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taich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14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南怀瑾:孔子有个密宗,就在这两句话里!

已有 1275 次阅读2017-3-24 13:50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孔子有个密宗,孔子写了一部《春秋》,他自己感叹,“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这两句话有什么秘密呢?

 

先说为什么知我者《春秋》。《春秋》记录了乱臣贼子、帝王一切的错误不良行为,一切的怪事,造成了社会乱象、历史演变。对此应该负责的是政治领导人、知识分子读书人,以及担负教育责任的人。是这些人的罪过,所以他们要负历史的责任,这是《春秋》的目的。所以说,对于《春秋》,“乱臣贼子惧”,这是正面的了解,知我者《春秋》,懂得它的精神所在。

 

什么是罪我者《春秋》呢?有些人懂了《春秋》,才会用权谋,才会用手段,所以《春秋》也是一本谋略之书,也是一本兵书。懂了《春秋》相反的一面,谋略就很厉害了,所以天下事有正面一定有反面。有人读了历史而学好的,变成好人;读了历史学不好的,所有的坏本事都学会了。一个坏人学问越好,做坏事的本事越大,所以学足以济其奸。

 

孔子的密宗是在“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再加上一个最重要的道德修养,孟子的这个密宗“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都传了,你把这四句学会以后,中国政治哲学的应用就懂了,告诉我们后一代的子孙,这个民族自然会有人才出来的。


《孟子与离篓》


---------------


孔子一辈子真正的学问,不是《大学》《中庸》哦,《大学》是他的学生曾子著的,传授孔门心法。《中庸》是他的孙子子思作的,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孔子的讲学对话纪录是《论语》,是他的学生们编集的。那么孔子有没有真正的著作?有,《春秋》,还有《易经》的《系传》等十翼。孔子为什么把他编著的历史叫做《春秋》,不叫冬夏呢?我在书上也提到过,这是根据天文来的,每年春分与秋分这个阶段,气候温和,不寒不冷,昼夜均长,所以春秋的意思就是平衡,秤一样的公平,这是孔子著《春秋》的深义。


《春秋》他是只写纲要哦,没有写内容,等于是左史纪事,没有纪言;中间的历史内容是他的学生传承编辑的。《春秋》有三传,《左传》《公羊传》《谷粱传》,把内涵加进去补充说明,三家各有不同观点。《春秋》的目的是讲什么呢?这是大问题了,孔子的一生学问好,著了《春秋》以后,他认为别人不一定了解他的历史哲学观,因此讲了两句话,“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他说将来后世的人如要骂我,是因为我著了《春秋》;真正懂我的人,知道我讲中国文化精神在哪里的,也是因为《春秋》,所以说《春秋》有微言大义。


有没有人骂孔子?有。像我们小的时候读书,有些古板的老师不准我们读《春秋》、《左传》,也不准我们看《三国演义》,更不可以看《红楼梦》、《水浒传》。他们说《红楼梦》是淫书,黄得不得了,看了就会学坏了;看《春秋》、《左传》、《三国演义》,你将来会变奸臣了,喜欢用权术智谋。


那么《春秋》记载什么呢?记载“唯时史观”。魏承思老师有一天跟我讨论,他说西方讲唯物史观。我说不对,那是十九世纪的东西,不谈了,世界上的宇宙万有不完全是唯物的。那么唯心史观对不对呢?也不对了。魏老师说那中国的历史是什么?我说是“唯时史观”。你看我们的史书上,不把帝王当主体,他的纪年先讲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以时间来推算的,这个时间怎么编呢?一个花甲六十年。这唯时的学问很深,你们现在都不懂,暂时不谈。


《春秋》记载了周朝后期二百九十多年的历史,当时中央天子虽没有垮台,但诸侯之间互相吞并,道德沦丧,整个的社会国家都乱了,其间“弒君三十六”,臣子弒侯王的有三十六起;“亡国五十二”,周朝初期分封的八百诸侯,相互兼并,到春秋时期所剩无几,到战国后期更只剩下七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当时社会呈现这么一个乱象,文化道德丧失到这种程度,《春秋》记录的便是这样的情况。


