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王崇渝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47979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再论:发挥好“同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已有 1085 次阅读2016-9-30 12:53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最近,据网媒披露:台湾未获国际民航大会邀请,称系无理打压极度不爽。另:台湾外事危机爆发,台官员被轰出联合国会场。如以上讯息属实,这只不过是大陆针对蔡英文执政当局不认九二共识,采取的挤压台湾在国际社会上露脸的机会和空间。如还不听话,类似的戏码今后仍将一波一波的继续上演,针尖对麦芒的紧张情势将难以改观。这绝非危言!两岸关系及台海问题谈了六十多年了,有识之士的谏言献策也不少。在这里,没有重复的必要,关键的是面对停摆的僵局,如何找到融冰的方法。说实话,解决两岸关系的路径很窄,甚至没有。人们惯见的都是两岸官方的交往,包办代替了民众的意志,民间发声很少。尤其是在大陆,官方说啥,老百姓就只有信啥,求证都难找到地方。长此以往,这就是群体愚昧形成的主因。

 

世间上有很多的事不对比就不知道落后及差距,总以为老子智珠在握的一贯正确就该当老大。谈民族和解,国家统一,德国是堪称典范。只分裂了四十五年,又在同文、同种、同宗的基础上走向统一的民富国强。反观海峡两岸的大中华,争争吵吵的搞了六十七年,比别人整整多了二十二年。好不容易弄了个九二共识,还要同床异梦的一中各表。那知道520上台的蔡英文根本就不认账,两岸交往简直是雪上加霜。据悉,德国统一的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原东、西德广大的民众就是发挥好了同文的便利优势,借助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积极地互通讯息,增强互信的加深理解。最后,在滔滔民意的推动下,民族和解,国家统一便水到渠成。虽有少数及个别无聊政客不满,但在民心不可违的大势面前,岂容螳臂挡车!海峡两岸耗费了六十多年的谈和解、谈统一、谈维持现状,结果是时至今日只闻其声,其它的是均不了解及交往。现如今,不管是在台北或是北京、上海,特别是走进大陆的大学校园。问一下青年学生,台湾、大陆的老百姓想啥、盼啥,九二共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能是没有几个人说得伸展。如两岸的民众都不能对彼此的生存、生活靠着现代传媒的诸多方便而冷暖及时的相知。这宣传得情深意重的两岸一家亲的实质,又该如何来体现?

 

一个国家的统一,不只是领土简单的合并了事。而是需广大民众国家、民族、意志认知的先行统一,这样的统一才持久永恒,成功的如德国。所以,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思考、学习、借鉴。因为,如发挥不好同文的优势,两岸没有相对应的字媒,视觉传媒落地。相互的文化交流如何实质性的展开?大陆民众又怎么样知道被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台湾是亚洲民主榜样,到底好在哪里?台湾同胞又怎么样了解大陆治国安邦的一系列英明决策是如何的伟光正,又怎么样促使别人向共军靠拢?很难想象,没有思想,情感交流作为先导和铺垫,民族和解,国家统一能修成正果吗?就算勉强绑在一起,事后必生祸乱,这种得不偿失的蠢事我们还要去干吗?由此可见,发挥好同文的优势,事关两岸关系的发展大局是非常必要的。

 

以往,我们经常念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种气概和魄力。两岸关系及台海问题已经扯了一个多甲子了,是不是还要再扯六十多年,弄个百年难解的世纪难题,令人耻笑不已!对两岸,还是有网友说得好“只要某政党还权于民,十年内两岸必将统一” 。看来!人民的眼睛还是雪亮的。不过,愿望虽好,路却要一步步的走下去。当然,有些事情是刻不容缓的。近有外媒披露,有着台独教父之称的李登辉不甘寂寞,公开呼吁改革宪政,“让台湾走向正常化国家” 。无疑,这是在为台独加油打气,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警惕。简言之,两岸关系及台海问题要想得到圆满的解决,最好还是依郝柏村老先生所言走民主,这种低成本既开明又先进的形式。笔者以前在不同的文章中多次强调,两岸关系及祖国统一等问题,不是哪个政党及少数个别人的专利,而是大陆包括台港澳以及全球华人共同关心的大事情。关心!就离不开依靠现代传媒来发扬民主的大讨论,以求同存异来促进祖国的统一,这就充分地凸显出了同文的重要性。展望前程!无论个人或政党,只要丢弃了私心杂念,始终视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那么,大中华还是有希望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