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顾绍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992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

已有 600 次阅读2021-7-18 21:06 |个人分类:顾绍骅艺术观点与作品|系统分类:艺术分享到微信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中国画急需把握话语权

中国画最大特点是思想性,人格艺术,养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并且,历史悠久在世界艺术之林里”鹤立鸡群”!西方绘画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性,人性艺术,养眼”描摹或还原再现客观事物的场景”,包括人物、事件,物体等等;一切具有”照相机功能”的二维空间,仅此而已。近百年来,因为民族文化自卑(文化诛心),加之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中西合璧等等------,目前“中国画”缺失传统文化,已经不能成为(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啦!现在的“中国画”是缺诗、少书法,没文化、没思想的空壳——沦为“以术求术、”、崇洋媚外,传统文化被肢解,被冠以“水墨、彩墨”西洋画之傀儡、怪胎当前,国家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恢复一直领先于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钱文忠教授的观点:国学=国运,摈弃了传统,中国画就不复存在。而诗书画一体才是中国画的特征!传统中国画审美,即:“宋画惟理”,极简、不炫技,平淡自然、孤高拔俗却表现精湛,形成了影响至今的雅致风尚。本应是东西方并行的两大画派——西方的油画、东方的中国画并驾齐驱;但如今的结果是:一个是“营养过剩”(油画),而另一个是严重的“营养缺乏”-------;民族文化自信,我们首先要恢复“中国画的诗情画意”、夺回我们民族的“话语权”。中国画的诗情画意”就是给人精神启迪的“故事”,而不是“看图识字”。在弘扬民族文化这个事上,我们都应该做铮铮铁骨的好汉,不能卑躬屈膝!生存世界上,得有思想,负责任,要无愧于这个时代,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艺术的表达一方面一定会受到社会、文化、宗教等等人文因素变革的影响,艺术随着社会变革,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变革,是进步,还是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变化?为了系统的、详细介绍、说明问题,请听娓娓道来------

全球化也让我们看到,参与的国家越来越多。现在很多不发达国家成为热点,比如东南亚艺术市场也非常热,非洲的艺术、拉美的艺术、亚洲的艺术,逐渐成为市场热点,而不再是过去的欧洲的一些主流国家和美国的一些主流艺术家。我们的高雅文化高雅不起来,只能很低俗了,受众群体还需要慢慢培养。“先知先觉”与“不知不觉”相隔十万八千里!为了中华民族而发声,是我一辈子从事美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之责任!

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对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的独特的美学理论,尤其是在表现形式上,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感,成为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诗、书、画、印结合,是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

中国画历史悠久。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顿而至清晰。自仰韶文化起,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具有了象征性。在几何装饰的手法中,对称运动等构成概念己明显地运用于时空的表现之中。特别让人感动的是<稷神祟拜图>。在以农立国的背景上,祭祀稷神一直成风。而这幅图中的禾、田、人的关系传达了先祖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素朴理解。在沉淀了人与动物、植物的自然关系认知的基础上,社会意识又成为最为关键的文明起源。沧源文化的《村落图》,用岩画形式记述了人类对农耕定居的“家”的理解。这幅画最有视觉趣味的是以村落为中心的道路关联,以及押俘、赶畜、祭天、跳神等场面围绕正面中心的梯度延深,平面中的深度己在这幅画中得到有力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这样拌随着艺术的看,不断地深化与发展。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人格的教化作用:中国画启示人养心修身,知世悟道。“见山思仁,见水思智”,醉心于看画人远离势利,离善境更近。孔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很大,第一,孔子首先提出了绘画的社会教化功能,提升了绘画及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并在其后世的绘画理论中形成了兴成教化的儒家艺术传统;第二,孔子美学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对传统人物画的创作产生影响并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第三,孔子美学思想对传统绘画的章法、笔墨、色彩等技法理论有一定的影响。谢赫的《画品》开篇就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夫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翻译为:绘画可让人们明白劝戒,可记载历史的沉浮兴衰,千年来那些沉寂的往事都可在图画中见到。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翻译为: 作画,可以实现教育感化的作用,帮助人们维护人伦纲常,能探究鬼神仙佛变化之道,推究细微玄奥的天命启示,看到事情细微的变化。这跟佛家六经的功能是一样的,随四季而一起循环运行。作画,开始于自然、天然的手法,讲究创新,而不是凭空捏造或者传承别人的东西来进行。充分认识到了绘画在社会发展及其在人的精神领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催人奋发向上),更是对新时代的绘画教化功能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具体表现为:一、思想上的厚德载物——教化性;二、形式上的偏文学性——中国画的诗情画意。

     一、教化性《左传》有云:“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翻译为:音乐(文艺)用来巩固德行,用道义对待它,用礼仪推行它,用信用守护它,用仁爱勉励它,然后能用来安定邦国、同享福禄、召来远方的人,这就是所说的快乐。】古代画学家论述绘画的功能,首先是立足于把绘画纳入当代社会政治统治的体系中去,并与儒家所设计的社会理想保持一致, 从而为绘画的生存争取到有力的政治支持和儒学根据。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成教化,助人伦”,这成为后世论中国画具备教化功能的直接参照。所谓教化功能就是指含有道德、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人潜移默化达事明理的社会功能(而西洋画则毫无关系者也)。从北宋 李公麟 《孝經圖卷》、元代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二十四孝》图,述说中华民族德行天下,以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题思想;这些故事感受自己民族庞大而厚重的人生智慧,正确理解传统道德的内涵和实质。隐含、隐藏,含而不露,是中华文化的特征。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3

  

二、中国画的诗情画意创意: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客人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因此说:1、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 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 、空间、环境、音 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 、怒 、哀、乐 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2、工于画“宋四家”之一的苏东坡指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绘画如果以画得“形似”而判定好与坏,他的见识与儿童一样)“常理”的“理”既是画中物象的自然规律,又是文人的画理与画法,更重要的是画外的功夫与修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意境,成为北宋中后期士大夫品画的标准


历代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作品选介:

中国画历史悠久,1、起源于宗教和巫术的目的,并不是出于审美和欣赏的需要。2、中华先人们对大自然、血与火的崇拜,用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产生“中国红”;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3 以顾恺之 《女史箴图》,梁元帝 萧绎《职贡图》为例:从此开创书法与绘画一体“中国画题跋”的样式。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4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绘画上各国、各民族大交流、大发展中相互借鉴融合)】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唐代时期的绘画成就,超过了以前各代,影响到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4 被后人尊为文人画始祖(“南宗始祖”)的王维,开创“诗与画的结合——中国画的诗情画意”的萌芽。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5

发展全面: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也是中国画中一大重要画科。人物画的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为早。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要求形神兼备。造型,主要依靠线条。(具体内容参阅以古为证 汲取精粹 发展创新 面向未来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画家云集、各有特色,可谓是光耀璀璨。两宋时期整个宋朝占世界的GDP的65%,还有80%的说法,是中国历史最富有的朝代,(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早于西方绘画“文艺复兴”的十四~十六世纪,大几百年。)  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他还可以很悠閒,可以很潇洒,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品味。宋代的文人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认。

  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替绘画开启了一种类似寄情寓兴的功能”(《图说中国绘画史》)。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有言,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中国社会史》)。历史学家陈寅恪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2000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第二千年百大人物”,宋代有两人入选:朱熹排第45位(思想在先: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百学须先立志。3、青玉案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文摘”),范宽排第59位(形质在后)。很难说宋代画家画的是亲眼所见还是脑中所想,他们不再像前朝画家那样费力描写一棵树或一块石,而是将笔墨用在表现一种统一又真实的境界上。关于这种画法,范宽的领悟是:“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宣和画谱》)吴作人:“在人生观方面,在思想境界上应当"无我",而在艺术表现上,在艺术境界上,要"有我"。我们谈艺术中"有我",不是象西方现代派那样,连现实都没有了,连造化都没有了。我们所说的"有我’不是脱离现实,不是脱离群众。我们要拿自己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也能使别人有所感受。“中国画向来重气韵、重意境、重格调,同中国的诗一样,靠的是胸襟、学问、修养。如果读者看了一幅画,读了一首诗,亦能在胸襟、学养上有所提高和收获,这就起了很好的作用。好的画,好的诗,可以使人 超脱名利欲望的束缚。---------潘天寿”。艺术史研究者石守谦感慨“一代代年轻人离中国的传统越来越远”。

宋朝文人的品行和喜好,造就中国文化的顶峰之态,也为中国的美学贡献多多。宋徽宗赵佶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却是不可否认的,有“书画皇帝”和“丹青皇帝”的称号。创立了“中国画的诗情画意”标准形式——集诗书画于一体(这样的形式犹如“声光电+SanDisk效果”的电影,其艺术效果;若是缺少题画诗,就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或,“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样难以表达作品中的思想、情怀!),自此成为了中国文人永恒的精神追求。画家黄宾虹自题山水道:“北宋画多浓墨,如行夜山,以沉着浑厚为宗,不事纤巧,自成大家。”艺术史学家高居翰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赞叹宋画之美:“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纸寿千年”,今天就连宋画因为年代久远而纸绢发黄的样子,也成为一种美学样式。如果有谁把照片拍出昏黄的韵味,宋画作为一种美学基因,已植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艺术史学家高居翰认为:“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郭熙《林泉高致》)的山水画。北宋中后期文人画兴起,苏轼、文同、黄庭坚、李公麟、米芾以王维和顾恺之为先驱,即兴创作,追求得意忘形的境界。他们技巧自在,精神复古,也是从他们开始,“替绘画开启了一种类似寄情寓兴的功能”(《图说中国绘画史》)。南宋的画家,一部分仍沿袭北宋大师的创作路径,以细腻的皴法表现壮阔的山川形势;另一部分转向偏角山水,以局部代全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梅兰竹菊确立在文人画题材中的地位,也是在南宋完成的。

1  宋徽宗作品

赵佶《芙蓉锦鸡图》,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

中国画的画面布局讲究气韵流通,《芙蓉锦鸡图》的气韵与构局,因为有画有诗,还有题款钤印,因此空间处理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芙蓉锦鸡图描绘秋天清爽宜人之景,以花蝶、锦鸡构成画面。画中锦鸡落处,芙蓉摇曳下坠之状逼真如实,锦鸡视线之际,双蝶欢舞,相映成趣赵佶却举重若轻,他在左边居中处出枝,画芙蓉花,一枝向上斜着出枝,一枝向右横曳,而一只五色锦鸡正好停于侧目而视枝上,更压弯了枝梢,这是多么的自然,画面是多么的优美。锦鸡的降落,背侧的姿态,头转向右上方,而尾羽斜贯,气接右下方,正好镇住两个大角,而与芙蓉花枝气韵相和。右上两只戏蝶,上下流连,正好是锦鸡注目的方位。如果这样来看画面,似乎画面下面显得空荡了,赵佶又从左下角斜画出白菊,两枝花头一斜一平,正好与芙蓉花枝的姿势相重!画面布局好了,难的是还要题诗,题款。在画中题诗,赵佶是开了先河的人。这幅画题五言绝句一首,这个题诗的位置,正好封住了右侧之上,不让气逸,又高于锦鸡的头部,更引领锦鸡关注的目光向右上角透发。赵佶自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释义为:秋天美景正浓,“冲淡了”寒冷,漂亮的锦羽鸡,立于枝头;君子行为,如儒家的五种品德:“温、良、恭、俭、让”;那么人间舒服轻松的生活,应该胜过凫鹥(凫和鸥。泛指水鸟。)逍遥的日子!)”其诗情画意,溢于画面,言简意赅,令人遐思无限;状物工丽,神情逼肖。锦鸡之神态,全身毛羽设色鲜丽,曲尽其妙,俱为活笔。芙蓉枝叶之俯仰偃斜,精妙入微,每一片叶均不相重,各具姿态,而轻重高下之质感,耐人寻味。图下几枝菊花斜插而出,增添了构图之错综复杂感,渲染了金秋之气氛,衬托出全图位置高下,造成全图气势上贯。芙蓉斜刺向上,使观者凝神于飞舞之双蝶。用笔之精娴熟练,双钩设色之细致入微,空间分割之自然天成,均足以代表北宋宣和间院体画的水平。赵佶的美学思想于绘画中注重诗意的含蕴回味和观察事物的精细入微以及写实表现的传神精切,于此展现得一览无余。工笔画之典雅与匠俗区分,其关键就在于胸怀修养的内营,运笔的动力节奏感和诗意的构成。观《芙蓉锦鸡图》,诚然如是。赵佶所为,典雅浓丽,诗情画意,俱显上乘。后人虽疑非赵佶所作,但这丝毫不影响此作的精湛技艺和精神境界,仍不愧是中国绘画史上院体画的上乘之作。画内藏印有“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是宋以降历代皇室重宝。赵佶意旨: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表现出了锦鸡的重量感。最后赵佶押书“天下一人”,末笔的开脚较分开,是赵佶很有特点的签字。像一个“天”字但是这“天”字的第一笔又和下面的有一段距离。其意为“天下一人”。 再综观全幅,可见其构局之美、之严谨。任何一部分甚至一枝一叶,一笔都不顺移易,稍微动一下,就会破坏全局的美,打破了平衡。全幅的气局成了有机的统一,有封有逸,有总的流势,向上向右上角引领生发。赵佶真不愧为一位艺术大师。  

