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方舟子 //www.sinovision.net/?156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以“总统”的名义吓唬人

已有 1005 次阅读2010-12-19 20:03 |个人分类:学术打假分享到微信

  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现在的英雄少年又常常来自海外。以前媒体热炒过“哈佛女孩”,“耶鲁男孩”,最近又出了一个“总统奖女孩”美籍华人叶小姐,出了一本自己《做最棒的自己:一个获美国总统奖的女孩的成长经历》,在电视台上拿着奖状侃侃而谈:我在2005年高中毕业时获得“美国总统奖”,一年一州只评选一个,由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颁发……
  美国人喜欢以“总统”的名义激励学生,每年颁发的“总统奖”有好几种。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美国总统学者奖”,每州一年评出一男一女各一名,再加上其他地区的获奖者,一年只有141人获奖,获奖者在白宫获得总统的接见。还有一种颁发给小学、初中和高中优秀毕业生的“总统教育奖”,虽然获得美国教育部的认可,但是实际上是由各个学校的校长决定颁发的,成绩在前10%的学生都可获奖。参与“总统教育奖”项目的学校有十几万所,每个学校每年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上百人能够获奖。这么算下来,每年获得“总统教育奖”的学生应该有上百万人,其中高中毕业时也应该有几十万人。奖状上也有现任美国总统的签名,但是是印刷的,奖状由各个学校从网上订购。美国很多华人子弟都得过这个奖。
  如果叶小姐只是含糊地说自己获得了“美国总统奖”,别人还会以为那是难得的“美国总统学者奖”,那倒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也的确经常有华人子弟获得该奖。虽然在2005年以及历年的获奖者名单中找不到叶小姐的名字,但是根据中国某个地方法院的判决逻辑,“在历年获奖者名单中找不到原告的名字不能否认原告获奖的事实”,别人大概也不敢多说什么。但是叶小姐却把奖状拿到电视台上亮相,还一个词一个词地念出来,就露馅了。原来那是“总统教育奖”,虽然也是给好学生的,但是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校级三好学生奖,每个学校每年都有不少人得的(叶小姐的母校证实2005年该校共有87人获奖,叶小姐是其中之一),却要吹成是“全国三好学生”,还为此出书,这就太吓唬人了。
  自从中国与外国有了学术交流,就经常可以发现有外籍华人或归国人员到中国来吹嘘自己在国外的成就、地位。例如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归国人员中,就有人吹过自己在美国做研究时年薪八万美金,算下来比当时的美国总统年薪都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宣传归国人员“谢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成了惯例,仿佛国外有那么多的高薪职务空缺着求中国人去填补。这些人在国外拿的其实是科研人员的低薪,但换算成人民币,与当时的中国人工资相比,的确是吓人的“高薪”。最近几年国内科研人员的工资大涨,尤其是国家出台了不少奖励归国人员的政策,有些归国人员在国内拿到的工资、补贴加起来甚至比其在国外时高得多,还好意思说自己“谢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的人就少了。
  更多的人是在头衔上做文章。例如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当过助教辅导过本科生,回国时就敢说自己是“最年轻的教授”。又如明明是自己的导师获得了国家大奖,回国就说是自己得了奖;是宇航局的项目科学家,回国就说自己是“宇航局的首席科学家”。还有很多人则在名片上印上自己是“美国某某学会”、“国际某某学会”的会长、主席,听上去地位崇高。这倒也不好说是造假,但是那个学会是他本人注册的,全部成员可能就他一个人或几个哥们儿。美国结社自由,你想注册什么学会无需审批,只要名称还没用过,再大的名头都可以注册下来。
  这些都是利用国内普通人对国外情况的不了解来拔高自己。但是时代早就变了。在国外的华人能够通过互联网知道这些归国人员是如何吹嘘自己的,再通过互联网即时让国内的人了解事实的真相。在互联网的时代想要继续利用国内外信息的不对称糊弄国人,已经越来越难了,却总还时不时地有人要冒险一试,我们仍需时刻警惕。

  2010.12.14.

(《新华每日电讯》2010.12.17)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