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顾绍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992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

热度 1已有 5389 次阅读2021-6-19 01:30 |个人分类:绍骅博览|系统分类:家庭生活| 绍骅博览 分享到微信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

序言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蕴藏丰厚,而且组成元素庞多,涉及到政治、思想、精神、生活、信仰等领域的各个方面。仅仅是对人的年龄,就有许多不同称谓,而对不同人的不同年龄,又有不同的称谓,且大多都有历史上的典史出处,一直沿传至今,蔚为大观。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

1   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


现在人们说年龄,都是很直接的1岁、10岁、20岁……,简单明了,却貌似少了一点“韵味”;那么古人对于年龄,又是如何称谓呢?有些称谓现在还能听到,但有些已经很少有人知道。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2

幼年 :小儿初生之时。初度:是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谓始生之年时。汤饼之期(会):指婴儿出生3日。“汤饼佳期”指:旧俗寿辰及小孩出生第三天或满月、周岁时举行庆贺宴会的日子。小孩出生三天,请公婆或产婆,用艾叶水给小孩洗澡,称“洗三朝”,故称“汤饼之喜”。(汤饼 [ tāng bǐng ] 释义:1.水煮的面食。《释名·释饮食》:“蒸饼、汤饼、蝎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宋 黄朝英 《缃素杂记·汤饼》:“余谓凡以麪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羹汤者,有'汤饼’之意存焉。古无'面’字,凡麺食一概都叫作'饼’。”2.指汤饼会。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汤饼》:“生儿三日会客,名曰汤饼。” 清 唐孙华 《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二:“明年汤饼应呼我,带醉题麞一笑哗。”参见“ 汤饼会 ”。佳期 [ jiā qī ]释义:1、情人约会的日期、时间)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赤子:刚出生的婴儿。颜师古注:“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襁褓:代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3
2 赤子、襁褓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出自: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翻译:两个女孩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五个男孩像大雁一样排成行。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孩提:幼儿时期。《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赵歧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4
3 孩提 苏汉臣 《婴戏图》绢本设色 18.2×22.8cm 天津博物馆藏


始龀(chèn):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康熙字典》:  【亥集下】【齿字部】 龀   【唐韵】【集韵】【韵会】初堇切【正韵】初谨切, 瀙上声。【说文】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又【广韵】【集韵】【正韵】 初觐切,音衬。又【集韵】丑忍切,音辴。义 同。 从ऎ, 音化。【六书正譌】别作齓,非。  《说文解字》:  【卷二】【齿部】龀  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从齿从七。初堇切  龀:(chen,第四音节)chèn 儿童换牙,脱乳齿换恒齿.“始龀”:刚换牙,指七八岁小童。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5
4 始龀 《说文解字》:  【卷二】【齿部】龀  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从齿从七。初堇切 




九龄:9岁。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发展意义为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讽刺他人年幼无知。亦作“黄颔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1. 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诗·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郑玄 笺:“总角,聚两髦也。” 孔颖达 疏:“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陈书·韩子高传》:“ 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 宋 苏轼 《被酒独行》诗之二:“总角 黎 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红楼梦》第三回:“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君孝思纯穆,神情渊静,总角之年,研精六艺。”
2. 借指童年。
晋·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南朝 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夷甫 时总角,姿才秀异。”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故始在总角,读 班 谢 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 更始 立纪。” 清刘大櫆 《祭族长嗣宗先生文》:“我始总角,翁犹壮年。”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6
5 总角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7
6 总角2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8
7 黄口 苏汉臣 长春百子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幼学:10岁。“人生十年日幼,学。”郑玄 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
外傅之年:儿童10岁。(《礼记·内则》载:“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外傅之年,离家就学于师,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与内傅相对。郑玄 注:“外傅,教学之师也。”儿童十岁,亦称外傅之年。)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9
8 外傅之年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0



少年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正巧,有一种豆蔻花长得很“形象”,让人看到后不免产生很污的印象,好像古人每天都在开车似的,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赠别》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把13岁女孩称作豆蔻年华,就来自于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诗。
)。13岁的少女,正如那豆蔻花未开之时,具有未经人事的单纯可爱,美,且娇羞,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粉嫩小脸蛋儿上,好像要滴出水儿来,正如这含胎花一般让人心疼。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1
9 豆蔻 豆蔻梢头二月初,古代把13岁女孩称为豆蔻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2
10 舞夕之年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3

青年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二八:为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指20岁女子的代称。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语出明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4
11 桃李年华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出自《论语·为政》。【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5
12 而立之年



