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江山——财富源 //www.sinovision.net/?1226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物种——大灭绝……135条评论

已有 2236 次阅读2019-7-1 22:27 |系统分类:寿司分享到微信

135条评论

物种——大灭绝……135条评论_图1-1

物种——大灭绝……135条评论_图1-2


较真 | 全球物种体型萎缩,证实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到来?

较真要点:

  • 1大规模物种灭绝是指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地球生物大量消亡甚至毁灭的一种灾变事件。有史以来只有五次真正意义上的“大灭绝”,均造成了75%以上的物种灭绝。目前有学者提出,人类活动正在导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 2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并非学界共识。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过去几百上千年的物种灭绝现象说明,我们可能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但这一观点在学界只是一种推测,尚未定论。
  • 3确实有研究预测,世界范围内鸟类和哺乳动物将向小型化发展。但平均体型的减小只能证明体型较大的物种在生态变化中容易被淘汰,并不能由此推论出全球物种的淘汰率,也不能证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到来。
  • 4但不管怎样,人类活动导致大量物种灭绝是不争的事实,物种保护行动迫在眉睫。

查证者:陈茜丨较真查证员

一、什么是“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生物大灭绝是指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地球生物大量消亡甚至毁灭的一种灾变事件,目前已记录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均造成了75%以上的物种灭绝。

据科学家推测,自地球诞生以来,曾经出现过的生物98%均已灭绝。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灭绝其实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是,在物种灭绝的同时,自然界中也会有新的物种形成,从而达到生态平衡。有史以来只有五次真正意义上的“大灭绝”,分别发生在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和白垩纪末期。

(图源: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宋海军在《一席》演讲)

目前有学者提出,人类正在通过资源选择、破坏栖息地、引入非本地物种、传播病原体、直接杀死动物、和改变全球气候导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因此,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也被称为人类世灭绝或全新世灭绝。

二、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并非学界共识

有些生物学家认为,过去几百上千年的物种灭绝现象说明,我们可能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但这一观点在学界只是一种推测,尚未定论。

认同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理论的研究者认为,迄今为止,物种灭绝的数量很可能被严重低估,因为迄今为止,仍有很多物种没有被正式纪录。有研究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速度呈几百甚至上千倍增长。人类目前正处在第六次大灭绝进程中,许多物种将会在一个世纪内消失。如果这个说法成立,在人类存续期间,生物多样性将无法恢复,因为新物种的进化通常需要至少数十万年,而大灭绝后,生物多样性可能需要上百万年才能恢复。

反对第六次大灭绝的科学家认为,目前的情况尚未达到大灭绝的标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尚未发生。而另一些学者则表示现有的证据无法判断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是否已经发生。因为现有数据对灭绝率无法做出准确估计。

三、网传的“物种体型萎缩”无法证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到来

近期,有网传文章根据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

(网帖截图)

该网文引用的《对全球哺乳动物和鸟类生态策略消失的预测》是《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生态策略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付环境的策略,也就是生物在广义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进化策略。在此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发育速度(快-慢)、体重(轻-重)、饮食习惯(食虫动物-食草动物)和栖息范围(广泛-固定)的物种特征对15,484种陆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态策略多样性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发现物种及其生态策略正在消失。基于物种灭绝的概率,研究者预测,物种现有的生态策略将在未来100年内进一步减少,哺乳动物和鸟类种群将会向体型更小、发育更快、繁殖速度更快、喜食昆虫的趋势发展。如今物种的快速灭绝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些物种是否能够适应生态的变化,将会直接决定这个物种是否被生态系统淘汰。因此,物种保护的关键,在于阻止与高度濒危动物相关的生态策略的过度消失。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在学界仍存在争议,但以物种体型萎缩为标志显然不太靠谱。在网上流传的文章中,直接将科学家发现物种体型萎缩作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证据。且不说将物种的平均体型变化与自古以来人类的体型变化相比较毫无意义,研究表明,物种体型的减小是生态和物种进化的结果,而并非网传文章所说的会对生态和物种进化产生长期、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另外,此项研究结果只针对陆地哺乳动物和鸟类,其平均体型的减小只能证明体型较大的物种在生态变化中容易被淘汰,并不能由此推论出全球物种的淘汰率,更不能证实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到来。

但不管怎样,人类活动导致大量物种灭绝是不争的事实,物种保护行动迫在眉睫。正如文献所说,只要物种仍然存在,人类就有机会开展保护行动,例如栖息地恢复、人类活动管理等,阻止物种的进一步减少。

本文编辑:dorili

想了解更多科学知识吗?微信搜索“较真辟谣神器”小程序,点击“问答”进行提问,较真妹等你哦~参考文献详见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