宋 赵佶 《腊梅山禽图》 绢本设色 82.8x52.8cm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徽宗皇帝赵佶的《腊梅山禽图》,是一幅院体工笔花鸟画,有着文人画的意趣。 画面构图十分简约,两丛开花的萱草,一株劲秀挺拔的腊梅;几朵绽放的梅花,枝头上还蜷缩着两只依偎在一起的白头翁。画家笔墨细致。萱草、梅树、花朵的轮廓,都用工细线条勾勒,树杆的质感用干墨渲染皴擦,花朵则施以明艳的黄色,是典型的院体工笔。但是疏朗的梅枝,分明有着文人画的韵味。两只挤在一起的白头翁最为传神,鸟头都朝向左前方,呼应着左边的留白。身体成交叉向,两只鸟眼圆溜溜,显得机警而敏感,似乎一有风吹草动,随时就要腾空而去。蜷缩的山鸟,疏朗的梅枝,提示着冬末初春的乍暖还寒,而明艳的腊梅花和山鸟的机灵劲儿,则传递出万物正在苏醒的气氛。画面很简约,诗味却很浓,这是文人画的格调。画家意犹未尽,用他那独创的瘦金体,在画面左边写下一首诗情与画意基本吻合的五绝:“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画面右下角,有画家的瘦金体署款“宣和殿御制并书”,署款下面还有画家的画押,一般认为是“天下一人”四字的缩写,可惜在装裱时被遮住了。 北宋的绘画,一般画面上绝少有画家的署款和题诗。而此画不但有题诗,还有画家的题款和画押。这种诗、书、画、款、押齐全的形式,应该是宋徽宗这位风流皇帝的首创。此图写一株腊梅枝干略弯而劲挺直往上伸,极富弹性,互相交错而有变化。枝头几点黄梅开放,似乎有阵阵清香袭来。腊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偎均向着左侧画面,将观者视线引向画外。刻画工整细致,富有生活情趣。腊梅枝干以劲细墨笔钩勒,再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画出。笔墨的细粗、干湿配合协调和谐。由于画作中无法表现出“鸟语”的声音,亦无法描绘“鸟语”的内容,因此用“矜逸态”的诗句,将白头翁自鸣得意的神态描绘出来,使观画者彷佛听到了它吱吱喳喳的鸣叫声。而下一句的“弄”字,则在腊梅花绽,粉蕊呈露的姿态之外,带出了“花香”。下半首诗由“白头翁”联想到古语“白头同所归”,意指朋友间情谊坚贞,白头不渝;而“丹青”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颜色,其话色不易泯减,故以此二句喻友谊坚贞,指著白头翁,表白千年不变的心意;宋徽宗在绘制这幅作品内心充满了希望、理想、爱情与富贵,一种美丽幻想的宁静安闲绘画王国,不经意地浮现在笔意之中。他借腊梅、白头鸟(长春鸟)、山花、蜜蜂等动植物来描写情感和生命的关系。用寒冬季节的植物来诉说生命的坚定,把人们日常生活里,眼中最常见最熟悉的鸟类呈现在画里,借禽鸟之情来表明人间友情和爱情的坚贞。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6

  2  马远作品

南宋 马远 《踏歌图》 绢本水墨谈设色 纵191.8厘米 横10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踏歌图》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此图近处田垅溪桥,巨石踞于左边一角,疏柳翠竹掩映,有几位老农边歌边舞于垅上。中段空白,云烟迷漫,似乎山谷中还有蒙蒙细雨。远处奇峰对峙,宫阙隐现,朝霞一抹。整个气氛欢快、清旷,形象地表达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的诗意。踏歌是民间一种不拘程式的娱乐形式,用足蹬踏而作歌之谓。据《武林旧事·元夕》载李篮员房写南宋京城临安繁华气象的诗中,有“人影渐衡益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句。此外,张武子诗:“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都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可见踏歌这一娱乐形式在平民中甚为盛行。马远绘画师李唐,故《踏歌图》中的山石用斧劈皴。当然马远发展、丰富了斧劈皴的技法而有自己的特点。此图在具体画法上,用笔苍劲而简略,大斧劈皴极其干净利索,正是院体的典型特色。树木的枝干有下偃之势,则是马远个人的创造。这幅作品,从总体上来说,虽然不是边角之景,但在具体处理上,已经融入了边角之景的法则,所以,并不以雄伟见长,而是以清新取胜。尤其是瘦削的远峰,宛如水石盆景,灵动轻盈,绝无北宋山水画那种迫人心肺的压倒气势。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这是《踏歌图》的题诗,是宋宁宗赵扩把王安石的诗句抄录其上。也是马远要以画来颂扬年丰人乐、政和民安的景象。此画将人物画在画面的近景处,一老者刚过小桥,右手扶杖,左手挠腮,摇身抬腿,踏歌而舞,憨态可掬。随行二老者其中一人双手拍掌,双足踏节,另一人抓住前者的腰带、躬腰扭动,舞态可人。后行 人,肩扛竹棍, 上挑葫芦,身前倾,腰微弯,和节而踏。四个人动态不一、却动律和谐,人乐年丰之气象在活泼灵动的舞姿中呈现。垅道左面的两个孩子给画面添加了一股童趣,老少相宜,构成了画面人物动态与气氛的协调。画的中景是高耸的巨岩,宫阙在丛树中若隐若现。具有帝皇的象征意味。作者似乎在把这样一个观念体现在画中:人乐是因为年丰,年丰是因为皇帝治理有道。但从情趣上看,近中二景并不那么协调,有勉强为之之感。这是作者试图把自己对“村野俚俗”质朴的喜爱与对皇家“高贵雅致”富丽的崇尚这两种不同的情感统于一个画面中。虽然有皇帝的题诗赋予此画的思想内容,但也不能协调起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卧石与秀峰主要用大斧劈皴,其中在秀峰上夹用些许长披麻皴,岩石的凝重,秀峰的峭险与水纹柔和的勾法形成强烈的对比。

宋·马远《华灯待宴图》绢本,111.9厘米×53.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

在灯火通明的宫殿里,隐约可见几位官员屈身随侍皇帝饮宴。宫殿外头,乐舞的宫女摇曳着身姿;而一旁的树林,似乎也随着音乐起舞,枝桠栖斜,显得姿态横生。这些树林,由近而远,渐渐隐没于雾色之中,只见宫殿后矗立着几棵松树,和远处数抹青山。南宋知名的宫廷画家马远在绘制这幅画时,运用了别出心裁的手法。他让观画者从户外的角度,窥见殿中人物活动的情景,并借着殿外摇曳生姿的树木、和墨色浓淡烘染出的雾色变化,烘托出夜色中宫廷宴饮的欢庆气氛。然而,画家虽然没有让饮宴的帝王直接出现画面上,画上的题诗却点出了画题:“朝回中使传宣命,父子同班侍宴荣,酒捧倪觞祈景福,乐闻汉殿动驩声,宝瓶梅蕊千枝绽,玉栅华灯万盏明,人道催诗须待雨,片云阁雨果诗成。这首南宋宁宗杨皇后所题的诗,生动地记载了她一家荣宠侍宴帝王的情景。这位皇后所具有的书画素养,在历代的后妃之中,可是历史上罕见的。她曾经在当时多位宫廷画家如朱锐、马和之、刘松年、李嵩、马麟等的画上题诗,足见她对于绘画艺术的热爱。《华灯侍宴图》有御题(也作南宋宁宗杨皇后所题)的一首长诗。这首长诗描写晚宴的情形。此画即是表现晚宴的情景的。其下笔严正,用雄奇简练的笔法,表现树枝挺坚有力,水墨苍劲,用焦墨作树石,石皆方硬,危崖峭壁。树干瘦硬如屈铁,但刚健中又见柔合,其笔法豪放而谨严,变化多而融合,刚柔相济,豪放又严谨,整体上给人以气势纵横,雄奇简练的印象。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7

  

元代绘画在继承唐、五代、宋绘画传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标志就是“文人画”的盛行,绘画的文学性和对于笔墨的强调超过了以前的所有朝代,书法趣味被进一步引申到绘画的表现和鉴赏之中,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画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杜在《松壶画忆》中所言 :“古来诗家皆以善变为工,惟画亦然。若千篇一律,有何风趣,使观者索然无味。3  钱选作品

《秋瓜图》元 钱选 纸本设色,纵63.1厘米,横30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精致典雅,与宋代小品画一脉相承,然而又透出一股书卷气,即所谓精工之极富有士气,精致而不艳丽,细腻而不纤巧,作者在追求一种清润淡雅的画格。画家在图中题诗一首:“金流石烁汗如雨,削入冰盘气似秋。写向小窗醒醉目,东陵闲说故秦侯。”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对隐逸生活的态度和自己的情怀。钱选的作品中,大多有自己的题诗和跋语,他运用笔墨表达自己的主观情绪,又结合诗意来充实画意,无怪黄公望说“知其诗者乃知其画”。这种诗、书、画三者结合的形式,被后来的文人画家广泛使用,形成中国绘画的传统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钱选在开创有元一代的画风上,是起了先驱作用的。从《秋瓜图》中可看出,其折枝瓜果画法在写生基础上更经过了艺术提炼,删繁就简,突出了画面的意境情趣。这个转变,除与钱选本人“天机”有关,也与元初花鸟画渐变简逸的时代风尚密不可分。画瓜的题材与瓜瓞绵绵、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有关,显然可以符合市场的需求。但画家在画幅上方的题诗中,更提及“东陵瓜”的典故。秦朝的东陵侯召平,在秦亡后降为平民,因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以为业。由于他种的瓜味道特别甜美,遂被称为东陵瓜。东陵种瓜,钱选售画。对于在宋亡后摒弃儒士身分、转为地位不高、谋生不易的职业画家的钱选来说,想到这位生活艰困、因种好瓜反而留名的没落贵族时,或许亦有一种跌落红尘的同情共感之慨。

《王羲之观鹅图》元 钱选 长卷 纸本 设色 23.2X92.7厘米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为长卷,画面开阔。远景为平远山水景色,中景为一片宽阔河水,水面开阔平如镜,有几只白鹅正在河面上戏水,使谧静的河上略见生气:近处为村落,下面为坡石,坡石间和平地上,丛生松林杂树,树的后边为一座较大的屋宇水榭,水榭中站着两人,高者为此画主人公王羲之,正在凝视前方河面上戏水的鹅群,神情专一,仔细观看鹅群戏水的多姿多态。王羲之的身后为幼童,似乎也随着主人正在观看一群白鹅。在画面左侧,作者有一首七言题诗: “修竹林间爽致多,闲庭坦腹意如何。为书道德遗方士,留得风流一爱鹅。” 画卷隐居题签为乾隆御笔:“钱选《观鹅图》真迹,内府御玩。”下钤“神品”、“御赏”二玺。在画卷引首部分书有“山阴逸兴”四字,上钤 “乾隆御笔”玺。画心左上方有乾隆丙寅御笔诗:“墓高风有足多,独推书圣却云何。行云流水参神韵,笔阵传来只白鹅。”画心上部钤“稽古右文之玺”,上有“苍”字,与之配套的有内府五玺:“三希堂精鉴玺”, “宜了孙”、 “乾隆鉴赏”、 “乾隆御览之宝”与“石渠宝笈”玺。

《王羲之观鹅图》清丽恬静,画面布局松紧结合,一河两岸式的构图拉开画面,节奏舒适。近景处绿坡青石、苔痕河草清晰可见,远景处则林木笼烟,峰头相叠,缥缈连绵,意境深远。画面左方近岸绿坡青石临水画就,水草依据土坡走势散落,青石于土坡相叠回旋处耸立,有傲然的正面之状、有夹杂树木的卧石之姿、有半隐土坡的残石之形、有散落坡脚的细碎之态,形态多样,布局合理舒适,无刻画之嫌。循坡往上,树木丛生于绿坡之上,郁郁葱葱,闲亭掩映其中。树木错落有致,或散于土坡、或交错于青石间、或掩映于闲亭后,千姿百态。画中树木种类不一,夹杂生长。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青绿敷色不同于晋唐工细的青绿技法,而是其自成特色的相对粗放的笔势运转。树叶有用重色点就淡墨罩染出树形的,有用浓墨勾画叶形再赋色的,有直接用色点在树枝上的,而且淡色罩染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勾画的叶形进行,用笔十分自由;勾勒的叶形也是提笔信手而成,潇洒自若。树木浓淡相宜,赤青相间,层次感强。掩映于丛树中的白衣飘举的羲之和青衣拱手的书童正凭栏观赏水中嬉戏的两只白鹅,构成了全卷的画眼。王羲之神态自若,悠然自得,水中双鹅相顾回眸,自在嬉戏,并无被人打扰的聒噪,画境之清之静极甚,充满文人雅趣。闲亭后方有翠竹一片,摇曳生姿,用墨浓淡相生,将竹林的纵深感表达得恰到好处。

简要介绍:王羲之是中国的大书法家。 据说他很爱鹅,并自鹅颈的柔美劲道中悟出书法柔中带劲的创作灵感。 王羲之也是一个辞官退隐的名士,这对钱选来说,也是一个同病相怜且可借之述怀的人,所以钱选在画幅后面有感而发地题下这样的诗句:“修竹林间爽致多,闲亭坦腹意如何;为书道德遗方士,留得风流一爱鹅。 ”生命的激越过后,留下的也只是那不关痛痒的爱鹅的故事而已。 钱选此画用青绿山水的方式来表现,他的青绿山水师法赵千里,但由于钱选本身个性及其生活环境的关系,使他的设色转而清丽雅淡。 此画的右半部是清旷的湖水及一列黛青的远山;而画的左半部是王羲之在凉亭里观鹅的景致,亭台临水而筑,亭外有丛修竹和一些不知名的树丛,钱选用鲜艳的青绿色彩涂绘在轮廓分明的树丛上及笔墨勾勒清楚的石头和湖岸。 修竹和树丛的叶簇,钱选用一种规律化的方式表现,从而产生装饰性的效果。 画面的重点是在亭子里的王羲之和亭下湖水里的两只白鹅,但是他们的比例在画中又显得过小,所以钱选所要表现的其实是一幅山水画,只是他借王羲之的故事来填补画面的结构和强化山水意喻的深度,更重要的是钱选借王羲之来转化自我心胸的郁闷和面对山水的情致。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8

  4  赵孟頫作品

赵孟頫之后元明清的美学发展,绘画、文学、书法三者已经无法分割。画家不可能没有诗文底蕴,文学的追求从主题喻意,到诗文题字内容,都不是传统只讲求技术的画匠所能应付的。在文人画美学主导下,“匠气”反而成为最低劣的品质,成为文人嘲笑的对象。书法对文人而言,是从小锻炼自己的基本功。“横平”、“竖”、“点”、“捺”、“撇”、“磔”,是书法线条,也是绘画元素。在书法上,赵孟頫用心临摹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的经典作品,力求从魏晋人的作品中吸取营养。

