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gyh523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0988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朱锋: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报告踩了谁的脚?

热度 2已有 2607 次阅读2014-2-21 07:25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朝鲜领导人, 联合国, 联合早报, 调查报告, 朝鲜人 分享到微信

朱锋: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报告踩了谁的脚?

20140221日联合早报

局势解读

2014217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发表了朝鲜人权问题的特别调查报告,让世界再度震惊于朝鲜内部人权状况的惨状。过去15年来,有关朝鲜内政、外交和经济社会问题的报告、专著,无一例外会揭示朝鲜人权状况的黑暗。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封闭、最专制和最充满谎言的国家,朝鲜民众所遭受的人权惨状已为世界知晓。然而,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的这份调查报告,依然让世界为朝鲜民众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感到触目惊心。

这份长达372页、20万字组成的朝鲜人权调查报告,传讯了305位朝鲜人,是对朝鲜境内人权状况的黑暗和惨状迄今为止所做的最权威、最系统和最有代表性的揭露。报告的结论不仅直指朝鲜执政当局,认为朝鲜过去几十年出现了大规模、有组织地人权迫害罪行;报告更是指出,朝鲜已经成为了今天世界系统性地侵害本国民众人权最肆无忌惮的国家。为此,报告建议由联合国海牙国际刑事法庭对朝鲜的人权状况进行国际司法管辖,追究朝鲜领导人的国际刑事责任。一旦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真的启动对朝鲜领导人的国际司法追责程序,那么,朝鲜将是冷战结束以来,自1994年成立的柬埔寨红高棉国际刑事法庭、1995年联合国成立的卢旺达-索马里国际刑事法庭、1996年成立的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之后,第四次建立专门的国际刑事法庭,对造成朝鲜人权惨状的责任人进行国际司法惩处。

目前朝鲜人权状况调查报告书还是初稿,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将于3月份拿出正式最终报告。但从已经披露的报告内容来看,3月份的正式报告只存在着技术修订的可能性,报告的主体部分和结论并不会有特别的改动。以报告目前所指控的朝鲜人权罪状来看,“有系统、大规模、有组织地侵害人权”,已经构成了人权国际司法管辖的条件和依据。1980年代以来的国际人权司法实践,将种族灭绝、战争罪、系统地进行酷刑以及有组织地、系统地侵害人权,列为可以启动国际人权司法追责的习惯法内容,构成了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可以直接进行国际司法介入的管辖对象。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的首席调查官、澳大利亚法官麦克·科比一直就是国际人权司法管辖的积极倡导者。从目前报告的行文、措辞来看,整个报告出台的基本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揭示朝鲜的人权黑暗,更是为了用联合国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来强行介入朝鲜问题。报告正式出台之后,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司法追责程序的启动看来已是在所难免。201312月,朝鲜金正恩政权清洗其政权实质性的2号人物、也是贵为金正恩姑父的张成哲这一事件还历历在目。当时国际媒体就发出惊呼,枪毙张成泽及其主要追随者意味着“恐怖政治”重新降临朝鲜。时隔两个多月,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要把金正恩也送上国际刑事审判法庭,正是应了中国人的一句俗话“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朝鲜已经历经三代的金氏家族专制统治,很可能真的是到了“报应”要来的时候了。

然而,朝鲜人权问题国际调查和管辖背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并非是朝鲜的人权惨状,而是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环境急剧恶化,朝鲜领导人“拥核自重”、拒绝弃核这一更为关键性的挑衅和对抗性行为问题。

20038月六方会谈启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政治与外交谈判进程代表了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同时、结束朝鲜长期所遭受的孤立、制裁和打压状况、让朝鲜重新回归国际社会的最佳途径,也是最佳机会。20059月六方会谈发表的朝鲜无核化《共同声明》不仅是六方会谈机制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平衡各方利益和关注的“路线图”。然而,由于朝鲜前任领导人金正日缺乏弃核的战略决断,在关键时刻想要“拥核自保”,导致六方会谈于200812月举行最后一轮磋商之后,即长期陷入停滞局面。在六方会谈举行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进程的延续,美国等国其实一直对朝鲜的人权状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甚至阻止了美国国会提议的要惩罚朝鲜人权状况的相关法案。

2010年的“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是半岛无核化问题的转折点。奥巴马政府联合韩国与日本,强调不会再受朝鲜第三次欺骗,除非朝鲜表现出弃核诚意和行动,否则不再和朝鲜恢复六方会谈。20132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随即采取了拥核与发展经济同时进行的“并举战略”,政治和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目标已经渐行渐远。

