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俊华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40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闲话“隔辈儿亲”

热度 6已有 3210 次阅读2021-5-18 06:01 分享到微信

闲话“隔辈儿亲”

2021. 5. 8

李俊华

 

小说《围城》里,在讲到方鸿渐的弟弟家生了儿子时,作者写道:方家已经二十多年未闻孩子的哭声……。当时觉得,钱钟书先生的写法好独特啊!如今,当我也做了外公,有了外孙女时,回想起钱老此论述,我却有了一丝不以为然,因为、因为家家都如此:年轻父母有了自己儿女,到儿女长大、结婚成家、有了孙儿辈,大约都要经过十几、二十年左右不闻孩子哭的时光。当然也有例外,就是那些早婚早育、子女众多的旧时大家庭,往往儿媳与婆婆同时生育。在这样的家庭里,有可能孩子的哭声始终不断……。

423日,我的外孙女满月。26号女儿、外孙女回到家里。立刻,我们老两口忙碌起来。只要孩子哭声骤起,家里就像拉起了空袭警报,马上进入一级备战状态,孩子的吃喝拉撒需求瞬间转换成一通通忙乱。只有小宝宝吃饱入睡,一切才恢复平静。然而平静也是另类的:因为都要蹑手蹑脚,唯恐响声大了吵醒孩子。于是家里原有的一切如家具的摆放、常用的生活用具、生活习惯都随着孩子而改变却也乐此不疲。

如今,五天过去了、一周、两周过去了,孩子的琐事才摸索出了点滴规律。然而半夜里,只要孩子一哭。我们俩人立刻翻身而起,随便抓件衣服就神速扑到隔壁房间的孩子身边,或热奶或换尿布,只为了让女儿少劳累、多休息一会儿……

以前早有耳闻于“隔辈儿亲”这个词汇,但事未临头也就不去想。如今,一切都波澜不惊、水到渠成般展现在眼前、身在其中,自然多了几多感慨,几多叹息!

人们常把隔辈儿亲归于血缘,这当然不错。但我觉得仅仅这个还不够,因为血缘关系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仅存在于理性、理智中。而那种无时不刻的牵肠挂肚、孩子的一哭一闹是那样的令人揪心般的惦念,也不是血缘关系、容貌的相似所能解释的。我以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貌似照看的是隔辈儿人,其实心底的潜意识已经穿越回了自己年轻时代,换句话说,此时隔辈儿人和自己儿女的界线是模糊不清的,正是这种模糊,仿佛又把我们拉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当意识在恍惚中时,脑海中残存的年轻时种种粗疏大意,对妻儿的简单粗陋发泄都纷纷浮现在脑海中,令我们懊悔、不安、自责。而眼前的幼小孙辈,不正是昔日儿女的再版、重生吗!好吧,我们就从头开始,就只当把儿女重新抚养一遍吧!这次,我们可要十倍的小心谨慎,百倍的呵护用心,陪伴着隔辈儿人把我们年轻时匆匆走过的路谨慎、珍惜地重走一遍!这种仿佛隆隆作响的感情倾泻、付出,既是初尝对隔辈儿人的舐犊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儿女辈粗疏、亏欠往事的补偿,更是对行将老去的我们自己的负责。

如此,我们这些白发老翁老妪,是不是又回到了年轻时代?是这幼小的生命体的一声声啼哭,戳动了我们已经略微木然的的岁月年轮。幼儿本能的生存需求,唤醒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修正。也让我们由衷意识到,生命第一、尊重生命不是一句空话,若真想实践之、落实之,请从抚养、哺育幼小的隔辈儿人开始……。

有人会说,难道年轻人哺育儿女时,认识不到生命的意义吗?我说,不是意识不到,而是生命历程的不足,使你无暇理解和感悟到有关生命主题的这一切!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生命旅途中一步一个脚印所积累出的体味、感受,才能在平凡小事里,在对生命的珍惜、敬畏中碰撞、闪烁出一个个或沁人心脾,或醍醐灌顶的恍然大悟的火花儿。这一切,没有岁月年轮的绵长、挣扎、磨砺是不会有的。

有了隔辈儿人,我们等于重新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世人都一样,都经历过年轻时的青涩岁月,都有过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荒唐时候,这既是我们的无奈,也是一种“失之桑榆得之东隅”的意外惊喜:没有年轻时的疏忽、稚嫩和不足,也就没有了今天校正生命旅途方向的动力和决心;没有年轻时对儿女漫不经心的遗憾,今天对隔辈儿人的倾其所有的呵护也会减色不少!

这,就是我初为外公后的一点点感触、情思。

                                                                                      5. 16下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6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