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鄂尔多斯学研究是有价值的系统性文化建设工程

已有 687 次阅读2019-11-11 21:56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鄂尔多斯学研究是有价值的系统性文化建设工程
                包海山
      1.鄂尔多斯学有价值
      鄂尔多斯学,是在研究鄂尔多斯文化特色基础上,创建揭示内在本质规律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奇朝鲁在《浅议地方学和地域文化》中认为:鄂尔多斯学与鄂尔多斯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主要有,一是鄂尔多斯学是一门综合研究鄂尔多斯整体的学问,但它的产生是鄂尔多斯文化发展及人们对鄂尔多斯文化的认识提升提炼的结果,因而有人称其为鄂尔多斯大文化学;二是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了鄂尔多斯传统民族文化、祭祀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现代工商文化等等,但其中有特色的部分才构成鄂尔多斯学基本内涵;三是鄂尔多斯学可归属于广义鄂尔多斯文化范畴,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的创立亦可谓是一种鄂尔多斯文化现象。关键的区别有:一是鄂尔多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立足学术规范,着力规律性研究,定义不像鄂尔多斯文化那么宽泛、模糊;二是鄂尔多斯学是对鄂尔多斯文化丰富性独特性的新认识新概括而建立的一个学术理论体系,高瞻远瞩,不同于鄂尔多斯文化那么有现实针对性局限性。
       可见,鄂尔多斯学是对鄂尔多斯文化的认识提升提炼的、着力规律性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知识体系。广义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总和,人的思维和行为有的遵循规律,有的违背规律,而科学所揭示的是客观规律。可见,科学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揭示和遵循客观规律的精华部分。鄂尔多斯学,就是在研究鄂尔多斯广义文化基础上,揭示鄂尔多斯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创建人与自然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的学科知识体系。
      揭示和遵循规律的科学有价值。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资本属性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文化可以成为第一生产力,可以成为改善社会生产关系的第一法宝,可以创造和体现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鄂尔多斯学是着力于规律性研究的科学。在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是最有价值的系统性文化建设工程。 
      2.鄂尔多斯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价值
      我们探索和构建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是为了应用它来为社会发展服务,并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出学科知识体系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包括鄂尔多斯在内的“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时,最大的民生是劳动就业,人们普遍的需求是赚钱,因此解决实际问题的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两个抓手,一是通过劳动就业,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二是通过创造财富,体现劳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劳动就业与提高收入,是社会大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一点,对企业发展来说表现得非常明显。据2017年统计,鄂尔多斯全市非公经济总户187559户,非公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比重71%,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82.6%,他们共同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劳动就业与提高收入的问题。
      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温暖世界  骄子情怀——鄂尔多斯民营经济40年》,汇编讲述了65位企业家、创业者的探索精神、社会责任、人文情怀,其中有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总裁王林祥《永恒的鄂尔多斯情怀》、内蒙古伊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双旺《三十载奠定百年辉煌》、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沙漠绿洲中国梦》、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戴连荣、鄂尔多斯市东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丁新民《让无产者变为有产者》、内蒙古东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钰蛇《文旅业的先行者》等杰出代表,而我更关注的是两位行走在“路上”的创业者:鄂尔多斯市众擎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李丽珍《“众擎”之路上的“干妈妈”》、达拉特旗大学生创业协会会长高向东《创业路上一起前行》。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也在路上,因此容易与路上一起前行的人们形成共识与共振,通过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举社会之力,办大众之事”。
      3.鄂尔多斯学体现价值的具体路径
