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ywb678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838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海侃香港——屯门在唐朝进入官方正史

热度 5已有 3096 次阅读2020-3-31 11:16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海侃香港——屯门在唐朝进入官方正史_图1-1

海侃香港——屯门在唐朝进入官方正史_图1-2

海侃香港——屯门在唐朝进入官方正史_图1-3


屯门在唐朝进入官方正史 

在古代,香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长期脱离于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之外。香港这个地方(不是名字),在唐朝的时候,正式进入官方正史。

大唐王朝在珠江口外面、今天的香港新界西南部设置了军镇,取名屯门,这是正史中最早记载的香港地名。虽然记载只有只字片语,但对于尚处于蛮荒的香港来说,已是空前的历史性突破!

在香港诞生之前,屯门才是最早的香港地名屯门。如果我们将今日香港的各个地方看作是一个一个的“古惑仔”,那么屯门绝对是出道最早的,才是真正的开山鼻祖。

唐政府设置军镇之后,屯门渐渐有个名气。许多文人墨客还写诗“宣传”过屯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踏潮歌》中写道: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

另一位唐代大诗人韩愈在《韩愈赠别元十八協律》中写道: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我们无法确定刘禹锡、韩愈是否到过屯门,也可能是听别人说起这个地方。

唐朝时期商贸十分繁荣,离屯门不远的广州是全球最大的海上贸易枢纽。珠江口则是船舶进入广州的必经之路,珠江口东岸的屯门也就成了船舶经过、或短暂停靠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说,屯门成了广州的一个小的外港。当时经商的人应该都知道屯门,刘禹锡、韩愈听别人讲,也就不稀奇了。

在屯门、大屿山、南丫岛等地出土了唐代文物

如今,在屯门、大屿山、南丫岛等地都出土了很多唐代器物,也可以印证这里曾经的繁荣。

1990年香港要修国际机场,选址在赤鱲(liè)角岛。为了抢救岛上珍贵历史文物,香港赛马会拨款资助香港考古学会在岛上进行考古调查和抢救发掘工作。后来,考古人员在赤鱲角深湾村发掘了12座唐代瓷器窑。这些瓷器窑估计是官府为了方便瓷器直接装船运往海外,而专门在这里修建的。

宋朝时候开始有汉人迁移定居

宋朝时候,朝廷基本延续了前朝对香港此地的管理办法,依然在屯门设置军镇。屯门也依然扮演着广州的外港角色,成为中外商旅船舶停靠的港湾。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从宋太祖开始便已经有中原汉人迁徙到香港定居了,说明这里的繁荣程度要比唐朝时大大提升。

岑田(今天新界元朗东面的锦田),北区的上水、粉岭等地是中原汉人来此拓荒较早的几个地方。现在香港原住民中的邓、侯、彭等姓氏,基本就是宋朝时迁过去的。

 

               南宋末年陆秀夫带着小皇帝到了九龙住了十个月

南宋末年,一些汉人不想被蒙古人统治,拖家带口往海外跑,香港成了他们逃难的中转站。

不仅普通老百姓,连南宋皇帝都逃到了香港。陆秀夫带着7岁的小皇帝赵昺来到了今天香港九龙一带(当时叫官富场),居住了十个月左右。后来又在荃湾、大屿山等地作短暂停留。这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国皇帝来到香港,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这样的事。

现在香港九龙有一个景点叫宋王台,正是为了纪念这一事件。离开香港后,陆秀夫和小皇帝的下一站是广东江门,也是他们逃亡的最后一站。当崖山银洲湖一带被元军攻破后,陆秀夫自感回天乏术,将妻子儿女赶下海,自己又背着小皇帝跳了银洲湖,湖水向南流入南海。

文天祥也与香港有一定的关系

历史上,文天祥也与香港有一定的关系,他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著名的诗《过零丁洋》的那个“零丁洋”就是珠江口。

当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俘,要押解至崖山去,正是经过了香港岛、屯门等地,然后行至零丁洋,乃作此诗。

 元朝政府设置了屯门巡检司

元朝的时候,香港的地位又进一步提升了。

元政府设置了屯门巡检司,负责管辖香港,维持当地治安等等,旗下有150余人的小军队。因为当时香港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人口了,需要有地方行政机构来管理。

其人口主要分布在屯门、大埔、新田、九龙城、上水等地。现在香港原住民中的廖、文、吴等姓氏就是元朝时迁入的。

而文姓正是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的后人,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纪念文天祥特意迁居于此?

