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田一枫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15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国崛起风云录(2):中国开启的大航海时代

热度 12已有 5334 次阅读2012-10-17 04:43 |个人分类:史海泛舟|系统分类:军事| , 大航海时代, 大国崛起, 风云录, 中国 分享到微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涯”在哪里?按照古代中国人的理解,那就是陆地的尽头,再往前,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去过胶东半岛的人都知道,在位于山东荣成的成山头,有一块突出于大海的山崖,这里就是中国陆地的最东端,老百姓称之为“天尽头”。

相传,当年秦始皇曾经两次到这里巡视,并让丞相李斯在此刻碑纪念,虽然这位始皇帝相信海上有“仙山”,但面对眼前白浪滔天的大海,也不得不在“天尽头”望而却步。

一千多年后,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大明王朝开创了一个兴盛的航海时代,中国人终于走出了“天尽头”,并谱写了一段海上强国的宏伟篇章。

被誉为“永乐大帝”的明成主朱棣,不愧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堪称中国历史上把视野投向海洋的第一位帝王。虽有说法他是要到海上去寻找失踪的废皇帝建文帝,但其后人们所看到的那种规模空前的航海壮举,难免让这样的说法不攻自破。

这位永乐皇帝究竟要到海上去干什么?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寥寥数语,道出了大明王朝的海洋战略,这也是历史上中国人开启大航海时代的主要目的所在。

中国地大物博,且笃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学说,因而并不热衷于到海外去开疆扩土;中国物产丰富,自汉唐以来就是欧亚大陆的贸易中心,所以不介意非要去开拓新的海上贸易通道;但中国古代君王自认为是“煌煌天朝”,在意的是威加海内、四方来朝。

这就是历史上的中国国情,也是中国的战略文化,永乐皇帝的海洋观和海洋战略思维,自然摆脱不了这种国情的制约,也不能不受到这种战略文化的影响。

古老的中国就要扬帆出海了,这一伟大历史壮举的领军人物,就是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郑和。

这位来自云南的大航海家,原名叫马三宝,是朱棣在燕王府时的贴身侍卫。其后,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中,他跟随朱棣出生入死,转战南北,因而深得朱棣信任和赏识。

朱棣登基后,由于马姓之人不能登三宝殿,所以朱皇帝御赐他姓“郑”,改名为和。

郑和熟悉航海知识,掌握船舶驾驶技能,有过出使日本等国的外交经验,加之经过战争历练,无疑是担当船队统帅的最佳人选。

1405711,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郑和率领他的庞大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浩浩荡荡的驶向下西洋的征程,由此也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郑和船队的规模有多大?据史料记载,有各类海船270余艘,船员278000人。海船种类包括载人、运粮的生活用船,装载瓷器、丝绸、铁器等物品的货船,以及保障海上安全的战船等。对此,后世有外国人评论说,郑和的船队堪称是一支庞大的“特混舰队”。

然而,这支“特混舰队”却是肩负着和平使命。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郑和船队下西洋,目的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也就是说,要宣示中国的国威,传播中华文明和文化,把中国的儒家思想、礼仪、历法,以及农业、制造、建筑、航海造船技术等远播海外,广为交流。

郑和下西洋,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扮演了和平使者的角色,也调解和平息了所到之地的一些矛盾。同时,开拓了海外贸易渠道,无论官方贸易还是民间贸易,在航行途中都搞得有声有色,达到了互通有无的目的。

1405年至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船队七下西洋。船队经西太平洋、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船队的“海上外交”,可以说取得很大成果。永乐皇帝在位22年,因郑和下西洋而推动的海外朝贡,达到盛况空前的地步。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更有4个国家先后有7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的一次有18个国家的朝贡使团齐聚北京。

对于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往往认为是欧洲人所开启,但郑和七下西洋,无疑是这一时代到来的先声,他也无愧于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

郑和的航海壮举,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环绕地球航行的麦哲伦早114年。郑和所开辟的贯通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其后的地理大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1405年开始,在这之后的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王朝的200多艘船,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劈波斩浪,频繁造访沿岸国家。这样的景况,何其雄伟,何其壮观,这个时期无疑是中国人独领风骚的航海时代。

据国外学者估计,在1420年间,中国明朝所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无论航行在什么地方,郑和率领的船队在当时都是唯一强大的、不可挑战的力量。

今天的西方学者们也承认,对于当时的世界各国来说,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都是无可比拟的。

但这段历史,也留下许多发人深省的东西。

1424年永乐皇帝死后,他所开创的“永乐盛世”,逐渐走到尽头。秉承朱棣旨意七下西洋的郑和,在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于印度的古里。

古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由此落下帷幕。

在这之后,中国在海上再无大的作为,连郑和七下西洋积累的大量宝贵资料和档案,也都不知去向,成为一个历史之谜。同时,朝中对郑和的非议之声渐起:“三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又有什么益处”?

