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道德经》(第57部第1稿1—78章)

已有 695 次阅读2016-7-11 21:50 |个人分类:徐敏豪《大师论》|系统分类:文学| 对立统一, 道德经, 辩证法 分享到微信

《新道德经》(第57部第1稿178章)

(经世济民之道: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

徐敏豪

2016712日周二农历六月初九

(上,一九)

1.论律绝。1)《作者题绝》: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2)《青埂峰偈》: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3)《嘲顽石诗》: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2.论梵偈。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4)《癞头僧疯话》: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5)《癞头和尚弄玉》: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6)《中秋对月1》。

3.论风颂。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7)《中秋对月2》: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8)《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4.论歌注。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9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5.论日月。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 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10)《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无故寻愁觅恨。

6.论石玉。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11)《警幻仙子赋》: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7.论忧乐。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

8.论始终。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不负众望!(12)《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9.论虚实。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13)《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14)《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上,二九)

10.论季节。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15)元春《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16)探春。

11.论骨肉。《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17)迎春《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18)妙玉。

12.论难易。《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19湘云《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13.论悲喜。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20惜春《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14.论因果。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21)凤姐《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15.论余缺。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22)巧姐《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23)秦可卿《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

16.论早晚。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24)李纨《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

 17.论头尾。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临。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25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

 18.论面底。枉送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26)潇湘妃子七律《咏菊》(全书谜底:致敬桃花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201679日周六农历六月初六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36》。

(上,三九)

19.论大学。今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前日18:01搜狐网教育新闻高教政策时评《陈平原:中国为何无世界一流大学》(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导读,国人对“世界一流大学”执念很可能反而阻碍中国大学发展,突破教学优先失落、提奖学术困境更为关键。因盲目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硬性指标,教授们忙着申请各种项目。

20.论一流。而无暇顾及教学,学问做不好,项目却申请成堆。628日,有消息称“985”、“211”高校说法将被废除。28日下午,教育部回应称,我国将新部署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启动“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废除呼声不断,以往教育部都会表示不存在废除的说法,此次虽仍未正面回应,但仍激起跃试期待。一是问题如梦魇困扰国人。

21.论史实。如此建,倒不如先停下想:如何才算一流?标准谁定?现实与标准怎磨合?在西方,大学已定型,路数已定。学者作为个体,可发言,但基本上等于白说。在中国不同,学者争相谈论大学问题,因关系切身利益、教育未来。我既研究过百年“大学史”,也关注“当代中国大学”。《中国教改和发展纲要》颁后15年,我曾用10 “关键词”描述。

22.论印象。百年、排名、合并、分等、扩招、筑成、私立、改革、评估、故事。大学作为一种高教组织形式,此前一千年,为人类文明已做出巨大贡献;以后一千年,仍将继续,仅表现形式迥异。中国大学,仍在转型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勇敢面对。二是“世界一流”焦虑。当今中国各业,最时尚词,莫过于此。“211”、“985”,成绕不开2数字。

23.论代表。中国在21世纪,培育百所世界著名大学,大好事,可毕竟财力有限,政府调整,转而重点支持北大、清华等“985”大学。三是哈佛大学,已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 标准代名词。从晚清始,模仿学习日德;1920年代转学美,1950年代学苏,1980年代后,又再学美。大学制度、理念,言必称哈佛、耶鲁,懒提牛津、剑桥。成新“迷思”。

24.论舞台。过去,求异、拒绝比较、固步自封;现反之,求同、一切唯马首是瞻,忽略“水土”。各国大学差异,由历史形成、根深蒂固、舞台特定。就目前现状而言,首先是量体裁衣、站稳舞台,而非削足适履、邯郸学步,忙着制定进入“世界一流”时间表。是否“世界一流”,除可见数字(科研费、获奖数、名大师、校面积、师生比等)外。

