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搜索
美国中文网 首页 财经 查看内容

GDP总和达23万亿美元 世界最大自贸区即将出炉

时间: 2019-11-4 22:4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信

摘要: 若RCEP成功,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若RCEP成功,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1月4日上午在泰国曼谷出席第22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时指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这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必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自由贸易,提振市场信心。

据悉,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并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若RCEP成功,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11月4日,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CEP完成谈判的时间节点已经数次后延,其中印度是RCEP谈判中的难点。

白明介绍,印度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整体关税水平偏高。印度认为其国内产业发展比较脆弱,其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大多是在政府的保护下发展的,担心开放后对本国冲击比较大。不过,近年来其对开放的态度正在转暖,印度在积极推进南亚合作联盟,同这一区域的国家共同推动降低关税。

他认为,随着谈判的推进,一个囊括全球1/2的人口、1/3的GDP、1/4的贸易额、1/5的外资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呼之欲出。

新华社消息称,李克强在发言中表示,10+3合作因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诞生,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不仅造福了地区国家和人民,也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区域合作的成功样板,经验弥足珍贵。当前,国际形势经历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给东亚国家发展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10+3国家有责任加强团结协作,共同抵御风险挑战,拓展广阔发展空间,为地区和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注入新动能。

李克强指出,我们应进一步挖掘潜力,推动10+3合作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第一,推进更高水平的经济一体化。通过共同努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这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必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自由贸易,提振市场信心。我们愿在此基础上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朝着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第二,支持地区互联互通建设。中方支持发表《互联互通再联通倡议的声明》,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地区互联互通倡议深入对接,在共建经济走廊、发展经贸产业园区、加快市场规则及标准“软联通”等方面加强合作。

第三,夯实地区金融合作。各方应根据《10+3财金合作战略方向》愿景文件共识,探索通过财金合作完善区域经济治理架构,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我们欢迎完成《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首次定期审议,支持进一步探讨本币出资,强化本币在区域贸易投资中的使用。

第四,促进可持续发展。中方愿与各方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东亚减贫合作倡议”同各方分享发展经验。中方也愿通过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等次区域合作机制,协助地区缩小发展差距。中方支持建立10+3灾害管理部长会机制,愿在明年承办首次部长级会议。

第五,深入开展人文交流。用好10+3合作基金,开展更多民众喜闻乐见的合作项目。10+3文化城市网络已于10月启动,中方欢迎建立10+3合作网站,将继续办好10+3媒体合作研讨会、10+3青年科学家论坛等活动,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众间相知相亲。

与会领导人积极评价10+3合作一年来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高度赞赏RCEP谈判取得重大突破,致力于2020年签署协议,促进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欢迎10+3互联互通再联通声明,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加强清迈倡议多边化的有效性,维护金融稳定。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放缓,10+3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强机制建设,深化相互依存,拓展贸易投资、智慧城市、人文交流、应对气候变化、灾害管理等领域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地区稳定与繁荣贡献力量。

会议通过了《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关于互联互通再联通倡议的声明》。

RCEP“七年长跑”迎来曙光:十五国完成谈判,明年签协定

11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三次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声明称,东盟成员国和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新西兰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于2019年11月4日在泰国曼谷召开第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十五个RCEP成员国已经结束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的市场准入问题的谈判。“我们指示它们启动法律文本审核工作,以便在2020年签署协定。”声明称。

声明还指出,印度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所有RCEP成员国将共同努力以彼此满意的方式解决这些未决问题。印度的最终决定将取决于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

据中国政府网5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4日晚的发言中表示,RCEP谈判历时7年,今天我们正式对外宣布15个成员国整体上结束谈判,也做出了各方协商解决有关后续问题的安排。李克强强调,各方要一鼓作气,在年底前完成少数遗留问题的磋商,尽快准备好可供签署的完整法律文本,加快国内程序,确保协定在明年RCEP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让谈判成果尽早惠及各国人民。

新华网11月4日报道称,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在RCEP数年谈判过程中,中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波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RCEP的重大进展将对中国和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的背景下,RCEP对于提升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也具有重要作用。

“亚洲首次大规模区域贸易协定”

11月4日下午,新华网发布英文消息称,RCEP谈判取得重大突破。据《曼谷邮报》报道,泰国商务部长朱林·拉萨那威西(Jurin Laksanawisit)4日称,各国在3日晚间的谈判是“决定性的”。“今天晚些时候各国领导人将共同宣布RCEP的成功。”拉萨那威西4日早些时候向媒体透露。

从2012年开始,RCEP已经历长达7年的漫长谈判。该协定的达成,标志着将建立起一个涵盖约全球半数人口的巨大统一市场。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以及东盟十国共16个谈判方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总量约三分之一,总贸易额占全球贸易近三成。

“对于亚洲区域来说,这是第一次有这样大规模的区域贸易协定。”袁波对澎湃新闻指出,“它代表了自由贸易的一个发展方向,16个国家愿意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开放规则,朝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前进。”

