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大伯 //www.sinovision.net/?2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大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神意主宰,变化通灵

已有 2184 次阅读2011-1-4 22:17 |系统分类:健康养生分享到微信

神意主宰,变化通灵

[日期:2005-03-01]来源:  作者:[字体:  ]

    人以心性为根本。所谓炼己,即是锻炼人的心性。见真心以去妄念,炼己伏气以定心,从而达到降伏其心的目的。神能入定则得静,在不睹不闻,无声无息处见真心。用真心发为真意,以为炼功之主宰,此上乘修炼之道也。


    元神在静中不动为体,无为无不为;真意在动中感通为用,有为有以为。二者既有体用之分,也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从整体上讲神与意却是一致的。这个神意动静、有为无为、体用结合的过程,就是真气运动变化的规律。它既是保养身心的要诀,也是炼功火候的关键。入室修持,就是要动静不失其时。只要在实践中掌握了神意动静的规律性,因而也就获得了静功修炼的主动权。


                 人以灵性为根本


   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中讲:“盖己者,即本来之虚灵。动者为意,静者为性,妙用则为神也”。实际上己与性、意、神名虽为四,实只心中之一灵性耳。陆世忱在《就正录》中讲:“吾人在世,惟此一点灵知。若无一点灵知,何异木石?昔人所谓有气的死人也”。如老年痴呆、神经失常,植物人都是失去了灵性的有气的活死人。有此则可以观天地,察万物,塞上下,亘古今。无此则不但不能观察身外之物,甚至也不能支配自己的身体,虽肝胆、毛发、骨肉,指抓亦不自有也。因为“灵去其身,形乃死也。”所以说:“人之生,由心生也。人之死,心先死也。”心死形存的植物人,什麼事情也不能做,还有什么用呢?所以人之生以灵性为根本,这就是很明显的了。


   静功修为的炼己,就是炼的人之心性。抓住这个根本,就能在修持中断欲离爱、逢魔不乱、苦行勤求,达到修炼的要求。吕祖云:“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不炼己无时可待。胡孚琛在《道学通论》中讲:“所谓炼己,是指对心性的修炼。要求修炼者入室之时,外绝耳目,内绝思虑,惩岔窒欲,泯去一切杂念,使识神退位,元神重现,恢复真意无朕兆的本来面目”。北派清静丹法,就是把炼性放在首位,作为筑基的入手功夫。实际上在丹道修为上,也是把炼心作为贯彻始终的重要功法。做到在行功中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以断绝魔障的诱惑。这就是孟子讲的:“不动心也。”眼见色而心不动,耳闻声而神不乱,心感受而念不起。如此不闻、不睹、不思虑,久之自可入杳冥之境,静极而动,玄关窍开矣。


                  真意为主


    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讲:“在入室静坐之中,管他杳冥不杳冥,总将我元神发为真意以为之主。其杳冥境到,阴阳交会一合,我以真意主之。即至者冥久久,真阳发生,我仍以元神主宰而变化之。此外不参一见,不加一意,方是吾师上上乘修炼之道”。


    丹功修炼是以意为主的。但意有先天之意,有后天之意。行功中“必从后天有意之意下手,然后寻先天无意之意,庶戊己合而为刀圭焉”。“殆后天有意之意,即己土也。至观照久久,忽焉混沌片响,不知不觉,入于恍惚杳冥。从此无知之际,忽焉有知,无觉之时,忽焉有觉,此即先天之真意,戊土是也。古云:真意之意,方能成丹”。(同上)不过在“意之前无意,意之后无意。从此一知,一知之后不复见;从此一觉,一觉之前无有焉。此为真意之意。如人呼而响入谷底,风鸣应在井中。忽焉有感,感而遂通。又如人呼子之名,不觉顺口答。不思议,不想象,此即真意为之也”。真意之前后迹断,又从何得哉?黄元吉要求:“必须心地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随感而通,触物而动。所谓有真心,斯有真意。有真意,然后阴阳得其真,太极得其理。”庶几炼丹有成焉。


     学道之要,唯以真意为主。所谓“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就是反映的这一情况。身铅乃身中之气,真汞乃心中之神,真土即真意也。在行功中若能运吾心中之意,使汞以还铅,铅以制汞,铅汞归于土釜,则神气混融,性情和合而身心寂然不动矣。所以用意之法有二:一是动中之用意,一是静中之用意。修土若不知动以采药,则先天之气如何招摄得来?同样若不知静以炼丹,则先天之气又如何凝结成胎?所以修持者应善于在入室中根据气机之动静而灵活采用不同的炼法,久之自可达到机活神圆的境界。


