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taich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4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心与自然

已有 783 次阅读2016-3-13 11:53 |系统分类:艺术分享到微信

古人常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意思就是人体和整个自然界是相通的,不管是季节、日月还是时辰的变化,对人体都有影响。。。。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变化和规律,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顺势而为”地工作和生活。
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都是相通应的,其中,心与夏季相通。《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一)心与季节


心的五行属火,为阳脏。由于天人相应,一年之中,春天阳气生发,则心气渐旺;夏天阳气正盛,则心气最盛;秋天阳气渐衰,则心气渐弱;冬季阳气衰极,则心气最弱。因此,光以季节而论的话,心气在季节上的变化就是生、旺、收、藏。

心主血脉。因为心中的阳气是随着四季变化的,所以血在脉管中的流动情况一样会受到四季的影响。一般是春夏季阳气生长,脉道充盈,气血流畅;秋冬季节阳气衰微,脉道收引,气血流动缓慢。有研究表明,手指的血流在冬季减少,夏季增加。

有心脏病的人,因为春夏季心的阳气较为旺盛,所以病情不致加重,甚至会有好转的情况。


但是遇到秋冬之季,秋的五行为金,火克金,秋金泄了心火;冬的五行为水,水克火,冬水剋伐了心火,会使心气衰微,病情加重。


《素问-藏气法时论》:“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


意思就是心脏有病的人,会在长夏的时候痊愈。如果在长夏的时候病没有好,那么到了冬天,病情就会加重。要是能扛过冬天,没有挂掉,到了春天病情会保持不变,然后在夏天到来的时候,病情就开始慢慢地好转了。


我们可以看看周围,是不是到了冬天心梗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冬至前后,因为冬至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心脏阳气衰弱的人,到了冬至时分,就会非常难受。著名的相声大家马季先生,就是在冬至前两天突发心脏病去世的。


(二)心与时辰


心为阳中之阳,随着一日中时辰的变化,心气也随之变化。一天中,阴阳改变由夜里23:00点(子时)开始,阴气达到最盛,然后阳气开始生发阴气开始衰落,到了中午11:00(午时)阳气到达最盛,然后阴气开始生发阳气开始衰落。


所以《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意思就是心脏有病的人,大中午的时候是感觉最舒服,到了夜里病情就会加重,白天都比较平静。原因就是因为一天中的阴阳变化。

除了季节和时辰,心当然和年、日也有紧密的联系,但是由于那个涉及到年和日的五行,牵连很多天干和地支的其他概念,在这里就不细说了。但是究其本意,还是和五行生克相关。比如说岁水太过的年份,水克火,气候就会比较寒冷,得心脏病的人就会比较多。比如说火气平运的年份,阳气隆盛,气候温暖,心气正常,得心脏病的人就会比较少。


说到底,五行生克是根本。把五行生克的规律记住了,就可以举一反三啦。


(三)心与地域


从地域的所处方位来看,可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行如下:

算了,还是换成下面的表格,你们是不是会看得更明白些?

那么,在这里插播一个常识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称物品为“东西”,而不是“南北”呢?对照一下上面的五行表格就知道啦!
所以说,了解五行,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比如说,我跟坐在我前面的同事说,你五行缺土,所以他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成不了土豪!


尼玛,小伙子立刻get到重点了!


那么再回到心。心属火,心气通于南方。《素问-五运行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在藏为心。”意思是南方气候炎热,在人体的表现为血脉流畅,脸色红润,心的功能比较旺盛。但是过热也会引起一些心的病变,尤其是以实证为多,比如口舌生疮、心火上炎;或者心火下移至小肠等。同时过热也会耗伤津液。所以热带地区生活的人,很少有长寿的,就是因为热伤津,而津液是身体的物质基础,津液为阴,心阴缺失,阴不抱阳,就会心阳脱亡了。


大自然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就是因为在此期间会有阴阳五行的转换。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就应该顺应这些变化,而不是逆着来。“人定胜天”其实是一句非常反人类的口号,人胜不了天,顺应天意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连我妈都斗不过,顺着天,那就更正常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背后
下一篇: 女性激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