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茹月茶屋 //www.sinovision.net/?12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如果我的文章能像一杯清茶留给您一点回味,那便是这小小茶屋存在的原由。欢迎您常来坐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家长怎样让孩子进入挑战区?

热度 3已有 3131 次阅读2015-1-13 03:37 |个人分类:教育谈|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上一期,我介绍了陈忻博士和他对孩子心理的三个区的概念。让孩子进入挑战区,并留在挑战区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选择。那么怎么样才能适度而不过度地掌握这个分寸呢?陈忻博士也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很多孩子喜欢待在安全区里,因为它保护了他们不必承受失败带来的痛苦,以及追求成功的压力。这往往是父母的态度造成的。有研究表明,孩子对失败的害怕往往在59岁期间受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害怕失败,那么孩子往往也害怕失败;如果父母经常让孩子完成一些能力尚达不到的事情,孩子从中学习到的是对失败的恐惧。

 

  有些父母不由自主地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奖励,比如和孩子一起庆祝,给孩子买东西;而在孩子表现不太好的时候却和孩子一起生气、伤心。家长不知道怎么真正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孩子只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消极情绪,而感受不到真正的爱。这样的孩子往往变得低自信,害怕失败,所以他的内在动力是尽量避免失败。只要他能免于失败就可以了,不会再去追求更好的成绩。因为追求更好的成绩,需要突破自己的一些极限。这在他看来是一种冒险,对失败的害怕和面对挫折的不知所措,让他不愿意面对这些冒险。甚至这些孩子还会害怕更好的成绩,因为如果得到更好的成绩,父母对他的期望立刻也随之提高了,这样的期望让孩子无法承受,也更害怕达不到提高的期望,所以压力很大。最终孩子选择老老实实待在舒适区内最保险。

 

  所以,父母的责任是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舒适区,接受合适的挑战,进入挑战区。

 

  孩子害怕失败源于家长的“完美主义”

 

  很多孩子害怕失败,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失败和成功的相互关系。失败的人不会永远失败,成功的人是经过很多失败的体验,从失败中通过学习才获得成功。

 

  首先,从小要培养孩子认识成功和失败的价值。当孩子有挫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从这个事情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哪里可以再提高,怎么提高。把孩子悲伤或者郁闷的心情转移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会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当他们获得进步以后,除了称赞他们所做出的努力,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还要让他们理解获得成功背后需要哪些品质和行动,而不是泛泛地说“你很聪明,你很努力”这类空洞的话。

 

  第二,帮孩子进行目标分解,把一个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谁都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大目标,要是孩子总达不到目标,确实会很沮丧。但分成小目标后,孩子通过努力和思考做到了,往往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增强信心,也会越来越愿意接受一些新的挑战。

 

  第三,让孩子对“错误”抱有正确的看法。父母常常迫不及待地去指出、纠正孩子的错误,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错误是不好的,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很多孩子对自己出错很不能容忍,对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很抗拒,拒绝听。这样就没有办法从错误中学习而进步。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破除这种没必要的“完美主义”。我家两个孩子,我从小就跟他们说,爸爸妈妈都是普通人,是普通人就会出错。而且我不失时机,只要有错就跟他们这么说。比如读书的时候我念错了一个单词:哦,妈妈这里看错了,现在我改过来。我们的老师也很配合,钢琴老师偶尔也有口误,看错谱,我们就说:老师也是普通人,老师也会出错;看,老师现在看清楚了,改过来了。慢慢孩子就接受了这种理念,出错没什么可怕的,关键是出错以后我们要改过来,从错误中学习。当他接受了这种观念,就能勇敢地去接受挑战。因为即使接受挑战失败也没有关系,可以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进。

 

  父母通过改变孩子的一些观念,分割目标,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讨论,相信能让孩子进入挑战区,全力以赴,获得和他们的能力相符的发展。

 

  注意不要过火而进入恐慌区

 

  当孩子在挑战区的时候,父母不要让胜利的果实冲昏头脑,不要一下子对孩子的期望超过现实的能力。如果孩子一有点进步,就立刻加压加码,可能孩子受不了压力,又会退回舒适区或者进入恐慌区。进入恐慌区的孩子,其实已经很努力,很想达到父母的期望,可当他们认为父母的期望超过了他们现有的能力,所以不管他们怎么做都达不到目标。这时候孩子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很恐慌,无法面对挫折。如果父母看到一些现象,就要思考是不是逼迫孩子太过分了。比如,孩子变得对自己的错误无法容忍;对自己要求完美;考试或者表演之前极度焦虑;对学习和参加的活动完全没有兴趣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发出的一些信息,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一些言行和要求。

 

  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传递正确的观念和信息,仔细观察孩子,积极和老师沟通,找到孩子发展的3个区,尽量让孩子在挑战区里发挥最大的潜力。

 

  (陈忻,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3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