      鄂尔多斯学的应用服务,主要可以通过学科普及、智库建设、产业化发展三个路径来推进。这三个路径各有特色,侧重点不同,但是彼此具有内在紧密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例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民间学术研究团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和鄂尔多斯市社科联的社科普及基地,并在全国社科联第十八次学术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创建新型智库先进社会组织”。可见,学术、科普、智库“三轮”驱动对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都在发挥作用;而在未来,鄂尔多斯学构建与应用的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将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激活并形成更大的发展动力,体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对企业的劳动就业与提高收入提供服务来说,学术研究、学科普及、智库建设以及学科知识体系的产业化发展是系统性发挥作用的。我之所以更关注行走在“路上”的创业者,是因为能够优势互补,我们的学科研究与他们的社会实践需要相结合。我们通过学术研究、学科普及、智库建设,在支持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财富的同时,使自己也有收获,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众擎”之路上的李丽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她陷入深思: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使大量职工下岗,这些工友们怎么办?他们犹如一叶叶弱小的竹筏漂浮在狂流上,惶恐不安、手足无措。作为一名从事近20年人力资源和5年工会主席的工作者,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出于职业习惯和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她扪心自问: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给予大家实实在在的帮助?渐渐地,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根据一些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党和政府的政策,自己来办一家中介机构?这样就能帮助这些工友和更多的下岗待业人员解决生计问题,也能一定程度是缓解大量下岗职工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很快,就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同事朋友也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她就以众擎易举中的“众擎”为名,踏上了创造之路。
       创业路上前行的高向东,201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先去了中铁建电气化局工作,可是干了两个月后觉得这样的工作方式并不是自己所想要的,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通过两个月的工作就已经想到了以后的工作状态和退休后的日子。他不想平庸无为地过一辈子,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要为自己的理性买单,要为实现人生目标进行抉择,于是毅然辞掉了很多人羡慕的央企的工作,回乡创业。一开始,像很多失业者一样,没有方向、迷茫惆怅、四处碰壁、一无所获,有些无能为力的感觉。可是又能怎么办?既然已经做了这样的选择,就算含着泪也要走完!他重新规划人生道路。既然说“毕业就面临失业”,那么每年有那么多毕业生,就有很多像他一样没有工作,何不把这些大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去做一些事情?恰逢当年达拉特旗政协会议上,看到由达旗民政局和西园街道的领导提出的大学生创业方案,他也找到了组织、找到了方向。
       他们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也是我们的思考、探索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社会实践,志同者必然道合,这是合作共赢的基础。
       4.鄂尔多斯学研究资本运作规律的优势
       鄂尔多斯文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鄂尔多斯这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蒙古族众多宫殿和蒙古族部落的鄂尔多斯文化、鄂尔多斯这座城市的城市文化,鄂尔多斯学是系统性研究这些文化的基础上创建揭示内在本质规律的学科知识体系。
       在蒙古族文化中,成吉思汗文化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而作为众多宫殿和部落的鄂尔多斯,都是围绕着成吉思汗形成和发展的,因此鄂尔多斯文化在蒙古族文化中也具有一定的经典性和代表性。
       蒙古族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研究资本运作规律有独特的历史经验和心理优势。从宏观上来看,在资本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中,草原游牧民族最先发展了货币形式;蒙古族最先使纸币成为具有信用的主体货币,奠定了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马克思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方面,或许蒙古族又能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
      草原人最先发展货币形式,是为了交换牲口;后来自作聪明的人们用来交换自己,使劳动这个人的内在本质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商品。如恩格斯所言:商品“表现一种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力也是可以交换和消费的,人们刚刚开始交换,他们本身也就被交换起来了,主动态变成了被动态,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人的劳动本质同所生产的商品一同异化,这是人类共同的悲哀,也是最需要改变的东西。
      资本的各种社会职能都是人类所共同赋予的,社会大众在生产、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共同参与,资本才能运转起来。资本关系因人而变,人因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变。解铃还须系铃人。草原人正在深入研究怎样系统性改变资本的目的、构成、实质以及完善劳动价值评判体系、社会公平分配机制等的内在必然规律。例如,鄂尔多斯学研究系列成果《草原文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草原人有智慧有能力训导资本狼》、《灵气活化“资本论”——试让人类智慧最高结晶体现巨大经济价值》(发表于《中国科技发展经典文库2006卷》)、《资本的信息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开发马克思主义经济价值的最佳途径》(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就是这方面的探索。这种探索,为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通过产业化发展来体现价值,奠定着基础。
      5.人的发展规律
      符合人的自然天性的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在现代商品社会,人们难以实现全面发展,主要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没有相统一。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只要他不想失去生产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
