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科学主义 //www.sinovision.net/?793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探索真正的科学社会。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Lmd 2019-1-28 06:53
感谢光临!
敬礼
易仕 2019-1-25 10:09
谢谢支持和赠花。
Lmd 2019-1-24 10:32
感谢回复!
不见回复文字。
Lmd 2019-1-24 10:29
感谢回复!
不见回复文字。
Lmd 2019-1-24 10:27
感谢光临!
敬礼
Lmd 2019-1-21 10:01
感谢回复!
不见回复文字。
祝好
Lmd 2019-1-21 09:59
感谢光临!
敬礼
Lmd 2019-1-20 16:18
感谢光临!
敬礼
e79f9 2019-1-16 12:22
感谢朋友的访评鼓励!
刘文忠 2019-1-14 02:23
刘文忠散文四  素味平生

做明白人    
 
     我认为,做明白人,不是不问世事,摇头晃脑背几句唐诗,赋几句宋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在漫漫历史长夜中,不过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明白了这个道理,便多了些“看透”的明白人,这些人在夹缝里苦苦寻觅,又没有找到理想的世外桃源,于是抛却世俗,进山或归田的明白人,问风问雨不问人,一味追求清净。
  清净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中国味的文化。清静无为的确是道教的思想,自古以来被多少人推崇,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被人们最多作为美谈是那些文人,名人,有知识,不出名,不做官。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或居于岩穴,或隐匿于深山老林,以打猎砍柴为生,这些人如今已经少见,可以用麟毛凤角来形容。
  清风明月,闲取一瓢浊酒,看梨花开笑桃花落,暮春时节,花树下清风阵阵,明月朗朗,喝的酩酊大醉,不觉寒暑,不知春秋。或醉卧,或斜躺,醉眼微睁花树下,衣襟半被落花埋。如此奢侈的神仙式生活,只有在古诗闲篇里才能看到。
  为了几个孔方兄,不惜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出现了:“白宫书记”,中国最牛的小科长......
    中国文人好酒,有酒才有灵感;中国武士好酒,有酒才有魄力;中国工人好酒,有酒才有豪气;中国农民好酒,有酒才有力气。
    可如今科学发达,中国酒文化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从刚改革开放时:“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到如今:红灯区里醉梦游。“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一箪食,一壶浆,回也不改其乐。”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每当读到这些文字,我们心里就很神往。俗人也好,高雅之人也罢,只是一种梦境。现在每一个人都是努力赚钱,准备买房买车奔小康。实现愿望后,绝大多数人成了房奴或者车奴,一旦入套,进也难退也难,望君三思而后行。
朋友,别羡慕人家三套五套买房炒房,可他们晚上睡觉只需要三尺床;别眼红人家换了奥迪骑宝马,可他们闯红灯飚车压死人一样负刑事责任。咱们普通老百姓只要活得舒心,活得自在,夜里不做噩梦就行。
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别失了自信。
一把世界看淡,把金钱看淡,真正做一回明白人。


古井
 那一口古老的柳树根井,盛装着我童年的记忆,井台上留下我成长的足迹。是我的生命里的情结,时时从心底涌起。井里汩汩冒出的清泉,圈圈水纹荡漾开来,涟漪了多少心事和年少时欢快的笑声。
  河套的地理环境特别,是黄河故道南迁,留下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过去的每一个村子,都有井,可打井它是一门学问,选址至关重要。红柳地的不能选,打出来的水盐碱含量太大,发苦发涩。只能选长马莲花的地方,干旱时马莲生长非常茂盛的地方,打井最好。因为马莲根深叶茂,吸收水分最多,最怕盐碱,所以在马莲生长的地方打井成功率最高,其次是茂密的菅草滩,这里打出来水最甜。
  打井是村子里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总动员。不用砖瓦,也不用石头,只用老柳树根。每户把多年挖出来的老柳树根全部贡献出来还不够,还要组织青壮年去挖,准备挖井的地方,堆叠的山一样高柳树根富富有余,才开始挖井。那天,村里请来了经验丰富的挖井老师傅做总指挥,二十几个小伙子摩拳擦掌早做好了准备,整装待发。
  开挖前,木匠师傅做好了井涵。井涵是用新鲜柳木做成的,一般厚八寸,八个角。根据准备挖的深度计算好尺寸,做好备用,木料开好铆墝,环环相扣,一旦阖上,就无法分开。一般井四层井涵,如果木料充足,八层的也有。
  生产队长一声令下,开挖就不能停息,二十几个小伙子轮流挖。河套地下水位高,挖了不到二米就出水,如果是渗水,继续挖。如果是泉水,一股一股往上冒,指挥挖井的老师傅早准备好了打麦时抬麦草一丈多长的抬杆,顺着泉眼几个小伙子要用大力气往下擦,边擦边摇,一会儿堵住了泉眼,继续开挖。啥时候深度够了,摆好井涵,开始用老柳树根圈井,一层压一层,层层相扣,根据树根的形状互相咬合。做好一层,填埋一层土,一直到井口。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把抬杆往出拔。“哗!”一尺多高的泉水往上冒,人们欢呼起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不亚于娶媳妇。打井一般在早春,地下水位低,人们把剩余的柳树根全堆在一起点燃,红红的火,乐呵呵的人,上了年纪的老者把准备好的白酒递到了打井师傅和打井工人的手中,围着熊熊大火说啊,笑啊......
  井是村庄的心脏,井代表着家乡的呼唤,最早扎根此处落脚的祖先们,他们开挖出每一口井,让我们走西口的后代几百年后仍然留在这里,出门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的河套儿女,时时怀念故乡的柳树井。
  在井边,河套人盖起来了小茅屋。小茅屋里河套儿子娶回来了新媳妇,河套娃子“哇哇”坠地,河套人生生息息,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歌。
  在井边,人们栽上了柳树,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不断长出新的枝丫,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即使你漂泊到遥远的异乡,悠悠情思在暖风的吹拂下,飘回到老柳树下,和老柳树对话,品尝井水的甘甜,梦里延续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冬暖夏凉,是井的水温;清冽甘甜,是井的水质。从井里汲上的水,烧成开水,锅底一点杂质都没有。用来泡茶,清香扑鼻。
  童年的记忆里,井水在深秋的季节里总是满满的,且冒着热气,有时差个半米,水就满到了井口,根本不用钩子打水。大人们用手把水桶往下一挽,水就直接提到了井沿。春季和夏季的井水,相对浅些,站在井面,有股凉嗖嗖的冷气向上涌。
  家家户户的厨房里,总摆有一个大大的水缸,是专门装水用的。每个水缸的容积一般都能装上差不多两三百斤的水,够得上一家几口人一天的用水量了。乡村的清晨,当屋顶还没升起炊烟时,很多水桶就早早摆放在井边,一字排开,轮流打水。早晨的水质是最好的,男人们和小伙子是挑水的主力,有时妇女也会在挑水。小上路,一条扁担颤颤悠悠,两只水桶摇摇晃晃,是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大集体时代,没有冰棍的日子,小男孩们常常从家里拿出小瓶,用麻绳拴着,把小瓶吊进井里,装满一瓶水,喝上一口,也能凉透心底。
  我还没有过十二岁,感觉自己有力气了,就会抢过妈妈的扁担,自告奋勇,挑着空木桶到井边打水。然后摇摇晃晃,一路挑,一路歇。井到老屋总共不到五十米,我却停歇好几次。等挑到家里时,水晃得只剩下一小半了。揉着被扁担压得红红的肩膀,直喊疼。母亲说:不努力读书,以后就只能天天在家种地挑水了。那时候我心里想,就是长大了也绝不在家里种地挑水,发奋读书。
  唉,谁知近几年地下水的污染,手压井的出现,村里又从山上拉上了自来水,老井彻底退出了历史使命。井和木桶,却永远也走不出我的记忆,它们已经在我的童年履历上,刻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
  古井,茅屋,扁担,你是最忠实的历史的见证者,你们养育了多少代河套人。
  河套人不会忘记你们。


 














礼多人不怪

 
我不停地听到有人说:三天一大礼,两天一小礼,更可笑的是,一天随了三四家的礼,吃了东家吃西家,烦恼不必说,经济也发生了危机。

  借钱随礼

  翻开中国历史,打开野史,我也没有弄明白中国人的人情味怎么那么浓厚呢,平时没看出什么高雅的礼节,倒是看出了很多额外的“讲究和理性”。没办法,我也平头百姓,只好是随波逐流吧。
    普通的老百姓,特别是工薪阶层和汗点子摔八瓣的农民兄弟,好讲究,死要面子,看人家随了几百块钱,咱随少了不好看,随吧,结果呢,工资没见涨,随礼涨得飞快。
一百是拿不出手了。原来一百打底,现在二百也不够底了,小了300元,稍大一点点500元,交情稍深一些1000元,要是某个官老爷办事情,又正巧你想借此机会拍拍马屁,估计得几个一千打底了。
    更有甚者,其实只是打一个照面的关系,随口说的那么一句“有事告诉我一声,”人家可当回事了,什么交往也没有,办事情的时候立马想起你,愣是给你请柬,你就是打自己嘴巴也没用,谁让咱是爱讲究的人呢,嘿嘿,没办法啊,随吧。
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够随两份交情稍深的礼钱,咋整,随份子这钱不能不花,不花再见面不好意思,借钱也得随,悲哀啊。

          随礼亲仇

  朋友邻居随礼如此,那么亲弟兄姊妹又如何呢?老刘爱翻野史。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三十年代,有一家人家弟兄姊妹亲亲热热,虽然贫困,来往频繁,都成了家各自生活。
    当最后一个老人去世时,大姐家贫困,按河套人的习俗,出殡老人时,闺女的责任是上祭羊,雇鼓匠,买纸火,可大姐没有办到,大姐夫不能穿长孝,当众受辱。
办完丧事后,大姐夫发奋挣钱,大姐拼命攒钱,又买了祭羊,雇了鼓匠吹吹打打,要求兄弟在乡亲面前给自己的丈夫穿长孝,姐弟结下冤仇,几代不相往来,姐弟相思哭瞎了眼。
  有一次,老刘去城里办事未成,中午十二时口干舌燥头昏脑胀,怕心脏病发作,下了个狠心,掏出三十元光洋奢侈一回,在临河银河饭店午休了二个小时,在办手续时听到一则野闻:
              厚此薄彼

  有一个农村老汉,全靠养几只羊生活,为了儿女们成长耗尽了心血。
    儿女们各自成家立业,都有了孩子,可麻烦也来了。眼看着孙子和外孙子都快到十二岁生日,作为爷爷,姥爷也该给孙子和外孙子准备圆生日礼钱,苦积苦攒下一万二千元。
     孙子在前,又是个男的。
     老汉二杯酒下肚,不知是传统重男轻女观念作怪还是昏了头,“啪!”的一声,一万元钱摔在了桌子上,博得了三朋四友的欢呼。
     你看看,还是人家的爷爷,一个农村的放羊老汉如此,让城里的做爷爷和姥爷们惊叹的低下了头,自叹不如。
     时隔不久,外孙女子圆十二岁生日。
     三朋四友,姑舅俩姨,爷爷奶奶看姥爷如何上礼。
     这当姥爷的也不含糊,“啪”的一声,二千元拍在了桌子上。
  “不行,现在男女都一样,应该一万!”不知是谁呼喊起来。
   还有更难听的话语齐唰唰向农村老汉砸来。
   农村老汉一气之下,转身回家并丢下一句话:“我把羊全卖了补礼!”欲知后事如何,服务员催我入住,我恋恋不舍离开了说笑的人群。

          事宴的翻新

  有些人家几年没有事宴,又不能不去随别人家的礼,于是也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回应,前几天同事就讲一件事,说亲属家装修也大办,众人皆去祝贺,结果到那一看,只是个破房子就刮了一下大白。
      以前有人说笑,说是一家奶牛下了一个小牛犊子,也办事宴,听后让人觉得可笑,现在看来也许真有其事,并非杜撰,那也是实在逼急了,要不然谁能舍了脸面丢了人格去收礼金呢。
       不过,也不排除有些人确实就想整点事,借此机会捞点是点,可是事后一算账:不赔不挣瞎起哄。世下这随礼风气正盛,谁不办那就象吃了天大的亏,你说怎么整,办吧,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老刘建议:上礼量力而行,也要有个文明规定。比如,六十岁退休不随礼,爷爷辈不随礼。
     









