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www.sinovision.net/?1069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秦香莲”拦轿喊冤 小平怒审“铡美案”

已有 1942 次阅读2010-8-28 00:19 |个人分类:深度透视|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秦香莲”拦轿喊冤 小平怒审“铡美案”_图1-1 

记忆可以尘封,而历史不会。包拯是中国“青天”群体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廉明公正的形象而被千古传诵,其铁面无私勇气令后人景仰。誉为美谈。包青天之《铡美案》可谓家喻户晓,这样的戏剧故事上演为什么经久不衰?古往今来,不论是戏曲舞台上“中了状元黑了心,招了驸马不认前妻”的陈世美,还是当今一些贪官污吏,他们沦为千古罪人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享乐腐化,贪权贪钱贪色。但历史总会上演惊人相似的一幕,在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期间,“秦香莲”拦轿喊冤,邓小平为民请命,怒发冲冠接御状,震怒亲批“铡美案”。

据史料记载:事情发生在1952年春天。主持西南大区工作的邓小平,觉察到进城一年多来,干部队伍中滋生的贪图享受,道德败坏,闹离婚另寻新欢等腐化堕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西南军区小礼堂召开的地师级干部会上,他尖锐的指出:当前,我们干部队伍中享乐腐化思想在蔓延,社会上反映强烈。进城只有一年多,就出现这么严重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警惕,突出表现在男女关系上,到处闹“婚姻改组”。有个市委9个委员中有7个闹离婚,十二军直属部队闹得最凶。这些人不是没有老婆,而是进了城,见了年轻美貌的城市姑娘心就花了,再也瞧不起同甘共苦的结发妻子了。他们以“婚姻自由”为借口,无视党纪国法,不顾家庭妻儿的幸福,使用威胁欺骗,甚至流氓手段以达到他的卑劣目的,已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影响。国民党曾散布说:“共产党进城要不了几年,就会‘红的进,黑的出’”。看嘛,眼前有些人不是已变质了吗?革命导师列宁痛斥过婚姻问题的“杯水主义”。此风不刹,后患无穷啊!

会议结束,邓小平坐上吉普车回曾家岩,突见一位北方农村打扮的妇女牵着女孩,手持一封信站在机关接待室前,声泪俱下地在哭诉。他连忙吩咐秘书:“小李,下去看看,出了什么事?”小李挤进围观人群,见是一位外地妇女,正要上书邓小平,控告遗弃她母女犯重婚罪的贵州省绥阳县县长李民。邓小平收下妇人的诉状,叫秘书将她母女送到西南妇联,请廖苏华主任接待。

邓小平看完这位妇女长达7页的诉状,并向西南妇联廖主任了解情况后,愤怒地一拍桌子:“好个绥阳县长,真是胆大妄为!”

向邓小平递交诉状的妇女名叫丁华,她是山东老解放区肥城县的乡干部。出身贫苦,虽未进过正规学校、但在村识字班学到文化。丁华聪明能干,忠厚善良,很小就在抗日救亡斗争中参加妇救会,当上了乡妇女干部。在她17岁的那年,组织通知她到县里参加地委办的训练班,主持工作的是名叫李民的指导员。这位能说会道,身背盒子枪的指导员对丁华特别关照。当年老区女干部本来就不多,像丁华这样年轻漂亮又有文化的更少。丁华发觉李民的眼睛总是在她身上滴溜溜打转,有事无事都找她谈思想,要培养她入党。可是丁华对他并无好感。不仅看不起他那其貌不扬,更厌恶他那油嘴滑舌,装腔作势,而且大她7岁,年龄也不相当。但李民像苍蝇一样叮着她不放,为了把她弄到手,还动用丁华的区长对她父母施加压力,以入党介绍人的身份软硬兼施。丁华在长达一年的纠缠中只有勉强答应。1948年初成婚,生下个女儿。

婚后不久,随着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打响,全山东掀起支前热潮,丁华怀抱女儿送李民参加支前大队。淮海战役结束,李民从镇江来信说:“正在总结支前工作,很快就回家了。”半个月后,又从南京寄来信说:“上级命令全部支前干部留下进军大西南。等我们解放云贵川再回家团圆。”可能是打仗,邮路不通,丁华收到他第三封信已是1950年春节。信上写道:“我们已到达目的地贵州绥阳县。告诉你一个喜讯,上级已任命我为县长兼任法院院长,一旦社会安定就接你母女来过幸福生活。”万万想不到,收到这封信后就音讯全无了。

李民是在1949年严冬的一天,从遵义出发,率接管中队,骑着高头大马进入绥阳县城的。那时干部奇缺,他当上县长还兼法院院长,县委书记还未到任,也由他代理。老战友开玩笑说:“老李,你成了绥阳的太上皇了。”说句老实话,进城初期,李民还是兢兢业业,克已奉公的。再忙还写封信给妻女报个平安。

可后来不久,一起进城的战友发现他变了。特别是1950年下半年,从城里刮来一股“婚姻改组”风。有的甚至还未离婚的也“先斩后奏”,抓到城里年轻漂亮的姑娘,第二次当上新郎。本来就过不了“美色关”的李民,看得听得也心痒痒起来,也暗自着手实施“改组”行动了。

李民看中了一位芳龄19,年轻貌美,刚从师范毕业出身资本家的女教师后,一时春心萌动神魂颠倒,铁下心要弄到手。第一步将姑娘调到县府办公室当秘书,便于游说;当姑娘家庭不愿女儿做“二婚、填房”,姑娘死活不从,就实施第二步,利用自己法院院长的权力逼其就范。可最难走的第三步棋,是怎么使妻子同意离婚。