25.论比较。还须看对本国、世界人类社会进程影响及贡献。北大百年校庆时,我说:就教学科研,北大现不是、短期内也不可能“世界一流”,但若论对人类文明贡献,很可能不少世界一流大学都无法比拟。因在中国再次崛起复兴关键时刻,曾发挥巨大作用,机遇千载难求。四是排名对大学发展弊大于利(此观点值商榷:因真假相皆直间接反映本质)。

16.论真伪。排名仅靠数字,易造假。低估造假巨大收益,高估道德约束力,必定扭曲办学方向。排行榜权威一旦建立,易形成巨大不当利益链条。泯灭上下求索、特立独行,与众不同、难以兼得。趋利避害,久而久之,日益趋同、升降莫辨。如赛事,裁判按规则,去掉最高、最低分,其余平均;抹去最高,偏创见莫辨。当屡次被宣布无效、不计成绩时。

27.论函数。自然而然,就会转向、日渐趋同;否则,固执己见、自然淘汰。争创“世界一流”,内外压力,正使中国大学普遍变得躁动不安、焦虑异常。优点:举国上下、求新求变;缺点:不够自信、丧失坚守。在开放与保守、接轨与闭关2极端区间内取值,除2极外,还有无数选择。五是“教学优先”失落。排行榜与大学功能,大学异于研究院所。

(中,四九)

28.论教研。即便研究型大学,“教书育人”仍重。警惕:重科研、轻教学。六是西南联大被神话。战火纷飞、笳吹弦诵、学成归国、名家云集、世界一流、人才济济、才俊辈出、救亡图存、转折国运。西南联大毕业生到美国念研究院,比美国最好大学毕业生一点都不差。教师、条件、环境,与美国著名大学比,落差较大;但培养出来的学生。

29.论师生。差距并不大。联大成功:本科、通才教育,而非硕博专才教育。六是提奖学术困境。中国学术著作出版虽多,但绝大部分皆半成品:立意好、下功夫,欠火候、打磨,精品不精,成因:市场、金钱诱惑,剥夺学者们应有从容、淡定和自信。现“奖励学术”,皆以课题为主,尤国计民生“重大课题”。如此一来,培养出一批擅长填表的专家。

30.论优劣。人才评价标准、体制、机制,严重扭曲。百度作者:北大中文一级教授、博导,男、汉族,1954年粤潮州生,1978年入中山大学读中文、1984年硕士,1987年北大文学博士,主攻:现代文学,代表作:《中国小说、散文史》等。启示一:大学为世界良心。大学、大师本质:为天地、古今、苍生(食物、生态链),历史、时代、人民。

31.论霄壤。代言代行。舍此,既有愧于称谓,又羞于、远离一流,更失应有担当。大师、修补匠、离经叛道者,形同霄壤。启示二:大师云集为世界一流大学唯一标志。大师,并非仅局限于教,更在于学:杰出在校、毕业生,校友;并非各业、政商学领,财富数,职务、职称高低,而在对世界人类史贡献影响:正负、轻重、长短。

32.论霄壤。启示三:大学为社会鉴镜。大学优劣,并非仅在自身。社会分工:大学为脑(记忆、辨识、判断)、眼(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见人未见)、心(思想)、口(爱师逊真、仗义执言)、肩(铁肩道义)、手(绣手文章),全社会责无旁贷、多因一果。自费发表、出版,学者、脑力劳动者,安身立命难;世界一流大学、大师,成镜花水月、釜底抽薪。

33.论釜薪。巧妇无炊、塔尖坍基、叶公好龙。不一而足、举一反三、三生万物。赤子童心、苍天可鉴;不到之处、万望海涵;学者担当、不辱使命。2016710日周日农历六月初七,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37)》:今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昨日腾讯思享会7:20《邓文初:历史真实何以令人反感》(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

34.论历史。文字整理):摘要,历史作为知识,唯拥详尽细节,才能构筑更完备叙述、场景。传统历史知识,经史官严格鉴别与认证“正统”身份,唯史官才可接触机密档案文献、文物,熟悉行业规范,可说、公开与否,内外界限。对史官,与其说是在“生产”,不如说是在“监控”历史知识。作为权力部分,历史知识生产成社会控制核心机制。

