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石磨的世界 //www.sinovision.net/?11411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052节趣闻逸事

已有 896 次阅读2011-12-6 21:37 |个人分类:情离情聚|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小龙与顾美英相识在战天斗地的治河工地上,她和小龙是同一个公社的上海知青,因为是高中生,被抽到工地广播站担任临时播音员兼审稿员。

小龙第一次担任大队通讯员,像无冕皇帝一样,在治河工地上跑来跑去,到各个生产队采访先进人物和好人好事,上午一篇稿,下午一篇稿,效益很高,但质量不高,稿件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但是,很轻松,很潇洒,很光彩,组员们早起,他可以晚起;组员们累得吐血,他轻松得不出汗;组员们吃酱菜萝卜干,他隔三差五和大队干部一起喝酒吃肉。

几天后,老乡见到小龙就调侃:“嗨――!小龙――,广播员叫你去搞。”

小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当是开玩笑,不加理睬,小懒憋不住了,一把拽住小龙大喊大叫:“小龙――,你听,广播里在说什么?”

小龙驻足细细一听,广播喇叭传来“盘龙大队知青通讯员小龙来稿,......。”响彻工地的上空,这才晃然大悟,抬脚猛踢小懒的屁股,小懒一边逃一边还在大喊大叫:“盘龙大队知青通讯员小龙来稿(搞)――!”

当地人把男女做爱称作“搞”,稿和搞谐音,为此,只要广播里一说“某某通讯员来稿”,工地上就会响起一片调笑声,说广播员真骚,一天要搞这么多人,那还有力气说话。

这是小龙第三次参加治河,前两次小龙没当通讯员,和老乡一样,吃住在工地,一干就是一个月。那种苦和累,小龙记忆犹新。

刚下放第二个月,小龙和小马就赶上开河,挑起被褥步行10里地,借宿在村民家里。

一到工地,彩旗飘扬,大幅标语高高挂起,“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治理青川河,造福子孙万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高音喇叭正在播放公社革委会紧急通知,催促还未到工地的大队务必连夜赶到工地,否则,大队干部将以纪律论处。治河小组的工作人员正在河堤上丈量土方,计算当天完成的进度。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战天斗地的气氛,一派催人奋进的场面,一派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观。

分配的任务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不完成不许回家过年。小龙和小马负责掘土,小龙想,掘土好,自己就怕挑。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被一阵急促的哨音惊醒,小龙赶紧摸黑穿上衣裤,却无论如何找不到袜子,只能赤脚穿球鞋,迷糊着双眼,踩着冻土,随着一排黑黢黢的人影,来到远离临时住地一里远的工地。

掘土刚开始,小龙就后悔,坚硬的冻土像铁板,举锹奋力砸下,虎口震得生疼,冻土才裂开一条浅浅的口子。老乡挥舞着像猪八戒样式的钉耙,一耙下去,冻土的表面仅留下几个浅浅的小坑。队长看了发急,夺下小龙手中的铁锹,将锹把顶着小腹,两腿一蹲,像蛤蟆腾空跳起,锹口对准一条泥缝,依靠全身的重量,奋力插进去。但是,泥块太大太硬,冻土纹丝不动,再奋力拔出泥锹,再来一次蛤蟆跳,如此几下,总算撬下来一大块冻土,倒在地上,发出“轰隆”一声闷响。

小龙在边上看的目瞪口呆,这哪叫挖土,这简直是在玩命。玩命就玩命,年轻人血气方刚,看我的。小龙模仿队长的架势,也来个蛤蟆跳,“哎哟”一声,人和铁锹同时倒在地上,小龙手捂小腹直哼哼,老乡在一旁个个笑弯了腰。

“不对,不对”小懒在一旁指导,“要屏着呼吸,锹把要紧贴肚皮,像我这样。”

小懒也来了个蛤蟆跳,其他几个小伙子也跳了几下做示范,小马也跳了一次,感觉可以。然后,根据要领,小龙试跳了一下,奇怪,感觉不到肚疼,心想,这大概就是气功吧。原来,气功人人都有。

确实,人人都有气功,有事实为证:有那么一大家人,开车途经山腰,碰到塌方,一块巨石压着小孩的双腿,父亲奋力抬起石块,母亲才将小孩拖出来。事后,这位父亲无论如何也抬不起这块巨石。为此,科学家定论,当千钧一发的时候,人得意念会集中到一点,就会产生几何倍的能量,气功就是这个原理。

一上午,小龙和小马都在挖土,都在练蛤蟆跳,挖下的土块堆了一地,害得挑土的丫头累弯了腰,直骂他俩在发疯。到了下午,他俩的铁锹已变形,到收工时,小龙的锹把断了。

回到住地,问房东借了把斧头,重新把锹安好。小龙想,锹用坏了,要自己掏钱去买,犯不着再玩命,而且,蛤蟆跳跳久了,肚皮开始隐隐作痛。十天之后,小龙上午挑土,下午挖土。因为,上午是冻土,老乡都不愿挖,小龙也不愿做冲头,这是祖父传授的的“看风水”。