赵孟頫临摹的拓本字帖,与钟、王、智永原写本的神采也已有距离。这样,赵的书法也只能是古人的影子,而不可能是古人的再现。加之晋人席地而作、悬空书写,与元代端坐高椅、据案书写的姿势截然不同,书写效果判若有别。这样,赵孟頫虽主观上追摹古人,而实际上却产生了一种貌似古人的新的书风。但宋末元初时,已没有东晋人那种以玄风为背景的风韵。赵孟頫一心尊古、规模古人点划的临帖方式,对明清以来的书学影响很大。至于他借鉴行书的笔法与小楷的结体来写大楷,创造出一种别于欧、柳、颜体刚性楷书的柔性赵体楷书,则因其适应性强,大可书写匾额,小可誊录殿试大卷,影响就更大,试看元代刻书一律通行赵体,就可知赵字的风行程度了。 

赵孟頫重新界定了“书画同源”这一古老成语的全新理解,也清楚昭告了新文人美学以书法主导绘画的精神实质。以作品来看,赵孟頫的书法量多而质精,书风一直影响到元明诸家,在董其昌身上做了总结。到清代金石派兴起,传承了几百年的赵孟頫帖学风格才受到批判与怀疑。如果赵孟頫的绘画透露了他向往隐居,向往放逸于山水的心愿,开创了元代汉族士人“逸笔草草”山水的最早格局;那么,他的书法却相对之下有及多拘谨,有太多“优雅”、“唯美”、“姿态”的讲究。

《诸葛亮像》轴 元·赵孟頫 纸本60.5x45.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绘诸葛亮手持如意,凭隐囊而坐。隐囊的渊源在印度,汉译佛经中名作丹枕或倚枕,系印度上流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习用之具。丹枕很早就进入中土(中原),传播时改名为隐囊。此图像中的隐囊既有图式相因的成分,也有着生活中的真实为依凭。画上有篆书款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南轩)赞曰:“惟忠武侯,识其大者。仗义履正,卓然不舍。方卧南阳,若将终身。三顾而起,时哉屈伸。难平者事,不昧者几。大纲既得,万目乃随。我奉天讨,不震不竦。维其一心,而以时动。噫侯此心,万世不泯。遗像有严,瞻者起敬。汉郡张栻赞;左上角有“赵氏子昂”朱文印。

《疏林秀石图》元 赵孟頫 76x40cm

《疏林秀石图》是颇能代表赵孟頫“古意”的作品。此画为立轴构图,全画的形象内容极为简略,画面不到二分之一的地方用淡墨枯笔信手勾勒、皴点结合而写出大小、深浅不同的山石数块。最近景地面上有枯木三株,地面及石后还点缀野草、修竹数丛。树枝上缠有枯藤,右上方是赵孟頫的题款,并铃有印章。右中是陈琳所题诗日:

“浮玉滩前放舟去,山鸟鸣烟隔大树。碧澜堂上忆王孙,白石丛篁带秋雨。”

上左是丹丘柯九思的诗题日:

碧浪湖头三色苕,溪晚岫烟萝。一迳疏林秀石,水晶宫里显婆娑。

纵观整幅画面,给人以荒凉萧疏、冷寂落寞之感。再加上画家富有个性的书法用笔,这种感觉就更为明显与强烈。如果再联系陈琳的诗句“碧澜堂上忆王孙,白石丛篁带秋雨”的心境描述,一种亡国之恨的悲伤情绪就愈发明朗。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国后曾写了一首《虞美人》,其中词里有这样一段令后读者叹惜不己的形象描写与作者无限怀念的亡国之痛:“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所写的词,正好印证了赵孟頫作此画的心境,只是李煜是亡国之君,比赵孟頫更深切地感受到失去江山的痛楚,心里有更多的犹如滚滚东流江水般的一怀愁绪。赵孟頫的这种曲折隐晦地表达主题思想的方式可谓煞费苦心,这也说明在元朝统治时期,当然更确切地说,应是在封建主义专制时期,为了人的生命的保全,不得不采取这种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人的忧郁心境。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后就是由于写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一词句,被宋朝皇帝赵匡胤认为他在怀念失去的江山,还有重震旗鼓,恢复失去王朝之意,而将他用毒酒赐死。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赵孟頫仕元,也是迫不得己的事,并非他内心所愿。当然,在此画中,作者的学识修养与提倡笔墨的书法趣味也如实得到体现。他在《疏林秀石图》后面的自题诗中还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以书入画,并非是赵孟頫的发明与独创,早在唐代,吴道子那满壁风动的兰叶描,就是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观张旭狂草书法所获得的妙悟。但赵孟頫却将书法与绘画的结合上升为理论并竭力提倡,最后终于被元代的文人画家们接受。赵孟頫一生都致力于“古意”,“师古”,在他的影响下,元代画家终于形成一股力量,打破了当时画坛上清一色马、夏画风的一统天下,使元代文人画有了新的发展,并自成一体。赵孟頫除了众多的山水作品传世,人物有《红衣罗汉》,鞍马有《浴马图》、《秋郊饮马图》等。由于他仕元,历来评论家对他褒贬不一,贬他的评论家总认为他的人品不高尚,而对人品的评价恰好又是古代艺术评论家们热衷的话题。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9

  在元代画家眼中,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还在于笔墨本身。书法所强调的气韵,既能展现文人的功底,又能抒发心胸。其实,至简与至深的情意,无非是在苦不堪言的环境下找寻一条精神出路。政治上无所建树的汉族知识分子,除了将书法融入绘画中,甚至不惜把古典文学、篆刻、绘画等艺术形式,统统放入画作,使其不仅成为了布局的一部分,更直接代表了作者的心声。如此,寓情于笔墨间的元代文人,好像没了魏晋子弟的狂放,变得内敛低调,不是性格孤僻,就是有令人哭笑不得的怪癖。黄公望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南方云游,在师法传统、师法造化上都下了很大工夫,力求将主观情怀熔铸于自然景物的刻画。这在他的《写山水诀》中可见分晓。他云游时极其注重写生,总是“于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他通过观察总结出:“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他所游览的松江、太湖、杭州一带的山水皆与北方峭拔雄奇的山势有异。

5  黄公望作品

天池石壁图》元 黄公望 绢本 浅绛设色 长度139.4厘米,宽度57.3厘米。

《天池石壁图》就是元四家之冠的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浅绛山水画的代表作。于七十三岁时精心之作。图绘苏州以西三十里的天池山胜景。现在该画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是属于绢本,设色,长度长139.4厘米,宽度长57.3厘米。此图描绘的是苏州以西吴县境内30里的天池山胜景,层峦叠嶂、杂木长松、烟云流润、气势雄浑。画面左下方三棵巨松高耸、杂树林立,茅屋隐约其间。隔溪一大山拔地而起,层层盘桓而上。至右中,一池四边石壁陡立,桥阁筑于池中,飞瀑泻水,为点题之笔也。此画构图繁复,但用以勾画的线条和皴笔十分简略。大山通体以赭石铺底,然后以墨青、墨绿层层烘染出高低、远近之层次。后人对黄公望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誉。上面有柳贯(1270年~1342年)的题跋:“性(通假字`幸')之,得大痴道人天池石壁图,请予作歌(诗之意),予爱其合作,歌而识诸图上,而且以发道人,燕闻一笑。连峰嶤嶤云蔟蔟,石壁天池秋一幅;大痴道人骑鲤鱼,梦入神山采蛾绿;觉来两鬓风冷冷,颢气涌出芙蓉青。谾岩下汇龙池水,绝巍观高连阁道。星道人弄笔笔不知八柱谁其张地维?金绳铁纽一何壮,鸟道险绝横峨眉。三百年来画林壑,董米中问称合作,何尝惜墨点微茫,间亦涂册记摇落。吴兴室内大弟子,几人斲(斲:斫的异体写作斲)轮无血指。十日五日一笔成,能事于今夸亹亹(亹:缓慢流动,无休止;形容孜孜不倦。) 。大痴小黠俗所诃,道人迕物良已多;微君自起歌黄鹄,奈此石壁天池何?至正二年人日,翰林待制柳贯”(本诗歌与李建强教授、书法家唐炜等共同勘正)明代董其昌极其欣赏黄公望,将他奉为“南宗”山水的最高典范。他还将黄公望山水画中的清逸秀拔、繁简得宜融入自己的画中,影响到他的学生王时敏,并合王鉴、王翚、王原祁之力,将黄公望的绘画风格推向极致。我们纵观“四王”的全景山水图,无论是构图的繁复,勾皴的简约、洒脱,还是用墨、设色的浅绛风格,都可以清楚地发现黄公望《天池石壁图》的影响。《天池石壁图》为黄公望代表作.署:“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为性之作天池石壁图,时年七十有三.”,画幅上端有元柳贯题记.《寓意编》,《大观录》等著录。画面左上方有作者行楷书题款三行,曰:“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为性之作《天池石壁图》,时年七十有三。”钤“黄公望印”朱文印、“一峰道人”朱文印、“黄氏子久”白文印。“至正元年”为1341年,黄公望时年73岁。


《丹崖玉树图》元 黄公望 立轴 纸本设色 43.8x10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丹崖玉树图》为黄公望的晚年之作,最能代表黄公望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突出成就。黄公望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学董源、巨然一路的画作,《丹崖玉树图》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幅。图中山峦重叠,高松杂树遍布于窠石坡岸之上,梵寺仙观掩映于山石林木之中,若隐若现,点缀左右。山下林木葱郁,坡石相间,一位老者正策杖徐行,溪桥横卧,净水流深,一派幽远浑融的景象。整幅画中群山积翠,层峦叠嶂,颇有宋画宏大的气势。近处长松用长线条勾轮廓,然后皴鳞片、勾松针。其余杂树或圈、或点,皆温润柔和,无强悍之气和奇峭之笔。山石多采用平缓圆浑的山体结构,长短披麻皴兼施,先以淡墨勾皴,再用浓墨点苔,层层提醒。景往后移,丘壑连绵,远树含烟。整幅画面设色淡雅,苍然浑秀,体现了画家寄情于景、寄乐于画的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那份独有的笔墨意境令人回味无穷。《丹崖玉树图》上部分,有名仕题跋:“雾阁云窗飘渺间,丹崖玉树绝跻攀。桃园只尺无人识,海上徐生漫往还。”“一峰居士精神健,此笔前生应画师。南郭子綦今丧我,东方曼倩不逢时。涧溪岩岫绝幽远,草树云烟相蔽虧。亦欲求翁写东绢,祗惭投老买山迟。河东张翥题(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 山上出云山下雨,树杪飞泉干丈吐。何人结屋云泉间,满地松阴如太古。丹丘老仙性爱山,芒鞋竹杖不放闲。江湖安得具小舟,挂冠来与此老游。金溪徐霖(1439~1502),”陆行直 善书,工诗画(诗画清劲)【元】题:“千岩万山,白云心自闲。结屋万山深处也,分得云半间。人生良鲜欢,世事纷纷行路难。早处同防瑶草,莫把当画图看壶中。 金涧飞来晴雨,莲峯倒插丹霄;蘂仙楼阁,隠岧嶤几树碧桃开了;醉后岂知天地月寒,莫辨琼瑶一声鹤呌,万山髙画出洞天春晓。 筠庵   《丹崖玉树图》构图甚繁,用笔却甚简。画面下方留有大部分空白,山石少皴或不皴,与全皴的乱石形成对比,愈显画面之空灵而充实。设色浅绛,淡冶秀雅,笔法松秀。在笔法上,变宋人的繁缛缜密为简括松秀,减弱水墨刻画,改以勾皴为主,略加渲染,生动地表现出了江南山峦质地松软、平淡秀逸的特点。正如清代画家恽寿平所说:“其皴点多而墨不费。”由此在深厚中透出清虚疏宕的气韵。黄公望的这种浅绛山水画法不仅发展了董源、巨然的山水画传统,表现出江南清丽明洁的山色,也符合元人洒脱超逸的审美观,为后世所崇尚和发扬。由于《丹崖玉树图》作于纸本上,较之《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等绢本作品更能彰显出笔墨融合的韵味,用笔松秀,点染随意。画面不像董源、巨然的山水画那样湿润滃然,几乎不加烟云烘染,在不着笔处体现出迷蒙浮动的云烟雾气。画作虚实开合,增添了山水的灵秀,故虽崇山满纸而无迫塞之感。王原祁评黄公望画作时曾云:“每见其布景用笔,于浑厚中仍饶逋峭,苍莽中转见娟妍,纤细而气益闳,填塞而境愈廓,意味无穷。”此作堪为代表。1959年,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在筹划一项书画展时,无意间发现了黄公望的一幅画。经专家鉴定,这幅画便是其浅绛山水画的代表作《丹崖玉树图》。本图无作者款印,由图中时人张翥的题款“一峰居士精神健,此笔前生应画师”可知此图为黄公望所作。另有陆行直、王国器、徐霖、无名氏等多处题款。裱边有明董其昌二跋,清潘亦隽一跋。此画曾被董其昌、张见阳收藏。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0

  6  吴镇作品

《渔父图》轴 84.7×29.7厘米 吴镇 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镇喜作《渔父图》以抒其怀,平生所作《渔父图》甚多,存世四幅,景物基本相似,此图原是四条屏中的第四幅,为其中代表。画作之上,但见群山耸峙,远岫在山岚雾霭之中若隐若现。零星几点树木,装点着山麓峰顶。坡旁水泽,小舟闲泊。一渔父头戴草笠,一手扶浆,一手执竿,坐船垂钓,境界迷蒙幽深。全图墨色苍润,山石、树木、枝叶浓淡交替,笔法多变,皴擦点染,借以表现层次关系并突出主要物象。画上自题:“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腮鲈,诗筒相对酒葫芦。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四幅并题。”此情此景,渔父头戴斗笠载酒船头,一任小船随波逐流,大有几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潇洒架势,庄周“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为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的超脱之境亦跃然纸上。《渔父图》画远山丛树,流泉曲水,老树平坡。坡旁溪水一泓,小舟闲泊。一渔父头戴草笠,一手扶桨,一手执鱼竿,坐船中垂钓。笔法圆润,意境幽深。吴镇的《渔父图》大都以秀劲潇洒的草书《渔父群》相配,诗、书、画相得益彰。即如此图中所书:“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鳃鲈,诗筒相对酒葫芦。”诗为画图点睛,真切地表达出“一叶随风万里身”的隐逸情思。