孔子著的《春秋》,比较说来,是中国第一部创作的历史纲要。其他记录各诸侯国历史的有《战国策》、《国语》等,只是笔法不同。我再跟你们讲件事,我们经常看到关公的画像,右手拉着胡子,左手拿着书在看。我说那个画错了,汉朝的书不是这样成册的,是一卷一卷卷起来的,那样就没法拿着看。中国人对关公那么崇拜,不只是他的武功,而是他的学识,深通《春秋》,所以后人称赞他忠义千秋,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全中国的人都崇拜关公,比岳飞不同,这是一句不相干的闲话顺便讲到的。


但是后世的人有些搞不清楚了,我也常常问专门研究国学历史的年轻同学们,《春秋》讲什么?后世一般学者讲《春秋》是“尊王攘夷”的思想,认为尊王就是尊重王权,专门拥护帝王专政,攘夷就是排斥外来野蛮民族的文化。我说孔子一定不承认这种观念。但是日本人采用《春秋》所谓尊王攘夷的精神,创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面。明治维新最特出的代表不是日本天皇,而是宰相伊藤博文,当然维新也不是伊藤博文一个人的成功,但是伊藤博文赢得了历史的盛名。他推崇尊王攘夷的精神,日本因此兴盛起来,把当时美国、英国的力量赶出日本。你们去研究就懂了。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都是一代人物,伊藤博文对中国文化是有研究的,他有两句名言,你们做生意的要懂,搞经济、政治的更要懂。他说“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讲赚钱利益,不是为个人赚钱,要为天下人赚钱;他做到了,在日本史上流芳百世,不但在日本史上万世留名,在全世界人类史上他也有名。他走的就是这个路线,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给他的影响。这两句话,你们诸位要记一记。


还有一些人说《春秋》讲三世,三世是根据《公羊传》而来,所谓衰世,比衰世好的叫升平,升平最后到天下太平。但是天下永远不会太平的。要熟读《春秋》,内容很多,当然首先最好要了解《左传》,兼通《公羊传》、《谷粱传》,再兼通《战国策》、《国语》等则更好。


《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
 
我们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那真是越读越使人感到高明。孔子作《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书籍。有人说《春秋》不能读,读了会使人奸诈狡猾。孔子自己也说过:“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历史读多了,好的榜样没学成,坏的手段全学上了。例如,一般人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难效,曹操易仿。看小说都想当书中的主角,读《三国演义》,想当刘备者不少,想当赵子龙、关公者更多。很多人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书中有大能力、大聪明的角色情境中,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何其可悲!


其实,在《春秋》一书里,好的道理处处可寻,坏的现象也连篇累牍。那个时候,对圣人的标榜特别的多,几乎每一个会讲会说的都是圣人,聪明才智之士,比比皆是。从春秋到战国这一阶段,在我们整个历史中,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我们读春秋、战国时的著作,有时看到某人讲的话,非常有理,但是再从反面想想,又觉不对,应是反面正确才是,然后再转到另一个层面来看,则前述二者不无可疑。每个人的意见都很高明,也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当时真是一个文化变乱、社会变乱的时代。西方人有一个历史观点:社会历史到了末期,在变乱不安时,才产生哲学家、思想家。然而,依我们的历史哲学看来,与其如此,不如不要这些哲学家来得好。高度的哲学智慧,是从痛苦变乱中的刺激锻炼而成,代价未免太高。
 
《老子他说


---------------


 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为《春秋》,他著《春秋》后最重要的两句话是“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千古以来,这两句话各有各的解释,都非常暧昧,到了我们这种时代搞清楚了。为什么呢?自从民主时代以来,大家都骂孔子帮助专制皇帝,因为专制皇帝的思想和制度,用了孔子“尊君”这一部分思想精神,后来我们打倒他,也就认为他是这样的。现在再读《春秋》,再研究孔子思想,不是这样一回事了,而是另有一番道理。


