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今又是 //www.sinovision.net/?335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向着你心灵的大殿 我 辉煌的剧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又是《六艺与六疑》之六艺

热度 1已有 4595 次阅读2011-2-15 12:14 |个人分类:意念篇分享到微信

“来,来,来,君先,吾辈从之,吼一个:中华大国,泱泱五千”。。。

“走,走,走,君先,吾必望尘趋之,来日相见”。。。

猛一醒来,南柯一梦;桌上还放着昨晚残留的想头:六艺。

西周,中华大地亮起了又一道人智的曙光-----天下转为天下。几多的沧桑,久违的太平,社会开始醒悟,开始注意人的个人行为的规范与社会和谐进步的一些本质问题。于是思想上理论上出现了一套由上而下的“贵族”伦理行为的“标准”,谓之,礼、乐、御、射、书、数,即六艺。

西周末期,礼乐崩坏,天下无以为系,道乏无常;列国群雄粉墨登场,各显舞姿。一时间,呱噪四起,吐沫飞溅。真正集大成者是为孔丘,提倡“有教无类”,渐成主流。六艺因此有了新时代新要求的某些进变。但“子说”的又一伟大贡献是在六艺之外,加多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易”,即,天道纲常:

合“天道”则万物昌盛。

战车兵马亦已绝尘,公允之道之诗、书、礼、乐、御、射六艺就可以译化为作文、书法、礼仪、音乐、数理、体育。六艺与其说是一种思想与行为的规范模式标准,不如说是当时人对人与社会认知的觉悟。大千世界里于是多了一个新式的发展轨道,我抖胆将它归纳为:

秧育足下,语论庙堂,纵横思辨,心系天下,立身之本,经伐之道。

父母辈几代都是书香门第,尤其父亲这根线上都是士族商贾。父亲的骄傲,我称之为“红灯记”的夸耀里有一句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苏浙皖一带流传的歌谣:“江北出了个胡笔江,江南出了个李祖康”,细节省略。一路下来到了我们这代,中华民族的经历了无数伤悲与苦痛。就近的说,甲午海战,庚子赔款,八国联军,军阀战争,抗日救国,推翻老蒋,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我一直叫文化革大命)。六艺到了我们父子这阶段,在我们家族里“异化”成我记忆中的,诗、书、礼、义、御、射。御成了术数,射则是对身心的要求。

父亲这代人中,如果不通书法,不谙音律,不尊礼仪,不法恩义,是不能被接受的,终极惩罚是被家谱祠堂除名。更有甚者,连过门媳妇也统统必须符合这些要求。到了我们这代,两个字:可怜!可怜必须成为终久的悲哀吗?我始终不买账。于是在对我的儿子的教育上有了我自己五音不全的“红灯记”,本质上和父亲的那出相差无几,因为,其间有很多我认定是可以传承的终极价值。有时,我会对儿子说,我人生最大的目标是,我走前一定可以完成这样一件事:让我的墓碑再引领你们走五年。

然而,这些都是关起门来的市井小道。大道是,人对母亲祖国的义务、职责,外加很多人不太在意的孝道

我们都平平淡淡地活着,都有自己所谓的自由。到了我这般年龄,通常是碰到知己唠叨没完,其他场合则不会对很多事添加说明和解释。这就把自己理顺了,其它全部落入到对孩子教育精心的计划和行动中去了。儿子都懂吗?我有很多形而上学的教育行为,跟小孩说六艺似乎没到那个地,于是只为他们定下了一条铁律:

人,可以不伟大,但绝不可以卑贱。

先辈在前,祖宗在上,这不是梦。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1-2-16 13:21
自说自话:《六艺与六疑》之六疑清稿已完成,好像中文网站管理层里有高手读懂了《六艺》的用意,所以在下决定不发表《六疑》了。和为贵,不必太过较真。和来这里的读者打招呼,表示歉意了。
回复 今又是 2011-2-16 12:45
To: princebuyi 你曾经说:
抢根板凳先!
拜读了!

你永远是快乐开心的。多谢曲躬。
回复 princebuyi 2011-2-16 11:54
抢根板凳先!
拜读了!
回复 今又是 2011-2-15 21:11
南京有很多朋友,很多大学同学,特别喜爱中山陵---老让你咋烦躁中禁声,庄严肃穆。
我读你的东西读得很深,尤其是你的散文。我们这种人一旦开始用文字表述就会变得较聪明。文字里有一种被称之为“魂”的东西,我们多少都有些,于是还敢崇尚高雅;我们之类人一碰到文字就很敏感的,于是相对“脆”些。我们还是能很深地通过文字读到彼此。上次你落款前写了两个字给我:握手。本不想多说,还是耐不住,非常动人的高雅,装是装不出来的。为了真诚我们跨过太平洋,握手。
回复 听雨潇潇 2011-2-15 20:30
今晨起床,我脑海里跑出一段旋律,于是,一直在哼唱。知道是什么吗?就是“红灯记”里李铁梅的一段唱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不巧,打开您的网页,看到您的“红灯记”感触颇深......
拜读!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