吴镇出生前一年,南宋灭亡,文人的境遇相比宋代简直是天壤之别。伴随着吴镇成长的是国内起义军席卷,暴乱水灾地震更使得社会动荡不堪。元朝军队还远征他国,战争频仍民不聊生。难怪其《沁园春·题画骷髅》叹道:“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几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土一丘。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吴镇终身不仕,卖卜于钱塘等地,这“渔父”大概也正是他精神世界的化身吧。


《松石图轴》元 吴镇 纸本105.6×31.7

《松石图轴》一古松的枝杆横卧上方,松下有湖石水草,构图呈上下两段,留出大片空白,各自为阵且互有联系。用浓墨在树石上点苔,浓重厚密。树石用笔倔强刚劲而不张扬外露,多用中锋,沉着老到,得古松苍劲之质,古松虽老,但无枯涩之感,干淡的用笔不失腴润,墨法鲜活,鲜嫩的水草和斑驳粗重的古松形成鲜明对比。凸现在视野中心的只是一棵松树,然而他画的不是直立挺拔的苍松,而是一株干如弯弓,枝干倒长的怪松,它巍然挺立,雄视万物,表现出一种世俗难以羁绊、常人难以匹敌的气慨。吴镇对大树的形象也是情有独钟的,几乎每幅山水画均有此类形象。吴镇在树的种类上往往是有选择的,他最喜欢选取被赋予隐逸人格象征的古松来充实画面。在近景中吴镇很少画杂树而是喜爱强调几棵大树,个个粗壮而枝叶茂密,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的孤傲、不同凡俗正是吴镇抗怀孤德个性的自喻。《松石图轴》题跋:“着髯后格平,老藓点石日,自竹窗晚作清涛,喜之为维起。  至正四年取七月一日雨过  梅花道人戏墨”。名款为“梅花道人墨戏”,铃印“梅花庵”、“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系清宫旧藏之物。

泊的意境,有一种“静之愈静、空之愈空”的韵味。他把赵孟頫的“一水两相隔”的形式发展到极致:中间大片水域,几棵孤树,远处渺茫的山石。他的画没有些许的人间烟火气,流露出一种简淡超脱的情绪。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1


  7  倪瓒作品
  

《六君子图》元 倪瓒 纸本墨笔 61.9x33.3cm 上海博物馆藏

《六君子图》作于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时倪瓒年四十五岁。《六君子图》,该藏品上有倪瓒自题:“卢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灯出此纸,苦征余画,时已惫甚,只得勉以应之。大痴(黄公望)老师见之必大笑也。倪瓒。”知倪瓒此时四十五岁,而黄公望长他三十二岁,其时已是七七岁老者。黄公望曾以十年时间为倪瓒画《江山胜览图》浅绛山水卷,长二丈五尺多,倪瓒推崇他,尊称“老师”,可知两人相交之深。后黄公望果见此图,并欣然题诗图上:“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陁。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大痴赞云林画。”此图之名“六君子”,应该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画幅中有元黄公望、朽木居士、赵觐、钱云等人题诗。诗塘中有明人董其昌题识,裱边有明人王铎,清人周寿昌、许乃普、陈荣等题跋或观款。《六君子图》写江南秋色, 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 疏密掩映, 姿势挺拔。图的上部有远山地抹。全图气象萧疏, 近乎荒凉, 用笔简洁疏放。此图后有黄公望题诗云:“远望云山隔秋水, 近有古木拥披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 正直特立无偏颇。”《六君子图》因此得名。倪瓒生活于元代后期,其时文人绘画的创作理念和纸本山水画的“干笔皴擦”笔墨技法已经完善,而《六君子图》可谓经典之作。

《六君子图》构图依然是典型的倪画“三段式”:一水间隔两岸,近岸土坡陂陀,挺立着六株古木,据辨析是:松、柏、樟、楠、槐、榆树,背后河水茫茫,遥远的天边是起伏的山峰,意境清远萧疏。其时倪瓒的笔墨风格也趋成熟:勾、皴用笔燥而灵动,山石以其特色的折带皴勾、皴,而土坡则兼用披麻皴乃至解索皴,使土和石的形态及质感更为分明;树分别以2株和4株聚合,枝干挺拔,彰显“正直特立”,而树叶则2株以线勾,4株为点叶,或横点,或直点,或介字点,前浓后淡,错落有致。以干笔在树身和坡石的结构折转处及暗部略施擦笔,然后以淡墨破染,浓墨点苔,达到结构扎实,层次分明的效果。倪瓒《六君子图》以树喻君子,表达了作者对君子“正直特立”高风的崇尚。这正是宋元以来文人绘画借物寓志的一大特色。倪瓒好画墨竹,有人指责他画的竹似麻,似芦,他自解:“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在《答张藻仲书》中更是明确地阐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无异宣告了文人绘画的宗旨:一方面,文人将诗情画意融入画中使绘画不再是现实的简单再现,而是寄托了人们希望的理想世界;而另一方面,文人又将绘画划定为仅供个人娱乐的笔墨游戏。以枯而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凉空寂的意境:近则秋树稀疏萧瑟,远则山峦绵延横亘,其水面空阔冷清,画上有多人题诗。

《渔庄秋霁图轴》元 倪瓒 纸本水墨 96.1x46.1cm 上海博物馆藏

《渔庄秋霁图》描绘太湖一角晴秋傍晚的山光水色。湖水浩渺,遥接逶迤山脉。近处小丘上有嘉树五株,参差错落。疏笔亁墨,精心勾皴,笔法方中参圆,简中寓繁,给人以耐人寻味的笔墨意趣。图上有自题诗跋,言此图为作者五十五岁(公元1355年)作于好友王云浦渔庄,七十二岁时重题。裱边有明董其昌的行书题签,又有孙克弘、董其昌和宋旭题识。《渔庄秋霁图》笔墨干枯,简练,意境荒寒,气韵深远。寥寥数笔,饱含了复杂的心绪以及对审美理想的追求。此画不仅创造了一种荒寒旷远的绘画意境,而且也将元代的山水画的用笔技巧推向极致。另外,作者在十八年后(1372年)重见此画时感怀往昔,补题诗款。题识: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瓒。倪瓒是元后期画坛的领袖人物。倪云林的山水画追求萧条、淡泊的意境,有一种“静之愈静、空之愈空”的韵味。他把赵孟頫的“一水两相隔”的形式发展到极致:中间大片水域,几棵孤树,远处渺茫的山石。他的画没有些许的人间烟火气,流露出一种简淡超脱的情绪。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2

  8  王蒙作品

《春山读书图》轴 元 王蒙 纸本墨笔 纵132.4厘米 横55.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春山读书图》画松林中茅屋数椽,有士人读书其间,水边茅亭里又有闲坐观赏之士,环境十分幽静。用笔凝练飞动,沉着有力,山石苔点全学巨然用破笔点出,益见山容的浑厚苍茫。画上自题七律二首,署款不记岁月,但书“黄鹤峰下樵叟王子蒙画诗书”行书一行,藉知此图当为作者隐居黄鹤山以后所作。王蒙自题:“阳坡草软鹿麋驯,抱犊微吟碧涧滨。曾采茯苓惊木客,为寻芝草识仙人。白云茅屋人家晓,流水桃花古洞春。数卷南华浑忘却,万株松下一闲身。春尽登山四望赊,碧芜流水绕天涯。松云瀑响猿公树,萝雨烟深谷士家。露肘岩前捣苍术,科头林下煮新茶。紫芝满地无心采,看遍山南山北花。黄鹤峰下樵叟王子蒙画诗书。”

《春山读书图》是王蒙在晚期探索一种平面化的山水样式的产物。这幅作品完全是用短促、干涩且多为解索皴的笔触完成的,绝无王蒙以往惯用的渲染和丰富的皴擦。然而却有一种非常微妙的美感和视觉效果。整幅图以水墨为底,仅在树干、茅草、木质窗棂、栏杆及人物肤色等处着赭石色,不再有其他色,显得极为别致。《春山读书图》构图为王蒙典型的长松高岭格局,下方土岗及屋后耸立着五棵巨松,枝干倔铁,鳞皴龟裂,松针则以细笔由下向上勾剔,层层叠叠,形如卷云,已是元人画法。屋内有一生徒在读书,而岗阜的右边是水,近处有一水亭,主人端坐,小童侍后,似在观赏春景,而水之远处,深入山谷,有一屋,内有一人似在劳作。图的上方是两座山峦,簇拥着一峰高耸,山头又是王蒙画中常见的拳头状,山石施以其老成的解索皴,极其恰当地展示了南方土石山的构成。山头及坡顶密布丛点,以点带擦,干笔与湿笔交融,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山景象。

《花溪渔隐图》元 王蒙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24.1厘米 横56.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花溪渔隐图》描述画中两岸桃树花开,渔人泛舟垂钓,茅舍人家,远处的山麓村落。人物行走山径等视觉焦点管领观览全画的动向,清晰合理的景致结合着山水,呈现出一幅真实可及的渔隐景象。s型画面、层峦叠嶂、幽静深远、雄浑壮丽、布局较为清晰,缓和。图绘山泖之间,溪水聚而成潭,山角下茅舍一区,杂树环绕、绿树成荫,房中有妇人活动。门前有潭水曲折,坡岸参差,水中一舟轻渡,高士垂钓其间;画面下部有树木坡岸、屋宇、人物;画面中部山坡逐渐向上,其势愈陡,至上部而成高山大岭。这幅画中,其画的意境幽深,山重水复,渔村茅舍,似进入了世外桃源,引人入胜。反映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眷恋对于隐居的流连。《花溪渔隐图》款题:御儿西畔霄溪头。两岸桃花绿水流。东老共醉千日酒。西施同泛五湖舟。少年豪侠知谁在。白发烟波得自由。万古荣华如一梦。笑将青眼对沙鸥。黄鹤山中樵者王蒙 敬为玉泉尊舅画。 并赋诗其上。可知此图是画给他的舅舅(赵孟頫)的,诗的内容反映了他对泛舟五湖和隐居山水中的向往,当然也是他舅舅的向往。这是当时多数知识分子渴望远离尘俗的烦嚣喧闹,而归于自然之中,过着泉石啸傲、渔桃隐逸式生活的共同向往。前篆书“花溪渔隐”四字。后有沈梦麟题云:游尘野马日纷纷。 溪上群峰紫翠分。欲趁渔舟问津去。桃花源上下灵氛。洪武癸西九月晦日。霜睛策杖。过宗侄口口隐居。索题俚句云。华溪沈梦鳞。左方中又题:终日垂竿古渡头。时人谁识旧风流。暂依此处种桃者。还忆当年载药舟。对景使人怀角绮。入山容我问巢由。得鱼活酒共妻饮。一醉忘机笑狎鸥。后署都良次韵。全图境界幽深,气势雄浑,景物丰茂,两岸桃花盛开,洋溢着盎然春意。反映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眷恋,对于隐居生活的流连。王蒙画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层层皴染,墨法苍老中含秀润,浑厚中显劲峭,骨力充足,使观者弥觉满幅生气,散发不尽。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3

  9  柯久思作品

《秀石疏竹晚寂图》元 柯九思 立轴 纸本墨笔  88×30cm

此图所绘:稀疏毛竹、凉亭桌凳,秀石突兀、浮萍荡漾,河水平流、空旷寂凉,人去琴孤、小舟安在?

题跋:

1、浮玉滩前放舟去,白石丛篁带晚寂,玛瑙坡上潇俪雨,寒禽鸣鸣隔疏竹。王元章题。

2、芳草孤舟渡,幽居一径通,江湖春雨外,墟里暮烟中,机息鸥先下,花飞水自东,临流无限意,画史若为工,巴西邓文原。

3、永乐十年夏五月豫章后学胡俨拜观。

题签:元柯九思秀石疏竹晚寂图,黄宾虹题。

款识:秀石疏林秋色满,窗瞰鸥波可钓鱼,丹丘柯九思。

钤印:柯九思(朱)

鉴藏印:元章(白)家在沙邨古渡头(白)寒云庐(白)朱彝尊印(白)

《斗笠先生》元 柯九思 立轴 纸本墨笔 70×38cm

天历元年(1328),柯九思游学建康经人引荐结识了怀一图帖睦尔。不久怀王继位称帝,是为文宗。柯九思被授予典瑞院都事(正七品,掌管瑞宝和礼用玉器)一职。天历二年,元文宗仿宋阁学制,柯九思被迁升为奎章阁鉴书博士(正五品),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画的鉴定。皇帝对柯九思颇信任,为让他能自由出入禁中,皇帝特“赐牙章得通籍禁署”,与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一起常侍皇帝左右。

题跋:斗笠先生不识何许人也。负蒲击板行脚天涯。声声叫道:我不化你施经造庙;我不化你塑像装金;也不化你难舍的地土;也不化你有用的金银,我只化你安插了本来面目,莫叫亏损了自己的良心。一念中有些差错,五更头还该醒省。因此上写几句鹧鸪词。便是募缘的小引。荀池马士凤书。

题识:台州丹邱先生柯九思绘。钤印:九思钤印:荀池、扶风

柯九思的书法于欧阳询笔法之外融入魏晋人之韵,结体严整,字体恬和雅逸,雄厚重中见挺拔之秀气,深受赵孟頫推崇尚晋人书法观的影响。正如清人王文治所说:“丹邱书体仿效率更父子,力求劲拔,乃—望而知为元人书,时代为也。”行楷是其所长,他的存世书迹有《老人星赋》、《读诛蚊赋诗》、《重题兰亭独孤本》等。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4

  10  朱德润作品

《听泉图》元 朱德润 1341年作 镜心 水墨纸本

《听泉图》,此图所绘:大山飞瀑、急湍直泻,云雾迷林、古松迎客,硕身荫蔽,凉亭高士、心无旁骛,泉声叮咚、如磬美妙,时而平和、时而进欢,好一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款识:1 至正元年夏五二十九日,朱德润作。2 岩亭听飞泉,啸傲面霞壁。小草叶初黄,长松翠欲滴。心随飞鸟闲,机共停云寂。拊膝有深情,清襟何用涤。同郡欧阳衡题 3 是帧为杨仪、曹君谦故物,今归诸陆子、子虚氏;子虚乃贞山给本族弟,绘事绍余观之,苍润清逸极叹其住,昔人謁泽民画,立子久舜明之问询不语也;相与嘱并数语,因假归题于文瑞楼。建安山人雷鲤

