日军发现汤卜生的飞机后立即追赶,在安庆拦截未果,他得已安然无恙地飞回基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回到汉口后,汤卜生在《中国的空军》杂志上发表了《五七飞京谒陵记》一文,汤伟华正是从这第一手的史料中,和祖父有了跨时空的“接触”。生活在南京的汤伟华,在清明节和祖父的殉国祭日都会去中山陵,“虽然一辈子都不可能见面,但是血缘使然,他是我心里永远的亲人。我会为祖母遗憾,为父亲伤感,但是祖父的英名永远留在史册上,也是值得欣慰的。”

可就在空中谒陵发生3个月后,汤卜生就牺牲了。那时,日军为了尽快攻下武汉,不断轰炸宜昌衡阳。1938年8月18日上午,第3队大队长吴汝鎏率机七架、汤卜生率机三架协同迎敌。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汤卜生奋勇当先,连续对敌机多次发动进攻,在第二次进攻中,汤卜生击落敌机一架,当他第三次单枪匹马冲入敌机群与9架敌机厮杀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回复 鐡手 2014-4-2 21:11
梁鸿云:

全面抗战中首位殉国的飞行员

●山东栖霞人

●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二期

●空军第5大队第24中队副队长

●1937年8月14日轰炸上海日舰阵亡

●追赠少校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年轻的南京姑娘葛玉英离开家乡,前往杭州求学。在那里,她遇见了命中注定的爱人——梁鸿云。

梁鸿云,出生于1913年,幼时家贫,热爱读书,最喜欢的人物一个是岳飞,二是包公,三是孙悟空。他期待自己将来也能学一身的本领,为民除害,报效祖国。1930年,他考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南京黄埔军校第八期),后被选送到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驱逐科学习。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同年,与心爱的姑娘葛玉英共结连理。1936年10月,女儿梁孟霞出生。

第二年,七七事变,战局一触即发。8月13日,日军全面进攻上海,长江里布满了日军的兵舰轮船。

8月14日凌晨,雨越下越大,能见度很低,空军第5大队的9架飞机腾空而起。战斗中,梁鸿云驾驶2401号飞机投掷炸弹击中日舰。空军副司令毛邦初特地赶到扬州向梁鸿云表达祝贺,他对战士们说:“你们把日本的兵舰炸沉了,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整个机场一片欢腾。

下午,梁鸿云驾机侦察敌情,不料遭到躲在云层里的日机偷袭,5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身体。保全一架战机,就能击落更多敌机,梁鸿云忍着剧痛将飞机开回上海虹桥机场。因流血过多,伤势过重,在下午5点20分停止了呼吸,带着没有亲眼目睹抗战胜利的遗憾走了。

当时,女儿梁孟霞才十个月大。妻子葛玉英的肚子里,还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因为战事吃紧,葛玉英甚至没能前往上海与梁鸿云的遗体告别,就带着孩子离开南京开始逃难。1938年1月,她生下二女儿遗霞,因为哀伤过度,产后50天便去世了。二女儿遗霞只活了70天,也饿死了。

接连失去三位至亲的梁孟霞成了孤儿,是外婆顶着兵荒马乱的压力养大了她。抗战胜利后,她跟着外婆回到南京生活。如今,中国人民早已站起来了,父辈饱受欺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梁孟霞感慨:“父亲,可以安息了。”只是她笔下的回忆,仍然深深印刻着童年时失去父母的伤痛:“人皆有父,繄我独无;人皆有母,繄我独无……”
回复 鐡手 2014-4-2 21:09
刘粹刚:

中国的“红武士”

●辽宁昌图人

●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二期

●空军第5大队24中队队长

●1937年10月26日误撞魁星楼殉职

●追赠少校



刘粹刚的侄子刘光义,听父亲讲起过叔叔参军的经过。“当时,家里有兄弟三人。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土沦亡的痛苦使叔叔放弃了工业报国的想法,毅然南下,考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南京黄埔军校第九期),后转入中央航校第二期驱逐科。”

在航校学习期间,刘粹刚的飞行技术在同学中是最好的。他崇拜一战时期德国的空战英雄、一人打下88架敌机的“红武士”厉秋芬。他说:“假如作战的话,我绝不放过任何敌机,我当以厉秋芬为榜样,打下大量敌机来。”

1934年,他从航校毕业。1935年,出任空军第5大队24中队队长。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驻防在扬州的第5大队几乎每天都飞往上海,轰炸日军军舰及陆上据点。8月16日,刘粹刚击落敌人水上侦察机一架。17日,击落轰炸机一架。20日,击落驱逐机一架,不久又击落舰载侦察机一架。23日击落驱逐机一架。9月,又先后击落敌机五架,击伤两架。

至此,他总共击落了10架敌机,击伤2架,是抗战中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中国飞行员,因战功先后受颁七星星序奖章及二等宣威奖章,震慑日军,被日军称为“中国的红武士”。

10月26日凌晨,刘粹刚集合队伍飞往娘子关掩护中国军队反攻,误入晋北敌军阵地,遭遇地面炮火射击,只得连夜飞回洛阳。晚上9点左右,刘粹刚的飞机快没油了,情况危急。原本,他可以跳伞逃生,可是他是那样爱惜飞机,镇定地寻找着陆点。