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意思是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出自《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南朝时期,梁朝湘东王萧绎的妃子徐昭佩由于得不到宠爱,先后与荆州瑶光寺的智远道人,贺徽以及暨季江勾搭成奸。暨季江感慨地说:“没想到徐娘半老,竟风韵犹存,是如此风流多情。”萧绎忍无可忍责令她自杀。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6
13 半老徐娘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7


中年 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意思是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8
14 五十知天命



六九年:即54岁。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19

老年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悬车 : 1.形容险阻。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4.借指七十岁。 5.指隐居不仕。《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20
15 古稀之年 孔夫子


喜寿:七十七岁的雅称,因“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故得此名。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21

16 喜寿 七十七




伞寿:指八十岁,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半寿:指八十一岁,“半”字可拆为八十一,故得此名。
杖朝之年、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ào]耋[dié]之年:均指八、九十岁。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
(《礼记》)钓渭,指姜子牙八十岁垂钓渭水遇文王的典故,常用来标指八十岁的人。 疑朝枚之年为杖朝之年在传播过程中的错写。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22
17 伞寿 姜子牙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九十九岁的雅称,因“百”字去掉上边的一是“白”字。“百”数去一为九十九。故雅称九十九岁为“白寿”。
期颐:指百岁高寿。颐者,养也——《易·序卦》 百年曰期颐——《札记·曲礼》
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古时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 。 期颐:百岁之人。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
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 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 《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郁达夫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觞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茶寿,是108岁的一种说法。之所以是一百零八岁的雅称,因“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即“二十”,中间的“人”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名。自古以来,老人长寿都有雅称。具体地说:60岁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还乡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80、90岁称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寿得3位数100岁的称为期颐之年。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


古代传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茶寿:指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说起茶寿,不仅仅从字面上可以拆开来解说,它与中国茶文化还有解不开的渊源。
相传,古时候有位老和尚病了,久治不愈。一天,一位老人告诉他,蒙山顶有茶,春分前后,逢雷而发。你候在一旁,及时采摘三天。得一两,用蒙山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二两,一辈子消灾祛疾;三两,脱胎换骨;四两,就地成仙。老和尚遵嘱,得茶两余,煎汤服用,没喝一半,病即痊愈,眉发由白转乌,以至熟人相见,不敢相认。
【故事】
贺米和茶寿
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师敬先生在他岳母88岁大寿时,曾作了这样一副贺寿联:
今朝贺米;
指日恭茶。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给岳母做寿就送一点米和茶,也太小气了吧!许多人看了一头雾水。还是吴老自己出来作了解释:这个“米”,不是大米,而是指“米寿”,“米”可拆为“八十八”,“米寿”就是八十八岁;这个“茶”也不是茶叶,是指“茶寿”,“茶”字由“廿”及“八十八”组成,合计为一百零八,“茶寿”就是要活到100岁以上。吴老这副贺寿联,语意吉祥,又充满妙趣。
1983年,冯友兰和金岳霖两位哲学家都是88岁,这两位同庚好友生日都做了“米寿”。冯友兰先生写了一副贺寿联送给金岳霖,联云: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论高白马,道超青牛。上联的意思是:不能仅止于“米寿”,还要能活到“茶寿”。下联说金岳霖在论辨方面,可比战国时的哲学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道方面要超过道家的始祖、骑青牛的老子。这当然是对金岳霖哲学素养的高度评价。

花甲重开:花甲是60 花甲重开 就是两个60 即120

双稀、双庆:140岁。古稀指70岁,因此双稀是70岁的两倍140岁。古稀是70 古稀双庆 就是两个70 即140, 一个春秋就是1年 加起来也是141,三七岁月就是21年 加起来就是141。


【传说链接】

中国最长寿的老人,出生于光绪年间,如今132岁,依然健在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23
18 中国最长寿的老人,出生于光绪年间,如今132岁,依然健在




中国最长寿的人,有人一生娶23个妻子,活的最久的竟有800多岁!

国学知识:古人对1岁到140岁的称呼是怎样的?增详版_图1-24
19 彭祖 肖像 八百岁

顾绍骅于2021年6月18日星期五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顾绍骅 2021-6-29 01:47
活到100岁: 感谢您的分享!
向老朋友问好。
谢谢您的支持!
回复 顾绍骅 2021-6-29 01:47
活到100岁: 感谢您的分享!
向老朋友问好。
谢谢您的支持!
回复 活到100岁 2021-6-24 23:02
感谢您的分享!
向老朋友问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