钤印:朱、朱氏泽民、存后斋、眉宇散人、德润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虚斋之精上品、元济恭藏、虚斋审定、庞来臣所藏宋元真迹、陆氏家藏


《松溪钓艇图》元 朱德润 纸本墨笔 纵31.5厘米,横5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松溪钓艇图》绘坡石间一株古松傍岸,老干盘屈势若虬龙。松旁杂树、小草相衬。松前湖面空旷浩渺,远山一抹,遥接天际。一叶轻舟载三人缓行于湖中,打破了画面的沉寂。图中松树用笔尖劲爽利,坡石皴法婉和温润,浓淡有致。人物用白描法,笔简神完。画风学李成和郭熙又有己意。图中自题诗日:“丑石坐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知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朱泽民。”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5

  11  马琬作品

《秋林钓艇图》元 马琬  纸本 92X38cm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方陶九成隶书识云。柔兆涒滩八月望。余侍原实孙先生过杨翁。留饮竟日。焚香啜茗。雅论清事。酒余。翁出扶风马文璧氏所画树石一幅。上有臧祥卿沤鸟。求孙先生题咏。翌日诗成。命予作篆籀。乃书於上。姑此以识岁月云。南村陶九成。钤印一。陶氏九成。诗塘御题(乾隆戊午御题。诗文不录)。题签乾隆御题。马文璧秋林钓艇真迹。内府珍藏。签上有乾隆宸翰一玺。鉴藏宝玺 五玺全。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收传印记 神品。墨林山人。天籁阁。项墨林鉴赏章。退密。葫芦式。项子京家珍藏。檇李项氏士家宝玩。子京父印。项元汴印。墨林秘玩。项墨林父秘笈之印。尚书世家。

《春江待渡图》元 马琬  235.7x54.4 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博物馆藏作于至正三年(1343)的《春水楼船图轴》,为西方所藏马琬唯一真迹。

此图所绘:水天一色、远岸崎岖,两舟并行、浩浩淼淼,近山磐石、小桥流水,杂书茂盛、小路蜿蜒,书生幷骑、踌躇满志。画幅右上角有杨维桢题诗:“山头朱阁与云联,山下长江浪接天。待得桃花春水长, 美人天上坐楼船。”款署铁厓。可能就是作于长兴。画中一山临江兀立,山下有一文士骑马而行,山上朱 阁巍峨。作者马琬在左侧题款“至正三载冬仲廿五日,文璧为刘本中写。”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6

  

明代绘画传承宋元精华并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逐渐稳定,绘画艺术出现了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呈现出流派纷繁、各成体系、百花齐放和各画科全面发展的局面。总的说来,元四家的影响在初期犹存,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期以后,以吴门各家为代表,回到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派,占据画坛主流。

12  唐寅作品

唐伯虎是一位风格多样、技法全面的画家,他把对人生、社会的理解与个人的文化修养、诗情书法与高超的绘画技巧完美地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落霞孤鹜图》,明·唐寅,立轴,纸本墨笔,纵189.1厘米,横105.4厘米,中国上海博物馆藏。

《落霞孤鹜图》绢本大轴,意境清旷。唐寅四十六岁自南昌归故里,此期绘画已惭趋成熟,得自我面貌,笔法虽不离挺拔峻峭,已能力求院画与文沈面目之融合。落霞孤骛一词因膝王阁而知名,可能即归来后写此。高柳四株,岩顶者凌风而立,起于岩侧者偃而复起。树根极为夸张,老干也明暗互异,用笔已极端主观,率意为之。画面左上题道:"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此诗借用了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典故,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柯的遭遇鸣不平。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练洒脱。"画栋珠帘"语出《滕王阁》诗中"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落霞孤鹜"语出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曾借龙王一阵风"则谓天助王勃,其故事为:唐咸亨二年,阎伯屿为洪州牧,重修滕王阁,九月九日,宴宾客于阁。欲夸其婿吴子章才,令预先作序。时王勃省父,行至马当,离南昌长百里。梦水神告曰:助风一帆。晨抵南昌,参加宴会。阎虚请众宾作序,至王勃,不辞。阎怒甚,密令吏得句即报。至"落霞"二句,叹曰:此天才也。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山岩如奔炘,亮面用笔微微着绢即皴,有李唐万壑松风遗意。洼处均衬以夹叶,或点或勾,变化甚多。膝王阁屋舍极为精到,且用界笔,一高士坐而远眺,远处云雾现处,但见孤骛轻翔。桌上见鼎彝书卷,一童侍立,更有一童操舟于阁下滨水边。一岩自柳梢贲起,山顶作密林,画法与“山路松声”水际林法全相类似,并以苔点攒簇,以示苍茫。除人面外,仅使醒目之部份略以粉施染,林木中略以草绿醒出,不损原画水墨精神。画中垂柳分枝布叶极见功力,画谱云"画树难画柳",然而此画中柳枝用笔紧劲连绵,柳叶布置则疏密得宜。树干造型也各具形态,或树皮爆裂,偃卧如老翁;或盘根错节,斜倚如壮汉;或树干圆浑,静立如处子。山石皴法以南宋李唐、刘松年为宗,然用笔用墨上已加变化,缜密秀润。后人亦称这种皴法为"水皴"。

唐伯虎还留下了众多的仕女人物画。柔弱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综合体集哀伤、失落、忧愁、追思等等情绪为一身,举手投足间情愫自成。于是文人经常以描绘女子形象,来暗喻自身处境和心境。很多时候,对女性身世的怜悯也并非初衷,“同是天涯沦落人”,诗画中的女性形象归根结底也是文人顾影白怜、比较含蓄的表现于法。

 《牡丹仕女图》,明代,唐寅,立轴,纸本设色,纵125.9厘米,横57.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牡丹仕女图》画一高髻仕女,右手持扇下垂,左手拈花上擎,体态丰盈,举止有安详之态,头部勾勒精人晕染匀净,似富贵人家少妇。画脸、手等处流丽圆畅,而衣裙、披肩、腰带则以飘举方折之笔出之,这种方圆兼施富有对比的笔法,增强了这位少妇轻移莲步的动态美。 唐寅自题款识:牡丹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拂曙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设色浅淡清雅,人物发髻扎带和身躯下半部共有四处敷用淡朱色,而披肩和牡丹的叶子却用浅浅的蓝色,两色相映衬,使画中人愈加显得明丽可人。仕女右手持纨扇,左手擎一枝牡丹,露出无限眷惜之意。仕女形象娟秀端丽,眉目和发髻钩勒精细,晕染匀整,具北宋李公麟圆细流利之笔;衣纹线条遒劲畅利,又吸取南宋李唐及元人刚健方折的笔法,具有刚柔相济,工写并用的特点,创明代仕女画的新典型。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7

  13  徐渭作品

提起徐渭,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杂剧《四声猿》,它被人称为“天地间的一种奇绝文字”。而他也开创了明代大写意花鸟画的先河。所谓写意,即“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谈徐渭的绘画主张自当从“写意”入手,来阐述他的“不求形似”,“ 万物贵取影”,“书画同源论”以及“自出家意”。

徐渭在《葡萄》上的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如果抛开这首诗,只是—串葡萄而已,还有何意义。

《榴实图》纵二尺九寸 横八寸九分 水墨画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虽寥寥数笔,却处处有画意,笔笔见精神。

《榴实图》是一幅立轴的作品,全图只由一枝榴实构成,这支榴实绘于素笺的中心,画幅的右上方有徐渭的自题五言诗一首:山深熟石榴,向天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这首诗写得自然明快,而画图寓意仍有怀才不遇之慨,只是更为含蓄。徐渭缘物寄情,以深山石榴自喻,沉痛地抒发了他那胸怀「明珠」而无人赏识,被社会弃置的凄惨心情。在《榴实图》题画诗中,徐渭把自己比况成久居深山的石榴,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凄凉的心情。《榴实图》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达出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画面中心是一个果实累累的石榴,并且是果实已崩开,真有「向天开口笑」之势。支撑这个硕果累累的石榴的是一折枝叶,一折枝叶和一个榴实,构成了这幅简单但回味无穷的画幅。

这幅《榴实图》轴最早着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续编》里,与徐渭的《梅花蕉叶图》一并着录:「徐渭画梅花蕉叶留榴实一轴并题」:徐渭画梅花蕉叶一轴'本幅’宣德笺本纵四尺一寸七 分横九寸七分水墨画梅花蕉卷石自题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天也钤印一幼文三味'鉴藏宝玺’全八玺」 「徐渭画榴实一轴'本幅’素笺本纵二尺九寸横八寸九分水墨画折枝榴实自题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 深山少人行颗颗明珠走文长钤印三徐渭'鉴藏宝玺’全八玺乐寿堂鉴藏宝」。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8

  14  蒋嵩作品

渔父题材是山水画中的传统题材,画家常用这一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寄托远离世俗的理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明代三教开始交融合一。在这个背景下,很多艺术家更多追求心灵上的慰藉,宁可归隐山林,淡泊名利,也不愿阿谀奉承,堕入俗流。追求宁静的自由与圣洁的心态,成为艺术表达的主流。

明 蒋嵩《归渔图》轴 绢本 水墨 纵141公分 横94公分

如蒋嵩的《归渔图》中,笔触非常粗犷、潇洒、淋漓,整幅画的景物充满大气氤氲的效果。此画采用了“一河两岸”的构图,近景的坡石、树丛与上方的远山隔着空阔的江面遥遥相对,营造出疏简平淡的气氛。一派秋影清涵水,烟痕澹著山的秋天美景。在蒋嵩的笔下,《归渔图》采用全景式构图,远山含黛,水流无波,近岸两棵大树挺拔矗立,一老叟手握钓竿,弯腰蹒跚前行。一派秋影清涵水,烟痕澹著山的秋天美景。山水似乎是为了衬托人物而存在,渔父的出现,仿佛给画面注入了精神灵魂。画中渔父手握钓竿,弯腰蹒跚前行,从其文人服饰,以及整个画面上的意趣,都把渔父的身份指向隐遁之士,表达了隐士徜徉山水之间享受平淡之乐。山水画是最适合抒情言志的载体之一,而渔父也成了画中固有的表达方式。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由此被完美体现在山水氤氲的虚实变化之间。

题画诗:

诗墉谢兰书题(题识):秋影清涵,濙(涵)烟痕澹。着山赵明诗句。观三松老人此帧气苍意逸。奇古绝伦。所谓台电卷风驰,瞬息千里。则奇逸之气自然而见矣。戊子夏四月观于碧天精舍  里甫谢兰生。

钤印二:沣甫。谢兰生印。

诗塘刘华工业区行楷题(题识):读三松老人画有梅华道人之风。然古人作画。其用笔如画法之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细观此,气雄力厚。苍秀扑人。此皆天分所教。三山刘华东观于悔不十年读画之室。

钤印一:三山。收传印记。白云堂。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19

  15  朱耷作品

八大山人朱耷,系明皇室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画两只丑陋的孔雀,蹲在一块尖而不稳的石头上,孔雀的尾巴上有三根难看的翎毛。题诗云:“孔雀名花两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讥讽对主子奉承拍马的官员,本该五更上朝,二更就去了。“三耳”,指的就是这些奴才。画中的孔雀尾巴长了三根翎毛,指帽子后面戴着三根“花翎”的高官。那块不稳的石头,暗喻清朝的江山并不牢固。

八大还曾创作了一套《山水花鸟册》(现藏上海博物馆),册中亦有一开《双鹌图》。图中双鹌一仰一俯,与《安晚册》一样,神态依然带有不甘之态,但画上题诗的意涵却更为明晰,诗曰:“六月鹌鹑何处家,天津桥上小儿夸。一金且作十金事,传道来春鬪蔡花。”诗经《小雅·六月》言:“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在这本是王师北伐玁狁,匡定王国的时节,鹌鹑却无处为家。“天津桥”原是东都洛阳宫城前官桥,由于曾经繁华热闹,又多有政治事件与其相关,素来为兴亡更替之意象。而在禅门佛偈中,“天津桥”则被引申为红尘幻相之一,如《五灯会元》载潭州灵泉院和尚与僧答问。“问:'先师道:金沙滩上马郎妇。意旨如何?’师曰:'上东门外人无数。’曰:'便恁么会时如何?’师曰:'天津桥上往来多’”。

鹌鹑鸟羽斑驳,似打满补丁的旧衣,所以有“鹑衣百结”一词,形容人衣着褴褛。无家可归,形貌落魄的鹌鹑,这一意象正似晚年贫困潦倒的八大。时人王源受梅庚之托拜访八大,后惋惜而叹:“先生所云八大山人者,则求而得之,果然高人也。其翰艺大非时俗比。但亦贫,以书画为生活,不得不与当事交,亦微憾耳。”程廷祚亦有记:“山人老矣,常忧冻馁”。八大更曾引经据典地嘲弄自己作品的廉价,感慨“河水一担直三文”。此外,山人之友石涛亦曾有诗云:“八大无家还是家。”显然在《双鹌图》题诗中,八大暗以鹌鹑自比,表达物是人非,何处可归的遗民之情。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0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至1911年,历286年。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在文人画思想的影响下,更多的画家把精力花在追求笔墨情趣方面,造成了形式面貌的更加多样,愈加派系林立。在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下,清代画坛流派之多,竞争之烈,是前所未有的。清代绘画的发展,大致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四王”画派占据画坛的主体地位,江南则有以“四僧”和“金陵八家”为代表的创新派;清代中期,宫廷绘画由于社会经济的繁盛和皇帝对于书画的爱好而得到很好的发展,郎世宁的绘画是典型的中西结合,他的作品康熙看后,把宫廷画院院长邹一桂找来,让他品评。邹一桂看后说:“工则工矣,不入品评。”意思是说,画得很像、很细,但是不值得去品评,也可理解为不能品评(郎世宁的作品因为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不能成为好的中国画)。但在扬州,却出现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文人画派,力主创新;晚清时期,上海的海派和广州的岭南画派逐渐成为影响最大的画派,涌现出大批的画家和作品,影响了近现代的绘画创作。