35.论史官。在“权利公民”没完成时,已成功完成“历史国民”规训。于是,历史知识便与“秩序”生产合二为一。“多种真相”需理性判断、独立思考,而非简单接受某个单一结论。因从“计划时代”走来,并没做好面对知识市场心理储备,尤没实地练习独立思考,体制外史家成罪魁祸首。“历史真实”不仅没激活古老民族想象力,反而引起诸多误解。

36.论史家。甚至反感,导致冲突、心理不适。时代经典表情,一些历史禁区不能碰触,真相只能允许一种,异类声音永被禁锢。历史真相为何令人反感?历史人物完整活动轨迹,形象有血有肉、具体而真实。史料越多越好。史谚:一份材料说一份话,十分材料说十分话。史料更多,史学家们“说话”自然顺理成章。多一家之言,化零为整。但国人似乎。

(中,五九)

37.论史料。并不需多样性,尤对历史真实还十分反感。病因不在史家,主要是历史知识生产与接受环境根本改变。严格“供给制”,单一“传输—接受”,而非“阅读—诠释”模式。历史知识生产成政治动员神器,历史记忆建构成政治合法性基础。维护秩序,不仅是权势者生命,更是“历史国民”神圣使命,成共同记忆、情感,神圣不可侵犯。

38.论民史。体制外史家为何成“麻烦制造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非常百姓家。历史知识生产领域悄然变化,原被“官史”垄断地盘开始被“民史”分享,“史官”崇高身份开始没落,与一般“史家”(非意识形态专家)处平等地位。《档案法》:解密档案文献,普通公民也可在开放网络检索、调阅。“混乱”只不过来自更多真相。从知识社会学看。

39.论心理。“心理不适”源于计划时代大众对现代知识生产隔膜,无法理解“理性”运作方式与心理效果,互联网“多样共存”对“单一真实”颠覆性体验。令人恐惧、必须反对,以捍卫先前时代在心中建构稳固秩序。历史教科书让我们丧失了什么?“没有人性”的学问,就是纯粹文字堆积而已。不太相信学者,而更看重百姓、常人,所想、所说。

40.论人性。所写。作为一个历史教师、研究者,必须思考。观点商榷:启蒙与牺牲,斗争与迂回,皆不可或缺、不可偏废。无启蒙与牺牲,启蒙无从谈起;无斗争与迂回,斗争难以为继。历史观正误唯一标准:经得起时间考验。观念何来?历史教科书教会、丧失什么?客观规律、必然性。高校必修《中国近代史纲要》,我说是伪史,打历史幌子传授。

41.论规律。非历史。政治思想理论课,中国教育体系已没历史教育。历史知识经严格“筛选”,有些明显被篡改、歪曲为“选择性失明”。历史说到底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规律怎起作用?“客观规律”幻觉:谁掌握了历史规律,谁就可使用任何手段达到目的。历史教科书最恶劣影响在此,至今不仅没消除,且开始再度兴起。代表啥?

42.论因果。正义、规律、永远正确。此思想很可怕:真理成邪恶工具。声音被遮蔽,很难接触清醒反思。社会日渐开放、多元,可有很多不同知识体系,比较、怀疑,最终形成自身独立见解、观点与判断。历史教科书,让我们丧失基本推理能力、历史感、道德感。因果关系多元,多因多果。原因决定结果,逻辑看似简单,事实十分复杂。如自然科学界。

43.论依据。统计、概率、相关。百度作者: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1968年生,湘宝庆人,湘师大文学士、湘大思想史研究生、浙大中国近代史博士。百度历史:记载、解释人类进程历史事件学科。简称史,指人类社会史,多数时候映射当下时代。若仅总结、映射,历史应消失;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用材料说话、讨论、延伸,传承文化。

44.论旨归。积累扩展、规律轨迹、引领未来。其科学性在于:一是依据史籍史料;二是比较古物遗址;三是符合天道民心(毛润之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2016711日周一农历六月初八,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38》:今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昨日腾讯思享会7:23北大教授尹保云《文化:何最重要》。

