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宋昆谋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64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走出四个认知误区,中国美育会有一个大发展

已有 2122 次阅读2016-9-6 00:36 |个人分类:教育理论|系统分类:科技教育| 中国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中国学校美育工作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具体分析解决这些认识问题,才能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深入开展。

      误区1:“学校美育就是开设艺术课程”,许多人认为所谓学校美育就是多开设艺术课程,仅此而已。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艺术课程作为学校美育课程的主体,倡导学校美育就要开齐开足艺术课程。许多学校下了大力气,艺术课程建设有声有色,值得肯定。要认识到,这并非学校美育的全部内容。除了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之外,学校还要扎实推进艺术课程改革,让艺术课程率先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捷足先登,达成美育目标,为各科课程改革树立榜样。也不是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之后,再进行艺术课程改革,而是应该同步进行,这是因为后者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比前者逊色,后者的难度也并不比前者轻松,前者有了资金就能解决后者除却思想不能胜任。此外,美育,并非就是艺术教育,美并非囿于艺术之中。美育的内涵较之艺术教育的内涵更丰富。艺术家在追求美,科学家也在追求美。文学艺术中有美,引车卖浆中也有美。社会需要美,课堂上也需要美。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可以说,美育的价值和意义每践行一步,教育现代化就前进一步,素质教育就迈上一个新台阶。

       误区2:“学校美育就是情感教育”,首先要看到这种认识难能可贵,还要进一步看到这种认识不够深刻。如果说艺术课程是学校美育课程的主体,那么,情感教育就是学校美育的主体。学校美育不能离开情感教育。就历史而言,我们看到了情感在人类把握真理中的不足之处,却忽视了情感在个体认知成长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事实。我们要弥补历史的缺憾,尊重情感的价值。抓学校美育,就是要加强情感教育,重视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认知建立在坚实的感性经验之上。要重视实验,不要用虚拟世界代替现实。要重视扩充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时间。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承认成长的曲折性和私密性,把学生作为一个认知的主体来对待,让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之前做一个审美的人、自由的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美育有丰富的内涵,我们对美育的认识和实践会不断深入。

       误区3:“学校美育,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持有这种错误观点的人大有人在,影响深广,这种认识缺乏整体的社会历史观念。自己与自己比,一些学校的美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事实。自己与别人比,一些学校的美育工作成就不凡,这也是事实。可是,就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而言,任何一个学校都是这个社会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或一个分子。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看问题,才能看清学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学校美育取得的成绩只是相对而言,与社会的整体要求相比,还有距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山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办法,其中包括“各级教研机构应配备音乐、美术等美育教研员,建立美育教研员准入、研修、考核机制。建立市县两级美育研究指导中心,整合社会与学校艺术专业人才,发挥学科带头人在美育教学研究上的引领作用。以师范类和艺术类学校为主,联合相关学校(单位)建立一批美育综合研究基地。在全省教育科学规划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设立美育专项课题。每年举办一次全省大中小学美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举办一次大中小学美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一所具体的学校,存在着具体的美育需求,要具体分析这些需求,找到变美育需求为美育现实的方式方法,让学校美育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误区4:“与其强调美育,不如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很多人如此判断,或潜在这种观点。在课程改革中,既然对美育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只要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就可以了,无需强调美育。这种认识明显缺乏辩证思维,是理论素养不高的表现,自己把自己框住了。这一种认识把加强美育与课程改革错误地对立起来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于2015915日公布实施,山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于今年88日公布实施,这两份文件的内容反映了我国我省教育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和新经验,包含新的理论观点和形势判断,赋予了课程改革新内容,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近40年,期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强调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阶段和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阶段,目前,“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新主题正呼之欲出。核心素养理论,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方面可谓史无前例,这与美育价值可谓一脉相承、息息相通。实施“核心素养”与“加强美育”,不可或缺,二者从不同层面引领教育发展,共同构成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总之,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已经超越了历史并正在创造历史,一成不变、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应该被淘汰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