三道桥变迁

我的家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2010年8月,三道桥有历史记载的第五次重新翻修新桥,成了三道桥人们热议的话题。三道桥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古镇。千里黄河,唯富一套。黄河改道南迁,把千里肥的流油的土地赐予了她的子民,勤劳而又憨厚的河套人,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是河套这片热土甜美的乳汁养育了河套人,河套人的兴旺发达,全靠开挖的八大灌溉干渠,杨家河是八大干渠之一。
  据考证,1917年开始,杨家河是由杨满仓,杨米仓祖孙三代开挖,由此而得名,杨家河全长58公里,灌溉面积101.13万亩。
  确定开挖杨家河时,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民工,因为杨满仓和杨米仓弟兄俩也是给人家揽工受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主人因出事不在家,把大权交给了杨米仓和杨满仓兄弟俩,才有了开河的机会。请河神王同春测绘好路线,分段进行开挖。没有民工,让在一起的揽工受苦的弟兄们动员老家的亲朋好友来开挖,许愿土地作为工钱,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河套没有战争,开挖干渠后,有黄河水灌溉,旱涝保丰收是很吸引人的。人们纷纷从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地涌到河套,民工的问题解决了。可民工的工钱没有着落。开挖成功一段,淌上了水的地方,开发出来,把少部分土地包给挖河的民工小头目种植,绝大部分的受苦人没有工钱,民工开始闹事。为了平息事态,杨米仓和杨满仓兄弟俩通过关系和许愿,找到蒙古的一个旗的王爷,借回一批马作为工钱,特别是河南民工喜欢马,在恶劣的条件下,承担了繁重劳动的民工,辛辛苦苦的挖河一年,骑一匹马回家就像今天开着奥迪回家一样美气,在河套当地流传下这么一句佳话:“河南侉侉,来时背个衩衩,回时骑个马马。”
  解决了民工的工钱,有了好的口碑,来挖河的人自然多了,工程进展也加快了.
  有了河就会有桥,在杨家河上分别建了三座木头桥,按顺序叫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其中,数三道桥最繁华,成为杭锦后旗第二大镇,解放前以杨米仓命名的米仓县政府就设立在三道桥。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三道桥是与物资交流大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每逢交流会,三道桥商贩云集,人来客往,一片繁华景象。
  每年都要在乡所在地开几次物资交流会,已经成了习俗。交流会是庄稼人的盛大的节日,逢会必赶。我们这些小毛猴子,自然是唱主角的。
  交流会上,除了唱大戏,还有玩杂耍的,说古书的,练气功的。有一年,马戏团还来过,从那以后,我才真正的见过了老虎,狮子和狗熊。
  为了赶交流,我们农家的孩子可以说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准备。过年时吃过的猪羊骨头,破的不能再穿的烂鞋底,都积攒起来。对了,那时数烂麻绳头最值钱。那时赶交流,大人一般不给孩子钱的。给,也刚够一张戏票钱。卖个块儿八角的,吃个馅饼,买个麻花油油嘴再看二场电影是多么惬意的啊!
  大人们连轴转看连本大戏,少了对孩子们的管束,多了一点自由的孩子又像脱缰的野马,玩的昏天黑地。
  那时生产队没有小卖部,日用品全部到三道桥去买。三道桥供销社分别在桥头俩边设有百货门市部,土产门市部,为了更方便群众,还设立了早晚门市部。虽然离家五六里路,感觉方便多了。小学中学和高中的学业,我都是在三道桥完成的。
  风风雨雨三道桥
  三道桥风风雨雨一百多年,在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如火如荼,领导贫苦老百姓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播撒下革命火种。“穷人会”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渠公集体罢工,穷人吃大户搅的地主恶霸焦头烂额;解放后镇压反革命,平息土匪,土地革命,三道桥人积极向前,不甘落后提供线索,做向导,很快取得完全的胜利,受到上级的表扬。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又出了舍己救人而牺牲的段永胜烈士……
  三道桥的西瓜已经唱出品牌,名扬内蒙古。
  如今的三道桥镇路灯明了,下水道通了,街道绿树成荫宽敞整洁,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道桥村村社社绿树成荫,而杨树最多。杨家河畔的杨树受着河套黄河水的滋润,根扎的更深了,枝叶更加葱茏茂盛。她朴实,正直,团结向上,更加像三道桥人。  





 




梨花雨

    初春天气,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梨花白如雪,微风吹过,梨花飘然而下,簌簌如同仙女散花,纯白色的花瓣不带丝毫杂质,冰清玉洁。
  新雨足,染就一池春绿。
  如今的河套以梨花而闻名,梨花纷纷细雨中,河套老窖带雨浓。
  几杯老窖下肚,惹起几多思绪。
     踏着梨花白雪浮想联翩,回屋提笔写下几笔,题目为河套苹果梨。
  河套苹果梨系北方寒温带地区名贵果品之一,河套各地均有种植,种植历史30多年,因其外形有麻点,果形又不规则,被称“丑梨”。苹果梨品质好,长势旺,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850克,果皮呈黄绿色,肉质细嫩清脆,果汁含量多,糖分高。苹果梨营养价值较高,还具有燥湿健脾、软化血管、和胃止呕止泻、消炎止咳等保健功效。苹果梨特耐贮存,在普通菜窖无伤害的果实可放至翌年五、六月份。贮后风味更佳。
  在引进苹果梨之前,河套的当家果树是桃树李子树和杏树。1970年前后来河套安家落户,村村社社房前屋后,小果园有了零星种植。
  “一亩田,十亩园。”这句河套农谚是有根据的。
     不知是那个人心血来潮,看到了苹果梨的经济效益高,易在河套成活,喊出来了:“万亩果园”的号召。结果不少农户跟着跑,把好端端的农田改造苹果梨果园。
       真个是遍地梨花香,果园蜂蝶忙。
       尤其在公路俩边,果园连着果园。如果你是初来乍到,不知底细,还以为到了花果“川”。
       河套米粮川变成花果川,农民变果农,领导带领农民致富有方,农民一定能抱个金娃娃。
   苹果梨从种植到挂果需要四五年时间,前一二年果树之间的空隙里还可以种一些瓜菜有点收入。三四年后,果树舒枝展叶生长旺盛,树下什么也不能种植了,果农没有收入,全盼着五年后挂果,好抱个金娃娃。
  苹果梨果挂果了,农民的金娃娃没影了!
  万亩果园一起挂果,产大于求。原来一市斤苹果梨七八毛钱,现在成了七八分钱,最后一分钱也没有人要。喂羊,羊都吃腻了,看见了苹果梨躲着走。再加上管理不到位,病虫害严重,品质下降,没有经济效益,农民纷纷刨倒果树改种庄稼。
  
  就因为某个领导心血来潮的一句话,许多农民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农业税,水费,大小队摊派,盖学校集资等一点不少,瞎折腾的元气大伤。
     可“政绩”有了,官运亨通。
     没有人去反思,我发表几句淡咸话,得罪了!
  有关专家说:内蒙河套地区属于河套平原温热干旱灌溉梨树区,绿色是特色,也是优势,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河套苹果梨无公害生产,根据现状,发展河套苹果梨基地要与市场相适应。
  苹果梨品种结构单一,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造成病虫害增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果农技术素质低。由于冻害、低温和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和影响,果树挂果率极低。再加上管理技术滞后,有部分果园绝收。
  重产出轻投入。由于连年挂果较少,果农投入减少,特别是有机肥严重不足。
  现在,有的地方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产前签订技术服务和收购合同,产中提供技术服务,产后组织销售。合理调整,实行区域栽植,增加果农收人。
     增加农家肥,扩种绿肥,同时修枝、蔬果、病虫害防治都跟上去了,河套苹果梨的品牌开始唱响。农业税全免了,种地还有粮食补贴,果农的日子好过了。
  要顺应自然,在天时,地利和人的努力下发展苹果梨,不要主观臆断瞎折腾,受伤害的还是老农民。 


 



































满月宴

      三伏天,真叫热,没有一丝的风,没有一丝的云,静静地流淌的是灼热的气浪,口干舌燥腹内胀满。一滴汗水流过脸颊,不等落地,便已蒸发殆尽粘粘的发馊。
  星期天,城里侄儿的儿子过满月。太阳一早就露出了她灿烂的笑靥,射出万丈火热的光芒。七点半车站会合,一起到城里随礼。现在的车真是方便,半个来小时就来到了城里。我们从客车下来,便径直又坐上了侄儿的骄车。几分钟到了饭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真的是今非昔比。仅从乘车上看就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城乡之间交通如此便利,可是在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前,绝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记得八十年代初期,到这五十里外的兄弟家串门,是自己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林间小路,行于田间人为踩出的近便路,七转八弯,历时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
    那时,四野空旷寂静。天空的白云悠然自得地来去,鸟儿在高空自由地飞翔,寂寥的田野一望无垠。 
    如今已没有大块的田地,楼房、平屋掩映在庄稼和林间。
    二十几年前,城镇居民家中有台自行车觉得很富足了,现在是农村家庭拥有辆骄车也平常事。侄儿就购买了私家车,能出租,自家用着也方便极了。
  这几年小城镇建设的兴起,面貌焕然一新。街容整洁,住宅宽敞明亮,到处是砖瓦房,这个小镇的大门最富有特色了,家家的大门都很气派,高高地矗立,用白色磁砖镶嵌,引人注目的是,对着行人的一面是用带字的彩色磁砖粘贴,可以直接当作年节的对联用,特摘录几条这样的大门字对: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喜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在家创业业兴旺,出门求财财到手……表现了农村人勤劳致富,兴家创业的一种美好愿望。
    看着这样的大门,让人赏心悦目,又时时充满着喜庆的氛围。这是富裕起来的农村的一种展露。也是村民对自己家乡热爱的一种写照。

  在饭店中,满月庆典礼举行的真早,刚十一点钟就开始了,侄儿媳妇穿着浅色裤子,粉紫的上衣,抱着儿子来到了饭店,人们看着这胖乎乎的小家伙,只见他看见这么多的人看他,一点也不哭不闹,小眼珠滴溜溜的看着众人。
    特别是二弟俩口子,当了爷爷和奶奶,满脸是笑,打头扭起了喜庆的秧歌,孙子的满月庆典,当奶奶的亲自出马带头扭秧歌,在我这还是头一次闻听。
    欢庆不拘一格,新颖不落欲套。
    真没有想到,一个满月的庆典,竟然如此热闹,可想婚礼庆典更可想而知。
    想想过去,我在农村那时,在宴请亲朋邻里时,喜欢在家中预备,图个热闹。但这种宴请实在是很麻烦的,要借用邻居的桌椅板凳,摆酒席也要租用布蓬,夏天热冬天冷,四面透风。
     如今好了,农村办事宴也要到城里的饭店。
   侄子是个活跃分子,人缘也混的不错,所以家中有事来捧场的特别多,城里乡间的三朋四友全来了。你看兄弟媳妇,这一天是照顾前,忙乎后,一会儿也闲着。
  酒足饭饱后,这一天已是过去大半。

刘文忠,1951年6月18日出生,杭锦后旗人,杭三中退休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文化程度:本科。
退休后一直担任杭锦后旗、乌海市林荫街道关工委工作。
在《中国社区》《中国火炬》《中国黄河》《文学报》《内蒙古日报》《草原》,《巴彦淖尔报》《乌海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百万余字,选入多种文集。
著有电子长篇小说《红柳》三部曲;诗集《点亮心灯》《苦菜花》《紫风铃》《犁梦》《杨家河畔》等10部。
作品选入内蒙古作家协会编《草原人与中国梦》、群言出版社《情感咖啡屋》、北京出版社《最浪漫的诗歌》、大众出版社《网与人生》《巴彦淖尔优秀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赛怒呼和浩特》等。
多次获国家和地方政府文学奖,杭锦后旗政府文学奖、内蒙古妇联、团委、等征文奖、报刊杂志征文奖。
获梁祝杯全球华人爱情诗奖、泸州老窖国际现代诗奖、魅力朱备现代诗奖、家风征文奖、最美童谣奖等。
苦菜花诗社主编,1983年开始,与同校越玉柱老师办《苦菜花》诗刊,到1990年共出版发行56期。
2010年又在互联网一起写网站办《苦菜花》电子期刊,36期,点击率有百万之多。
内蒙古教育研究员、高级教师,作家、诗人、教育家。
一起写网络小说《魔咒》
电子期刊《苦菜花》
在新浪、美国中文网、半壁江、51博客、中国诗歌网、中国文学网、中国散文网、一起写等网站注册,发表文学作品。