45.论文化。(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摘要,文化一词在出现时就划分为民间与高级两部分,无论形质前者为低。观点商榷:此观点错误,背离人民创史论。文化无高下论,外交场合可理解,学术研究则不能如此。人们不可能仅靠听音乐。读文学、哲学成现代公民。文化核心,为社会制度选择。文化,必须鲜活,内化。

(中,六九)

46.论高低。为人们修养、精神,外化为言行。20世纪初,一些社会学家驱逐人类学,迪尔凯姆(1858-1917)专文挽留。人类学分支,在196070年代与后现代主义合流,宣扬文化无高下,陷入历史相对主义,自然也就不再被视为社会科学。民间故事、传说与严肃文学。民间舞与芭蕾舞,岩洞壁画与油画,图腾崇拜与宗教,孰高孰低?观点商榷。

47.论源流。作者皆认为前低后高,轻源重流、厚今薄古,并不可取。科学思想高低更易区分。但很多人不把科学思想看作文化,而看作文明,如美国社会学家马季佛把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等科学思想和发现都划归文明。观点商榷:文化、文明,说文解字,前者重在过程,动词名词化;后者重在结果,如日月长存。无论民间高级文化,都各有不同。

48.论因果。档次。仅顶端精品难分高下,如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大师作品,歌德、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作品,仅能各有所爱。但对大多数作品、表演,不仅专家们,常人也能识别。文化认识上,存感官陷阱。有些民间文化,具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所决定区域性,难分高下。生2错觉:一是整体、不变;二是不分。

49.论零整。高下。认识陷阱:元素并非全部,虽为基本生活,但仅决定存在,而非变迁,对历史进步影响作用很小;其构成世界文化多样化与共存,不影响人类进步。康德《判断力批判》第83节,文化定义:人利用(内外在)自然达到各目的适应性熟巧;有理性存在者一般(自由)地对随便任何目的适应性产生过程。即熟巧文化:处历史低级阶段。

50.论岸舟。康德指出,熟巧文化也符“自然目的”,是人们基本生活,与压迫性各旧制度伴随,导致官民矛盾冲突不断加剧;虽符“自然目的”,却不符“自然最后目的”即建立“公民社会”(现代民主制度),熟巧文化承担不起最后目的任务。熟巧文化“教化”,与民主制度“教养”,含内心思想、行为方式、社会氛围,运动、鲜活,而非仅为口号、记忆。

51.论的矢。教材。民主文化2的:一是官民尖锐矛盾日解;二是使人自由,获最大限度个人发展。文化建设,最重目的: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现实社会道德却在不断下降甚至走向崩溃。欺骗项、伪造史、巨资筑等,各地屡现。寺庙宫殿规模远超故宫,景点争抢西门庆、潘金莲。国家社科项目中与学术无关泡沫课题大量充斥,“文化、思想安全”多年。

52.论异同。荒谬列题。文化建构过程,必须与文明制度同构。一是公民社会;二是美育。前者:塑造民主法治制度人格;后者:科学、审美教育,改变人们思想。二战后,学术界对此问题认识变化,更强调前者。该学者,此前曾在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发表《中华文明:过去与未来》。摘要,中华文明核心标志:官僚制,其在唐宋时期已成熟。西方现代化.

53.论古今。始终伴随着引进中国官僚制运动,与其资本主义和民主发展并行。没官僚制引进就没西方现代文明兴起。现代文明:由资本主义、民主、官僚制3者结合组成平衡结构,单面发展官僚制只能是“旧制度”。中国未来前途:形成平衡现代文明结构,努力向世界文明中心迈进,而非复兴作为旧制度的中华文明。观点商榷:一是铭记世界人类。

54.论中外。中国贡献。人类社会始奴封资社(共)5型,以生产力(新旧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电力、现代机械、电算机、互联网)为标志、渐次提升。李耳《道德经》民本无为,雏形、启蒙民主共和,肇始欧洲文艺复兴、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世界重心3次转移(非洲埃及、亚洲中国,欧洲希腊、罗马、英国,美洲美国),启蒙。