      对改变这种状况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说: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在未来社会,完全由分工造成的艺术家屈从于地方局限性和民族局限性的现象无论如何会消失掉,个人局限于某一艺术领域,仅仅当一个画家、雕刻家等等,因而只用他的活动的一种称呼就足以表明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分工的依赖这一现象,也会消失掉。在未来社会,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未来社会个人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者认为:纵观世界发展,就是走出“家庭发展阶段”,进入企业群体发展阶段,产权股份化,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并逐步走向集团化、社会化。我国向全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可以率先在国内作出典范,创建“企业命运共同体”,以“产权共有”构建“企业命运共同体”,是时代使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在利益相一致的企业命运共同体中,相对更容易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从而有现实基础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每一次危机“都重新提出这一重大问题:‘怎样对待失业者’?”。由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导致劳动者失业。
       那么,怎样促进就业,提高收入和消费能力?我们可以从分配和生产的角度来探讨。恩格斯指出:“只要分配为纯粹经济的考虑所支配,它就将由生产的利益来调节,而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
       当企业构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时,必然会采取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从而最能促进生产,提高收入和消费能力,使就业、生产、分配、消费形成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
       6.资本的集中规律
       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应该深刻理解两个要点。
       一是社会资本的集中规律。集中不论是通过吞并即某些资本成为对其他资本的占压倒优势的引力中心,打破其他资本的个体内聚力,然后把各个零散的碎片吸引到自己方面来,还是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溶合起来,经济作用总是一样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当社会总资本融合为唯一的单个资本的时候,集中才算达到极限。
       二是资本关系的外壳炸毁。随着社会总资本的高度集中达到“极限”,随着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资本属性的“外壳”“炸毁”,最终使劳动力从商品地位解放出来
       我们深刻理解了这两点,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是,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社会总资本不断高度集中的“引力中心”在哪里等问题。
       恩格斯说:“在所有的人实行合理的分工条件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富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分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承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进它进一步发展。”之所以能够使科学、教育、艺术、交际方式、生产组织、劳动管理等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形成的文化,变成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变成全社会共同财富和促进它进一步发展,并让人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因为文化揭示和转化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能量原本就人类可共享。这是科学文化不仅成为第一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的第一法宝,而且可以成为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主体部分的根本原因。
     老子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说:“圣人”不积蓄身外之物,他总是想为别人服务,结果为别人服务的能力越来越强;他总是想给予别人更多的东西,结果能够给予别人的东西越来越多。天之道是造福万物而不伤害,圣人之道是只管创造而不去争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人们,才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成为社会资本不断高度集中的“引力中心”,从而使社会资本的高度集中达到极限而使资本关系消亡,包括科学文化的资本属性消失,还原自然界和人类世界都是无价之宝的自然属性。
       7.资本和劳动关系的改变
       资本和劳动关系的改变,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资本的基础、目的、构成、实质以及劳动价值评判体系、社会共享分配机制等是一个系统性过程。其中,资本实质的改变是一个重要环节。
       马克思说:“只是由于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成资本。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
       其实,是过积累起来的劳动支配现在直接的活劳动,还是现在直接的活劳动支配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这取决于哪个能量更大。我们从三个方面能够看到改变资本实质的必然性:1.科学文化是在过去劳动中形成和积累的,同时也是现在直接活劳动所掌握和发展的,因此当科学文化成为第一生产力并在生产力体系中发挥决定性的指数效应,而且科学文化成为改善社会生产关系的第一法宝时,现在直接的活劳动将有条件有智慧有能力支配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2.当只有在创新和共享中才能无限增值的科学文化,成为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本主体时,这种共享性和无限增值性决定了,现在直接的活劳动在创造剩余价值时,便可以使社会资本具有为未来活劳动提供服务的功能;3.随着现在直接的活劳动具备几十天之内就能够使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文化总量翻一番的能力,随着资本具有为直接的活劳动提供服务的功能,人类不仅可以改变资本实质,而且还能够通过不断提高可共享的社会公共产品比例和总量,来逐渐淡化并最终消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资本属性。
