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搜索
美国中文网 首页 财经 查看内容

率先响应中国央行向“炒鞋”出手的,为什么是深圳?

时间: 2019-10-25 03:59| 来源: 政知道|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信

摘要: 10月24日深圳市金融监管局披露,深圳10月初起已加大对辖区“炒鞋”等的排查力度,加强风险防控。几天前,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题为《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在此之前曾有机构评估,目前中国“炒鞋”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看似普通的球鞋 ...
10月24日深圳市金融监管局披露,深圳10月初起已加大对辖区“炒鞋”等的排查力度,加强风险防控。几天前,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题为《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

在此之前曾有机构评估,目前中国“炒鞋”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下同)。

看似普通的球鞋交易为何会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鞋是怎么炒的?率先出手排查并加强监管的,为什么是深圳?

率先响应中国央行向“炒鞋”出手的,为什么是深圳?_图1-3


监管部门发文警惕“炒鞋”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虽然官方媒体今年夏天已经对“炒鞋”风险有所报道,但监管部门发布正式公文,仍能看作是一节点性的事件。

政知道先详细梳理一下这个背景: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下发了以《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为主题的一份金融简报(以下简称金融简报),其中明确指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此类风险。

金融简报显示,目前国内已有10余个“炒鞋”平台,包括毒、Nice等,呈现出参与者数量多、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剧烈等特征。“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金融简报指出,首先,“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其次,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另外,“炒鞋”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金融简报要求各义务机构提高对“炒鞋”关注和研究,加强对相关反洗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涉及“炒鞋”平台的资金交易监测,强化对“炒鞋”平台风险特征的识别,发现或有合理理由怀疑平台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应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谁能成为庄家?

金融简报中的几个关键词,“击鼓传花”“非法集资”“证券化”“洗钱”,其实已经很明确地点出“炒鞋”交易所蕴藏的金融风险。

资本的涌入让上述风险被放大。

在深圳的球鞋经营者李晓飞告诉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他不时会在线上、线下渠道购买预售球鞋,到货后二次售卖赚取差价。但在他眼里,自己只是这个大市场中的“散户”。

那么,谁才是庄家?

李晓飞举例称,在一单交易中投入几百万(球鞋预售单价在2000元至上万元不等),只能分别购入少数几个款式的几百双球鞋,这样的“大户”对巨量的球鞋市场影响甚微。如果想做到所谓囤积居奇操控价格,李晓飞认为至少要在进货时投入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成为某一款鞋型的“庄家”,如果想操纵更大的市场,那么所需要的资金量将会更大。

率先响应中国央行向“炒鞋”出手的,为什么是深圳?_图1-4


12下一页
深度追踪

    高兴

    难过

    感动

    无聊

    愤怒

    搞笑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相关阅读

    发表对《率先响应中国央行向“炒鞋”出手的,为什么是深圳?》的评论

    (发表评论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无关内容)

    目前还没有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

    图片新闻[更多...]
    娱乐图片[更多..]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清除痕迹

    ©2019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