联系地址:内蒙古乌海海勃湾幸福新村南区19-6-102
刘文忠 2019-1-14 02:23
刘文忠散文四  素味平生

做明白人    
 
     我认为,做明白人,不是不问世事,摇头晃脑背几句唐诗,赋几句宋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在漫漫历史长夜中,不过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明白了这个道理,便多了些“看透”的明白人,这些人在夹缝里苦苦寻觅,又没有找到理想的世外桃源,于是抛却世俗,进山或归田的明白人,问风问雨不问人,一味追求清净。
  清净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中国味的文化。清静无为的确是道教的思想,自古以来被多少人推崇,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被人们最多作为美谈是那些文人,名人,有知识,不出名,不做官。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或居于岩穴,或隐匿于深山老林,以打猎砍柴为生,这些人如今已经少见,可以用麟毛凤角来形容。
  清风明月,闲取一瓢浊酒,看梨花开笑桃花落,暮春时节,花树下清风阵阵,明月朗朗,喝的酩酊大醉,不觉寒暑,不知春秋。或醉卧,或斜躺,醉眼微睁花树下,衣襟半被落花埋。如此奢侈的神仙式生活,只有在古诗闲篇里才能看到。
  为了几个孔方兄,不惜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出现了:“白宫书记”,中国最牛的小科长......
    中国文人好酒,有酒才有灵感;中国武士好酒,有酒才有魄力;中国工人好酒,有酒才有豪气;中国农民好酒,有酒才有力气。
    可如今科学发达,中国酒文化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从刚改革开放时:“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到如今:红灯区里醉梦游。“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一箪食,一壶浆,回也不改其乐。”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每当读到这些文字,我们心里就很神往。俗人也好,高雅之人也罢,只是一种梦境。现在每一个人都是努力赚钱,准备买房买车奔小康。实现愿望后,绝大多数人成了房奴或者车奴,一旦入套,进也难退也难,望君三思而后行。
朋友,别羡慕人家三套五套买房炒房,可他们晚上睡觉只需要三尺床;别眼红人家换了奥迪骑宝马,可他们闯红灯飚车压死人一样负刑事责任。咱们普通老百姓只要活得舒心,活得自在,夜里不做噩梦就行。
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别失了自信。
一把世界看淡,把金钱看淡,真正做一回明白人。


古井
 那一口古老的柳树根井,盛装着我童年的记忆,井台上留下我成长的足迹。是我的生命里的情结,时时从心底涌起。井里汩汩冒出的清泉,圈圈水纹荡漾开来,涟漪了多少心事和年少时欢快的笑声。
  河套的地理环境特别,是黄河故道南迁,留下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过去的每一个村子,都有井,可打井它是一门学问,选址至关重要。红柳地的不能选,打出来的水盐碱含量太大,发苦发涩。只能选长马莲花的地方,干旱时马莲生长非常茂盛的地方,打井最好。因为马莲根深叶茂,吸收水分最多,最怕盐碱,所以在马莲生长的地方打井成功率最高,其次是茂密的菅草滩,这里打出来水最甜。
  打井是村子里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总动员。不用砖瓦,也不用石头,只用老柳树根。每户把多年挖出来的老柳树根全部贡献出来还不够,还要组织青壮年去挖,准备挖井的地方,堆叠的山一样高柳树根富富有余,才开始挖井。那天,村里请来了经验丰富的挖井老师傅做总指挥,二十几个小伙子摩拳擦掌早做好了准备,整装待发。
  开挖前,木匠师傅做好了井涵。井涵是用新鲜柳木做成的,一般厚八寸,八个角。根据准备挖的深度计算好尺寸,做好备用,木料开好铆墝,环环相扣,一旦阖上,就无法分开。一般井四层井涵,如果木料充足,八层的也有。
  生产队长一声令下,开挖就不能停息,二十几个小伙子轮流挖。河套地下水位高,挖了不到二米就出水,如果是渗水,继续挖。如果是泉水,一股一股往上冒,指挥挖井的老师傅早准备好了打麦时抬麦草一丈多长的抬杆,顺着泉眼几个小伙子要用大力气往下擦,边擦边摇,一会儿堵住了泉眼,继续开挖。啥时候深度够了,摆好井涵,开始用老柳树根圈井,一层压一层,层层相扣,根据树根的形状互相咬合。做好一层,填埋一层土,一直到井口。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把抬杆往出拔。“哗!”一尺多高的泉水往上冒,人们欢呼起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不亚于娶媳妇。打井一般在早春,地下水位低,人们把剩余的柳树根全堆在一起点燃,红红的火,乐呵呵的人,上了年纪的老者把准备好的白酒递到了打井师傅和打井工人的手中,围着熊熊大火说啊,笑啊......
  井是村庄的心脏,井代表着家乡的呼唤,最早扎根此处落脚的祖先们,他们开挖出每一口井,让我们走西口的后代几百年后仍然留在这里,出门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的河套儿女,时时怀念故乡的柳树井。
  在井边,河套人盖起来了小茅屋。小茅屋里河套儿子娶回来了新媳妇,河套娃子“哇哇”坠地,河套人生生息息,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歌。
  在井边,人们栽上了柳树,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不断长出新的枝丫,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即使你漂泊到遥远的异乡,悠悠情思在暖风的吹拂下,飘回到老柳树下,和老柳树对话,品尝井水的甘甜,梦里延续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冬暖夏凉,是井的水温;清冽甘甜,是井的水质。从井里汲上的水,烧成开水,锅底一点杂质都没有。用来泡茶,清香扑鼻。
  童年的记忆里,井水在深秋的季节里总是满满的,且冒着热气,有时差个半米,水就满到了井口,根本不用钩子打水。大人们用手把水桶往下一挽,水就直接提到了井沿。春季和夏季的井水,相对浅些,站在井面,有股凉嗖嗖的冷气向上涌。
  家家户户的厨房里,总摆有一个大大的水缸,是专门装水用的。每个水缸的容积一般都能装上差不多两三百斤的水,够得上一家几口人一天的用水量了。乡村的清晨,当屋顶还没升起炊烟时,很多水桶就早早摆放在井边,一字排开,轮流打水。早晨的水质是最好的,男人们和小伙子是挑水的主力,有时妇女也会在挑水。小上路,一条扁担颤颤悠悠,两只水桶摇摇晃晃,是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大集体时代,没有冰棍的日子,小男孩们常常从家里拿出小瓶,用麻绳拴着,把小瓶吊进井里,装满一瓶水,喝上一口,也能凉透心底。
  我还没有过十二岁,感觉自己有力气了,就会抢过妈妈的扁担,自告奋勇,挑着空木桶到井边打水。然后摇摇晃晃,一路挑,一路歇。井到老屋总共不到五十米,我却停歇好几次。等挑到家里时,水晃得只剩下一小半了。揉着被扁担压得红红的肩膀,直喊疼。母亲说:不努力读书,以后就只能天天在家种地挑水了。那时候我心里想,就是长大了也绝不在家里种地挑水,发奋读书。
  唉,谁知近几年地下水的污染,手压井的出现,村里又从山上拉上了自来水,老井彻底退出了历史使命。井和木桶,却永远也走不出我的记忆,它们已经在我的童年履历上,刻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
  古井,茅屋,扁担,你是最忠实的历史的见证者,你们养育了多少代河套人。
  河套人不会忘记你们。


 














礼多人不怪

 
我不停地听到有人说:三天一大礼,两天一小礼,更可笑的是,一天随了三四家的礼,吃了东家吃西家,烦恼不必说,经济也发生了危机。

  借钱随礼

  翻开中国历史,打开野史,我也没有弄明白中国人的人情味怎么那么浓厚呢,平时没看出什么高雅的礼节,倒是看出了很多额外的“讲究和理性”。没办法,我也平头百姓,只好是随波逐流吧。
    普通的老百姓,特别是工薪阶层和汗点子摔八瓣的农民兄弟,好讲究,死要面子,看人家随了几百块钱,咱随少了不好看,随吧,结果呢,工资没见涨,随礼涨得飞快。
一百是拿不出手了。原来一百打底,现在二百也不够底了,小了300元,稍大一点点500元,交情稍深一些1000元,要是某个官老爷办事情,又正巧你想借此机会拍拍马屁,估计得几个一千打底了。
    更有甚者,其实只是打一个照面的关系,随口说的那么一句“有事告诉我一声,”人家可当回事了,什么交往也没有,办事情的时候立马想起你,愣是给你请柬,你就是打自己嘴巴也没用,谁让咱是爱讲究的人呢,嘿嘿,没办法啊,随吧。
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够随两份交情稍深的礼钱,咋整,随份子这钱不能不花,不花再见面不好意思,借钱也得随,悲哀啊。

          随礼亲仇

  朋友邻居随礼如此,那么亲弟兄姊妹又如何呢?老刘爱翻野史。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三十年代,有一家人家弟兄姊妹亲亲热热,虽然贫困,来往频繁,都成了家各自生活。
    当最后一个老人去世时,大姐家贫困,按河套人的习俗,出殡老人时,闺女的责任是上祭羊,雇鼓匠,买纸火,可大姐没有办到,大姐夫不能穿长孝,当众受辱。
办完丧事后,大姐夫发奋挣钱,大姐拼命攒钱,又买了祭羊,雇了鼓匠吹吹打打,要求兄弟在乡亲面前给自己的丈夫穿长孝,姐弟结下冤仇,几代不相往来,姐弟相思哭瞎了眼。
  有一次,老刘去城里办事未成,中午十二时口干舌燥头昏脑胀,怕心脏病发作,下了个狠心,掏出三十元光洋奢侈一回,在临河银河饭店午休了二个小时,在办手续时听到一则野闻:
              厚此薄彼

  有一个农村老汉,全靠养几只羊生活,为了儿女们成长耗尽了心血。
    儿女们各自成家立业,都有了孩子,可麻烦也来了。眼看着孙子和外孙子都快到十二岁生日,作为爷爷,姥爷也该给孙子和外孙子准备圆生日礼钱,苦积苦攒下一万二千元。
     孙子在前,又是个男的。
     老汉二杯酒下肚,不知是传统重男轻女观念作怪还是昏了头,“啪!”的一声,一万元钱摔在了桌子上,博得了三朋四友的欢呼。
     你看看,还是人家的爷爷,一个农村的放羊老汉如此,让城里的做爷爷和姥爷们惊叹的低下了头,自叹不如。
     时隔不久,外孙女子圆十二岁生日。
     三朋四友,姑舅俩姨,爷爷奶奶看姥爷如何上礼。
     这当姥爷的也不含糊,“啪”的一声,二千元拍在了桌子上。
  “不行,现在男女都一样,应该一万!”不知是谁呼喊起来。
   还有更难听的话语齐唰唰向农村老汉砸来。
   农村老汉一气之下,转身回家并丢下一句话:“我把羊全卖了补礼!”欲知后事如何,服务员催我入住,我恋恋不舍离开了说笑的人群。

          事宴的翻新

  有些人家几年没有事宴,又不能不去随别人家的礼,于是也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回应,前几天同事就讲一件事,说亲属家装修也大办,众人皆去祝贺,结果到那一看,只是个破房子就刮了一下大白。
      以前有人说笑,说是一家奶牛下了一个小牛犊子,也办事宴,听后让人觉得可笑,现在看来也许真有其事,并非杜撰,那也是实在逼急了,要不然谁能舍了脸面丢了人格去收礼金呢。
       不过,也不排除有些人确实就想整点事,借此机会捞点是点,可是事后一算账:不赔不挣瞎起哄。世下这随礼风气正盛,谁不办那就象吃了天大的亏,你说怎么整,办吧,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老刘建议:上礼量力而行,也要有个文明规定。比如,六十岁退休不随礼,爷爷辈不随礼。
     









