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gyh523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0988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财经网每周舆评: 自上引领制度反腐 自下推动权利博弈

热度 1已有 1386 次阅读2013-1-27 22:35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 金牛 分享到微信

每周舆评:自上引领制度反腐 自下推动权利博弈

财经网 20130125

政府需要思考,在推进任何限制民权的法律或行政措施时,都需要仔细斟酌是否符合宪法和其他法律,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与民众有充分的民意沟通,在尚未达成公权私权的制度化博弈之前,不妨采用温和手法争取与公民达成改革共识

 

全面、全力、全民的反腐舆论热潮正在形成

  122日,习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是习总自就任以来第六次在公开场合谈及反腐问题。春节前,全国两会前,时间节点很特殊。24日晚,微博即有流言“出大事了,大老虎即将出现”,时政变局结合民意期待,在隐晦的网络表达里酝酿。纵观十八大后的反腐历程,中央领导表态与地方贪官落网可谓抑扬顿挫,堪比一出跌宕起伏的大剧。从“雷冠希”的迅速倒掉开始,李春城、孙德江、李亚力等一批官员随之而去,正当网友对新气象怀抱着一腔热血之时,编译局博士后常艳举报局长的十二万字纪实文学《一朝忽觉京梦醒 半世浮沉雨打萍》遭大规模删帖,此事犹如一盆冷水迎头浇来,随后《人民日报》刊文《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的草案,种种迹象似乎暗指对网络反腐沸反盈天之势的控制;南周事件引发媒体反弹随即不了了之被视为舆论监督遭遇断臂,自下而上的反腐再次触底。然而,117日原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因作风问题被免职;19日经济观察报发出重磅文章“房子的焦虑”,曝光2012年中秋和十一期间出境的公职人员中,有714人确定为外逃;21日单增德、杜泽勇等“涉色”官员被立案调查;22日习总书记表态“老虎”“苍蝇”一起打成了媒体评论员们的盛宴,似乎又稍稍安抚了疑惑的人心;23日,曾实名举报正部级官员的罗昌平微博账号解禁,猛虎归山之后24日他再次重提举报旧事。随着媒体的连续深挖,本周“房族”迅速壮大,房姐、房媳蜂涌而出,户口和身份证管理的执行漏洞轰然曝光。

  习总强势反腐不仅引来“习粉”高呼:“习李新班子不惧困难,是玩真的”,同时也赢得诸多网友赞叹:“看好习主席!”但也有屡经风波的网友冷静表示:听言观行。社会精英则微博狂呼,渴望将领导人澎湃人心的言论转化为长效的现实机制。@米家那个山 认为现有反腐渠道不靠谱:“靠信访举报、网络曝光反腐,治标不治本……整肃贪腐还得靠制度保障。”@梁树新认为“不公开官员财产的反腐都是‘官人我要’式的调情。”语言暧昧,机锋暗藏;网友@乱世一狂民 则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民众耐心已被透支殆尽,只有傻子才会永远只看广告不看疗效!”

  去年11月中旬以来,全国45个大陆城市出现抛售豪宅别墅的热潮,触目惊心的黑色幽默,不失为严峻反腐形势的现实折射。因此,尽管十八大后的反腐路径迂回,也是在更高层面上的曲折前进。近期围绕网络反腐法治化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化展开的讨论不绝于耳。本周各地相继召开两会,广州在官员财产公示上表现抢眼,21日下午,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表示愿晒财产,随后苏志佳、谢晓丹等领导都表示愿意公示财产。23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表示,“如果接到通知”,会带头公示财产。提出反腐路径的专家们多提倡渐进式改革,而体制内的健康力量则顺势响应民意,一时之间,仿佛只要一个通知,官员财产公开即可成为既成事实。

  网络反腐基于网友的“有罪推定”心态,带着些“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莽撞意味,但网友倒是享受狂野的鼠标式围猎。而官员财产公示作为反腐制度的必备部分,还处于艰难的社会阵痛期,尽管呼唤的声音很大,但遭遇的阻力也很大,我们必须给予体制内的健康力量足够的支持,以权力制衡权力。

  温州两会封路、部分单位公款吃喝转战内部豪华餐厅等地方违反八项规定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而新华社内参“舌尖上的腐败”受到中央领导重视,122日,人民日报一篇头版评论《狠刹浪费之风》,掀起了一场针对公款浪费的治理运动,媒体纷纷跟上进行了广泛传播,央视微博号召网友:用你的镜头拍下公款吃喝,用我们的力量揭露嘴上的腐败;重庆等地机关单位纷纷叫停年底宴请,饭店生意骤冷。央媒、地方积极媒体和网友在具体问题的监督上异常同步,协调性不断加强,使得政治敏感度较高的基层官员能够坚决贯彻中央规定,由此可见,舆论监督应当成为一种自发的常态的行为,而不应当成为“被使用”的手段和工具。