但是,风水没有看准。十天之后,河堤越来越高,每天挑着七八十斤重的担子,一天下来,来回约一百趟,土的重量合计约四吨,路程约十公里,遇到下雨天,尤其是冻土融化后的酥泥,路难走不说,光是鞋底上的粘土就有一二斤。所以,小龙得出一个结论,上午是冻土,便于挑土,下午解冻,便于挖土。

治河劳动强度太大,吃得又苦,生产队只管煮饭,不管菜。小龙和小马俩像要饭的,餐餐向老乡讨菜吃,而且,都是腌菜,而且,都是辣的,而且,都是冷的。俗话说:“辣椒不补两头吃苦”,三天下来,感觉目赤唇焦,屎硬难屙。遇到下雨天,虽然可以不出工,但是,被困在住地也难受,既冷又不能外出,买了014元一包大铁桥烟,抽得嘴苦鼻臭气呛胸闷。老乡情愿冒雨逃回家,搞点好的吃,再带回几罐腌菜。

一项大工程,难免要死人,几个丫头休息时,为了躲避寒风,坐在掏空的泥墙边,被倒下的泥墙当场压死一个,压伤三个。听老乡说,几乎每年要压死一两个。按祖父的“风水论”,那些被压死的人就是不懂风水,不看风水。

已近腊月十五,下起鹅毛大雪,整个工地白茫茫一片。生产队土方任务还没完成,急得队长连夜赶回生产队调兵谴将,把妇女们全部赶上工地,采取早出工,晚收工,取消休息的强硬措施,务必在腊月二十之前完工。老乡都盼着过年,都等着合家团圆,谁都不再偷懒。小龙和小马也坚持到底,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坚决不当逃兵。整个治河工地上,只有小龙和小马两个知青和贫下中农在并肩奋战,大队书记特地来工地看望他俩,举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好样的,过劲!”

……

工地上空依然还在广播“盘龙大队知青通讯员小龙来稿”的女高音花腔,小龙照例每天要和顾美英见上一二回,每回见面,脑海中便会窜出带有猥亵色彩的“小龙来稿(搞)”四个字,久而久之,小龙怕见到长得像香港肥婆的那张脸,但是,“香港肥婆”见到小龙送稿时都会嗲嗲地:“小龙――,你又来稿啦――?”

那次借住的临时住地很干净,家里的地面一尘不染,女主人新婚不久,丈夫在县人武部工作,平时不回家。美中不足的是,睡觉的地铺与她家的一口棺材紧靠相伴,小龙有点忌讳,小泥鳅却不忌讳,还说,要是能睡在棺材里真暖和,吹不到冷风,听不到猪叫。因为,主人家的猪圈就在隔壁,刚下了一窝小猪,叽叽嘎嘎的一天叫到晚。

女主人特别爱干净,隔三差五大白天洗澡,小龙在堂屋写稿,一股香皂的气味从不封顶的山墙上飘逸过来,小龙被闹腾的心思老集中不起来,老要想起小春。整幢屋里就女主人和小龙俩,女主人洗澡时发出的搓揉声和击水声,声声入耳。小龙写稿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女主人赤身裸体的特写镜头,开始想入非非,寻思,女主人是不是在引诱自己,如果她把门打开向自己招手都好啊!如果去敲门她会开门吗?想着想着,小龙的鸡巴开始膨胀,开始从裤裆顽强地想钻出来,小龙渴望在女主人身上实践一下在小春身上没完成的天地之合,正当小龙在胡思乱想之际,“哐啷”一声,门闩打开了,小龙不敢朝门那面看,却听到一声叫唤:“小龙,帮我把脚盆抬一下。”

女主人并没有光着身子,却满面红光,满面羞色。小龙进到里屋,香皂的气味越发浓郁,熏得小龙有点不知所以然,女主人淫荡的眼神更让小龙不知所以然。像这样的场景,小龙碰到好几回,当了好几回义务抬水工,却没当成射精义务工。

其实,女主人是在勾引小龙,所以,洗澡时故意将水搅得哗哗响,可是,左等不听敲门,右等不见小龙的身影从山墙上出现,女主人干脆哼起了小调,哥哥哎―妹妹哎――。女主人在搓揉三角区阵阵快感的时候,悲从心起,实在想不明白,哪有猫不偷腥的这句话咋到了小龙身上就失灵了呐?!难道知识青年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

没过几天,女主人的性饥渴填满了,身材更饱满了,笑声更诱人了,因为,小龙不敢有人敢,小龙不干有人干,小猴子当上了冒名顶替的扒灰佬

开河结束,顾美英成了公社非正式编制广播员,管文教的施干事一表人才,却盯上顾美英死死不放,为小顾的生活无微不至,为小顾的招生鞍前马后,一心想当个上海女婿,一心想娶个大学生光耀门楣,一心……。小龙在大学里见到施干事几次,对他的执著和穷追不舍深感佩服,对顾美英的不离不弃和坚贞不渝深感敬佩,小龙将他俩比喻为现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百里相送到凉亭,小妹与哥双蝶舞。

扒灰佬―趁儿子不在家,公公夜晚爬山墙到新房与媳妇勾和。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