       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可以理解为钱和人的关系。从钱的角度来看,社会总资本高度集中为唯一的单个资本;从人的角度来看,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由此,资本和劳动关系,就会成为社会总资本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也必然会成为涉及到每个人具有利益的值得人类共同研究探讨的全局性的社会重大课题。            
      8.鄂尔多斯学的构建与应用
       鄂尔多斯学是地方学。地方学是跨学科、跨地域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所谓系统性是相对而言的,总有一个系统包含了所有的系统。从平行关系来看,有北京学、上海学、台湾学、内蒙古学等,也有中国地方学、韩国地方学、日本地方学等;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来看,有鄂尔多斯学、内蒙古学、中国地方学、亚洲地方学、全球地方学等。只有在全球地方学的巨系统内,才能看清每个地方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共同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对于亚洲文明对话和亚洲地方学研究来说,2019年有两个“首届”,而且都在“道法自然”。
       在国家层面,“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于5月1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在民间层面,“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6—27日在北京举办。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我们深刻理解“道法自然”这个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至关重要。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奇朝鲁在《浅议地方学和地域文化》中认为:“地方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探索规律,终极目标是道法自然”。可见,鄂尔多斯学研究对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和发展理念的认知和把握是精准的。
       科学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中,人与天地因“法”的合一而天地人合一,最终共同道法自然。正是在自然界层面,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作为“类主体”,道法自然、天地人合一,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内在生存和发展理念。
      在地球自然村这个地方,如果把全球地方学比作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做一个剖面示意图来看,主要是由根基、主干以及枝叶这三个部分组成的跨学科、跨地域的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道法自然、天地人合一是人类共同的内在生存和发展理念,因此全球地方学学科体系必然生成于这个共同的根基。作为科学,每个地方学都必然探索和揭示不受地域局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此形成全球地方学的主干。地方学的枝叶,是从全球地方学共同的根基和主干生成开来的各地方学,例如亚洲地方学、中国地方学、内蒙古学、鄂尔多斯学等不断细化的地方学。
      创建系统性地方学,就是在全球科学文化大网络上进行整体研究,在地方特色小网格里进行微观研究,在各个网线和结点进行对比和平行研究,使这种网络、网格、网线、结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当全球各地方学都能够既立足当地、又跳出地方看地方,既研究小网格里的文化特色、又探索大网络的普遍原理时,就可以把个性特色与普遍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描绘原本是完整的全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的巨幅动态画卷。
       鄂尔多斯学把探索自然法则作为一个核心与全球地方学的根基连接在一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应用资本运作规律作为两个抓手与全球地方学的主干融合起来,使鄂尔多斯学小网格与全球地方学大网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努力与各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对于应用鄂尔多斯学学科知识体系来为社会发展服务来说,主要有学科普及、智库建设、产业化发展三个路径。
       鄂尔多斯学是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学科普及具有特殊的意义,使研究、科普、实践更具有互动性,更容易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使研究人员以及通过科普获得学科知识的人们,共同参与和经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科普、应用的全过程,从而使社会大众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
      学科普及是公益性事业,而智库建设向产业化发展迈进一步,通过具体项目,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使他们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服务,从而使自己也获益。对于智库建设而言,运营可以为研究工作“赋能”,把研究价值通过运营体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提升智库的价值和效能。
       鄂尔多斯学需要以社会实践为推动力,使产学研结合起来共同发力。研究的成果只要以产品、产业的形式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学科人才队伍就会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充实,使应用、教学和研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需求—生产—市场扩张—资本介入—教育和人才需求扩张—主干课程的确立和发展—促进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循环中,劳动、信息、知识以及资本的系统性共同作用下,创造和体现学科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与全球地方学的根基连接在一起,与全球地方学的主干融合起来,努力与全球各地方学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鄂尔多斯学,其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是鄂尔多斯最大的最有价值的系统性文化建设工程。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