郑和病逝后16年,大明王朝又经历了一次历史巨变,这就是1449年发生的“土木之变”。

当时,蒙古人兵分四路,对明朝大举进攻。明英宗朱祁镇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却在今河北怀来的土木堡全军覆没,朱祁镇也作了蒙古人的俘虏。

这场大事变,成为大明王朝开始走向衰落的起点。

人们不禁要问,在中国开启大航海时代之后,欧洲人的航海探险居然成为富国强兵的途径,成为取得海上霸权的重要条件,而走在他们前面的中国,为何却国力日衰,军力不振,最终酿成“土木之变”这样的悲剧?

原因当然很复杂,但轻视“海权”,忽略海上贸易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作用,丧失了通过“图海”而“强陆”的有利时机,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郑和下西洋,并非谋取“海权”。他所率领的船队,是“王者之师”,航海的政治意图远远大于经济考虑,更不具有军事和战略意义。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虽在沿途也建立了一些贸易交易点,但从未建立或控制任何海上要塞和要点,而这些恰恰是取得“海权”所必需的。

郑和开启的古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在推动朝贡外交和传播中华文明方面,无疑起到积极作用,但对于发展海上贸易和运输,却并没有产生重大的、持续的影响。

相反,“七下西洋”耗资巨大,频繁的航海并未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以至造成国库空虚。在六下西洋之后,朝廷已经无力负担出海的费用,因而永乐皇帝的继承者、明仁宗朱高炽不得不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直到十年后才又重新开启第七次下西洋之举。

更重要的是,自郑和之后,中国的封建王朝逐渐对海洋失去兴趣,以至出现让后人难以理解的“禁海”政策,形成闭关锁国的状态,致使中国从海洋强国的地位彻底衰落下来。

从明末到晚清,在这二、三百年间,虽有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其后康熙皇帝以武力迫使台湾回归的历史壮举,但古代中国在海上早已经黯然失色,海洋成为西方列强展示霸权的场所。

及至近代,中国面对的竟然是有海无防的局面。英国的几十艘舰船,最多也不过万余人的兵力,居然在中国沿海横行无忌,攻城夺地,甚至打进长江,威逼南京,迫使清王朝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华民族至此陷入深重的灾难。

大明王朝开启的大航海时代,是国力强盛的体现,也堪称是当时的海上强国。然而,这种辉煌如同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一个雄视天下的海上强国,短短的几十年间就衰落了,衰落得让人扼腕,让人唏嘘不已。

内保“陆权”,外争“海权”,这是任何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都不能不重视的方略,不能不奋力前行的道路。经略海洋如果不计利益,不计得失,不考虑其在军事上和战略上本应起到的作用,甚至缺乏基本的防御能力,那么,海洋强国是难以炼成的,在失去海权的同时,陆权早晚也会受到威胁。

这些,也许就是古代中国开启的大航海时代,留给今天中国人的深刻教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7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sasky 2012-10-17 13:08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开战的时候, 美日皆有航母, 中国的辽宁号航母,刚刚出海,晚了整整80年! 是要加油! 否则钓鱼岛不保!
回复 sasky 2012-10-17 13:08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的时候, 美日皆有航母, 中国的辽宁号航母,刚刚出海,晚了整整80年! 是要加油! 否则钓鱼岛不保!
回复 放飞情感 2012-10-17 08:39
在失去海权的同时,陆权早晚也会受到威胁。
真理 警示人们
回复 风木 2012-10-17 08:34
老兄究竟想说什么,脱裤子放屁,干脆点!
回复 dawn 2012-10-17 07:52
殖民控制/图利,是取得/维持“海权”所必需的。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