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今又是 //www.sinovision.net/?335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向着你心灵的大殿 我 辉煌的剧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又是《致月岚风的一封信》中西文化史的片段观察、思考和小结

已有 6565 次阅读2011-5-10 10:42 |个人分类:思考及讨论|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月岚风,你好:

从现在起叔叔就这样称呼你了。有了新的名字就有了新的起点和要求,是成熟起来的旗帜与呼唤

今天叔叔要与你简单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写作体验、思考和小结。

(一)
文字、文意和文心的重要性及关系讨论

是的。真正喜欢文学文字的人,又下了点功夫,即便不是贯古通今,心灵都一定要比通常人灵,“灵”在阅读上的穿透力是很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悟性,从同样长的时间和同样水平的能力出发来看,更上一层的文字作品才能牵动好的、正确的阅读机制。于是说,作者必须知道他在面对什么样的“读者”,以及如何建立阅读通道和机制。在这样的文字写作的意识和要求下,文字必须放下,而文心的站位和守定非常重要。接着就是文字的意识方向,也即文意和文意指向,是目的。

好的文章和一般文章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可读和被享用的时间跨度和意义。这取决于文心文意的内涵质量和“不功利”,也即“不通俗”,纯净至美,无私无杂,大中至正

(二)
十三到十五世纪中西文化的历史特征以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与作用

文化在各个国家和各个时期都有衰败和繁荣的过程和期段。但所谓的中西文化及文学的大致特征之一是:十三到十五世纪时的贵族文化的形成与发达。

仅从文学的历史进程的年轮和片段来看。十三道十五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宗教把控王权,宗教生产并制约社会机制和文化及文化意识走向的大格局。这对科学、文化和人在意识的精神的发展上形成了钳制和钳夹。然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所谓坏事也是好事。更深层地阅读了历史和当时的文化特征和生成背景后,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本质的另类好处:宗教形成了各种严格的制度。对于文学来讲,经过严格确认的贵族阶层开始在战争结束后的歇息里,在战争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后,开始寻找战争结果以外的,用以表示和既定自己社会尊崇地位的介质。于是各类本国的以及战争产生流动交汇的他国的种种文化和文化产品被迅速地集结了。在这种战争离奇功能的推动下,在浓郁的宗教法庭黑暗制度阴霭下,文化却被贵族捧起,成了高尚的追求和高贵的象征,特别是身份的标注。

大批的教廷的、王室的以及“荣誉军团”的显贵们于是忙碌起来,拼命收集各类文化的精品。同时愿意化大量的金钱“圈养”杰出的或年轻有为的文化人。于是,间接的社会影响和效果是,相对杰出的文人一旦被贵族认可后,便可衣食无忧,专注文化。逐渐地,以宗教为轴心的、贵族的文化在欧洲形成。其间比较通俗可知的代表就是莎士比亚(1564-1616)。

于此同时,文化的贵族阶层相应产生,而且不断繁殖在教廷、王室和贵族团体的羽翼下,形成了滚动式的发展,造就了一个代代相继相生的文化的生成和扩展的势头和机制。

(三)
同时期中西文化及样式的观察、思考、对比和体会

欧洲历史尤其是文化的历史在此其间有另一个非常引起我注意的事件:十字军的六次东征(其实不止六次,很多史学家有误)。这六次东征发生在1096年到1291年期间,是由西欧基督教庭(前身是天主教,这个事期两教既斗又和)刻意发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宗教的纯洁与高尚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的“异教徒”和他们的“异文化”发动的系列宗教性侵略战争。但它的实质存在着狂野的戮杀、无情的征服、文化的强奸和财富的掠夺。梵蒂冈就是这样被摞起来的。

十字军东征容易被忽略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和后果是:西欧的宗教意识和文化样式被强植于他国自由的土地上,这是“输出”;大量的财富尤其是文化的精品还被掠夺回来,是“输入”。

撇开战争的公平性和历史的情状缘由,单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教廷的、王室的、贵族的乃至权贵文化的形成,加之对外战争的输出和财富文化的大量输入,西欧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的萌芽与发达被奠定了非常有利的好的基础。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亚洲仅以同期的中华而论,忽必烈的战争规模同样地惊心动魄,达到了举世空前的地步。蒙古人建立了“汗”以后(1206年),和欧洲不同的是,他没有可以输出到中华的文化,反而要“倒走”,得学习得借用汉族文化,于是被同化了。于是,从“子说”(战国春秋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词曲乐赋,再经由唐诗宋词的演化和推进,进入元朝时,最终形成了文化的新高峰:元曲

我在这里大跨度地纵越,跳过了众多中国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化事件和特征,包括一系列的大师和经典的目的是,把相应历史阶段里中西文化发展的主脉络拉出来形成对比。也是拉出一个你今后学习文化必须要注意的阅读范围、条理和机制。文化首先是历史的,只有纵观和了解了历史,文化的学习和进步才会有章法。