16  郎世宁作品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1

  17  郑燮作品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爱竹、画竹,他的题画诗举足轻重,今人很少能及。郑板桥是一个心肠很好的人,自己为官,心却在黎民百姓身上。老话说,“得志加泽于民”。其实在郑板桥来说,得不得志,他都是心系民间的,他总是离底层的老百姓近。在潍县的时候,他曾作过一幅竹子的画,其中的题诗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于心系百姓,又经过饥荒的年月,所以在郑板桥的耳中,衙斋的竹语,也似乎与民间的疾苦有关。这是只有心里装着百姓的人,才会产生如此的联想。正是枝枝叶叶,皆关其情。这一首诗,可以说是郑板桥心灵情感的集中写照。离开潍县的时候,郑板桥还有第二首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画幅上三两根劲瘦的竹子,从石缝中挺立而出,其坚韧不拔,遇风不倒的形象,卓然而立。画中的竹子,他以竹自喻、刚直不阿。可见,好的题画诗可以使画的意境更加深邃,主题更加突出有意义,甚至达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由于画面的简劲和题诗的奇绝,使得这幅画和这首诗一起,深刻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他的另一首题丛竹的五言诗,写得也是别有情趣:“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2

   18  金农作品

“杨州八怪"是清代画史中妇孺皆知的怪异画派,而金农则属八怪之一的迷雾人物。之所以“迷雾"是因为他的身世、爱好、思想以及人生经历中不同阶段的理想、际遇等有别于常人。他生于淅江钱塘江,早年在杭州,读书于学者何焯家,家境优游闲适,投师问友,笔墨耕耘;金农天资聪颖,年十七,初习声韵之学。金农好游历,三十七岁前主要往返于杭州、扬州等地,不出江浙范围,以交游、增长阅历为目的。之后直到五十岁,他四处远游,“足迹半天下”,遍走齐、鲁、燕、赵、秦、晋、楚、粤,进行文学与艺术切磋。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末(1763秋九月)以贫病相加的衰暮之年殁于杨州佛舍。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他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深,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 他博学多才,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 

先生年五十始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中国画讲求以书法的笔意入画,方不如俗套。此幅梅花画得元气淋漓,筋骨内涵,骨秀神清,古雅拙朴,特具文人笔意。真水无香,冬心先生深谙自然精神之道,妙悟天趣,欣赏先生之画如风行水上,流水落花,涤荡尘滓,滋润的不只是感官,更是心田。

【作品欣赏】

金农也经常在画边上题一些诗句,都是民俗的口语或大白话。

金农《荷塘》

荷花开了,银塘悄悄。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

六六水窗通,扇底微风。记得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

金农《花卉》

秋在花枝上,花枝随转,偏向着朝阳夕阳。

玉人最爱新凉,靥微黄。风前小病,病也何妨。-

清代中叶,工商业逐渐发达,江淮一带出现了许多富商,特别是盐商,极为富裕。他们除了盖大房子、造大花园,还流行一件事,就是俗话说的“先比车,后比房,再比墙”,他们互相攀比家里墙上挂着什么画,以彰显其“书画传家”的高贵品位。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3

  

 19  齐白石作品

白石老人一幅条幅,画的下方只画了三只小鸡。其余全是空白,只是在右上方题了长款,计白当黑,虚实结合,诗画互补,相映生辉,别有一番趣味。题画诗,还可以使画家爱、憎、悲、愁、褒、贬、扬、弃等多种情感更加强烈地倾注于画面。再如在画作《不倒翁》上题道:“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这样的题跋使一幅简单的不倒翁画变得意境深远,意义不凡。如果不是这首诗,画中的不倒翁就显得毫无意义。这样以诗为魂,诗画相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传统文化样式,已成为经典。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中国画并非历史图片、写真照片;倘若离开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就无从说起“中国画”,充其量只能算是漂亮的废纸。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4

  20  顾绍骅作品

“顾绍骅的诗情画意”作品内涵: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诗、书、画等载体(形式),厚积薄发地表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具体操作:1、依据画面意境来进行挑选最适合、最贴切的诗句,进行重新整合、排列达到经典——再创造的高峰,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再现。 2、画面表现:传统山水画的随类赋彩的色彩比较“沉闷”,如果继续维之,就太拘泥啦;因此,借西法之长,为我所用。因此,“顾绍骅的诗情画意”是新时代“有文化的中国画”唯一代表;而鹤立鸡群,这需要有广博的中国文学、中国书法、儒、释、道文化的修为;不是普通画家所能够为之的。

中国山水诗意画《万家》

题画诗:万家悲更喜,禅客喜相依。桃花数树红,重来会近期。

【欣赏】在寒冷的冬天过后,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来到了我们身旁。春天来到了树林里,一阵微风吹过,柳树姐姐的头发轻轻地飘起;抬望眼,万家灯火喜气旺,人们从悲伤更换成喜悦:因为中华积贫积弱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啦!新时代: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展望前景: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我们为生活在这文明古老而伟大的国度里自信,也为共同建设“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而深感自豪!放眼望去:山坡上,和那傲霜挺立的古松旁边,有几颗开满桃红色桃花的桃树;展示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那古松象征着中华文明的悠久而灿烂的历史,那“桃花数树红”,象征着各行各业兴旺发达的今天,我们仿佛看到受到万国朝拜的“大唐盛世”又重来啦,“新时代”,我们在习主席的带领下,一定会把我们的国家建成一个人们富裕,科技发达,国家强大,社会文明的远比“大唐盛世”更加昌盛的发达国家!

(万家:万 【形容词】 极言其多,在这里,寓意为“普天下”; 佛教观点: 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

作品规格:68×136cm   纸本设色      创作年代:201848

中国山水诗意画——《自作诗·峡山情》

【原诗】云蒸霞蔚写峡山,荆州①江水景泰澜;昔闻太白言孤帆②,时逢盛世作三船③。

【释义】(笔者)怀着对祖国美丽江山的热爱,绘出“心中的壮景” ——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景物灿烂绚丽的峡山;风景如画的母亲河与如斧劈沟壑一般的峡江,浮云环绕,波澜壮阔的江山,景色怡人、美丽激昂、国泰民安;太白诗仙曾经咏道:“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何等的伤感;如今随着祖国的强大,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孤寂、穷困”的朝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片繁荣、和谐的景色已经“闯入”我们的视野。

【注】①苏轼诗《荆州十首》有“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句;荆州: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的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渐小。东晋定治江陵(现属湖北),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明清置府,后废。  2.唐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为时人所推重,称韩荆州。见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后因以"荆州"称己所推重之士。

②“孤帆”:李白诗句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三船”: 古代的“三、六、九”是吉利数字,“三生有幸、三人为众、三纲五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是多指数。

规格 68×136cm    纸本设色  创作年代:2010年5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5

  


三、“世界西方绘画名作”(主要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绘画与现代绘画差异,还反映在对于所谓再现的不同态度上。对于传统绘画来说,再现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说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目标。虽然相对于现代绘画而言,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但是这种再现绝非对自然一成不变的描摹,这种写实带有浓厚的风格特色:时代的、民族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色。西方古典绘画源自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一次鼎盛,至今仍在发展着。西古画的艺术观是“艺术摹仿自然”的,这一艺术命题远在古希腊就提出来了。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艺术家们经过艰辛的努力和探索,终于找到了他们认为的、绘画摹仿的透视方法——近大远小,我们俗称为“焦点透视法”;西方讲究写生。西方绘画主要讲究形的要求,讲究刻意的取景。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光色效果,注重实际,光影效果要求严格为主,形似神不似创意抽象留出想想空间为辅。

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地,14-15世纪早期画家乔托、马萨乔等把人文思想与对自然的逼真描绘结合,虽还具呆板僵硬痕迹,却显出了与中世纪不同的现实主义风格。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画家们再真实与幽雅方面达到了同意,有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菲尔“盛期三杰”。提香、乔尔达内等威尼斯画派画家注重光与影的表现,追求享乐主义的情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20-1590年的手法主义画家不关心作品内容的表达,而对形式因素予以极大的热情,热衷于表现扭曲的体态、奇特的透视和绚丽的色彩,反映出与文艺复兴的古典审美精神相异的情趣。另外又有尼德兰、德国、法国的文艺复兴绘画也把意大利风格与本土传统融合,创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西方绘画

【作品选介】

 《维纳斯诞生》作者:波提切利 全画有 172。5×278。5厘米大,系用“丹配拉”(一种用蛋清和以胶质的壁画颜料)画成。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波提切利真名叫亚历山大·菲利浦。这幅《维纳斯诞生》画中情节和形象塑造是依据美第奇宫廷御用诗人波利齐阿诺的长诗。诗中描述维纳斯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吹送到幽静冷落的岸边,而春神芙罗娜用繁星织成的锦衣在岸边迎接她,身后是无垠的碧海蓝天,维纳斯忧郁惆怅地立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体态显得娇弱无力,对迎接她的时辰女神和这个世界毫无激情,不屑一顾。这个形象告诉观赏者,女神是怀着惆怅来到这充满苦难的人间的。这种精神状态正是画家自己对现实态度的写照。

《蒙娜丽萨》是为一个叫佐贡多的富有商人,请他为他年轻美貌的妻子蒙娜。丽莎所画的肖像,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或其他任何人。为作这幅画,达·芬奇先研究了她的心理,为保持她欢愉的心情还特别请来竖琴师和歌手为她表演。一般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极其准确地捕捉到了蒙那丽莎一瞬那的迷人微笑。现在你看这幅画时,依然会感受到她的微笑所蕴含的摄人心魄的力量。其实,达芬奇笔下的这一使人难忘的“微笑”已不是具体的佐贡多夫人的表情了,而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是“蒙娜丽莎”所有的,是达芬奇所有的,也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拥有的人性特质的某种精微的东西。也许,这就是《蒙娜丽莎》巨大魅力的所在。非常明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继承了希腊古典主义庄重、典雅、均衡、稳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现规范;但它又进一步突破了希腊古典艺术在人本特质上的局限,为使后来的艺术更进一步走向现实,走向客观,走向更深层,更内在,更微妙的表现树立了楷模。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6

  

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谢世时年仅37岁,但由于他勤勉的创作,给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在拉斐尔过去创造的圣母中,总是极力追求美丽、幸福、完好无缺、更多地具有母亲和情人的精神气质和形象。而这幅《西斯廷圣母》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13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对这位天神降临人间的女王唱出了至尊至敬的赞歌:她走着,一边在倾听颂扬,身上放射着福祉的温和之光;仿佛天上的精灵,化身出现于尘壤。这幅画没有丝毫艺术上的虚伪和造作,只有惊 人的朴素,单纯中见深奥。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送她而来。代表人间权威的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诚地欢迎圣母驾临人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形象妩媚动人,沉浸在深思之中。她转过头,怀着母性的仁慈俯视着小天使,仿佛同他们分享着思想的隐秘,这是拉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人们忍不住追随小天使向上的目光,最终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灵的汇合。圣母的塑造是全画的中心。从天而降的圣母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初看丝毫不觉其动,但是当我们注目深视时,仿佛她正向你走来,她年轻美丽的面孔庄重、平和,细看那颤动的双唇,仿佛听到圣母的祝福。

《雅典学院》在雄伟庄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分和个性特征。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我们欣赏这幅巨作,如同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这个思想领域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两人从遥远的历史走来,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从一上一下对立的手势,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分歧。两边的人物成众星捧月分列两旁,表情动势向着两位争论学者,有的注目倾听,有的用手势欲表达自己的看法,强化了画面的中心。画幅左面一组的中心人物,是身着长袍,面向右转,打着手势在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苏格拉底;下面身披白色斗篷,侧转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青年人,是画家故乡乌尔宾诺大公弗朗西斯柯;大公身后坐在台阶上专心写作的秃顶老者,是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身边的少年在木板上写着“和谐”和数学比例图;身后上了年纪的老人,聚精会神地注视毕达哥拉斯的论证,准备随时记录下来;那个身子前倾伸首观看,扎着白头巾的人,据说是回教学者阿维洛依;画面左下角趴在柱墩上、戴着桂冠正在专心书写的人,有人定为语法大师伊壁鸠鲁;画中前景侧坐台阶、左手托面、边沉思边写作的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身后站着一位转首向着毕达哥拉斯的人,他一手指着书本,好像在证明什么,他就是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画面中心显眼处的台阶上横躺着一位半裸老人,他是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狄奥尼,这个学派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所以这位学者平时只穿一点破衣遮体,住在一只破木箱里。画的右半部分又分几组。前景主体一组的中心人物是一位老者,他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德,他正弯腰用圆规在一块石板上作几何图,引来几位年轻学者的兴趣;欧几里德后面那个背向观众手持天文仪的人,是天文学家托勒密:对面的长胡子老人是梵蒂冈教廷艺术总监、拉斐尔的同乡勃拉曼特;那个身穿白袍头戴小帽的是画家索多玛,在索多玛后面的只微露半个头颈,侧面看着我们的就是画家拉斐尔本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善于在画中描绘自己崇敬或诅咒的人,也爱将自己画到画中,借以表明自己对画中事件的态度,或代表签名。这幅壁画画家巧妙地利用拱形作为画面的自然画框,背景是以勃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教堂作装饰,两边作对称呼应,画中人物好像是从长长的、高大过道廊走出来,透视又使画面呈现高大深远。建筑物的廊柱直线和人物动态的曲线相交融,产生画面情境柔中有刚,加之神像立两旁,使画中充满深层的古典文化气息。画家极善利用台阶,使众多人物组合主次前后有序、真实、生动、活泼,画面将观赏者带进先哲们的行列。这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可谓把绘画创作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7

  

