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人在旅途 //www.sinovision.net/?103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人在旅途 不离不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图文音】

已有 1774 次阅读2011-11-18 23:10 |个人分类:穿越红尘|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图文音】_图1-1

李清照在寻觅什么?

——声声慢寻寻觅觅再解

作者﹕于海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字易安。是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出生在一个诗礼贵族之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当时的文学家,曾师从于苏轼。王拱宸,以忠厚和才学被皇上点为状元,他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是李清照的母亲。得天独厚的遗传与家庭的熏陶,造就了才调绝伦的李清照。十岁出头的年纪时,李清照已经才名远播。此时的她,过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贵族少女生活。

 

及至及笈,嫁与赵明诚为妻。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与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政敌,但是李清照素有才名,赵明诚也以好学、忠厚而闻名于仕宦人家,因此两家弃宿见而结亲。赵李婚后过着校书赏画,指述典故,斗诗拼比才情的富足的精神生活。二人节衣缩食收藏金石书画,收藏品蔚为大观,可以盈屋充栋。琴瑟合鸣的日子中,偶有离别,李清照描摹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少妇情怀。

 

但是世事无常,转眼间金军的马蹄惊破了琴棋书画的风雅生活。靖康之变,宋室南迁,赋闲十年的赵明诚被启用。赵明诚赴任后,三个月的时间,病入膏肓,西去。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的夫君成为李清照心头永远的追忆和伤痛。

 

夫妇二人一生的金石书画的收藏,或毁于战乱,或上献朝廷,或被偷盗,所剩无几。

 

李清照的这首词,写在战乱、国破、离丧、南渡之后。

 

李清照善以触手成春之笔,以极平易的口语道出的极雅致的情怀,而又极工,仿佛于天地之间长袖广舒,随兴而舞,却又步步踏韵,自然之至,工整之至。李清照的词,流传下来的词篇篇是精品。而这一首,又是李清照的词中的神品。

 

这首词的韵律之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历来的评论家对这首词无不尽赞美之词。

 

李清照与赵明诚没有子女,南渡后的李清照,孑然一身,想到夫婿墓前可以合抱的树木,是否会悲叹尔金死去侬收葬,他年葬侬知是谁

 

二人毕生收藏的金石书画,即使没有战乱,也会有人事代谢,总有一天会散去,流入别家,恰如当初它们流入二人的手中。

 

这首词的韵律之美,乐章之美在这里无需多说。诗人在这首词里到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多少年来却始终是个迷。诗人到底在寻觅什么?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佛家的瞬息万变。这首词,已经超出了审美意义,上升到哲学意义上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追寻。谁是谁的最终归宿?人的最终归宿在哪里?通向归宿的路又在何方?

 

在历经战乱流离之苦后,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与当初养尊处优的贵族眼光已迥然不同。繁华易逝,人生无常,人,最终,要去往哪里?

 

李清照以她惊人的才华为中国的文学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男中有李后主,女中有李易安,在中国文学史上尽显风流。

 

就是在专制、集权国家的教科书中,也不得不承认,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宗教情怀。而人思想的追求,是用什么暴力手段都不能抹去的。

 

佛家还说,人生有轮回,这些曾经创造了中华文化的人物如今在哪里呢?他们是否找到了生生世世追求的灵魂归宿?

 

 

李清照在寻觅什么? 



   

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图文音】_图1-3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1-11-18 23:37
少见的高水平诗评。浓重清淡只挑要紧的说。如此精致的心思、文底和笔技如今非常罕见了。欣赏,佩服。祝周末愉快!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