             

《郑和航海图》提到了香港

及至明朝,香港基本延续了前朝的政治。

相较之下居民有所增多,他们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但在明宣德年间发生了一件事,对香港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朝廷命令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团队成员整理出历次下西洋的航海图。这就是《郑和航海图》的来历,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

为什么对香港具有划时代意义呢?因为在《郑和航海图》中,不仅标注了香港一些地方的古名字(官富场、大屿山、蒲台山等),还画出了整个香港的轮廓。香港第一次被“看见”了,实实在在摆在你面前,终于知道它长什么样子。

后来嘉靖年间又制作了《全广海图》,在《郑和航海图》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对香港的认识,增加了很多地名,如将军澳、佛堂门。更令人惊讶的是,第一次出现了“九龙”这个名字。

虽然九龙的“资历”不及屯门古老,但九龙在近现代历史上之于香港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屯门。九龙,见证了近现代香港许多大事的发生。

万历年间再一次完善对香港的认识,制作了《广东沿海图》,里面标注的大量香港地名沿用至今,如大澳、赤柱、长洲、大帽山、尖沙咀、筲箕湾等等。

甚至在《广东沿海图》还出现了“香港”这个名字,但当时的香港不是指香港岛,更不是今天广义上的香港,而是指鸭脷洲岛。

在明朝时鸭脷洲还是无人岛,现在已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

 

“屯门海战”是中西方的第一场战争

在郑和下西洋的时代结束一个世纪后,虽然明朝实行愈发严格的海禁政策,但导致的反效果是非法走私贸易的兴盛,以及倭寇、海盗之患的日益严重。在这样一个纷纷扰扰的时代大背景下,来自西方的葡萄牙人也抵达了遥远的东方。东西方文明第一次发生了擦枪走火。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场军事冲突并没有发生在广州、泉州这样的明朝大港口城市,而是发生在远离政治、甚至看起来有些“世外桃源”的香港。

1514年,葡萄牙人抵达屯门,此时这里已经没有明朝行政机构,葡萄牙人便觉得这里是无主之地,于是竖起一块带有葡萄牙国徽的石碑以示占领。然后又在这里设置营寨,修筑防御工事。

葡萄牙人的这一切行为,明朝官员都是看在眼里的,但他们没有提出任何抗议。明朝地方官员认为葡萄牙人是来做贸易的,并愿意纳税,他们还能帮忙打倭寇、海盗,至少不是敌人,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几年后这种和谐相处的局面被打破了。占领屯门的葡萄牙人头目换人了,换了一个粗鲁的鹰派。他不仅不愿意纳税了,还欺压当地老百姓,气焰十分嚣张。加之,葡萄牙人久居于此总会与当地人生出许多嫌隙,矛盾越积越多。朝廷终于决定让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出兵驱逐葡萄牙人。

那是1521年,汪鋐率领几十艘大小战船包围了屯门海域。战斗一开始,葡萄牙人用他们的火枪取得了优势。但明军很快改变策略,采取火攻的办法,在轻舟上装满干草点起火,乘着风势烧掉了葡萄牙人的船只。这时,葡萄牙人就处于劣势了。

这场海战持续了40多天,葡萄牙人伤亡惨重,最后乘着三艘船逃跑了。

    失败的葡萄牙人并没有离开,而是一直在闽浙沿海活动,不过还算循规蹈矩。后来他们通过贿赂广东地方官员换取了在澳门通商权,又慢慢运作,使明朝政府准许他们以租地形式在澳门居留。

屯门海战是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的第一场战争,比鸦片战争早了300多年。这场海战的意义在于中国的国防重点由北方陆地转向了南方海洋,也预示着其敌人将由北方游牧民族变成西方殖民者。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4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