《乌比诺的维纳斯》(作于1538年,画布油画  119×165㎝),作者:提香

画中,艺术家把维纳斯搬回家中,让不食人间烟火的爱神住进贵族妇女雍容华贵的寝室里。画面中的爱神头靠在左上角白色的枕头上,手臂向前弯曲,倚在枕头上支持着上身。身后暗绿的帘幕将画面分成两半,身体如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一样,裸露着横躺在白色的绸布上,腿由画面中心伸向右下角,但她却将视线投向画外,注视着走过的观众,寻求悦己者。右上角未被帘幕遮闭的厅中,有一身着红裙、远离观众的妇人面左而立,在她前面有一位白衣少女背向观众跪着工作,观众对她们而言似乎并不存在,与悠闲的想与人们交往的爱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使人忆起提香的代表作“天上和人间的爱”。自由自在、半坐半站于水池右边裸体悠闲的女神,充满爱心地注视着画面中赤裸着身体戏水的孩童,与坐在左边盛装面对观众,背对着孩子的年轻妇女形成鲜明的对比:赤裸、自由的女神与被华服约束的俗人。这是否是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与教会的清规教律在人世中的对抗?在提香时代,威尼斯达到了自己的辉煌顶峰,表现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庄严的共和国那精细的丰富和奢华的炫耀中。提香漫长的生命使得他可以经历不同的阶段,如果说他的作品是从一种对大自然的令人愉快的视野开始的,充满生机而又理想化,带着古典主义色彩,那么他的后期作品则是有着引人入胜的热情,不管在诠释上还是技术上都是如此,这是巴洛克美学的前奏。

《劫夺柳西帕斯的女儿》作于1616-1619年作者:鲁本斯(1577-1640) 油画 222×209㎝  现藏慕尼黑美术馆

长宽达两米多,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宙斯和丽达所生的孪生兄弟卡斯托耳和波吕克斯,一个善骑,一个善战,英勇无敌,他们共同爱上了迈锡尼王的两个孪生女儿。画中所描绘的是传统“抢婚”情节。画面上人物和马匹扭动交错形成一个艺术整体,大轮廓近乎圆形,构成一幅充满生命运动的图案,在地平线上激烈地滚动着。虽为“抢婚”,却没有暴虐和抗拒,两匹雄健的高头大马,气势昂扬。以浓重的色调衬托出卡斯托耳和波吕克斯的英勇强悍及两位裸体少女的娇嫩柔媚。是力与美的和谐统一。这是一幅英雄主义的画面,画家通过塑造丰满强健的人体,通过构图复杂而激烈的人物动势,表达了不可抗拒的爱情力量。虽为“抢婚”,却没有暴虐和抗拒,作品以浓重的色调衬托出卡斯托耳和波吕克斯的英勇强悍及两位裸体少女的娇嫩柔媚。是力与美的和谐统一。这是一幅英雄主义的画面,画家通过塑造丰满强健的人体,通过构图复杂而激烈的人物动势,表达了不可抗拒的爱情力量。整个画面充满热情、运动和生命力,表明鲁本斯善于把巴洛克艺术的运动激情,装饰性的夸张,富有想象力的构思,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同真实感很强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他塑造的人体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在米开朗基罗式雄健的人体造型中,赞颂人的生命力的美,体现了人文主义反禁欲主义思想,同时也含有纵欲享乐的因素。充满戏剧性暴力气氛的《劫夺柳西帕斯的女儿》(是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作品。“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Garcia da Orta,是指形状不规则的东方珍珠。后来词义变宽,意为粗糙、不规则、不整齐、扭曲、任意、独特的意思。巴洛克艺术风格在17世纪至18世纪席卷欧洲,它深入到从文学到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影响深刻。巴洛克风格在艺术精神和手法上,与盛期文艺复兴有着明显的区别,“人间戏剧”是巴洛克绘画的重要要素,巴洛克风格的绘画真情实感和观赏性并重,通常是以极具表现力的夸张动态、具有强烈明暗对比的绚丽色彩达到这种效果。它突出了喜悦,促进了激情,以壮观的游戏加强了对感官的刺激和诱惑。巴洛克绘画的构图不同于均衡稳定的古典式,而喜欢用剧烈的扭转、动感较强的S形、波浪形或放射形,常使人眼花缭乱。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8

  

荷兰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Rembrandt) 名作《夜巡》1642年 363X437㎝

今天凡是参观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的人,都会欣赏到巨幅名画《夜巡》,这是伦勃朗的群像代表作。(绘画故事:)1642年,班宁柯克连长和手下1民兵16个人每人出了100盾请伦勃朗画一幅集体像。伦勃朗没有像当时流行的那样把16个人都摆放在宴会桌前,画出一幅呆板的画像,而是自己设计了一个场景,仿佛16个人接到了出巡的命令,各自不同的在做着准备。这幅画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从任何地方来看,都是一幅绝对的杰作。但是,粗俗的民兵们不干了,大家都是出了100盾,为什么有人在画中那么明显,而自己却要隐身在后面。民兵们要求画家重新画一幅肖像。可是出于一个画家的艺术感出于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伦勃朗坚持不重新画一幅。这件事情闹的整个阿姆斯特丹沸沸扬扬,打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找伦勃朗来画集体肖像了,而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伦勃朗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去世了。于是,再也没有人上门请伦勃朗来作画了,只有各种债主开始上门讨债。伦勃朗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顿之中。(艺术分析:)本作品采取水平线构图;伦勃朗以大尉率领的副手和射手队队员,正从协会会会堂拱门走出时的情景进行描绘。在前景的阳光下,柯格和副手位居中央;左边身穿红衣帽的射手,正在整理论枝;右边穿绿衣的鼓手则在击鼓。后景光线较暗,画出高举的旗帜和数位尚未走出拱门的射手。中景安插几个嬉戏的儿童,使画面带来平和生活的气氛。画家采用明暗处理的手法将整队分散人群统一起来,生动再现他们的活动。然而伦勃朗这种独创性的构思和艺术手法,却被订画者认为没有把他们每个人画得足够显著,且有“过多的阴影”,因而拒绝接受。然而如今,《夜巡》却已成为世界美术史上的名作了。伦勃朗的绘画艺术于死后渐为世人所赏识,称他是善于捕捉光影的魔术师。

《自由引导人民》作者: 法国 欧仁·德拉克罗瓦 创作年代: 1830年  规格: 260×325cm 布面油画   巴黎 卢浮宫收藏

画面采取了顶天立地的构图形式。倒在地上的尸体、战斗的勇士以及高举法国三色国旗的女子,构成一个稳定又蕴藏动势的三角形。他们身后都是一往无前的战士。周围硝烟弥漫,远处的建筑是巴黎市中心的标志——巴黎圣母院。谁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战斗场面,战死的人、受伤的人、冲锋的人,全都表现得精确逼真,令人如同身临其境看到现场一样。不过,难免有观众会问,为什么现实中会出现这样一位袒胸露怀的女子形象呢?这就要谈到德拉克洛瓦的浪漫气质了,他将神话中的自由女神与浴血奋战的人民安排到一起,她长着希腊雕塑般的轮廓,穿着朴素古典的衣着,与周围身穿现代服装的男士们相比,她更像一个抽象的人,代表着最高的精神与意义。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德拉克洛瓦在西方美术史上是一位有卓越成就和较大影响的画家,特别是对浪漫主义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被看作是一位承先启后的大师。德拉克洛瓦不仅总结了从文艺复兴以来名家们的艺术成就,并影响了一批后代的艺术家。许多人从他那里得到启示和教益。德拉克洛瓦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而且才思敏捷,并具有一种别人少有的敏感。他反对当时古典主义绘画那种呆板、平庸的画风,主张个性解放,重视情感的表达。他的画善于表现动荡活跃的场面,色彩鲜明、豪迈奔放。他的重要作品是《但丁和维吉尔》《希阿岛的屠杀》《自由领导人民》等。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29

  

《5月3日夜杀起义者》是抗议民族压迫、控诉侵略战争残暴的最有力的作品之一。深夜,一队动作统一的刽子手正在枪杀被抓来的起义者。刽子手们是一帮机械的、无情的、铁石心肠的人,在画面上看不到他们脸。起义者们表现出愤怒、不屈和仇恨,也有面临死亡的惊恐和哀痛。在已经死亡和正在英勇地死去的人们中间还有几个站着的人。中心人物是一个对着枪口的白衣起义者,伸开双臂向死亡挑战。不祥的天空,夜间的黑暗,令人不安地若隐若现的灯火,都加强了现场的悲剧感。戈雅以炽烈的感情再现了那场骇人的暴行。

西班牙“第一位画家”的头衔。戈雅一生创作极为丰富,肖像画就有200多幅,还有风景画、版画等等。代表作有《国王的一家》、《裸体的玛哈》、《宗教裁判所》、《疯人院》、《5月2日广场上的起义》、《5月3日夜杀起义者》、《拿水罐的少女》。铜版组画《幻想曲》83幅、版画集《战争的灾难》82幅、画集《荒唐和狂妄》等22幅。

 《蒙特枫丹的回忆》(1864年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法国 65cm x 589cm 布 油彩 巴黎 卢浮宫藏)是柯罗的代表作,这幅画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画中,一棵巨大的树,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而另一棵干枯的树与之遥相呼应,两棵树朝着一个方向倾斜着。透过倾斜的树干,我们看到,清澈如镜的湖面上,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丛林的虚影。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妇女,正在采树上的蘑菇,她的身边有两个女孩在帮她一起采摘。画面情节很简单,但是你能从柯罗纤细的笔触上,听到柔弱的树枝,发出的瑟瑟响声;能从倾斜的树干上,想到山区的农妇,生活是何等困苦。这幅人与景交融的画作,不是画家特意渲染的理想化的风景,而是通过景物,表现了一种比大自然更抒情的内心感受。柯罗的风景画结合了古典风景严谨的结构和个人化的视觉方式,在光线和大气的处理上受到当时英国画家康斯泰伯尔的启发,关注“调子”和色彩的微妙对比,用浓淡不一的色块生动地描绘自然光线下的风景。他那种捕捉空气的新方法对后来的印象主义者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印象主义画家毕沙罗将柯罗称为自己的“导师”。不过他与印象主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别。柯罗尽管注重观察自然,常常在户外写生,但他所有的完成作品都是在画室中完成的,户外写生的习作只是为他提供了风景母题,他往往会在这些风景母题中结合进古典神话或宗教的题材,并用一种叙事性的态度来对待画中的人物,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17世纪的普桑和洛兰。事实上,柯罗在骨子里深深地敬仰古典风景画,只不过他为这种古典风格带来了个人化的诗意和真挚的自然性。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30

  

安格尔的名画《泉》令多少人为之陶醉,奥秘在于画家抓住了人体内部力的微妙关系:少女向左倾斜的双肩和向右倾斜的胯部,向上超拔的用力和向下倾倒的水罐,前曲的右膝和后绷的左腿,都体现了力的打破平衡和恢复平衡;尤其是少女全裸的胴体,显示着坦然开放的态度,而她紧紧夹住的大腿和紧抓水罐的双手,又暗示着内心的羞涩和拘谨,更给人以妙不可言的力的对抗。它在观众感觉上引起相应的紧张度和轻松感,在一张一弛之间体验着生命的活力。安格尔从183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创作《泉》,但一直没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后,当他已是七十六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这幅画是安格尔的得意之作。《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是他毕生致力于美的追求的结晶。这虽是他晚年的作品,但所描绘的女性的美姿却超过了他过去所有的同类作品;只有当他的可能拜倒于女人面前时,他才创造了真正的艺术作品。《泉》也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可见,人体艺术中的每一组筋肉、每一种姿态都可成为生命美的样式,成为生命力的高度概括。诚如罗丹所说:“'自然’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库尔贝也说:“美的东西是在自然中,而它以最多种多样的现实形式呈现出来。一旦它被找到,它就属于艺术,或者可算是属于发现它的那个艺术家。只要美的东西是真实的和可视的,它就具有它自己的艺术表现。”这些作品表现了女性的优美、纤美、婉媚之美、阴柔之美。沙俄时代有个囚犯在绝望的困境中对活着失去了信心,在弥留尘世之时,突然脑海中出现了阿芙罗狄德的形象,她那安祥、亲切的美,令他深深地感受到人类高贵的尊严,登时鼓起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丢弃了死的念头。这就是艺术的魁力!

