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田一枫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15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军人缘何沦为“犀利哥”?

已有 3027 次阅读2010-3-6 08:31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时下正在网络“走红”的“犀利哥”,据说已经风靡日本和台湾地区,甚至登上了英国的主流媒体报纸。这种强劲风头,是在“凑热闹”,还是在拿中国开涮,笔者姑且不论,但“犀利哥”真实身份的被确认,却极大震撼了我的心灵。

原来,“犀利哥”曾经是一名中国军人,1997年从江西入伍,1998年在参加抗洪抢险中,因表现突出获得嘉奖。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军人,现在居然沦为“最牛人”的乞丐,无论网上对其“范儿”如何追捧,都掩饰不了他露宿街头,靠人施舍度日的悲惨境遇。“犀利哥”昔日的战友为此伤心落泪,我这个老兵也是徒生伤感。

军人是什么?那是国人的骄傲,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钢铁长城!大凡热血男儿,谁在年轻时没有做过从军梦,谁不渴望能够穿上那身绿军装?战争年代,军人意味着流血牺牲,意味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和平时期,军人意味着摸爬滚打,意味着烈日下、风雨中、三九寒天的艰苦历练,意味着在地震、洪水、火灾、雪灾等最危险时刻的冲锋陷阵,意味着随时准备在突然到来的战争中,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军营是一个“大熔炉”,它会锻造出男人的“钢筋铁骨”,纵然离开训练场,你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也摆脱不了那里留下的印记。网上描述“犀利哥”那种“坚毅的眼神”,那种“自信而有节奏”的步伐,殊不知那正是他骨子里的军人“范儿”,即便流落街头,即便处在一种病态,他仍保留着军营带给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情此景,在笔者看来,无疑是一场悲剧,它带给我们非常沉重的反思。

“犀利哥”是一名农村兵,他的命运注定在复员后还要回到农村,并像他的父辈那样,重新成为农民。这里不像军营,有那样多的兄弟相互照应,吃饭穿衣不用自己操心,一门心思搞好训练就行。然而,回到家乡后,他要肩负一个家庭的生计,他要重新学会年轻时所不曾学过的东西,他要承受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犀利哥”复员后种过地,为了改善家庭境遇,他又汇入了外出打工的“民工潮”,最终由“农民工”沦为街头乞丐。

“犀利哥”悲剧般的“转身”,也许是他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他的过于“内向”和“自尊”,在生活的重负下,以至成为身患精神疾病的诱因。然而,我们的军队和社会,是否应该从中得到教训呢?军队固然注意到“两用人才”培养问题,但对于职业变化的心理教育,似乎并没有引为重视,这显然是一个失误。地方复转安置部门,对于为国防事业贡献了青春的复员军人,是否在他们的就业、创业方面,给予了应有的帮助和支持,自然也要扪心自问。同时,社会对于“农民工”的关心和尊重,也是这些年来的一大缺陷,由于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和保障,这个群体已经成为流民和乞丐的重要来源。

曾为军人的“犀利哥”,在经历了网络世界的“悲情洗礼”后,现在已经找到失散多年的家人,并得到有关方面的帮助和救治,这种结局让人们感到宽慰。但在这场悲喜剧落下帷幕后,我们有理由更加重视与此相关的问题,无论军队还是地方,都需要从中看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我们也希望,今后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不会再重演“犀利哥”的悲剧。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