三道桥变迁

我的家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2010年8月,三道桥有历史记载的第五次重新翻修新桥,成了三道桥人们热议的话题。三道桥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古镇。千里黄河,唯富一套。黄河改道南迁,把千里肥的流油的土地赐予了她的子民,勤劳而又憨厚的河套人,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是河套这片热土甜美的乳汁养育了河套人,河套人的兴旺发达,全靠开挖的八大灌溉干渠,杨家河是八大干渠之一。
  据考证,1917年开始,杨家河是由杨满仓,杨米仓祖孙三代开挖,由此而得名,杨家河全长58公里,灌溉面积101.13万亩。
  确定开挖杨家河时,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民工,因为杨满仓和杨米仓弟兄俩也是给人家揽工受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主人因出事不在家,把大权交给了杨米仓和杨满仓兄弟俩,才有了开河的机会。请河神王同春测绘好路线,分段进行开挖。没有民工,让在一起的揽工受苦的弟兄们动员老家的亲朋好友来开挖,许愿土地作为工钱,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河套没有战争,开挖干渠后,有黄河水灌溉,旱涝保丰收是很吸引人的。人们纷纷从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地涌到河套,民工的问题解决了。可民工的工钱没有着落。开挖成功一段,淌上了水的地方,开发出来,把少部分土地包给挖河的民工小头目种植,绝大部分的受苦人没有工钱,民工开始闹事。为了平息事态,杨米仓和杨满仓兄弟俩通过关系和许愿,找到蒙古的一个旗的王爷,借回一批马作为工钱,特别是河南民工喜欢马,在恶劣的条件下,承担了繁重劳动的民工,辛辛苦苦的挖河一年,骑一匹马回家就像今天开着奥迪回家一样美气,在河套当地流传下这么一句佳话:“河南侉侉,来时背个衩衩,回时骑个马马。”
  解决了民工的工钱,有了好的口碑,来挖河的人自然多了,工程进展也加快了.
  有了河就会有桥,在杨家河上分别建了三座木头桥,按顺序叫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其中,数三道桥最繁华,成为杭锦后旗第二大镇,解放前以杨米仓命名的米仓县政府就设立在三道桥。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三道桥是与物资交流大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每逢交流会,三道桥商贩云集,人来客往,一片繁华景象。
  每年都要在乡所在地开几次物资交流会,已经成了习俗。交流会是庄稼人的盛大的节日,逢会必赶。我们这些小毛猴子,自然是唱主角的。
  交流会上,除了唱大戏,还有玩杂耍的,说古书的,练气功的。有一年,马戏团还来过,从那以后,我才真正的见过了老虎,狮子和狗熊。
  为了赶交流,我们农家的孩子可以说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准备。过年时吃过的猪羊骨头,破的不能再穿的烂鞋底,都积攒起来。对了,那时数烂麻绳头最值钱。那时赶交流,大人一般不给孩子钱的。给,也刚够一张戏票钱。卖个块儿八角的,吃个馅饼,买个麻花油油嘴再看二场电影是多么惬意的啊!
  大人们连轴转看连本大戏,少了对孩子们的管束,多了一点自由的孩子又像脱缰的野马,玩的昏天黑地。
  那时生产队没有小卖部,日用品全部到三道桥去买。三道桥供销社分别在桥头俩边设有百货门市部,土产门市部,为了更方便群众,还设立了早晚门市部。虽然离家五六里路,感觉方便多了。小学中学和高中的学业,我都是在三道桥完成的。
  风风雨雨三道桥
  三道桥风风雨雨一百多年,在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如火如荼,领导贫苦老百姓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播撒下革命火种。“穷人会”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渠公集体罢工,穷人吃大户搅的地主恶霸焦头烂额;解放后镇压反革命,平息土匪,土地革命,三道桥人积极向前,不甘落后提供线索,做向导,很快取得完全的胜利,受到上级的表扬。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又出了舍己救人而牺牲的段永胜烈士……
  三道桥的西瓜已经唱出品牌,名扬内蒙古。
  如今的三道桥镇路灯明了,下水道通了,街道绿树成荫宽敞整洁,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道桥村村社社绿树成荫,而杨树最多。杨家河畔的杨树受着河套黄河水的滋润,根扎的更深了,枝叶更加葱茏茂盛。她朴实,正直,团结向上,更加像三道桥人。  





 




梨花雨

    初春天气,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梨花白如雪,微风吹过,梨花飘然而下,簌簌如同仙女散花,纯白色的花瓣不带丝毫杂质,冰清玉洁。
  新雨足,染就一池春绿。
  如今的河套以梨花而闻名,梨花纷纷细雨中,河套老窖带雨浓。
  几杯老窖下肚,惹起几多思绪。
     踏着梨花白雪浮想联翩,回屋提笔写下几笔,题目为河套苹果梨。
  河套苹果梨系北方寒温带地区名贵果品之一,河套各地均有种植,种植历史30多年,因其外形有麻点,果形又不规则,被称“丑梨”。苹果梨品质好,长势旺,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850克,果皮呈黄绿色,肉质细嫩清脆,果汁含量多,糖分高。苹果梨营养价值较高,还具有燥湿健脾、软化血管、和胃止呕止泻、消炎止咳等保健功效。苹果梨特耐贮存,在普通菜窖无伤害的果实可放至翌年五、六月份。贮后风味更佳。
  在引进苹果梨之前,河套的当家果树是桃树李子树和杏树。1970年前后来河套安家落户,村村社社房前屋后,小果园有了零星种植。
  “一亩田,十亩园。”这句河套农谚是有根据的。
     不知是那个人心血来潮,看到了苹果梨的经济效益高,易在河套成活,喊出来了:“万亩果园”的号召。结果不少农户跟着跑,把好端端的农田改造苹果梨果园。
       真个是遍地梨花香,果园蜂蝶忙。
       尤其在公路俩边,果园连着果园。如果你是初来乍到,不知底细,还以为到了花果“川”。
       河套米粮川变成花果川,农民变果农,领导带领农民致富有方,农民一定能抱个金娃娃。
   苹果梨从种植到挂果需要四五年时间,前一二年果树之间的空隙里还可以种一些瓜菜有点收入。三四年后,果树舒枝展叶生长旺盛,树下什么也不能种植了,果农没有收入,全盼着五年后挂果,好抱个金娃娃。
  苹果梨果挂果了,农民的金娃娃没影了!
  万亩果园一起挂果,产大于求。原来一市斤苹果梨七八毛钱,现在成了七八分钱,最后一分钱也没有人要。喂羊,羊都吃腻了,看见了苹果梨躲着走。再加上管理不到位,病虫害严重,品质下降,没有经济效益,农民纷纷刨倒果树改种庄稼。
  
  就因为某个领导心血来潮的一句话,许多农民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农业税,水费,大小队摊派,盖学校集资等一点不少,瞎折腾的元气大伤。
     可“政绩”有了,官运亨通。
     没有人去反思,我发表几句淡咸话,得罪了!
  有关专家说:内蒙河套地区属于河套平原温热干旱灌溉梨树区,绿色是特色,也是优势,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河套苹果梨无公害生产,根据现状,发展河套苹果梨基地要与市场相适应。
  苹果梨品种结构单一,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造成病虫害增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果农技术素质低。由于冻害、低温和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和影响,果树挂果率极低。再加上管理技术滞后,有部分果园绝收。
  重产出轻投入。由于连年挂果较少,果农投入减少,特别是有机肥严重不足。
  现在,有的地方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产前签订技术服务和收购合同,产中提供技术服务,产后组织销售。合理调整,实行区域栽植,增加果农收人。
     增加农家肥,扩种绿肥,同时修枝、蔬果、病虫害防治都跟上去了,河套苹果梨的品牌开始唱响。农业税全免了,种地还有粮食补贴,果农的日子好过了。
  要顺应自然,在天时,地利和人的努力下发展苹果梨,不要主观臆断瞎折腾,受伤害的还是老农民。 


 



































满月宴

      三伏天,真叫热,没有一丝的风,没有一丝的云,静静地流淌的是灼热的气浪,口干舌燥腹内胀满。一滴汗水流过脸颊,不等落地,便已蒸发殆尽粘粘的发馊。
  星期天,城里侄儿的儿子过满月。太阳一早就露出了她灿烂的笑靥,射出万丈火热的光芒。七点半车站会合,一起到城里随礼。现在的车真是方便,半个来小时就来到了城里。我们从客车下来,便径直又坐上了侄儿的骄车。几分钟到了饭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真的是今非昔比。仅从乘车上看就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城乡之间交通如此便利,可是在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前,绝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记得八十年代初期,到这五十里外的兄弟家串门,是自己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林间小路,行于田间人为踩出的近便路,七转八弯,历时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
    那时,四野空旷寂静。天空的白云悠然自得地来去,鸟儿在高空自由地飞翔,寂寥的田野一望无垠。 
    如今已没有大块的田地,楼房、平屋掩映在庄稼和林间。
    二十几年前,城镇居民家中有台自行车觉得很富足了,现在是农村家庭拥有辆骄车也平常事。侄儿就购买了私家车,能出租,自家用着也方便极了。
  这几年小城镇建设的兴起,面貌焕然一新。街容整洁,住宅宽敞明亮,到处是砖瓦房,这个小镇的大门最富有特色了,家家的大门都很气派,高高地矗立,用白色磁砖镶嵌,引人注目的是,对着行人的一面是用带字的彩色磁砖粘贴,可以直接当作年节的对联用,特摘录几条这样的大门字对: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喜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在家创业业兴旺,出门求财财到手……表现了农村人勤劳致富,兴家创业的一种美好愿望。
    看着这样的大门,让人赏心悦目,又时时充满着喜庆的氛围。这是富裕起来的农村的一种展露。也是村民对自己家乡热爱的一种写照。

  在饭店中,满月庆典礼举行的真早,刚十一点钟就开始了,侄儿媳妇穿着浅色裤子,粉紫的上衣,抱着儿子来到了饭店,人们看着这胖乎乎的小家伙,只见他看见这么多的人看他,一点也不哭不闹,小眼珠滴溜溜的看着众人。
    特别是二弟俩口子,当了爷爷和奶奶,满脸是笑,打头扭起了喜庆的秧歌,孙子的满月庆典,当奶奶的亲自出马带头扭秧歌,在我这还是头一次闻听。
    欢庆不拘一格,新颖不落欲套。
    真没有想到,一个满月的庆典,竟然如此热闹,可想婚礼庆典更可想而知。
    想想过去,我在农村那时,在宴请亲朋邻里时,喜欢在家中预备,图个热闹。但这种宴请实在是很麻烦的,要借用邻居的桌椅板凳,摆酒席也要租用布蓬,夏天热冬天冷,四面透风。
     如今好了,农村办事宴也要到城里的饭店。
   侄子是个活跃分子,人缘也混的不错,所以家中有事来捧场的特别多,城里乡间的三朋四友全来了。你看兄弟媳妇,这一天是照顾前,忙乎后,一会儿也闲着。
  酒足饭饱后,这一天已是过去大半。

刘文忠,1951年6月18日出生,杭锦后旗人,杭三中退休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文化程度:本科。
退休后一直担任杭锦后旗、乌海市林荫街道关工委工作。
在《中国社区》《中国火炬》《中国黄河》《文学报》《内蒙古日报》《草原》,《巴彦淖尔报》《乌海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百万余字,选入多种文集。
著有电子长篇小说《红柳》三部曲;诗集《点亮心灯》《苦菜花》《紫风铃》《犁梦》《杨家河畔》等10部。
作品选入内蒙古作家协会编《草原人与中国梦》、群言出版社《情感咖啡屋》、北京出版社《最浪漫的诗歌》、大众出版社《网与人生》《巴彦淖尔优秀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赛怒呼和浩特》等。
多次获国家和地方政府文学奖,杭锦后旗政府文学奖、内蒙古妇联、团委、等征文奖、报刊杂志征文奖。
获梁祝杯全球华人爱情诗奖、泸州老窖国际现代诗奖、魅力朱备现代诗奖、家风征文奖、最美童谣奖等。
苦菜花诗社主编,1983年开始,与同校越玉柱老师办《苦菜花》诗刊,到1990年共出版发行56期。
2010年又在互联网一起写网站办《苦菜花》电子期刊,36期,点击率有百万之多。
内蒙古教育研究员、高级教师,作家、诗人、教育家。
一起写网络小说《魔咒》
电子期刊《苦菜花》
在新浪、美国中文网、半壁江、51博客、中国诗歌网、中国文学网、中国散文网、一起写等网站注册,发表文学作品。

联系地址:内蒙古乌海海勃湾幸福新村南区19-6-102
刘文忠 2019-1-14 02:22
刘文忠散文四  素味平生

做明白人    
 
     我认为,做明白人,不是不问世事,摇头晃脑背几句唐诗,赋几句宋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在漫漫历史长夜中,不过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明白了这个道理,便多了些“看透”的明白人,这些人在夹缝里苦苦寻觅,又没有找到理想的世外桃源,于是抛却世俗,进山或归田的明白人,问风问雨不问人,一味追求清净。
  清净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中国味的文化。清静无为的确是道教的思想,自古以来被多少人推崇,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被人们最多作为美谈是那些文人,名人,有知识,不出名,不做官。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或居于岩穴,或隐匿于深山老林,以打猎砍柴为生,这些人如今已经少见,可以用麟毛凤角来形容。
  清风明月,闲取一瓢浊酒,看梨花开笑桃花落,暮春时节,花树下清风阵阵,明月朗朗,喝的酩酊大醉,不觉寒暑,不知春秋。或醉卧,或斜躺,醉眼微睁花树下,衣襟半被落花埋。如此奢侈的神仙式生活,只有在古诗闲篇里才能看到。
  为了几个孔方兄,不惜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出现了:“白宫书记”,中国最牛的小科长......
    中国文人好酒,有酒才有灵感;中国武士好酒,有酒才有魄力;中国工人好酒,有酒才有豪气;中国农民好酒,有酒才有力气。
    可如今科学发达,中国酒文化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从刚改革开放时:“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到如今:红灯区里醉梦游。“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一箪食,一壶浆,回也不改其乐。”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每当读到这些文字,我们心里就很神往。俗人也好,高雅之人也罢,只是一种梦境。现在每一个人都是努力赚钱,准备买房买车奔小康。实现愿望后,绝大多数人成了房奴或者车奴,一旦入套,进也难退也难,望君三思而后行。
朋友,别羡慕人家三套五套买房炒房,可他们晚上睡觉只需要三尺床;别眼红人家换了奥迪骑宝马,可他们闯红灯飚车压死人一样负刑事责任。咱们普通老百姓只要活得舒心,活得自在,夜里不做噩梦就行。
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别失了自信。
一把世界看淡,把金钱看淡,真正做一回明白人。