既然外交上无法说服朝鲜弃核,经济制裁和人权压力的大棒自然随之越举越高、对朝鲜现政权的打压必然也日趋沉重。2010年,韩国常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代表第一次公开谴责朝鲜人权状况,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开始发表年度朝鲜人权报告。美国国会也通过了禁止美国政府对朝鲜进行大规模援助和接受朝鲜难民的《朝鲜人权法案》。包括本次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报告在内的多项措施,集中说明了西方国家对政治解决朝核问题几乎绝望之际而必然采取的施压行动。

217日这份报告的出台,对朝核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未来走向的影响将十分明显。

首先,报告书的发表已经近乎在政治上断绝了美日韩等国与朝鲜妥协、通过提供援助和关系正常化方式来获得朝鲜承诺无核化的原有“交易原则”。在今天的国际社会眼中,朝鲜人权问题已经被无限放大,与核问题将受到同等重视。在后冷战时代的全球政治中,没有比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阻止大规模侵害人权这两大议题更有国际动员能力的话题了。朝鲜自己把这两个都必然会受到国际舆论一致谴责和国际外交、甚至国际司法打击的“问题”都摊上了。可以想象的是,美、日、韩等国对朝鲜无核化的立场会更加强硬,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进程将更为艰难。

朝鲜不会尊重中国利益

其次,报告书正式发表之后,一旦启动国际司法追责程序,朝鲜政权的主要官员和领导人出国将受到巨大限制,国际刑事法庭的拘押令很可能将彻底使得朝鲜陷入孤立境地。目前朝鲜的国民经济依然千疮百孔,一旦朝鲜领导人遭到国际司法追捕,这个国家还如何维持?如果朝鲜领导人继续采取对抗和挑衅的方式作为回应,例如进行新的核试验以及发射长程导弹,其结果不仅将进一步激起国际社会的公愤,也势必将加大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的制裁力度。如果朝鲜继续玩弄“战争边缘政策”性质的推高危机的老套路,甚至会给美国和韩国提供军事报复和打击朝鲜的重要借口。

第三、报告书的发表和随后的国际司法程序的启动,肯定将影响到中朝关系,也将给中国维持已有的朝鲜政策带来沉重的压力。

中国历来反对国际干涉,反对人权问题上的国际干预,但今天朝鲜的人权状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人权争议,而是事实清晰、性质恶劣、其惨状在玷污人类良知的严重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人权伤害。在如此严峻的人权迫害事实面前,重弹一般意义上的不干涉原则,明显变得软弱、无力。中国历来注重半岛的无核化、和平与稳定,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有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是正当的。然而,朝核问题的根子说到底出在“朝鲜问题”。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已经如此严肃地调查和介入朝鲜的人权问题,该是中国下决心和国际社会一起共同推动解决“朝鲜问题”的时候了。没有朝鲜的开放和变革,就不可能有朝鲜人权状况的改善,说到底也不可能有朝鲜真正的弃核决心。

当朝鲜大规模侵害人权状况与核扩散的野心结合成一体的时候,这样的朝鲜必然是国际社会的威胁。对此,简单地祭出不干涉原则作为挡箭牌,只会让人觉得“是非不分”。事实上,连本国国民的人权侵害都如此严重的朝鲜,是不可能真正尊重中国的国家利益的。

今天的朝鲜已如汪洋中的一叶孤舟。不管年轻的领导人金正恩如何吹嘘要将朝鲜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和“人民乐园”,直面现实、避免让自己领导的2300万朝鲜人民和自己一起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应该是一个政治人物应该具有的起码理性。事实上,“朝鲜问题”依然还有转圜的余地,只要金正恩直面目前朝鲜已经“走投无路”的现实,下决心通过弃核来重新赢得国际社会的信心,未来的朝鲜问题变局未尝不可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但是,如果金正恩幻想因为朝鲜已然拥核,因而可以对抗整个世界,他显然是错了。

面对朝鲜受到的国际人权指责,中国国内有些媒体似乎担心“兔死狐悲”,因而挺身而出大幅报道朝鲜如何反对国际人权干预。这样的媒体报道,只能说明从事这样报道的媒体人士内心的苍白和虚弱。

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现在布鲁金斯研究生院当访问学者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gyh523 2014-2-21 23:07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应明确态度,下决心和国际社会一起共同推动解决“朝鲜问题”。
回复 光头 2014-2-21 13:42
佳作精彩分享!
回复 光头 2014-2-21 13:42
朝鲜拥核并非自保?他的“拥核”真正威胁的是本国民众,要挟国际社会无法干涉,让他继续独裁危害一方,如果他一旦“拥核”,威胁在本国引爆,谁能奈何?这就是其真实的意图。所以,必须在其“拥核”前除掉他,解放朝鲜。美国政府不能再如此仁慈。
回复 gyh523 2014-2-21 07:27
美国中文网基本上属于“休闲聊天网”,加点谈话资料吧!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