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亡于皮岛的重要史料《辽海丹忠录》
明月城 2010-11-13 17:54
明亡于皮岛的重要史料《辽海丹忠录》   本人痴迷历史,尤其醉心于明清巨变,并写了数百万探讨历史文字。原打算将毛文龙写一下,读了《辽海丹忠录》之后,我完全放弃了这个打算。明季盛行章回体写史,《三国演义》起了典范作用。由于明代以八股取士,所以文人无不通读《四书五经》,熟悉历代典故,与当今的普遍史盲是大 ...
2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历史上中国祭祀泰山与朝鲜祭祀鼻白山的象征意义
明月城 2010-11-12 19:20
历史上中国祭祀泰山与朝鲜祭祀鼻白山的象征意义   国之大事,唯礼与戎。作为王畿万里的中国,祭祀五岳,封禅泰山,是极其重要之事。泰山是域内最高峰,与天接近。在泰山之巅增高,祭祀告天,只有天子可以这么做。诸侯在封土之内祭祀,登上域内最高处,祭祀皇天。祭祀皇天刑白马,祭祀后土用黑牛犊。   作为朝鲜,乃是 ...
2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前领导人向朝鲜的赠山赠岛,以及朝韩孕育中的‘圣战’
明月城 2010-11-12 16:22
前领导人向朝鲜的赠山赠岛,以及朝韩孕育中的‘圣战’   我与张召忠将军,刘亚洲将军是同龄人,属龙。不同的是;他们是金龙,关注国际风云。而我是土龙,只能关心自家的生存。自从偶然读了张召忠将军的网文,提到前领导人向朝鲜赠山赠岛,我吃了一惊。这几日在网上一查,更是令我感到极大震惊。原来我是酣眠于积薪之上 ...
2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俄国至今仍侵占中国约150万平方公里国土
凤林文化网 2010-11-12 02:40
俄国至今仍侵占中国约150万平方公里国土              (转载喜乐花园的博客)   正当中、日两国为一个小岛争得脸红耳赤时,俄国却至今侵占着我国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大片国土,对此无人吱声,这是为什么? 从19世纪起俄国就开 ...
6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朝鲜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一部分,臣服于中国
明月城 2010-11-11 22:51
朝鲜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一部分,臣服于中国   朝鲜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一部分,臣服于中国。周武革命之后,封箕子于朝鲜,东夷归于王化。传承四十世,进入战国末期,燕人卫满率领数千流人打败了箕子之后,成为朝鲜国主。起初臣服于汉,后来妄想独立,被汉武帝所征服,设四郡。此后郡国时设时废,改朝换代,如同内地。明清时 ...
1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如果领袖赠与友邦国土具有法理性,应准备接受金三世的国土赠与
明月城 2010-11-11 20:03
如果领袖赠与友邦国土具有法理性,应准备接受金三世的国土赠与   张召忠将军担心的前领导人向朝鲜赠山、赠岛,留下隐患,眼下刻不容缓。金二世一旦驾崩,金三世即位,国内出了汪东兴一类的人物,朝鲜必然发生政治动乱。我认为;如果领袖赠与友邦国土具有法理性,应准备接受金三世的国土赠与。届时无论政治待遇,还是经 ...
1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长白山问题、皮岛问题,为了友好而篡改的地图
明月城 2010-11-11 17:42
长白山问题、皮岛问题,为了友好而篡改的地图   自从偶然读了张召忠将军的网文之后,这几日我啥也干不下去,专门探讨东北亚问题。在网上才知道;此问题早已引起网友们的注意,连清代手绘档案分界图都挂在网上,我居然毫无查觉,从未往歪处想。有三个代表,我等算老几?国家兴亡,匹夫无责,也没人问过人民。中朝陆地界 ...
238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南沙群岛美济礁、向阳红14号船摄影及收复美济礁纪实【黄胜友摄影】
黄胜友 2010-11-11 03:17
南海群岛美济礁远眺【黄胜友摄影于2010年4月18日下午15点】 美济礁新旧高脚屋。【黄胜友摄影】 美济礁目前是中国渔政南海执法基地,著名的中国渔政311船常年驻守美济礁。我们过美济礁时,驻守礁上的海军拍来慰问电。我拍下了中国渔政值班的俩艘渔政执法船。【黄摄】 美济礁礁盘内的海水 ...
16261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中朝尚未开战,割地赔款六十年为哪般?
明月城 2010-11-10 16:30
中朝尚未开战,割地赔款六十年为哪般?   中朝尚未开战,割地赔款六十年为哪般?我是个平民百姓,对此问题无论如何想不通。割让的土地与海防重镇,以及渤海湾,超过香港面积的万倍。六十年以各种形式赔款的金额是庚子赔款的万倍。如果说;朝鲜发动伪钞战争,中方惨败。朝鲜发动毒品战争,中方惨败。朝鲜进行核威摄,中 ...
304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应谨防自我“围城”
田一枫 2010-11-10 10:07
中国正在被某些国家“孤立”、“包围”甚至“围堵”。 上述这种声音,近年来不绝于耳,也给中国的未来前景蒙上浓厚的阴影。 如果说,如是看待中国的安全环境,是出于一种“忧患意识”,是向国人发出“盛世危言”,其用意自然是好的。但作为一种现实或前瞻性的战略判断,这种看法就很值得商榷。 不可否认,从战略 ...
2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