古井
 那一口古老的柳树根井,盛装着我童年的记忆,井台上留下我成长的足迹。是我的生命里的情结,时时从心底涌起。井里汩汩冒出的清泉,圈圈水纹荡漾开来,涟漪了多少心事和年少时欢快的笑声。
  河套的地理环境特别,是黄河故道南迁,留下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过去的每一个村子,都有井,可打井它是一门学问,选址至关重要。红柳地的不能选,打出来的水盐碱含量太大,发苦发涩。只能选长马莲花的地方,干旱时马莲生长非常茂盛的地方,打井最好。因为马莲根深叶茂,吸收水分最多,最怕盐碱,所以在马莲生长的地方打井成功率最高,其次是茂密的菅草滩,这里打出来水最甜。
  打井是村子里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总动员。不用砖瓦,也不用石头,只用老柳树根。每户把多年挖出来的老柳树根全部贡献出来还不够,还要组织青壮年去挖,准备挖井的地方,堆叠的山一样高柳树根富富有余,才开始挖井。那天,村里请来了经验丰富的挖井老师傅做总指挥,二十几个小伙子摩拳擦掌早做好了准备,整装待发。
  开挖前,木匠师傅做好了井涵。井涵是用新鲜柳木做成的,一般厚八寸,八个角。根据准备挖的深度计算好尺寸,做好备用,木料开好铆墝,环环相扣,一旦阖上,就无法分开。一般井四层井涵,如果木料充足,八层的也有。
  生产队长一声令下,开挖就不能停息,二十几个小伙子轮流挖。河套地下水位高,挖了不到二米就出水,如果是渗水,继续挖。如果是泉水,一股一股往上冒,指挥挖井的老师傅早准备好了打麦时抬麦草一丈多长的抬杆,顺着泉眼几个小伙子要用大力气往下擦,边擦边摇,一会儿堵住了泉眼,继续开挖。啥时候深度够了,摆好井涵,开始用老柳树根圈井,一层压一层,层层相扣,根据树根的形状互相咬合。做好一层,填埋一层土,一直到井口。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把抬杆往出拔。“哗!”一尺多高的泉水往上冒,人们欢呼起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不亚于娶媳妇。打井一般在早春,地下水位低,人们把剩余的柳树根全堆在一起点燃,红红的火,乐呵呵的人,上了年纪的老者把准备好的白酒递到了打井师傅和打井工人的手中,围着熊熊大火说啊,笑啊......
  井是村庄的心脏,井代表着家乡的呼唤,最早扎根此处落脚的祖先们,他们开挖出每一口井,让我们走西口的后代几百年后仍然留在这里,出门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的河套儿女,时时怀念故乡的柳树井。
  在井边,河套人盖起来了小茅屋。小茅屋里河套儿子娶回来了新媳妇,河套娃子“哇哇”坠地,河套人生生息息,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歌。
  在井边,人们栽上了柳树,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不断长出新的枝丫,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即使你漂泊到遥远的异乡,悠悠情思在暖风的吹拂下,飘回到老柳树下,和老柳树对话,品尝井水的甘甜,梦里延续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冬暖夏凉,是井的水温;清冽甘甜,是井的水质。从井里汲上的水,烧成开水,锅底一点杂质都没有。用来泡茶,清香扑鼻。
  童年的记忆里,井水在深秋的季节里总是满满的,且冒着热气,有时差个半米,水就满到了井口,根本不用钩子打水。大人们用手把水桶往下一挽,水就直接提到了井沿。春季和夏季的井水,相对浅些,站在井面,有股凉嗖嗖的冷气向上涌。
  家家户户的厨房里,总摆有一个大大的水缸,是专门装水用的。每个水缸的容积一般都能装上差不多两三百斤的水,够得上一家几口人一天的用水量了。乡村的清晨,当屋顶还没升起炊烟时,很多水桶就早早摆放在井边,一字排开,轮流打水。早晨的水质是最好的,男人们和小伙子是挑水的主力,有时妇女也会在挑水。小上路,一条扁担颤颤悠悠,两只水桶摇摇晃晃,是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大集体时代,没有冰棍的日子,小男孩们常常从家里拿出小瓶,用麻绳拴着,把小瓶吊进井里,装满一瓶水,喝上一口,也能凉透心底。
  我还没有过十二岁,感觉自己有力气了,就会抢过妈妈的扁担,自告奋勇,挑着空木桶到井边打水。然后摇摇晃晃,一路挑,一路歇。井到老屋总共不到五十米,我却停歇好几次。等挑到家里时,水晃得只剩下一小半了。揉着被扁担压得红红的肩膀,直喊疼。母亲说:不努力读书,以后就只能天天在家种地挑水了。那时候我心里想,就是长大了也绝不在家里种地挑水,发奋读书。
  唉,谁知近几年地下水的污染,手压井的出现,村里又从山上拉上了自来水,老井彻底退出了历史使命。井和木桶,却永远也走不出我的记忆,它们已经在我的童年履历上,刻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
  古井,茅屋,扁担,你是最忠实的历史的见证者,你们养育了多少代河套人。
  河套人不会忘记你们。


 














礼多人不怪

 
我不停地听到有人说:三天一大礼,两天一小礼,更可笑的是,一天随了三四家的礼,吃了东家吃西家,烦恼不必说,经济也发生了危机。

  借钱随礼

  翻开中国历史,打开野史,我也没有弄明白中国人的人情味怎么那么浓厚呢,平时没看出什么高雅的礼节,倒是看出了很多额外的“讲究和理性”。没办法,我也平头百姓,只好是随波逐流吧。
    普通的老百姓,特别是工薪阶层和汗点子摔八瓣的农民兄弟,好讲究,死要面子,看人家随了几百块钱,咱随少了不好看,随吧,结果呢,工资没见涨,随礼涨得飞快。
一百是拿不出手了。原来一百打底,现在二百也不够底了,小了300元,稍大一点点500元,交情稍深一些1000元,要是某个官老爷办事情,又正巧你想借此机会拍拍马屁,估计得几个一千打底了。
    更有甚者,其实只是打一个照面的关系,随口说的那么一句“有事告诉我一声,”人家可当回事了,什么交往也没有,办事情的时候立马想起你,愣是给你请柬,你就是打自己嘴巴也没用,谁让咱是爱讲究的人呢,嘿嘿,没办法啊,随吧。
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够随两份交情稍深的礼钱,咋整,随份子这钱不能不花,不花再见面不好意思,借钱也得随,悲哀啊。

          随礼亲仇

  朋友邻居随礼如此,那么亲弟兄姊妹又如何呢?老刘爱翻野史。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三十年代,有一家人家弟兄姊妹亲亲热热,虽然贫困,来往频繁,都成了家各自生活。
    当最后一个老人去世时,大姐家贫困,按河套人的习俗,出殡老人时,闺女的责任是上祭羊,雇鼓匠,买纸火,可大姐没有办到,大姐夫不能穿长孝,当众受辱。
办完丧事后,大姐夫发奋挣钱,大姐拼命攒钱,又买了祭羊,雇了鼓匠吹吹打打,要求兄弟在乡亲面前给自己的丈夫穿长孝,姐弟结下冤仇,几代不相往来,姐弟相思哭瞎了眼。
  有一次,老刘去城里办事未成,中午十二时口干舌燥头昏脑胀,怕心脏病发作,下了个狠心,掏出三十元光洋奢侈一回,在临河银河饭店午休了二个小时,在办手续时听到一则野闻:
              厚此薄彼

  有一个农村老汉,全靠养几只羊生活,为了儿女们成长耗尽了心血。
    儿女们各自成家立业,都有了孩子,可麻烦也来了。眼看着孙子和外孙子都快到十二岁生日,作为爷爷,姥爷也该给孙子和外孙子准备圆生日礼钱,苦积苦攒下一万二千元。
     孙子在前,又是个男的。
     老汉二杯酒下肚,不知是传统重男轻女观念作怪还是昏了头,“啪!”的一声,一万元钱摔在了桌子上,博得了三朋四友的欢呼。
     你看看,还是人家的爷爷,一个农村的放羊老汉如此,让城里的做爷爷和姥爷们惊叹的低下了头,自叹不如。
     时隔不久,外孙女子圆十二岁生日。
     三朋四友,姑舅俩姨,爷爷奶奶看姥爷如何上礼。
     这当姥爷的也不含糊,“啪”的一声,二千元拍在了桌子上。
  “不行,现在男女都一样,应该一万!”不知是谁呼喊起来。
   还有更难听的话语齐唰唰向农村老汉砸来。
   农村老汉一气之下,转身回家并丢下一句话:“我把羊全卖了补礼!”欲知后事如何,服务员催我入住,我恋恋不舍离开了说笑的人群。

          事宴的翻新

  有些人家几年没有事宴,又不能不去随别人家的礼,于是也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回应,前几天同事就讲一件事,说亲属家装修也大办,众人皆去祝贺,结果到那一看,只是个破房子就刮了一下大白。
      以前有人说笑,说是一家奶牛下了一个小牛犊子,也办事宴,听后让人觉得可笑,现在看来也许真有其事,并非杜撰,那也是实在逼急了,要不然谁能舍了脸面丢了人格去收礼金呢。
       不过,也不排除有些人确实就想整点事,借此机会捞点是点,可是事后一算账:不赔不挣瞎起哄。世下这随礼风气正盛,谁不办那就象吃了天大的亏,你说怎么整,办吧,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老刘建议:上礼量力而行,也要有个文明规定。比如,六十岁退休不随礼,爷爷辈不随礼。
     









三道桥变迁

我的家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2010年8月,三道桥有历史记载的第五次重新翻修新桥,成了三道桥人们热议的话题。三道桥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古镇。千里黄河,唯富一套。黄河改道南迁,把千里肥的流油的土地赐予了她的子民,勤劳而又憨厚的河套人,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是河套这片热土甜美的乳汁养育了河套人,河套人的兴旺发达,全靠开挖的八大灌溉干渠,杨家河是八大干渠之一。
  据考证,1917年开始,杨家河是由杨满仓,杨米仓祖孙三代开挖,由此而得名,杨家河全长58公里,灌溉面积101.13万亩。
  确定开挖杨家河时,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民工,因为杨满仓和杨米仓弟兄俩也是给人家揽工受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主人因出事不在家,把大权交给了杨米仓和杨满仓兄弟俩,才有了开河的机会。请河神王同春测绘好路线,分段进行开挖。没有民工,让在一起的揽工受苦的弟兄们动员老家的亲朋好友来开挖,许愿土地作为工钱,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河套没有战争,开挖干渠后,有黄河水灌溉,旱涝保丰收是很吸引人的。人们纷纷从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地涌到河套,民工的问题解决了。可民工的工钱没有着落。开挖成功一段,淌上了水的地方,开发出来,把少部分土地包给挖河的民工小头目种植,绝大部分的受苦人没有工钱,民工开始闹事。为了平息事态,杨米仓和杨满仓兄弟俩通过关系和许愿,找到蒙古的一个旗的王爷,借回一批马作为工钱,特别是河南民工喜欢马,在恶劣的条件下,承担了繁重劳动的民工,辛辛苦苦的挖河一年,骑一匹马回家就像今天开着奥迪回家一样美气,在河套当地流传下这么一句佳话:“河南侉侉,来时背个衩衩,回时骑个马马。”
  解决了民工的工钱,有了好的口碑,来挖河的人自然多了,工程进展也加快了.
  有了河就会有桥,在杨家河上分别建了三座木头桥,按顺序叫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其中,数三道桥最繁华,成为杭锦后旗第二大镇,解放前以杨米仓命名的米仓县政府就设立在三道桥。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三道桥是与物资交流大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每逢交流会,三道桥商贩云集,人来客往,一片繁华景象。
  每年都要在乡所在地开几次物资交流会,已经成了习俗。交流会是庄稼人的盛大的节日,逢会必赶。我们这些小毛猴子,自然是唱主角的。
  交流会上,除了唱大戏,还有玩杂耍的,说古书的,练气功的。有一年,马戏团还来过,从那以后,我才真正的见过了老虎,狮子和狗熊。
  为了赶交流,我们农家的孩子可以说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准备。过年时吃过的猪羊骨头,破的不能再穿的烂鞋底,都积攒起来。对了,那时数烂麻绳头最值钱。那时赶交流,大人一般不给孩子钱的。给,也刚够一张戏票钱。卖个块儿八角的,吃个馅饼,买个麻花油油嘴再看二场电影是多么惬意的啊!
  大人们连轴转看连本大戏,少了对孩子们的管束,多了一点自由的孩子又像脱缰的野马,玩的昏天黑地。
  那时生产队没有小卖部,日用品全部到三道桥去买。三道桥供销社分别在桥头俩边设有百货门市部,土产门市部,为了更方便群众,还设立了早晚门市部。虽然离家五六里路,感觉方便多了。小学中学和高中的学业,我都是在三道桥完成的。
  风风雨雨三道桥
  三道桥风风雨雨一百多年,在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如火如荼,领导贫苦老百姓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播撒下革命火种。“穷人会”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渠公集体罢工,穷人吃大户搅的地主恶霸焦头烂额;解放后镇压反革命,平息土匪,土地革命,三道桥人积极向前,不甘落后提供线索,做向导,很快取得完全的胜利,受到上级的表扬。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又出了舍己救人而牺牲的段永胜烈士……
  三道桥的西瓜已经唱出品牌,名扬内蒙古。
  如今的三道桥镇路灯明了,下水道通了,街道绿树成荫宽敞整洁,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道桥村村社社绿树成荫,而杨树最多。杨家河畔的杨树受着河套黄河水的滋润,根扎的更深了,枝叶更加葱茏茂盛。她朴实,正直,团结向上,更加像三道桥人。  