(下,七九)

55.论日月。马恩列斯毛等。唯有伟大理论,才有伟大实践。旧中国尊生贬师(孔子问礼、李耳为师),早醒晚起、千年封建、原地踏步、自取败辱(马克思之师黑格尔语)。四大发明,举世公认。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枪炮击溃奴隶封建骑士与城堡,资本主义兴起、建立与长足发展,指南航海开辟海外殖民地。

56.论师生。文明,重在成果。思想成果第一。李耳《道德经》崇尚伏羲演易(天人合一、顺天应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昌逆亡)、炎黄内经(天下为公、宗旨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尧舜禅让(圣贤治理、听风纠错,唯才是举,野无遗贤)。中华文明核心,绝非官僚制。为何?二是厘清人类社会5型本质。社会,为生产力。

57.论形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总和,其中集中表现为政治(经济继续、集中表现)制度。始:民本无为(即民主共和)、人人平等、圣贤禅让政治制度;奴:君本专制、人人不平等,血缘嫡长子亲友显隐性世袭政治制度;封:君本专制、人人不平等,地主官僚、血缘亲友显隐性世袭政治制度;资:资本专制、人人不平等,金钱傀儡。

58.论尊卑。血缘亲友显隐性世袭政治制度;社(共):民主共和、人人平等,民主选举任期政治制度。由此,可看出:人类社会民主共和,唯在原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出现2次,其它型态皆非。为何?三是文化、文明殊途同归。文化,重在过程;文明,重在成果,一体两面、同一旨归。化:化为、转化为,动词名词化即过程;明:日月。

59.论贵贱。即人类史中如日月般永不凋谢物质与精神(物质决定精神,后者巨大、能动反作用于前者)。官僚制?错。官僚制,仅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最典型特征。人类社会5型中,奴(君本专制)、封(君本专制)、资(资本专制),皆非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皆人人不平等,皆血缘亲友显隐性世袭罔替、高人一等、出身尊贵,贫富不均成必然、愈演愈烈。

60.论贫富。占领华尔街运动风靡全球、此起彼伏,《国际歌》震天动地、响彻云霄。何者为文?文即真理。何为文化?即真理化,不断求索、走向真理的过程,而非相反。赤子童心、苍天可鉴;不到之处、万望海涵;学者担当、不辱使命。2016712日周二农历六月初九,徐敏豪《辩证9论中国哲学史(139)》:今晨,本人开电脑浏览要闻,昨日。

61.论语文。腾讯7:49转载解放日报徐芳专访中国散文协会副会长韩小蕙《语文:考啥、反映啥》(惜字如金、正确引导,标题、内容皆经本人文字整理):摘要,高考与文学,语文、作文考题为文学一树两花,能反映一国文学水平,受社会广泛关注、讨论甚好。编者按:本届高考已到发榜时,高考作文选题争议硝烟渐散。民间乐曲“老腔”意外入选。

62.论高考。北京高考作文试题,颇受关注,也引起是否出“偏”题非议。对此,与这道题目强相关作家韩小蕙另有评说。一是读书当有严肃文学。朝花周刊问(下同):《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这篇文章,入考题来自于《光明日报》副刊。之前一些报纸副刊也有文章入选,怎看此出题方式,是否具引导、趋势性?答:此题源于今年513日光明日报.