  23日,新华社报道江泽民同志向中央请求更改礼宾排名顺序,将自己与其他老同志排在一起。此举无疑加持了中央新领导集体的权威性,为反腐带来了更加强劲的上层推动力。

  其实说到底,不管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还是网络反腐法治化、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化,社会必须在构建长效反腐机制问题上达成共识,反腐就是和官场惯性斗、和官员惰性斗、和文化劣根性斗、和制度软性斗,套用@人民日报 一句话:制度改革早就不是新鲜话题,如何做好制度顶层设计、怎样在操作层面上先行先试,更值得讨论。

  纵观本周时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反腐将向纵深发展,八项规定仅仅是起点,中央领导有大决心大志向推动腐肉重生的政治改良,以官员清廉来重塑合法性的历史进程开始起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关键在于避免基层官员的虚假空泛跟进,把反腐尽可能纳入到可控渠道,提出明确反腐路线图,消除反腐的各种硬对抗不确定性。

  民意维权,民声护权,民智知权已成舆论主流

  2012年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轰炸式宣传审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新闻,正逢网络反腐高歌猛进之际,网友将此看作政府对自下而上反腐浪潮进行反制的预兆,自发将网络立法解读为网络管控的加强、公民话语权的制约,因此舆论场的情绪抵触非同一般。随后“闯黄灯扣六分”的新交规实施,民意的缺位导致规定脱离实际,闯黄处罚再次成为大众舆论标靶。紧接着春运来袭,网友漫天吐槽各种买票难,媒体也不断报道各地买票“囧事”,此时“刷票插件”横空出世,网友眼前一亮,再抢票顿时有如神助。然而18日有消息称,铁道部、工信部叫停“刷票插件”,无疑又在抢票的网民中扔下一颗地雷,由此“抢票”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公平的大讨论。在民意反攻之下,工信部表态仅是电话与IT公司沟通,并非行政硬叫停。人民搜索的“即刻抢票”,使得铁道部的行政反抢票行动濒于崩溃。

  微博调查显示,仅有一成左右的人认为“刷票插件”有悖公平,@新华网 一句“看似民意并非民意”点醒雾里看花的群众:“超过2亿务工人员没有微博,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网民作为受益者当然拒绝公权力没有法律依据就将触角伸向自己的既得利益,更何况对方是名声不佳的铁道部。但是就像单位把临时工的工资拿去给编制工发福利,还问编制工:“公平吗?”编制工齐齐回答:“很公平”,如此造成民意与公权力撕扯的假象,但隐于其后的实际博弈者,分明都属于弱势群体。

  22日,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无故遭封,在@李开复 等意见领袖的推动下,微博掀起一波讨伐浪潮。网友对屏蔽信息强烈吐槽,甚至有人用“闭关锁国”来讽刺此事。GitHub被中国程序员誉为“与世界接轨的首选工具”而自由、开放、透明是互联网约定俗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在不知缘由的情况下网站被封,势必造成网民的胡乱猜测。有关部门18小时内及时解禁,舒缓了舆论场的焦虑愤怒情绪。不过,此举意味着网络呼吁、群体转发维权、官方善意回应模式得到验证,网络动员力再次强化,中国正在全面进入民意护权时代。

  在我国法制尚不完善的当下,权利与公权力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地带,围绕着中间地带的归属,民意与公权力之间激烈的拉锯战在众声喧哗中持续进行。而社交媒体将话语权普及化,平民拥有“麦克风”,在社会话语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是民意敢于抗争、能够抗争的物质条件。如果闯红灯被处罚了,网民无话可说,但交管部门要处罚闯黄,网民就会激烈反抗。网络一直被网民据为自有领地,网友一旦认定,有关部门以加强网络管理之名,要将这片“乐土”法治化,则抵触心态不可避免。政府对GitSub的封禁也激发起民众的舆论联动,因此涉及中间地带时,政府、网民均应三思而后行,打破公权私权的零和博弈,实现共赢是关键。政府今后需要思考,在推进任何限制民权的法律或行政措施时,都需要仔细斟酌是否符合宪法和其他法律,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与民众有充分的民意沟通,在尚未达成公权私权的制度化博弈之前,不妨采用“毋因群疑阻独见,岂任己意废人言”式的温和手法争取与公民达成改革共识。

  【本周总评】80后女副市长舆情发酵,官方公布基尼系数,“老不信”效应再现;春运高速免费通行,民生服务有所改进;铁道部叫停抢票插件,引发社会公平讨论;“房姐”“房媳”房族曝光,身份证管理漏洞显现;深圳居民上街抗议,污染项目凸显民意缺位;三鹿问题官员复出,政府公信力何以为系;习总发出反腐时代强音,两会热点持续浮现。

  作者 沈阳 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博导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付小苏,在资料搜集、文字形成方面亦有较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