接着说元曲。说元曲之前,我还要先打个底,做你的参考。

我的阅读最早是被家里“规定”的。逐渐长大后,最终形成了自然自由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大致内容和内在走势是:四书五经不读,《论语》浅读;诸子论述可以读,不必较真。但汉赋一定要发奋尽量啃下;唐诗宋词要背,那是十岁前的事,洋洋洒洒几年功夫背个三四百首的人不光是我,大有人在的。但是没有必要到了二十来岁傻背死啃还照搬,脑子会被扭歪的。我见过一个四岁半的孩子,唐诗宋词能背五十来首,她母亲非常得意自豪,我心里说,这孩子完蛋了;元曲则是重中之重,《红楼梦》甚至都可以“顺势带过”。《红楼梦》固然是经典,但在我,只是漂亮婉转,有文学的高超的造诣,却没有促生文化思想的好营养,属于下沉的文化样式。即便说文字的在中国文化里的历史性作用,元曲的地位依然空前绝后;一九一九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各类作品一定要全读细读鲁迅之类及港台文化作品,不读也罢切切记住,以谋求生计为计的一切写作或作品可以读一些,作为了解,一概不读也不为过。反正我是不当回事的。等等,无以为尽,难以为终。这里面有我读书的兴趣走向和醒悟了的自由选择;这里面有自己很深的体会和非常个人化的思考和总结。不一定能代表大众所有,但实实在在地有我的道理。

元曲的真正大样的经典不是《西厢记》,《西厢记》的文式可以,内容太小家子气了。要读就精读陈瑞生的《再生缘》。你去看看那样的文字,从古到今,古代语言语式到今天的文化范畴,早就在了。煌煌而立,如日中天。后人的文字文式几乎从来没有在本质上超过它。我以为我的结论至少是独立清醒理智的。

好,忽必烈的战骑和马刀挥杀定国后,文化到了元曲的颠峰。和欧洲同期文化的特征相比,出现了相同的走势:不同文化的汇集、融合与分式发展。

西欧和整个欧洲黑暗开始孵育欧洲大地的文明曙光了。没有那样的“贡献”,文艺复兴可能就无从谈起,起码会被大大地延误。

没有忽必烈的强势统一和对汉族文化的尊崇和推崇,中国文化的精髓可能就会大大地流失。没有《红楼梦》中国文化不会断,没有元曲,文字及文化必断。

(四)
小结:独立,清醒与智慧的重要性

小结里有我这样的一个非常另类的总结:孔子孔老二在教育上的贡献非常大。其它实在是误人误国得很。在历史上,尤其在以蒙古马背贵族席卷万里长空的狂势下,老二被宰割了无数次,“废孔立道”也是历史阶段性发展的需求使然。到了后来的明朝,老二被折磨得更惨是有历史背景和道理的。如果信得过叔叔,千万别去听老二的话,将他流放至无人之地荒长就是了。

国人的无知和盲目是很普遍的,我们要做的是独立和清醒的思考和学习,融天下之精华,做日照中的照耀。

我的部分的、非常个人化的阅读路子和想法简归如是。以后在叔叔重篇《文学以文字维系的思考和讨论》中也或被更详细地提及。那篇文章已经写了好几千字。因为我十二分地在乎,又因为题目很大,涉及又深,估计要花大精力和大脑子去刻意求其细了。这样的东西,没法掉以轻心,随意而发的。等我完成后,我会继续跟你交流的。

仅记住,文化的学习与提高,必须有一个极其精致的计划,是集团军综合作战的样式,绝对不可以打游击战的。一步步慢慢地去分类计划,一步步去观察和思考,一步步带着问题去求证和解答。

知识可以不多,但不可以不精致不高尚。其间依然必须做到独立、清醒和智慧。

你可以随时向我挑战和疑问,我,有问必答。


祝你进步再进步!

为你骄傲的博友叔叔,
今又是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1-5-10 20:02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知道先前的,大概通读一遍即可全部屏弃,不作文化的奴隶,只作文字的朋友。
先生忙停当了,就来这里看望“群众”,是荣幸,也是有缘。
你说的话就是“真道理”,很多人赶形势,又被掐着脑袋硬灌,结果灌死了了很多天才和大师。
“不作文化的奴隶,只作文字的朋友。”绝对100%的正确。我们不是文字的奴隶,也不是文字的主人,我们是朋友,朋友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地看待自己,别人和要去做的事。
握手!
回复 王正鹏 2011-5-10 19:19
知道先前的,大概通读一遍即可全部屏弃,不作文化的奴隶,只作文字的朋友。
回复 抱峰 2011-5-10 17:37
洋洋洒洒,厚积薄发,极具个性的文字。我正在触摸老师全部素质里最为主要的东西,而这并非易事。
12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