乱在春秋时代整个的都是在讲究“权”与“术”,后来大家把这个字连起来用了。所谓“权”就是政治上讲的统治,也就是霸道。春秋末期王道衰微,霸道因此起来了。其次是“术”,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用手段。不讲传统文化的道德和理性,就是用手段。以手段而取天下,就是“权术”。因此,我们要了解当时的政治变乱,一定先要了解一本书——《春秋》。


《春秋》是孔子著的,像是现代报纸上国内外大事的重点记载。这个大标题,也是孔子对一件事下的定义,他的定义是怎样下法呢?重点在“微言大义”。所谓“微言”是在表面上看起来不太相干的字,不太要紧的话,如果以文学的眼光来看,可以增删;但在《春秋》的精神上看,则一个字都不能易动;因为它每个字中都有大义,有很深奥的意义包含在里面。所以后人说“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为什么害怕呢?历史上会留下一个坏名。微言中有大义,这也是《春秋》难读的原因。


孔子著的《春秋》,是一些标题,一些纲要。那么纲要里面是些什么内容呢?要看什么书?就要看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这是三个人对《春秋》的演绎,其中《左传》是左丘明写的,左丘明和孔子是介于师友之间的关系。他把孔子所著《春秋》中的历史事实予以更详细的申述,名为《左传》。因为当时他已双目失明,所以是由他口述,经学生记录的。


《公羊》、《穀梁》又各成一家。我们研究《春秋》的精神,有“三世”的说法。尤其到了清末以后,我们中国革命思想起来,对于《春秋》、《公羊》之学,相当流行。如康有为、梁启超这一派学者,大捧《公羊》的思想,其中便提《春秋》的“三世”。所谓《春秋》三世,就是对于世界政治文化的三个分类。一为“衰世”,也就是乱世,人类历史是衰世多。研究中国史,在二三十年以内没有变乱与战争的时间,几乎找不到,只有大战与小战的差别而已,小战争随时随地都有。所以人类历史,以政治学来讲,“未来的世界”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学政治哲学的人,应该研究这类问题。


如西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所谓“理想国”。我们知道,西方许多政治思想,都是根据柏拉图的“理想国”而来。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理想?当然有,第一个:《礼记》中《礼运·大同篇》的大同思想就是。我们平日所看到的大同思想,只是《礼运》篇中的一段,所以我们要了解大同思想,应该研究《礼运篇》的全篇。其次是道家的思想“华胥国”,所谓黄帝的“华胥梦”,也是一个理想国,与柏拉图的思想比较,可以说我们中国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从另一面看,整个人类是不是会真正达到那个思想的时代?这是政治学上的大问题,很难有绝对圆满的答案。因此我们回转来看《春秋》的“三世”,它告诉我们,人类历史衰世很多,把衰世进步到不变乱,就叫“升平”之世。最高的是进步到“太平”,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太平盛世”。根据中国文化的历史观察来说,真正的太平盛世,等于是个“理想国”,几乎很难实现。


我们《礼运篇》的大同思想,就是太平盛世的思想,也就是理想国的思想,真正最高的人文政治目的。历史上一般所谓的太平盛世,在“春秋三世”的观念中,只是一种升平之世,在中国来说,如汉、唐两代最了不起的时候,也只能勉强称为升平之世。历史上所标榜的太平盛世,只能说是标榜,既是标榜,那就让他去标榜好了。如以《春秋》大义而论,只能够得上升平,不能说是太平。再等而下之,就是衰世了。国父思想中所揭立的三民主义最后的目标是世界大同,这也是《春秋》大义所要达成的理想。

《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整个社会上下一片混乱,乱到持德者寡,用术者多,所以孔子提倡仁,提倡孝,提倡道德,因为大家都用手段。譬如现代人们流行的一句话,常说“你少用手段”,尤其这几十年来,每论团体或个人的经验,玩手段的一个比一个高明,谁都玩不过谁,玩到最后还是个笨蛋。所以还不如规规矩矩、诚恳的好,如果把真正的诚恳当作手段,这个手段还值得玩,这也是最高明的。这几十年来的变乱,对于手段,谁都学会了,谁要玩几套手段,别人没有不知道的。只有老实人最可爱,讲道德的人才是最可爱,最后的成功还是属于真诚的人,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体会得出来。

 
《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