 




梨花雨

    初春天气,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梨花白如雪,微风吹过,梨花飘然而下,簌簌如同仙女散花,纯白色的花瓣不带丝毫杂质,冰清玉洁。
  新雨足,染就一池春绿。
  如今的河套以梨花而闻名,梨花纷纷细雨中,河套老窖带雨浓。
  几杯老窖下肚,惹起几多思绪。
     踏着梨花白雪浮想联翩,回屋提笔写下几笔,题目为河套苹果梨。
  河套苹果梨系北方寒温带地区名贵果品之一,河套各地均有种植,种植历史30多年,因其外形有麻点,果形又不规则,被称“丑梨”。苹果梨品质好,长势旺,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850克,果皮呈黄绿色,肉质细嫩清脆,果汁含量多,糖分高。苹果梨营养价值较高,还具有燥湿健脾、软化血管、和胃止呕止泻、消炎止咳等保健功效。苹果梨特耐贮存,在普通菜窖无伤害的果实可放至翌年五、六月份。贮后风味更佳。
  在引进苹果梨之前,河套的当家果树是桃树李子树和杏树。1970年前后来河套安家落户,村村社社房前屋后,小果园有了零星种植。
  “一亩田,十亩园。”这句河套农谚是有根据的。
     不知是那个人心血来潮,看到了苹果梨的经济效益高,易在河套成活,喊出来了:“万亩果园”的号召。结果不少农户跟着跑,把好端端的农田改造苹果梨果园。
       真个是遍地梨花香,果园蜂蝶忙。
       尤其在公路俩边,果园连着果园。如果你是初来乍到,不知底细,还以为到了花果“川”。
       河套米粮川变成花果川,农民变果农,领导带领农民致富有方,农民一定能抱个金娃娃。
   苹果梨从种植到挂果需要四五年时间,前一二年果树之间的空隙里还可以种一些瓜菜有点收入。三四年后,果树舒枝展叶生长旺盛,树下什么也不能种植了,果农没有收入,全盼着五年后挂果,好抱个金娃娃。
  苹果梨果挂果了,农民的金娃娃没影了!
  万亩果园一起挂果,产大于求。原来一市斤苹果梨七八毛钱,现在成了七八分钱,最后一分钱也没有人要。喂羊,羊都吃腻了,看见了苹果梨躲着走。再加上管理不到位,病虫害严重,品质下降,没有经济效益,农民纷纷刨倒果树改种庄稼。
  
  就因为某个领导心血来潮的一句话,许多农民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农业税,水费,大小队摊派,盖学校集资等一点不少,瞎折腾的元气大伤。
     可“政绩”有了,官运亨通。
     没有人去反思,我发表几句淡咸话,得罪了!
  有关专家说:内蒙河套地区属于河套平原温热干旱灌溉梨树区,绿色是特色,也是优势,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河套苹果梨无公害生产,根据现状,发展河套苹果梨基地要与市场相适应。
  苹果梨品种结构单一,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造成病虫害增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果农技术素质低。由于冻害、低温和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和影响,果树挂果率极低。再加上管理技术滞后,有部分果园绝收。
  重产出轻投入。由于连年挂果较少,果农投入减少,特别是有机肥严重不足。
  现在,有的地方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产前签订技术服务和收购合同,产中提供技术服务,产后组织销售。合理调整,实行区域栽植,增加果农收人。
     增加农家肥,扩种绿肥,同时修枝、蔬果、病虫害防治都跟上去了,河套苹果梨的品牌开始唱响。农业税全免了,种地还有粮食补贴,果农的日子好过了。
  要顺应自然,在天时,地利和人的努力下发展苹果梨,不要主观臆断瞎折腾,受伤害的还是老农民。 


 



































满月宴

      三伏天,真叫热,没有一丝的风,没有一丝的云,静静地流淌的是灼热的气浪,口干舌燥腹内胀满。一滴汗水流过脸颊,不等落地,便已蒸发殆尽粘粘的发馊。
  星期天,城里侄儿的儿子过满月。太阳一早就露出了她灿烂的笑靥,射出万丈火热的光芒。七点半车站会合,一起到城里随礼。现在的车真是方便,半个来小时就来到了城里。我们从客车下来,便径直又坐上了侄儿的骄车。几分钟到了饭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真的是今非昔比。仅从乘车上看就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城乡之间交通如此便利,可是在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前,绝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记得八十年代初期,到这五十里外的兄弟家串门,是自己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林间小路,行于田间人为踩出的近便路,七转八弯,历时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
    那时,四野空旷寂静。天空的白云悠然自得地来去,鸟儿在高空自由地飞翔,寂寥的田野一望无垠。 
    如今已没有大块的田地,楼房、平屋掩映在庄稼和林间。
    二十几年前,城镇居民家中有台自行车觉得很富足了,现在是农村家庭拥有辆骄车也平常事。侄儿就购买了私家车,能出租,自家用着也方便极了。
  这几年小城镇建设的兴起,面貌焕然一新。街容整洁,住宅宽敞明亮,到处是砖瓦房,这个小镇的大门最富有特色了,家家的大门都很气派,高高地矗立,用白色磁砖镶嵌,引人注目的是,对着行人的一面是用带字的彩色磁砖粘贴,可以直接当作年节的对联用,特摘录几条这样的大门字对: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喜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在家创业业兴旺,出门求财财到手……表现了农村人勤劳致富,兴家创业的一种美好愿望。
    看着这样的大门,让人赏心悦目,又时时充满着喜庆的氛围。这是富裕起来的农村的一种展露。也是村民对自己家乡热爱的一种写照。

  在饭店中,满月庆典礼举行的真早,刚十一点钟就开始了,侄儿媳妇穿着浅色裤子,粉紫的上衣,抱着儿子来到了饭店,人们看着这胖乎乎的小家伙,只见他看见这么多的人看他,一点也不哭不闹,小眼珠滴溜溜的看着众人。
    特别是二弟俩口子,当了爷爷和奶奶,满脸是笑,打头扭起了喜庆的秧歌,孙子的满月庆典,当奶奶的亲自出马带头扭秧歌,在我这还是头一次闻听。
    欢庆不拘一格,新颖不落欲套。
    真没有想到,一个满月的庆典,竟然如此热闹,可想婚礼庆典更可想而知。
    想想过去,我在农村那时,在宴请亲朋邻里时,喜欢在家中预备,图个热闹。但这种宴请实在是很麻烦的,要借用邻居的桌椅板凳,摆酒席也要租用布蓬,夏天热冬天冷,四面透风。
     如今好了,农村办事宴也要到城里的饭店。
   侄子是个活跃分子,人缘也混的不错,所以家中有事来捧场的特别多,城里乡间的三朋四友全来了。你看兄弟媳妇,这一天是照顾前,忙乎后,一会儿也闲着。
  酒足饭饱后,这一天已是过去大半。

刘文忠,1951年6月18日出生,杭锦后旗人,杭三中退休教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文化程度:本科。
退休后一直担任杭锦后旗、乌海市林荫街道关工委工作。
在《中国社区》《中国火炬》《中国黄河》《文学报》《内蒙古日报》《草原》,《巴彦淖尔报》《乌海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百万余字,选入多种文集。
著有电子长篇小说《红柳》三部曲;诗集《点亮心灯》《苦菜花》《紫风铃》《犁梦》《杨家河畔》等10部。
作品选入内蒙古作家协会编《草原人与中国梦》、群言出版社《情感咖啡屋》、北京出版社《最浪漫的诗歌》、大众出版社《网与人生》《巴彦淖尔优秀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赛怒呼和浩特》等。
多次获国家和地方政府文学奖,杭锦后旗政府文学奖、内蒙古妇联、团委、等征文奖、报刊杂志征文奖。
获梁祝杯全球华人爱情诗奖、泸州老窖国际现代诗奖、魅力朱备现代诗奖、家风征文奖、最美童谣奖等。
苦菜花诗社主编,1983年开始,与同校越玉柱老师办《苦菜花》诗刊,到1990年共出版发行56期。
2010年又在互联网一起写网站办《苦菜花》电子期刊,36期,点击率有百万之多。
内蒙古教育研究员、高级教师,作家、诗人、教育家。
一起写网络小说《魔咒》
电子期刊《苦菜花》
在新浪、美国中文网、半壁江、51博客、中国诗歌网、中国文学网、中国散文网、一起写等网站注册,发表文学作品。

联系地址:内蒙古乌海海勃湾幸福新村南区19-6-102
刘文忠 2019-1-12 04:32
刘文忠长篇小说《红柳梦》二
第六章 唱山曲儿的三哥哥




还不到家,那个中年男子就放开嗓子,颤悠悠地抖开了爬山调:

“避风湾湾旋风柴,

高飞远落我折回来。。。。。。

唱罢,把手一指说:“小子,你看,那就是我的家。”

刘云海顺着中年汉子的手指的方向,一看。在那土包包后面,依稀可见几户人家,在明媚的阳光下,格外醒目。

这个中年汉子告诉刘云海,他叫薛老三,官名叫薛长河。今年四十八了,属小龙的。是当地有名的二人台唱小生的。

可惜薛长河八字不好,生下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又是个妨娘害老子的命,十二岁父亲得斑疹伤寒去世,第二年娘害黄水臌症去世。留下薛长河一个人孤苦伶仃,没有人收留,眼看就要冻饿而死。

正好在这时,用鼻子吹枚陕西艺人倪丑旦到了托县。在给一家富人家演出时遇到了薛长河,看到这个讨吃小子给人家端茶倒水时,跑的一溜风,人也机灵,父母双亡,在好心人的撺掇下,薛长河到这个临时的二人台草台班子里打杂。

也该是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老家雀,薛长河娘肚子里带来一副好嗓子,没有二年,个子也长的苗条,人模样也秀气,心还特别灵。

二人台唱词听过二遍就会,如果有的演员因为有事不在,他还能临时顶一阵子。不要看年纪小,一点也不怯场,过门套路一点不差,把丝弦压的风雨不露。

一来二去,薛长河成了台柱子,把二人台里的三哥哥演活了。人们不再叫他薛长河,都叫他三哥哥。

二人台爬山调是土生土长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诗经。”它朴实无华,天籁自鸣,平中见奇,真情感人。它是山野草地,田间地头劳动人民心声的自然表露,又是内蒙古西部地区人民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有着悠久的现实性与传统性,伴随生活而来。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斗争中,用汗水和血泪浇灌出来的花朵。

二人台字字血,声声泪,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缩影,又是他们的集体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二人台爬山调唱了多少年,多少代,我也说不清。有一首爬山调歌词里唱道:

“朝朝唱,代代唱,

也不知道唱死了多少老皇上。”

二人台爬山调内容极为丰富,塞外地区的人生百态,,习俗风情,山川树木,鸟兽鱼虫,天文气象等全部纳入歌中。三哥哥脑子活泛,记性好。更可贵的是即兴发挥,有人戏称:“三哥哥调子多,紧唱慢唱一笸箩。”三哥哥自己在唱:“黄河水呀不断流,三哥哥我的曲儿不断头。”

三哥哥有才,唱的家喻户晓。可是,三哥哥的遭遇是:“脱了毛的鹰鹞飞不高,花翎翎喜鹊落在臭水濠。”三哥哥为了躲避抓壮丁,离家出走,东躲西藏,还是被在后套打坐腔时被抓。本来吃开口饭的人不容易,人们把他们叫做:“打玩意的”“唱戏的”,受人歧视,死后不能进祖坟。

为了一口饭,奔波在乡野田间。到处赶庙会,办社火,献艺卖唱,今天给李家祝寿,明天给王家娃娃过满月打坐腔,后天给刘家儿子娶媳妇打喜棚,和叫花子差不多。遇上荒年歉月,衣食无着,苦不堪言。只好背井离乡,乞讨为生。或者打工受苦揽长工,活活的一苗无根草,随风风起飞四处落。

有一年,在河套揽工,期满回老家。走在半道,住在老乡家里。一听说是三哥哥,老乡热情招待。为了答谢房东,吹笛演唱,谁知道触犯一家乡绅,说是冲撞他家的老祖宗的灵魂,让三哥哥树碑招魂。经过给乡绅下跪叩头,点烟赔情,交出来身上的几个血汗钱才放行。

正是叫天天不语,叫地地不灵,求神问卦满脸尘。

听到这里,刘云海长叹一声:“转弯弯炉台转弯弯炕,苦豆根水水熬的黄连连汤。哪你老哥又没有娶女人?”