          神意体用,直贯丹道之始终


    李涵虚在《道窍谈》中讲:“盖杳冥无为,静中宰运者神;从容大雅,理事不乱者意。,故神为丹君,意为丹使也。神与意,实有体用之分,既分体用则二也。用因乎体,故又可以一物视之”。神为体,意为用,两者分之则为二也。但意之用是从神之体中派生出来的。所以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致的。正如伍冲虚讲的:“元神不动为体,真意感通为用,元神真意本一物也。”


    修士在打坐之初,神意是不可分的。但在动静转换的过程中,神与意就分开了。李涵虚讲:“动静交作神意分焉。”就是讲的在这一过程中,神处无为状态而不动,以为中宫之主;而意处有为境界,运转周天以为功。这就是神意分开时所起的不同的作用。


    有时当以神守中宫之时,却不能以意代之。因为神守中宫静致虚无,以意代之则不能达到静极生动的要求。反之当意守中宫之时,若以神代之,则不能擒铅制汞,采取药物,运转周天。所以神与意既有体用相合的同一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与功能。李涵虚讲:“神则无为而意则有为也。神无为而无不为,意则有为有以为。”神为丹之主宰,静伏而不动,而意则以神为体,发而为虚无之正觉。它能在动静变化中,结而成丹,故为丹使也。丹主与丹使均是炼丹过程中所必需的。二者一直贯穿于炼丹的始终。李涵虚讲:“神哉,意哉,直贯丹道之始终,须臾不可离也。”


             动静互化,应变通灵


    周濂溪先生在《太极图说》中讲:“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实际上这是指的阴阳动静互相渗透相互转化的过程。因为“在阴静之中自有阳之根;阳动之中自有阴之根。动之所以必静者,根乎阴故也;静之所以必动者,根乎阳故也”。二者彼此关联,互相制约。实际上不过是一气之形态变化不同罢了。阴气动而流行即是阳,阳气静而凝聚即是阴。所以阴阳是互化而循环往复的。伍冲虚讲:“固有循环真机,自然复动。”“静属阴,动属阳。阳极则阴静,阴极则阳动。”这就是“物极必反”动静转化的过程。因其皆一气变化而互为其根也。


这个动静互化的过程,就是真气运动变化的规律。李道纯在《中和集》中讲:“静者动之基,动者静之机。动静不失其常,其道光明矣”。这个动静转化的过程,就会发生变化。行动中当你去除杂念进入杳冥之境时,久之一觉而醒,此静极而动也。真气上升乾顶,再自然下降而归于气根。归根曰静,真气收敛,即由动而静也。如此“互动互静,机缄不已,运化生成,是谓之变。推而行之,应变无穷,是谓之通”。这个变化通灵的过程,就是通过真气动静的不断转化而获得的。所以它是真气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李道纯讲的“常道也”。


      这个规律也是保养身心的要诀。因为人之所以在动态中保持平衡,长久地生存下去,就是因为他能适应动静变化的规律。而一般无生命的静物则不能适应,久之自会腐朽。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讲的在运动中生存才能持久。水不流动,自然腐臭,物不运转,自会烂掉。这是自然规律。所以李道纯讲:“是知保身心,无出乎动静也。”


    《参同契》云:“动静有常,奉其绳墨,四时顺宜,与气相得”。就是讲的这个规律的具体运用。在修持中,火候的掌握,要以动静不失其时为准。炼丹必运周天火候,而周天火候的关键,又在于真意动静。真意为神室之主宰。静则寂然不动退藏于密,动则感而遂通发号施令。“志为气帅”,人之真意一发令,气则动静有常而应之,所以人之真意,必以气的动静规律为准。朱元育讲:“火候之一动一静,如法令之不可违。”时不可先,动极而静入于杳冥中,则当虚己待时;时不可失,静极而动,出于恍惚,则当用意以采取。时当二至,便当进火退符;时当二分,便宜温养淋浴。四正之功,各得其宜。所以《参同契》云:“四时顺宜,与气相得”。如此遵循真气动静转化的规律,尊重它,顺应它,然后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则可运用它和控制它了。这样才能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因而也就能掌握静功修炼的主动权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