当时,高平县城中点燃了火,他以为是机场发出的降落信号,因此误撞上了高平县古老的城楼——魁星楼。飞机没有爆炸,没有起火,但刘粹刚却陨落了,年仅24岁。

11月16日,刘粹刚的遗体被送到南京,安葬在航空烈士公墓。妻子许希麟痛不欲生,一度想自杀殉情,杭州的小阿姨得知后赶到南京,给她带来了刘粹刚从扬州寄往杭州的三封家书。

在最后一封信里,刘粹刚这样写道:“希麟:……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投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因为我生在现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您时时刻刻要用您聪慧的脑子与理智,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记着,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您的!”
回复 鐡手 2014-4-2 20:52
下面是《现代快报》曾经报道过的几位航空烈士


高志航:

张学良心目中的“空军战魂”

●辽宁通化人

●毕业于法国牟拉纳航校

●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

●1937年11月21日在周家口空袭中殉职

●追赠少将

高志航,原名高铭久,1908年5月14日出生在辽宁省通化县。他自小就亲眼看到日军在东北的烧杀抢掠,发誓要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后来报考了东北陆军军官学校。

1925年,张学良在学校里挑选学生去法国学航空,高志航因为个子矮落选了。他写了封法语信给张学良,把名字“铭久”改成“志航”,表明了献身航空的决心,终于如愿去了法国牟拉纳高等航空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国担任东北航空处飞鹰队队长。

飞鹰队的驻地在沈阳东塔。1928年春天,高志航与一位流亡中的白俄贵族小姐葛莉亚结为伉俪。1929年,大女儿高丽良出生了。1931年,他们的二女儿出生。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高志航来到南京,找到了中央航空署想参加抗日。但是,航空署规定凡空军军官不能与外籍女子通婚,高志航陷入了痛苦的抉择。

“是妈妈主动提出了离婚,她对爸爸说:‘你离不开飞机,你的国家也需要你。’妈妈跪在高家门口,将我托付给了奶奶。这是我和妈妈最后一次见面。”高丽良当时只有两岁,父母的很多事都是后来听爷爷奶奶说的。但很奇怪的是,她却能记得妈妈离开那晚的情景。“一个黄头发的女人一直把我抱在怀里哭,边哭边亲我,我的身边还堆满了毛绒玩具。我当时就想玩玩具,很烦这个把我抱着亲的女人,而且她满脸是泪,一直不肯停。”后来,高志航再婚,与妻子叶蓉然生下了一男一女。

1937年8月14日,高志航在对日作战中率先打下了一架日军飞机,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名扬四海。同年11月,日军18架飞机偷袭周家口,高志航没有躲避,登上飞机想要起飞迎战,结果被炸弹击中牺牲,时年30岁。

“1993年,张学良给我父亲的一本传记题字:东北飞鹰,空军战魂。我看见这题字时就想,张学良一定对我父亲印象深刻,当年,就是他送父亲去法国学航空的。”高丽良说,她很少看关于父亲的传记,她觉得那些传奇离真实的人生太远。“他保家卫国的信念,其实是当时中国所有热血青年共同的愿望。有时候,我宁愿他不是英雄,而是一直活在我身边的爸爸。”

高丽良还表示,她想谢谢南京人民。“大概是前年,我去南京的航空烈士公墓给父亲祭扫,我站在他的墓前,难过得直掉眼泪。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走过来,对我说:‘不要流泪,不要难过,人民不会忘记他。’我真的很感动,很谢谢你们。”
回复 鐡手 2014-4-2 20:45
今又是: 美国也是大多数人不关心政治的。其实啊,人的本性在如今现代种种的诱惑面前,有何多的相同性。但是我承认,美国人的公共道德意识相对整齐划一。于是自动遵守的人 ...
是噢,人都有贪婪、恐惧、自私等弱点,大多数人能信守正确价值观,遵守公共道德,有敬畏之心已属不易。我认为中国社会还有很长路要走。问好!
回复 鐡手 2014-4-2 20:40
今又是: 他不是战斗人员,而是代表商会去购买的,是上海当时爱国民众大家的集资,他作为号召人和组织者,多出了点贡献而已。情报泄露,是在空中被拦截的。不在南京。
谢 ...
老人家那也很了不起,是真真实实为中国抗战做了贡献,一样值得后人怀念!祝愿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安息!
回复 今又是 2014-4-1 19:43
鐡手: 又是兄的先辈人中为了抗日买飞机给国民政府,了不起!非常敬佩!还有在空中和日本军机搏斗,应该也是航空烈士了,是不是也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里?如果在的话, ...
他不是战斗人员,而是代表商会去购买的,是上海当时爱国民众大家的集资,他作为号召人和组织者,多出了点贡献而已。情报泄露,是在空中被拦截的。不在南京。
谢谢铁手宽宏大量!问好。
回复 今又是 2014-4-1 19:40
鐡手: 赞成!赞成!    
是老实话。
回复 今又是 2014-4-1 19:40
鐡手: “国家上层必须弯下腰来为全体民众长期根本的利益“鞠躬尽瘁”,下层的人,必须有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待社会、制度、缺陷和进步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知识和智慧 ...
美国也是大多数人不关心政治的。其实啊,人的本性在如今现代种种的诱惑面前,有何多的相同性。但是我承认,美国人的公共道德意识相对整齐划一。于是自动遵守的人非常普及。问好。
1234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