三哥哥一听说娶没有娶女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三哥哥的意中人是他的一位粉丝,爱唱山曲和二人台,更爱看三哥哥演出的二人台。只要三哥哥一演出,看了一场又一场,转了一村又一村。

演戏的无意,看戏的有心。这个粉丝叫爱爱,年满一十七岁,你看她是如何长相:

长腿云彩遮不住天,马鬃鬃遮住毛眼眼。



三哥哥是个楞头青,不知道女娃娃的心。师傅倪丑旦倒是看出了眉目,当面锣对面鼓点破了这层窗户纸。

这正是:

一对对鲤鱼顺水水流,咱二人相好不回头。



第七章 说亲





爱爱喜欢三哥哥真是:白花花开花白花花落,满嘴嘴白牙牙朝住三哥哥笑。一天演出下来,师傅倪丑旦对三哥哥说:“长河,想找媳妇不?”

“甚?”三哥哥一头雾水,望着师傅。他手搔着凌乱的头发,头摇着像个拨浪鼓。

“师傅不要拿我开心了,谁家女子能看上我,再说,我身无分文。。。。。”三哥哥还要再说下去,被师傅倪丑旦打断了。

“你看爱爱怎么样?”师傅问三哥哥。

“爱爱?,人家是个好姑娘,能够看上我?再说她大她妈能够同意?不行,不行!”

三哥哥在师傅面前第一次说这么多的话,脸涨得通红。

“我看行,爱爱真的看上了你。”师傅肯定地说。“抽个空,我给你跑一跑,问一问。”

三哥哥再也没有泛起第二句话,望着师傅,呆呆地站在那里。

第二天,没有演出,倪丑旦一大清早就来到了爱爱家。正好爱爱的大和妈都没有下地干活,一看见是倪丑旦登门,立刻迎进了家。乡下人虽然是粗人,披星戴月,一个汗点子摔八瓣,可是待客热情,待人真心。把倪丑旦当贵客招待。

爱爱妈烧开了水,熬上了过年自己舍不得喝,招待客人用的川字牌老砖茶。翻滚到茶水滚了几个滚,又用勺子打开浮茶和沫子,放了少许盐,给倪丑旦恭恭敬敬端来。

小小的土炕上,摆好了炕桌。爱爱大把倪丑旦让到当头正面,在一旁陪着客人。爱爱的父亲,也是走西口来到河套。原来,她家居住在山西河曲县。那时,家乡十年九旱,蝗虫成灾。父亲长得人高马大,是一个扳船汉。母亲身单瘦弱,小巧玲珑,是一个流落村头的孤女。娘只记得自己姓李,别无亲人。说来很有福气,竟然感动“七仙女”下凡,在黄河边上,白白拣来一个讨饭吃的姑娘,成了媳妇。

爱爱大有了自己家,再也不干那扳船汉的随时丧命黄河的营生。夫妻相依为命,租地耕种,穷日子穷过,也很恩爱。可是民国十八年,山西大旱三年,黄河露底,庄稼颗粒无收。人们饥饿难耐,草根吃净,树皮啃光,开始了人吃人。野狗把死尸吃腻歪了,便专拣动不了、还有一口气儿的活人吃,也图尝个新鲜。总是穷家难离难舍呀,无奈只能盼望一个“树挪死,人挪活”吧。

爱爱爹娘把全部的家档收拾了一箩筐,一人拖一根讨饭打狗的枣木棍,这便是最好的防身武器。父母亲带着还在娘胎中的爱爱,离开了四面透风的那一间破旧草房,别井离乡,卷起裤腿,蹚水走过来黄河。

爹娘沿路乞讨,来在河套樊三疙梁落脚。讨百家饭,到处流浪。

在讨饭途中,爱爱母亲觉得阵阵腹痛,下面已经见血,有生产的征兆。父亲寻来一抱干草,在淌老秋水的地堰子上生下了爱爱,取名叫水燕子。

乡亲们看见可怜,刘满仓把她们一家收留了。好在刘满仓的儿子娶媳妇住新房,空下了一间土坷垃小房,让让他们一家人住进去,安下了家。对此,爱爱大和妈千恩万谢。爱爱大和刘满仓一头磕下去,成了结拜兄弟。

河套那个时候,不缺少粮食,就缺劳力。正赶上河套地商争相开挖渠道,经刘满仓介绍,作保。向挖杨家河的掌柜的预先支付了三个月的工钱,拉回来一石黄灿灿的糜米,结束了少吃短喝的日子。

第二年开春,刘满仓老婆又生下了一个第八个小儿子,叫天保。天保大给爱爱家送来红筷子,订下了娃娃亲。

爱爱母亲高兴得心花怒放,笑吟吟地,看着破衣烂衫里包裹着的心肝宝贝女儿,用稀奶、小米汤哺育着婴儿,一口一口把水燕子养长大。一年小,二年大,三年长成俊丫丫。一晃,小燕子已经十七大八岁了。

小满秀长得可爱:端端正正的身子,圆盘大脸,一双弯弯的眉毛,一对滴溜溜的大眼。水汪汪笑咪咪的水燕子,机灵得逗人,好像不知道人世间还有愁苦。

一碗滚烫的茶喝罢,在互相的问讯中,倪师傅说明了来意。

“唉,倪师傅不知道哇,我家水燕子早跟刘满仓家的栓住订下了娃娃亲,一半年刘家就要娶过门。”

“啊呀,我是个外乡人,不知道情况,给你们添麻烦了。对不起啊,对不起!”

倪师傅连忙道歉,站起来就要出门。

“看你说的,自古道:养女百家求,倪师傅是看得起我们,晌午饭吃了再放你走。”

热情好客的爱爱妈强拉硬拽把倪师傅留下,爱爱大也连声说:“吃了饭再走也不迟。”

里间间的门被爱爱推开了:“大,妈,你们不同意,我同意。长河哥我跟定了。”爱爱的话音刚落,爱爱大的一股怒火腾地升起。

“甚,你要悔婚,嫁长河?!”

“死了你那条心吧,你就是烧成了灰,也得嫁天保。”

爱爱大对女儿近来的表现,已经有所耳闻,早就看不过眼,也听不下去了。爹本来是紧靠着墙根,沉闷地抽着旱烟。忽然,听爱爱要嫁给戏子长河,所有的火一下子爆发的更厉害。

虽然家穷,爹的传统封建意识却是浓厚,根深蒂固:自古,儿女亲事,都是爹娘做主;况且,已经与刘家许亲收下了筷子。

铁的凭证,怎能随意变卦!他和刘满仓兄弟结拜这样,使兄弟友情,代代相传。

祖先流传传下来的“规矩”,王八戏子吹鼓手,是下三滥低人一等,死了都不能进坟地。

爱爱的父亲气得像庙里的关羽,妈妈的脸阴的像黑脸周仓。

爱爱大猛然站起身来,未待女儿把话吐出,便“霍”地朝着女儿这边走进。爹来到爱爱跟前,气狠狠地,用发抖的手指,直指着女儿的脑门。爹对亲生爱女斥责着,唾沫星子喷发,急得口齿结巴,愤愤地说道:“再胡说八道,……我,我,我……打断你的,你的……腿!”

说着,就去脱脚上已经穿烂的布鞋,朝爱爱打去。

爱爱妈慌抱住她爹的腿脚,说道:“他大呀,你消消气。爱爱呀,你都不想想,也这么大的人了,从小我们就心疼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啥时候舍得动她一根指头,今天你是咋的了?”

爱爱大还是穿上烂鞋,茅屋外走去,叹了一口长气:“咳!”自责着说道:“都是叫我惯的,如今,埋怨谁呢……”

“水燕呀,虽说咱是穷家小户,可也别不知道礼数。教旁人看不起咱,在背后指戳咱们的脊梁骨。那样,你老子我好受,你妈怎么见人!

你没想想,你是老大,当姐的嘛,得树立一个榜样,后面还有你那两个兄弟跟着学呢。你可得给爹娘掌个脸面,不要叫旁人看笑话!”

爱爱一肚子的苦水和委屈倒不出口来,只有“呜呜咽咽”地哭。她憋屈,她痛苦,无人可以理解

倪师傅在混乱中趁机出了门,不辞而别。爱爱追出来,对倪师傅说:“这辈子我非长河不嫁!”

这真是:

“沙柳条条乌柳根,舍出脑袋也要和哥哥交。”













第八章 洞房失踪


其实,爱爱是一个很孝顺的女儿,最有主见。她最操心、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老大、老妈。二老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成人,很不容易。同时,她也习惯了苦着自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做法。可是,在婚事方面,自己有主见。爱爱压抑着内心的痛苦,早早起来把饭做好,送到地里。又给大妈和两个兄弟各做了好几双实纳底子布鞋。

爱爱把全家人的脏衣服都洗净,晾干。她把家里的一切,收拾得停停当当,随手可取,拿来能用。

在父亲和母亲的提议下,刘满仓也准备尽快娶回爱爱。

不几天,大喜临门。

街坊邻居看热闹的,挤满了爱爱家的小院,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也不少,一派喜气洋洋。

刘家的花轿准时准点抬到爱爱家门口的时候,鼓匠们吹吹打打,

“呜呜哇哇”,一阵喧闹,折腾,爱爱硬是执拗不过,难违父母之命,才被迫由请来的全人二舅妈,拆开她的大长发辫,开脸揪去了黄毛,然后梳洗盘髻上头。又给她穿上嫁衣,遮上了红盖头。

一大群叫花子,呼喊着祝福:“夫妻和美,多子多福……”随后,便爱爱推推拉拉,硬是被女娶妾,架到婆家抬来的那顶花轿里。

在二踢脚的爆响中,花轿上了路。爱爱妈妈的话还是响在她耳边:"孝敬公婆,严守妇道,多干活,少串门。。。。。

爱爱被娶走了,爱爱妈哭成个泪人人。

天保家宾客盈门。

大红的喜字晃的人眼晕。

大红的蜡烛噼啪作响。

爱爱她身坐在轿内,心儿上像压了一块生铁圪塔,被抬出亲娘家的门槛那一刻起,只有悔恨。狠狠心,仰起脸来,不再掉一滴眼泪。爱爱被抬进婆家,下轿。迎亲的丈夫刘天保嘿嘿地憨笑。他俩并排站在一起,相对之下,爱爱能高出刘天保半头。

刘天保的头尖,踮起脚尖才能和爱爱的耳垂相齐。才十六岁的刘天保,长就的一副圆形娃娃脸,他哪像是爱爱的老公,更像一个稚气十足的“小弟弟”。

小时候天保患天花,右只眼有点瞎,看不清东西。左手拿不起来,一直塔拉着。今天娶老婆,裂着大嘴牙子笑个不停。

小时候天保倒是和爱爱见过几面,“姐姐,姐姐”叫得十分甜,有人说:“爱爱是你媳妇。”