根据新华社此前报道,RCEP由东盟十国于2012年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涵盖约全球人口的一半,32.2%的全球GDP,29.1%的全球贸易以及32.5%的全球投资,达成后将成为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

袁波说:“因为它(RCEP)是一个区域性的贸易协定,把之前的几个FTA(自由贸易协定)都整合了,这对全球供应链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中国来说,若RCEP达成,意味着中国跟日本、印度同时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RCEP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新华社此前评论称,RCEP顺应历史潮流,谈判加速昭示人心向“合”,彰显开放合作乃时代大势。RCEP将有力维护开放、包容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一个更加团结自强、包容开放的亚洲,将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持久动力,打造出一个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互利共赢的典范。

反贸易保护主义、挺多边主义的共同态度

据新华社3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泰国曼谷出席第22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时于发言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给各国带来新的严峻挑战。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携手共同抵御风险,实现共同发展。要坚持普惠共赢,加快经贸合作升级。早日完成RCEP谈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东盟领导人也期待着RCEP的达成。根据参考消息网3日报道,外媒称,各方期待围绕RCEP的签订展开的谈判尽快完成,东盟领导人峰会强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印度尼西亚前外长马蒂·纳塔莱加瓦表示:“最终完成RCEP谈判已经成为对东盟是否有能力实现其经常提到的中心地位的关键考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许利平对澎湃新闻表示:“虽然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但是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说RCEP的很多的谈判都是在中国进行,中国作为一个东道主,在关键的一些议题和进程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华网4日报道指出,在RCEP数年谈判过程中,中国的作用和智慧不可或缺。今年8月,RCEP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在RCEP谈判关键阶段举办的一次重要会议,促成谈判取得了重要进展。

其实早在2015年,RCEP的谈判就曾传出消息说有望达成,但未成功。许利平认为,在当时,RCEP的成员国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员国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因政治意志的因素,日本等国家倾向于TPP,而将RCEP看为次要。

“如今RCEP的加速谈判,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也有关系。因为美国推行的本国优先、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伤害美国经济,对东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冲击。目前为止,美国尚未有任何迹象要改变它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10+6(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为签署RCEP而努力,体现了成员国希望抵制贸易保护主义,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的共同态度。”许利平补充道。

印度有犹疑,但谈判仍取得进展

RCEP谈判历经七年,堪称一波三折。袁波分析说:“首先因为国家较多,东盟加上六个自贸伙伴一共就有16个国家。虽然东盟此前与这6个国家间各有着自由贸易协定,但一旦变成广义的自由贸易协定,达成相互之间的利益平衡不是很容易。

“其次,此前在谈判中,不同国家在规则上也有一些不同的标准。部分国家是发达经济体,已参与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就希望能走得更快一些。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规则标准方面应和发展利益结合得更密切一些。最后,漫长的过程中还经历了大选等各方面的影响。现在可以说是无比接近谈判终点了。”袁波还说。

印度在RCEP谈判上尤显犹豫,直到最近态度还有所反复。新华社10月18日曾报道说,前期一直犹豫不决的印度态度也明显积极起来。新华社指出,从长期看,印度加入RCEP,将发挥其在软件和服务业领域的优势、巩固其在南亚的经济主导地位。

然而就在本次东亚峰会前后,印度方面却传出“刹车”声。根据路透社4日报道,东盟国家本希望在4日当天就正式宣布RCEP的正式签署,但印度方面于“最后一刻”提出了要求,导致此前各国部长们的谈判持续至深夜。但据印度新闻网站livemint 4日报道,印度当日宣称并未在RCEP峰会上提出新的要求,避免被贴上最后一刻的“破坏者”标签。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方面态度不明,是因为印度担心进口商品会冲击其本土产业。袁波指出:“印度一方面是想保护国内产业,担心跟中国在RCEP中达成协定之后,会对它国内的产业形成比较大的一个冲击。另外因为印度农民也比较多,周边的国家当中农业比较有优势的国家有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所以这些就导致印度在这些方面顾虑较多。”

印度总理莫迪在接受《曼谷邮报》的采访时详细解释称,印度仍致力于通过正在进行的RCEP谈判取得全面和平衡的结果,印度希望取得双赢的结果。法新社获得的一份协定草案显示,大部分市场准入问题已经达成共识,还有一些没有解决的双边问题将在2020年2月前解决。草案强调,所有成员国都致力于明年在越南签署RCEP协定。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RCEP的谈判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当然,我们理解,目前的进展与各方的期待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总的看,各方已原则上承诺将于明年签署协定,这还是令人鼓舞的。在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各方上述决定对外发出了东亚国家支持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耿爽说。
深度追踪

    高兴

    难过

    感动

    无聊

    愤怒

    搞笑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发表对《GDP总和达23万亿美元 世界最大自贸区即将出炉》的评论

    (发表评论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无关内容)

    目前还没有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

    图片新闻[更多...]
    娱乐图片[更多..]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清除痕迹

    ©2019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