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老榕树 //www.sinovision.net/?79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榕树虽老,枝还繁,叶仍茂,还有生机。希望在老朽之前,能为大地增添一点绿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粽子的起源和发展

热度 1已有 4114 次阅读2014-6-1 11:26 |个人分类:美食传说分享到微信

粽子的起源和发展_图1-1


粽子,英文称rice-dumpling起源于中国汉族,为端午节应景物之一。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诗人屈原,目的是让他的遗体不被鱼吃,故将粽子作为鱼饵投放。于是,每年的那一天,人们便以互相送粽子来作为对屈原的纪念。粽子的造型因各地的民俗风情不同而异,说法也不尽相同,有称正三角形、斜三角形、螺角形、铲头形等;或称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亦可。

 

粽叶用料也不同,有用竹叶、香蕉叶或干荷叶等。如广东粽子是用干竹叶或新鲜竹叶;台湾粽子通常是用青竹叶。但一般商家多使用干竹叶,较节省成本。粽子一般包裹的材料是糯米、黄米或其他辅料,如枣,豆沙,火腿等。并以水煮或蒸熟的即食食品。

 

粽子由来已久,其花样繁多。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红枣粽子、豆沙粽子,多为甜味;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很多为咸味,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祭祀先祖,其实是后人赋予的内容。古人对端午其实有种种说法,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却说: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隗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因李时珍此种说法,故闻一多有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说。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就是50万年前发明用火熟食时,为了适口,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就像粽子。 粽子的出现如本文开头所说,但一说用于祭祖;又说为了纪念屈原殉难,两说都有道理。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粽子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解字·冬部》:葼,敛足也。意为鸟飞时收 朱宣咸中国画《端午佳节》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粽子是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

 

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样。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取汁用来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黄粽中间一个蛋黄,蛋黄必须采用上好鸡蛋,入口甜咸而粽子不反感。

  九子粽: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

 

二十多年前游广东的韶关,见到所产的巨大粽,可谓眼饱。那呈方形的大粽子,只要吃一只,包你捧肚叫饱,不过论滋味,仍属平常。


老一辈说,包粽的粽箬很有讲究,那是一种专门栽种的青芦叶或特见宽长的竹箬,以之裹粽而煮,便可令之清香和不易变馊。



全文转载自留园网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Lmd 2014-6-1 22:04
棕子起源于干粮,是便携于野外的路粮;而后逐步被美化、改良成为佳品。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