李民深知妻子丁华不会饶恕他的。但丧尽天良的人,总是不顾后果的。李民便利用他手中的权力,耍起“瞒天过海”的欺诈手法。以绥阳县法院伪造证明和公函,骗取山东肥城县法院开出与丁华离婚的证明。李民终于如愿以偿,“梅开二度”同年轻美貌的城市姑娘洞房花烛。当丁华带着女儿千里迢迢,赶到贵州绥阳时,得知李民已与年轻姑娘非法重婚,当即气昏在县城街头。李民自知罪行败露,丧心病狂地不仅拒不认妻女,还以丁华是神经病人为由,命令法警将丁华母女押出县城进行迫害。丁华母女在贵州人生地不熟,孤单无助,在李民的权势下不仅无处伸冤,而且还有被暗下毒手的可能。于是性情刚烈的丁华摆脱监视,深夜牵着女儿逃出绥阳县境,直奔重庆,向邓小平书记上书鸣冤。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何况这还是在全国刚刚解放共产党刚刚执政的特殊环境中,邓小平十分重视李民案件,立即作出批示,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立案审理,并抓住这一典型案件来教育西南的党员和干部。195312日,公开判处李民重婚犯罪案的大会在两路口重庆铁路局大礼堂举行,西南和重庆各级党政军机关代表近2000人参加。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依法判处李民有期徒刑5年。伸张了正义,维护了党纪国法。遵照邓小平的指示,《新华日报》作了连续报道,并发表了《从李民事件记取教训》的社论。事后,受害人丁华逢人便说:“共产党真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感谢西南局的邓青天!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邓小平就是这样关心群众疾苦,切实替群众着想打下江山,进城坐江山的邓小平并没有忘记人民,而是时刻关心着人民的大事小情,“群众利益无小事”, 倾听民声民意,从邓小平怒审“铡美案”中留下了啥启示?

然而,当前有个别地方的信访形势让人担忧,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冷淡麻木、滥用警力激化矛盾。从“21岁安徽姑娘李蕊蕊进京告状遭强奸”、“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男子拍摄上访被送精神病院”、“庄河市千人下跪求市长反腐遭市长拒绝”、“山西临县上访村民被判‘敲诈政府’获刑3年”,给我们一个深刻警示是,在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有些地方官员政府为啥麻木不仁、无所作为?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今朝有酒今朝醉”,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充满酒气、赌气,甚至带有几分匪气(霸气)。然而,畅通百姓利益的诉求渠道,以及解决百姓的各种诉求却成了“堰塞湖”。

中央决策是好的,可是一层一层传达下来就变味了,为啥会这样?皆因一些地方官员“老爷式”的官僚主义严重,以掌权者自居,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对上巧言令色,唯唯诺诺,对同级自恃高明,貌合神离,对下不懂装懂,指手画脚,作风粗暴,动辄训人;办事极端武断,既不依靠集体领导,更不依靠广大群众,常常是我行我素。甚至一些贪官污吏的荒淫无耻行为等极端腐朽落后的社会毒瘤,追根寻蒂,问题出在一些贪官污吏丧失信仰和道德沦丧的精神上。还有的一些地方官员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却以牺牲老百姓的权益来换得政绩,腐败也就随之滋生繁殖,甚之愈甚。在其位不谋其政,无所用心,敷衍塞责,办事拖拉,长期不决,应付差事,敷衍群众,甚至作威作福,欺压群众。

在矛盾凸显期,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对“上访声”充耳不闻,欺上瞒下,欺下瞒上,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采取回避矛盾,不敢直面矛盾,更不善于化解矛盾。引发各种悲剧的其实还是各地拦访、截访的做法,每年拦访不仅耗费了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加深了各类矛盾。大量积案和积怨的存在,有个别地方民声早已鼎沸,个别地方党群干群关系为啥开始紧张?有些地方政府的做法,出发点不是化解矛盾,而是暴力压服,这必然致使冲突一再升级。百姓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集中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漠视百姓利益、听不进百姓意见、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的工作作风。老百姓如有意见,向上级反应解决问题,却有一些地方官员采取“围追堵截”,甚至以“越级上访”等罪名威胁群众,致使矛盾愈积愈深。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当前在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时,个别地方官员要么是无视民情民意,要么是把民众的一举一动都当成“敌情”。因此,根治“深层问题”刻不容缓,缝合制度漏洞,严惩贪官污吏、打黑除恶,构建和谐社会不是回避矛盾,而是化解矛盾,疏导是化解社会矛盾特别是大量人民内部矛盾的好办法。“堵”则岌岌可危、危在旦夕、危如累卵;“疏”则政通人和、稳如泰山、安如磐石。

“过好美人关,不做陈世美”是建国初期邓小平主政西南的亲自处理的“铡美案”影响巨大,不仅赢得了民心,还赢得了“邓青天”美誉。只有反腐败力度再大些,民怨也就会少些,极端事件就会消逝。正如小平同志一再告诫的:“反映人民的要求,就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如何化解信访难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执政党搞好党的作风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此时,笔者殷切期盼现代版的《邓小平之“铡美案”》早日搬上银幕,警示后人。笔者不仅深切缅怀邓小平等老前辈开国功勋,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无数的华夏英烈,一声声气吞山河、浩然正气的怒吼震撼着中国,震撼着世界…

想起杨靖宇弹尽粮绝战死沙场

想起赵一曼被日军百般残忍污辱折磨

想起小小年纪的刘胡兰“怕死不当共产党”

想起江姐在集中营被严刑拷打,手指被钉竹签

想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想起董存瑞手撑炸药包,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

想起铁人王进喜冲进井架“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想起《英雄儿女》中王成吼叫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冲向敌群”

       ……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