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搜索
美国中文网 首页 财经 查看内容

为什么中国人赚钱多了,花钱却犹豫了?

时间: 2019-7-24 08:15| 来源: 国是直通车|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信

摘要: 数据显示,进入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延续去年以来平稳增势,但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却较上年显著下降,二者间剪刀差有所扩大。
钱包越丰满,消费越果断,这条“剁手界”铁律最近在中国失灵了。

数据显示,进入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延续去年以来平稳增势,但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却较上年显著下降,二者间剪刀差有所扩大。

简单来说,中国人在赚钱多了的同时,花钱却犹豫了。

为什么中国人赚钱多了,花钱却犹豫了?_图1-3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为了探究上述现象原因,我们来捋一捋中国老百姓花钱的逻辑。

要消费,首先得有钱花。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整体维持在6.5%以上,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跑赢”GDP增速0.2个百分点。很显然,中国人的钱包越来越鼓了。

要消费,还得舍得花钱。

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年四季度提升3.2个百分点。二季度,北京、上海等地消费者信心指数虽略有回落,但仍保持高位运行。看起来,人们的消费意愿也并未明显减弱。

综上所述,居民消费支出强劲增长似乎已万事俱备,但结果却并非如此。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低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1.3个百分点。把日历往回翻,去年全年,两项统计之差仅为0.3个百分点;去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速更达到6.7%,一度反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0.1个百分点。

很明显,虽然中国民众消费支出仍在上升,但今年来其增速已有所放缓,与收入增长差距也在拉大。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国居民既“有钱花”,又“舍得花”,二者叠加后为何没有顺理成章兑现为强劲消费支出增长?

事实上,当前令中国民众消费时有所犹豫的因素不少,先来看几个。

消费潜力结构新旧错配

大家都知道,中国正进入新一轮消费升级,有大量潜力待挖掘。但消费潜力存在结构上的新旧错配,是导致上述矛盾的原因之一。

从2017年起,中国居民总体消费意愿比例振荡上行,同时大额商品消费意愿比例却持续下行,至2019年触及历史低谷。比如以往支撑消费快速增长的汽车,去年以来产销量就持续在低谷徘徊。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此指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正处于结构新老交替。消费升级的旧部分集中于大额商品消费,主要以汽车、高档商品消费为主;新部分即消费升级重心下沉,从高档消费品转向中档消费品、从一二线城市转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后者消费意愿正在增强,前者迅速下滑。

然而,供给结构却未能及时匹配这一变化。程实分析说,在汽车消费跌入周期底部导致旧力早衰的同时,零售业态、供给结构、配套环境等要素未能适应消费重心迅速下沉现状。新旧两力交接形成过空档期,导致消费动力阶段性不足。

高质量服务供给短缺

同样在供给端出了问题,让消费者“有钱没处花”,甚至“有钱出去花”的,还有服务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中国老百姓对文体娱乐、旅游、教育、餐饮、家政服务、医疗美容等服务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中国消费形态也由实物消费加快向服务消费转变。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在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居住)占比约为55%。

但与此同时,中国消费性服务业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供给质量相对较低、供给呈结构性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例如在健康服务领域,中国老龄协会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健康服务业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为1.7%,而发达国家日本和美国的这一比例则分别为5.9%、6.7%。

于是,大量服务消费需求流向了国外。许多中国消费者愿意飞去韩国割个双眼皮,远赴日本只为“压马路”逛吃,原因很简单:这类成熟周到的服务体验,既然国内买不到,只好用脚来投票。

12下一页
深度追踪

    高兴

    难过

    感动

    无聊

    愤怒

    搞笑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相关阅读

    发表对《为什么中国人赚钱多了,花钱却犹豫了?》的评论

    (发表评论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无关内容)

    目前还没有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今日热点

    图片新闻[更多...]
    娱乐图片[更多..]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清除痕迹

    ©2019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