《鳐鱼》﹝TheRay﹞114×146㎝,作于1728年,现藏巴黎卢浮宫;这幅画是夏尔丹代表作之一,也是最早的成名作,使他成功的以三十三岁的青年之姿成为皇家艺术学院成员。厨房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夏丹喜欢的题材,在《鳐鱼》中,夏丹以其一贯冷静的笔法呈现了生活中真实平凡的一面,血腥的鳐鱼闪闪发光,乍看时颇令人震撼,但是一旁龇牙咧嘴曲背的猫,又让人莞尔一笑,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动感。有一位法国评论家说:“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自从有了他,才开始了'静的生命’--就象英国人和德国人对静物的叫法(Still-Life)那样。”这段评语形象地称赞了夏尔丹的静物画的魅力。他在静物画上确有自己独到的天赋,为了表达这种静止物象的“生命”,夏尔丹一改早期静物画的富贵气,尽量不用浓艳的色彩和闪光的器皿摆设,让静物展现其本来的面貌。在他的画面上,从不展现精心描画的野味或豪华的餐具。1730年后,他所表现的静物对象是属于中产阶级厨房里的普通物品,那些极其平凡的厨房器物,一旦再现在画上,它们的幻象反而显出很强的“生命感”。无怪百科全书派哲学家狄德罗要称他为“大魔术师”。这一幅《鳐鱼》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列维坦 (1861-1900年) 列维坦是俄国19世纪下半期最杰出的风景画家。列维坦的风景画一般以农村的平凡景色为题材,赋予大自然以特殊的涵意。在这幅《白桦丛》中,列维坦尝试描绘阳光照在桦树林中的光感和空气感,具有鲜明的印象派画风。列维坦的画笔下白桦是各种形态的:春天茂密草地中的白桦林、在洪水中浸泡的白桦树、初春被和煦阳光镀成金色的白桦……,都被他赋予了各种形态,好像他画的不是树,而是心爱的女人。他们因画白桦树而成名,白桦树寄托着他们无限的憧憬和向往。白桦林也是俄罗斯诗人抒发感情的对象。 “白色桦树站我窗下,披一身雪,好似银甲”;“我带着一身疲倦,从遥远陌生的地点回到了可爱的家园。白桦树啊,依然站立在水塘旁边,她穿着白色的裙子,垂着绿色的发辫”; “我搂着白桦树”,“我愿裸胸的白桦把身体互相紧紧偎依”。……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31

  

法国著名画家保罗·塞尚的画作《静物》

在塞尚的《静物》作品中,苹果常常成为他写生的“静物”,几枚苹果凌乱地放在铺着台布的桌子或者果盘里,是一幅特别有意味的画面。当塞尚的静物苹果出现时,西方美术界为之震惊。这是只没有政治,没有所谓思想,没有雄心壮志,不急不躁,不会故作深沉的苹果,它清新芬芳、真实可触,忠实于自己的自然属性,安静而光泽。塞尚画笔下的所有女人,似乎都有着苹果般的气质,她们坐在那里,没有所谓为了前途而疯狂打拼的野心,她们安静到只是一只苹果。(1999年,塞尚画作《静物》以6050万美元的价格在纽约拍卖成交,让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有机会观赏到大师的作品,同时也确认了他在世界美术界的地位。)

《向日葵》文森特·梵高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同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向日葵就像太阳,那浓烈的黄色调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但同时也似乎寓意着一种苦难,一种深重的苦难。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的房间,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16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天空是那样的广阔。梵高许多以向日葵作为主题的作品一直在冲击着我的思想,一个如此热爱向日葵的画家为何却为如此轻视生命,自己选择走向生命的尽头。

《早餐》 威廉·克莱兹·海达

威廉·克莱兹·海达(1594-1680。8)是荷兰17世纪最富诗意的一位静物画家。海达大约从30岁以后,放弃其他题材,一心画静物;海达很注意光线对这些器物的反作用,他在描绘第一件静物时,仔细观察自然物本身在不同环境中的色度表现。他画的静物调子总是那样细腻,没有色斑,更不会有笔痕,只有物的形态、质感、光和空间感。并在静物上以所谓“早餐”画的特点发挥他的长技:玻璃与金属器皿,内装牡蛎、鱼虾之类,或者在桌上摆着半削了皮的柠檬,等等。构图十分简朴,物品集中而自然,除了有一点巴洛克色彩的表现之外,还具备高度的艺术完整性。往往在他的画面上,总是离不开几样基本物品——金属与玻璃器皿。有一种精细的运色能力。这里的银灰、绿色和棕黄的和谐结合,几乎找不到一丝色阶之间的界限,自然光似乎把这些色彩天生地融而为一了。他从这些具有反光效果的器物中发现了绘画色彩的表现力。所绘静物,从形态到色泽,都极富质感,光和空间关系处理得十分谐和。这幅《静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种静物画我们管它叫古典画法的静物画,它带有巴洛克装饰成分,但是毫不虚浮夸张,与后来19世纪的写实静物画在运笔方法上迥异其趣。

 17世纪荷兰画派的另一个重大成就是静物画也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静物画分为花卉、乐器、蔬菜、水果、海鲜等门类。最早的静物画常常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王冠、珠宝代表人类的欲望,乐器代表享乐放荡的生活,钟表和蜡烛代表生命的短促和时光的流逝等等。后来的静物画不太注重象征意义。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32

  

西方绘画的最大特点:”描摹或还原再现客观事物的场景”,包括人物、事件,物体、色彩等等;一切具有”照相机功能”的二维空间,仅此而已。西方绘画的养眼——喜欢画盘子里的蔬果、墙上滴血的猎物尸体和人体画,只适合于在餐馆、酒店里悬挂类似照片的影像,这是“食色性也”的结果与需要。国际上看:自从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西方艺术家们开始思考“能否将写实风格进行到底”了。张大千拜访毕加索,毕加索却说:西方没有艺术,我佩服齐白石!以写实性强大为优势的西方绘画,包括油画、丙烯、水粉、水彩等等,随着“西方文艺复兴”而鼎盛;因照相机的出现而逐步走向衰败。

【编后记】

当今社会中国画在“西风东渐”的“民族自卑”阴影下,全盘西化(八五思潮)、中西合璧等等因素,以西方理论将中国画改造得不伦不类,无法自拔!以至于没有文化而成为中国画家,是20世纪才有的事现代人作画,一般只能署上画家姓名、作画时间,再起个题目,前后盖上印章,就完事了。能够在绘画上题诗,实在是凤毛麟角,为什么?我们已经形成文化断层!至于说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再超过古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韩美林认为,文化是一种升华的东西,绝对不是那些表面文章。(现在的有些海归派,不一样了,一回来就大呼小叫地要让外国的东西进来,否定中华民族的文化,甚至不让学生用毛笔。这是艺术吗?这是吓唬我们老百姓。上了美术学院一年级,就留着长头发,留着小胡子,那个丑就甭提了!难怪有人说我们搞美术的,“远看像个逃难的,近看像个要饭的,再看是个捡破烂的,有的像土匪杀猪的,仔细一看是美术学院的。”)韩美林指出,这些表面的东西并不是艺术。真正的艺术魅力,艺术素养的魅力是相当大的。博士不一定有文化,文盲也不一定没有文化。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中西文化天壤之别,素有“包子文化(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奇珍异果、五光十色等等均在包子皮下)与披萨文化(香肠、土豆、火腿等等,一目了然、尽收眼底毫无遮视)”之别,一个博大精深,另一肤浅易懂;我们现在比较一下历代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作品,与所谓的“世界西方绘画名作”;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西画近建筑(理性的),中国画近文学(感性的)。”即:西方的绘画近似建筑一般的理性——写实性强;是客观事物的模仿。而中国画是近乎文学作品一般的个性强烈,艺术化的客观事物——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是情感的宣泄)。西方绘画的写实性“养眼”,养眼是人性(食色性也,低级的)的表现,中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淡雅清馨,润物细无声!故而养心;养心是人格(道德、品格修养,高尚的)的表现。

程大利先生说:中国画之所以能为大众接受,是因为它的人性指归的“至善”。既然是养心修身之术,谁都不会排斥,是人性的需要。面对宋人山水,可游可居、可静心畅神,坐游万里、精骛八极,进而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也即“入静”的状态。老子云:“静胜躁,寒胜热,清淨以为天下正。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複。”中国画就是让人静下来的艺术,它不表现战争,不表现血腥,不表现暴躁,也极少表现焦虑。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这种艺术观念源自老子思想,无所谓消极积极。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生态恶化,空气污染严重、社会压力那么大乃至有人会跳楼,中国画不啻是一剂镇静剂,是慰贴人心的良药。谢赫在《古画品录》云“迹有巧拙,艺无古今”就是说:艺术无古今新旧,只有巧拙之分。”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画的主要审美是延续了“宋画惟理”,极简、不炫技,却表现精湛,鲜明的思想性、文学性(中国画的诗情画意)形成了影响至今的雅致风尚。中国画画活物,画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便有了生气和诗的韵味。黄峪称李公麟“淡墨写出无声诗”。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 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 、空间、环境、音 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 、怒 、哀、乐 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 。历来有诗 、书 、画同源之说 ,三者的最高境界是 “诗情画意”;都是写心 、写思想 、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近代以来,画与诗逐渐疏离,这不仅是技术的缺失,实则是意趣的改变。八大山人是诗人,他的情感不仅在有笔墨处显露,在那“空”处、“白”处,都寄托着思绪。不懂诗,何以解此意趣?。不是文人大约画不好中国画,因为没法通达笔墨的精神内蕴。

因此说近一百年里,缺乏艺术主见。这是民族的不自信所造成的;这样的“民族自卑”已经伴随中国画一百多年了!已经使中国画的“元气”大伤了,如果不及时补救,我之国粹——中国画必将沦为西洋画的“附属品”而真正的殇夭了……!此绝非笔者的危言耸听:2014年9月12日晚上八点多钟,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播出了 “庆祝开播八周年”的节目,节目邀请了中国画院副院长卢禹舜,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研究员、研究部主任美术评论家刘曦林,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博士朱其等谈到中国画的发展时,都认为当代中国画已经“欧化”—— 考美院,中国画系也与油画系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考素描、色彩,而中国画的“必备”书法、白描、古诗词、古汉语等等全是空白……;现在,让美院教师(授)教授“题画诗”,也是不现实的……。没有文化是二十世纪的书画家,因为传统文化意味着“落后”?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赞同郭继承教授的观点:“我们弘扬中国文化其实是在维护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一个民族被殖民,其实最根本的殖民是精神上和心灵上做了奴才,一个人在灵魂深处已经把自己当做奴才,跪在别人那里,去仰视别人,这是永远也无法站立起来的;所以文化特别重要,他是培养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实际上不仅是为天地立心,也是为中华民族立心;所以要弘扬国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学习中国画必须要好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只学西方绘画那样的仅仅是造型那样简单。

针对现在“中国画的发展是混沌的”。顾绍骅“不自量力”欲想正本清源,夺回世界艺术中的“话语权”!《以古为证 汲取精粹 发展创新 面向未来》认为:“中国画的发展必须依照“中国方式”——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诗、书、画)为一体的观点——“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和中国画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世界美术作品的发展方向。一件艺术品需要彰显独特的艺术个性,具有时代精神,催人向上或积极进取;不是简单地“对客观事物的描摹中”,否则,艺术品的价值等同于“数码照片”(甚至于没有数码照片的“清晰度”)。顾绍骅在95年备课时,就在思考:中国画的发展,必须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并且,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不遗余力在各大中外网站发帖宣传: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33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34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随西方社会体制,道德、世界观的崩塌,中华民族复兴加快了脚步!文化自信,我们特别从容;对美学的认知,对文化的认知,实际上是跨界的。就是说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缺失的年代,我们现在要补这一课,我们没办法去从头补,只能把我们固化在大脑里的这个围墙打掉。我们来做一个综合的人、多元的人。要建立中国在精神消费领域核心资产定价权,参与全球竞争。我们中国人现在走到哪都看价格标签,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好还是坏。但是到我们下一代,可能我们连自己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忘记了。为什么?可能在西方的强势金融之下,最后这个定价权在它手上,你认为好的价钱很便宜,你认为不好的它的价钱很贵。这样的话会误导我们的后代,大家慢慢地丧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所以话语权很重要

郭庆祥:一些西方国家的艺术品经纪人和国内个别艺术品投机商是在忽悠和愚弄国人,因为他们一直想占有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中国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画家,已经变成他们的工具,让你画什么题材就画什么题材,(他们打着“艺术创新”的旗号)画出丑画中国人的作品,更可恶的是他们不惜丑化、恶搞中华民族的伟人,共和国的缔造者毛主席,在我们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让大众丧失审美他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陆续囤积大量的当代油画作品。这些西方经纪人和国内的投机商们,就想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方面他们要达到文化侵略及政治渗透的目的。通过艺术渗透,颠覆我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国内的投机商恰恰成了他们的帮凶。另一方面,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囤积了大量的中国画家的“当代油画作品”,通过欧洲和中国香港等地的拍卖行进行爆炒,近几年又渗透到国内进行爆炒,最后再让我们中国人买单,实现他们的经济利益。摘自《郭庆祥:亿元时代需更多警醒》也难怪说:“当代艺术品是垃圾”: “岳敏君起初制造的一些符号确实是非常有名的,这些没有多少审美价值的符号在不停的复制过程中确实符合了西方对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解读(欧美某些政治大佬仇视中国的和平崛起:“西方对中国有八大恨:一恨中华大一统,二恨中华举国体制,三恨中华智慧,四恨中华人口,五恨中华历史文明,六恨中华以德服人,七恨中华视死如归的军魂,八恨老百姓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与他们格格不入!八国联军距今也就170多年,日侵十四年距今也才70几年,那时的中华状态才是他们想要的,貌现在中华崛起他们利用现在各种国内国际矛盾利用各种手段,各种资源尽所能来诋毁中华,毁我信仰,普世中华,他们利用各行各业的公众人物发表各类言论来混淆视听,中华崛起势不可挡,中华儿女一定要辨大是大非!”摘自·西方到底恨中国什么?为什么这么恨中华?)。-------------摘自《收藏家郭庆祥:当代艺术大多是垃圾》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35

  发掘好的艺术和文化,是社会精神发展的需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总有欣赏它的人,总有被看懂和发掘的市场。

【谈谈金融与艺术品】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地促进文化消费举措的实施,文化消费和文化渗透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空间。英国巴克莱银行曾分析指出:我国艺术品市场潜在需求是6万多亿元,而目前的规模只有三千亿元,这不仅是难能可贵的蓝海商机,更是未来投资、创业的绝佳机会。

纵观全球,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国际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显示,当人均 GDP超过 3000美元的时候,收藏需求会出现增长趋势;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便会进入“井喷时代”。文化艺术品列入家庭资产的配置表也必定是未来发展趋势。谈到艺术品价值,我认为我国的国宝——第一幅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作品《宋徽宗·芙蓉锦鸡图》,无论是年代悠久、文化品味、作者地位、作品品格等等一切因素,都是无与伦比!在我心里价值百亿。俯视一切艺术品!

  艺术需打破认知围墙  中西绘画名作比较_图1-36


  

文化金融和艺术金融,体现得越来越专业化、金融化。全球的艺术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现在每年600多亿,美国占37%,中国24%。前几年中国一跃曾经达到33%,这个比重非常高。过去艺术市场,全球报告只有23家机构,现在一下子增加到54家,构成了全球市场,但是主要还是美国、中国、英国这三个国家。现在针对大众的艺术素质教育太少了,现在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并不知道我们想了解什么,动不动一谈就是几千年文明,都是很大的概念和题目。另外大家跟艺术接触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深度,没有互动。而且我们更多的还有一种就是电视媒体式的,反而成为一个主流。我们不是看这个人有文化,而是看他有名气。

艺术品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在过去的5~10年中,艺术品的表现都超过了金融资产、股票和房地产。全球股市回报率为6.5% ,而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16.6%。巴克莱银行曾对英国本土各类资产在不同经济情况下的表现研究表明,艺术品投资在高成长的环境中表现优异,而在高通胀环境下的表现要远远好于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


顾绍骅于2021年7月18日星期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