天保也不害羞,就要拉爱爱的手手,蜜口口,吓的爱爱逃到了妈妈的背后。从这以后,爱爱苦死苦活不到天保家。

爱爱长大了,知道了娃娃亲这回事,多次提出退婚。爱爱的大和妈碍着和刘满仓夫妇的情面,不好提出。再加上刘满仓家比较殷实,有土地,有牛具,爱爱嫁过去也不会缺吃少穿。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婿丑差一点,人老实。多少有点残疾,还是不误干活,头脑不呆不傻,会背二十四节气,种地误不了事就行。

再说,刘满仓老婆汉子正在壮年,人勤快,也是个帮手。为此,爱爱的大和妈对这桩婚事还是满意的。爱爱顶着红盖头,和小女婿刘天保,拜了拜天地;又拜过高堂,然后是夫妻对拜。

然后,爱爱由刘天保用红绸带牵着,进入洞房。

村上看热闹,闹洞房的孩子们,闺女媳妇和小伙子们,说起俗透顶了的:“令子:”

蛇寻窟子,窟子寻蛇。。。。。

爱爱满腹哀怨,愁肠九转。她紧靠床里,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任凭人们的摆布。

天保把麻糖发放给闹洞房的人们。转眼间,天已经黑了下来,闹洞房的人渐渐散去,只有一些还不过瘾的人在外面听房。

天保姑姑端来了和气饭,交杯酒,看着她们俩吃完了饭,喝过了酒,笑眯眯地离开了。

临走,在天保耳朵边口语了几句。天保妈端来了红枣,花生等让爱爱吃。爱爱头也没有抬。刘天保一身崭新的装束,蹦蹦跳跳,像一个过大年的孩子,欢喜个不够。男人结婚成家,就应该独立。

男人十五夺父志,这是河套人男儿的志向。

刘天保一会儿自己玩耍,一会儿被爹娘媒婆牵着拉着,在屋外忙忙活活,应酬着乡邻和各路宾客们的贺喜祝福。他有点劳累了,俩眼朦朦胧胧,不由得打起了瞌睡,屋外听窗的还在议论着什么,他不由得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不见了爱爱。以为是上房后方便去了,也不在意。又等了好大一会儿,也不见爱爱回来,以为是到姑姑房间说话去了。

这时候,一个黑影靠近了窗台,耳朵贴在窗户纸上,听不见动静。然后,用舌尖舔开了一个小孔,往里一望。

天保正好这时醒了,发现有人舔开了窗户纸,走出门大声喊道:

“谁?!”

“我。”

天宝一听,是妈妈的声音。连忙把妈妈让进屋里,妈妈用眼光扫了新房一眼,问道:“你的媳妇呢?”

“是不是去姑姑屋里了。”天宝漫不经心地回答。

“你姑姑和我同屋,早就睡下了。”

“啊?”

天宝才感觉到有点不对头,又不好说什么。

“快,找一找。”天宝妈房前屋后找了个遍,连牛羊圈也找过了,连爱爱的影子也没有。

“他大呀,快起来,爱爱不见了!”天宝妈感觉不好,大声呼喊起来。

天宝大起来了,左邻右居也起来了,全村村人也起来了帮助刘天宝找媳妇。闹腾到二日天明也没有找到。

送爱爱的大哥和舅舅也觉得奇怪,说不清道不明,爱爱究竟到哪里去了?竟然急得哭了。

爱爱在新婚之夜不见了!像一阵西北风,不到半天传遍了三村四乡。像一朵阴云笼罩着小村,人们议论纷纷,天还没有黑家家户户就关窗闭户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年轻的姑娘和小媳妇更是风声鹤唳,不敢出门半步。当天夜里,爱爱妈就得到消息,一口气没有上来,差点要了老命。爱爱大气的七窍生烟,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正是:

为人找不下个好女婿,满肚肚冤枉绝肠肠气。

前半夜吃了和气饭,后半夜离了鬼门关。



第九章 三月阳春



春节过去三个多月了,还是没有爱爱的消息。夏初,天气变暖,杨柳吐絮,桃红杏白。讲到这里,三哥哥做好了饭。

刘云海急忙接过三哥哥端来的糜米饭,又夹了一块咸菜,急急的拨拉了几口。要求三哥哥说出爱爱的下落。三哥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泪眼汪汪,抛下了一句话:“我也不知道!”

刘云海心里也是酸溜溜的,胡乱吃了几口,把饭碗撩在饭桌上,不再吃了。三哥哥也是没有多吃,就大步流星走出门去。“我给你找一个到过后套的人,给你指路。”

“哎呀,三哥哥啊,才进来家门,屁股还没有坐稳当,板凳都没有暖热。你这是……太麻烦你了。”

三哥哥像是没有听到刘云海的的话,未作应答,大步迈出了自家的门槛,径直朝着村里走去。不一会,一个五十上下的男人跟在三哥哥身后,来到了三哥哥家。不用寒暄,一会儿都是熟人。这个人叫套小子,在河套生的,过去一年去河套二三回,倒腾牛皮做马鞍子。如今兵荒马乱,很少出去,是去河套的活地图。

这里是解放区,道路两边的野花早早地开了,踩不死车前草绿油油地长出来叶子,一阵风,香气四溢。

刘云海的心情很好,在套小子的指点下,知道了回家的路线。回家的心更大了,好像妈妈就在眼前,向他招手。恨不得长出俩只翅膀,一下子飞回家。回家的路线有了,可是还要过国民党统治区。尤其是年轻人,一旦被抓住,就被入伍当炮灰。如果是逃兵,危险更大,有被枪毙的危险。

三哥哥的心情更好,土改时分了地,分了房,还分到了二套棉被。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土改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村庄里、田野中,到处是勃勃的生机,三哥哥脚下生风,扯开了嗓子唱:山丹丹开花红又红,如今咱们翻了身。。。。。三哥哥找来了村里的工作队,要求刘云海留在这里,等河套解放了再回去。不行的话,在这里落户。工作队的人很好,知道刘云海是穷苦人出身,又是从国民党部队逃跑出来的,非常热情:“天下穷人是一家人,这里就是你的家。”

越是这样,刘云海心里不安,回家的心情越强烈。

三哥哥千留万留,还是没有留住刘云海,只好挥泪告别。

工作组给刘云海开好了路条,刘云海换上了连长送给的土布衣服,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兄弟,现在几月了?”云海海问“将近十月了吧。”不知道谁在回答。“问这有什么用呢?”云海自言自语。突然,云海想起来了曼菁疙瘩和酸粥来了,现在正是起蔓菁的季节。

是呀,咱们河套人有一句口头禅:“说书离不开员外,吃饭离不开咸菜。”这制作咸菜的主要原料,就是蔓菁。蔓菁,在过去,是河套人的主要菜种。它不占地,不争肥,好地赖地都可以种。收割小麦后,及时施肥灌水,地皮刚发白,就要及时播种。种蔓菁有讲究,因为是秋菜,赶农时很重要。立秋前必须种下,一过立秋再种,误了农时,产量和品质都不好。更有这么一种说法,上午和下午播种的蔓菁都有区别。种曼菁有三抢:小麦刚刚成熟,河里来了淌菜水,水期极短,不到一星期。准备种蔓菁的小麦地必须早收割,“麦割花红蛋”不影响产量。麦子如果来不及上场,就把麦子捆好齐齐地码在地边,水一来就淌。这是第一抢淌水。收割了麦子的地,肥力下降,必须补充肥料,首选肥是农家肥。

这正是:

天上下雨地下流,笑得笑来愁得愁。













第十章 弟兄相逢


三月里来桃花花开,顺风风回家腿迈开。告别了三哥哥,刘云海沿着套小子指定的路线,一路小跑,离开了莎拉其。一个上午,赶了大约三十里路。 解放区晴朗的天,艳阳高照,到处是喜气洋洋。 刘云海神清气爽,不用偷偷摸摸地走,路上同行的人,都被他超过了。突然,他看见路旁有一个车马店,他的肚子也开始叫唤,便停住了脚。刘云海正要推门进去,店门开了,走出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后生招呼自己进家。

“吱”地一声,门开了,这个开门的人,看着刘云海发愣。

刘云海抬起头,一看这个人,一个门里一个门外,空气就像立刻凝住了一样。人也像被使用了定身法,面对面僵持而立。

二人屏住呼吸,傻愣愣地静呆了足有十来秒钟。

“哥!”“兄弟!”未待哥哥刘云海反映过来,弟弟玉海抱住了哥哥大声哭了起来。闻讯出门的女店掌柜秀秀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顿时滚落而下。一时间,吃饭的,住店都惊动了,纷纷出来。知道了是兄弟俩喜相逢,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大家感慨无限。不少同情的人也是两眼也是酸楚楚的,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话安慰他们俩。还是女掌柜的见识的广,连忙招呼大家回屋。该吃饭的吃饭,该休息的休息,该上路的上路。

朝思暮想,牵肠挂肚,一个娘肠子爬出来的兄弟俩的,突然在异地相逢,近在咫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是激动,是流泪,是千言万语。 然而一切尽在不言中。相顾无言语,又是无声胜有声。

云海和玉海,毕竟是七尺男儿,硬是把眶中的泪水,吞进肚子里去,手拉着手,在众人的祝贺声中,走进了小店。

晚上,弟兄俩和盖一床被,玉海打开了话匣子。

这个女掌柜秀秀也是苦根苦叶苦花花,苦蔓蔓上结的苦瓜瓜,从小就是补丁裤裤麻绳绳鞋【hai】,站在人家炉仡佬里当奴才。爷爷一头挑着父亲,一头挑着破罗锅,从甘肃来河套,走在半路上,过大沙窝时,奶奶饿死了。掩埋了奶奶,父子二人来到了包头,又到了此地,给人家扛长工。没日没夜干了十二年,秀秀的父亲成了二十岁的大小伙子,在穷朋友的帮助下,秀秀的父亲和一个从老家逃难来的十四岁的小芳成了亲,秀秀爹成亲的第三年,生下来秀秀。

秀秀十二岁那年冬天,秀秀爷爷给地主往包头送货时,路上遇到了土匪,被打死了。为了埋葬父亲,秀秀爹借了地主瞎花蛇的阎王债。第二年春天,秀秀妈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了。 秀秀爹背星戴月,给地主瞎花蛇扛了三十年长工,到头来家破人亡。

房无一间,地无一分的秀秀爹,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要走上绝路。在穷哥们的帮助下,还是过不了这个坎。最后一咬牙,把秀秀送到瞎花蛇家里当童养媳,还了阎王债。

秀秀过门后,受尽了公公婆婆的虐待,女婿的打骂。每日起来,没有三顿饱饭,倒有三顿饱打。日久天长,秀秀被折磨的没有一个人样子。一个人推磨,站在磨道里悲悲切切地唱了起来:

十三岁上死了我亲生的娘,十四岁童养媳在蝎子家,麻绳绳捆马鞭鞭打。不知道是瞎花蛇惹下了土匪,还是活该遭报应,秀秀十八岁那年,大年三十晚上,瞎花蛇家被土匪抢了,瞎花蛇为了保财,被土匪活活打死。秀秀丈夫被抓到山上,被土匪熬鹰时惊吓死了,婆婆闻讯后,一根麻绳穿过房梁,上吊死了。

秀秀被一个叫二面换的长工收留了。这正是:

刮起一阵黄风点起一盏灯, 亲兄热弟心连着心。
汉魂 2018-12-31 11:28
新春吉祥,节日快乐
晓岩 2018-12-30 19:48
祝福新年!健康快乐!幸福平安!吉祥如意!
老村长 2018-12-24 18:35
早上好!
雷公 2018-12-17 10:04
gaojin668899: 谢谢雷公。可能是我的软件有问题,不能搜索地名。多谢!
如果已下载了.....又按我给你的顺序打上英文字,都不能搜索.....那可能是被封锁了.再一办法.搞简单点.在搜索栏中打上:Borrego Springs.California.USA 试试.都不行.再打上los angeles.CA.USA 试试.看看有无反应.如有.我才教你下一步怎做.
雷公 2018-12-16 10:57
gaojin668899: 特别感谢雷公发来图片!我看到巨龙的规模,但是我没有在谷歌地图找到。地图太大,具体位置难找,如果是坐标就简单了。谢谢!! ...
你不能在"谷歌地球"上找到我发给你的页面.是因为你没有下载谷歌地球的软件.我发给你的.及博文中呈现的.都是谷歌地球的截图.我旅游的习惯,是选好目标后,再从谷歌地球中找到.见到目标后.再找座标数据.再输入GPS导航仪中.到时.导航仪就带到目的地.根据多年经验,得出结论.GPS导航误差不足10尺范围.
YECGUMEI 2018-12-10 09:24
gaojin668899: 看望朋友
谢谢朋友,问好。
YECGUMEI 2018-12-10 09:23
gaojin668899: 看望朋友
谢谢朋友,问好。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