63.论选题。周末文荟·大观刊发拙作《陈忠实为我们改稿》。那是在他身后追忆。2012年电影《白鹿原》摄制完成后,他不仅应邀为我们写了《我看老腔》一文,原稿快递,后应要求补充,再次快递;又允许改题。北大陈旭光教授说:作为考生家长也在猜题,猜过陈忠实和《白鹿原》、西北文化、传统文化魅力,但没猜出是以经阅读老腔散文设题。

(下,八九)

64.论猜题。该题有高度,内涵丰富:切合现实,立意高远;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引导学生们: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成就、热爱文学;读书应读此类严肃、和雅文学,而非怪力乱神一类消遣、消费品。蕴含深意,循循善诱:对即将结束童年、进入成人阶段高中毕业生们,今后亦不宜再一味狂追“韩流”、动漫、热舞、好莱坞大片等,而应把视野移向。

65.论立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民族文遗、非遗,民间艺术。学语文应活学博读,善学、不死啃书本,多读课外书,做生活有心人,养成读报好习惯。副刊编辑们行话:“老腔”入考,悬念、难度、有发挥空间、吸睛、彰显才华,角度绝佳,无法猜破,会心一笑、点赞。二是作文贵在独立见解、流畅表达。问:怎写?怎获高分、满分?怎评卷、打分?

66.论老腔。答:几要素,震撼、亦农亦艺,原生态、农民艺术家,上戏台、拿大砖头猛砸条凳,用生命演出、血性满满,关中乃至中国人精神象征,惊天地,泣鬼神;真诚为文学艺术生命,老腔的成功正缘于此;读书、做人,当如斯人。阐述思想、美文表达;判卷:价值观正确前提下,可接受各种能自圆其说观点,世界丰富多彩,人们看世界眼光。

67.论考评。亦然,绝非一个模子、结论。首先看有没独特个人见解,似编辑选稿标准,有可得高分,如再加上美文,给满分。三是语文考啥能反映一国文学水平?问:高考作文究竟考啥?语文教育、作文考题,是否与当下文学写作(含报刊体文学写作)日密?这对当下面临巨大挑战报纸副刊,是吸睛?作为作家和编辑,怎写好作文,尤命题作文。

68.论优劣。有何建议?答:迄今为止,仅以光明日报周末文荟副刊为例,已有几十篇文章被选入全国、各省市区高考、中考题,被选入语文阅读课本的也有不少。很荣幸、也兴奋,但也平常,本该如此。语文课本,不能老是改来改去,但副刊上常现新佳作,对提升品位、陶冶精神非常有利,无论成人、学生,都应多读。从副刊上多出题目,能促进。

69.论深浅。读报,值得提倡。如何评价今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许多观点,有启发、非常睿智。最推崇中山大学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教授(一针见血)说:全国卷作文题,毫无思想光彩话题,题目如此肤浅,中华民族怎出思想家。此言一出,举国皆惊。中国现在就缺如此锐评,多几个达此高度大智大勇者,教改步子肯定会加快。在此想补充一句话。

70.论伟卑。谢有顺先生急得有道理,但这与整个中国教育水平相关。看到网载法国高考作文题,我们不免久久无语。我1978年参加2次高考,最后作为“七八级”被南开大学中文系录取。因“文革”失学,我参加高考时学历仅是小学五年级,完全没写作训练,事先也不懂得准备一些类型题,2次作文都写得非常失败,自己判断得分都很低。我属智商。

71.论智愚。较低、脑子反应慢、无语文基础训练、底子很薄的那种作家,至今也没写出高境界文章。所以我特别怕写命题文章,基本上不接受命题约稿,在没感觉情况下别说写不好,连写都写不出。庆幸的是,这辈子,再也不用受高考“煎熬”。想想,这也算是一种别样人生幸福。百度作者: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主编、高级编辑;女,1954年生,北京人。

72.论勇怯。南开中文毕业;南开兼职教授、北京作协签约作家、东城区作协主席,代表作:《散文集》;作品特点:(1)关注社会。追踪国家、民族和世界进步,抒写时代;勇敢对社会不良现象及时揭露和鞭挞,立场鲜明,毫不含糊;以清醒知识分子立场,以古观今、文化反思。(2)抒写内心。道德批判和精神内省,对善恶等时代价值,广泛思考。

(下,九九)

73.论轻重。和批判:矛盾与困扰,希望与超越,求索与抗争。(3)呼唤女权。思索世纪女性命运。苦涩、滞重、忧郁,甚至绝望。既没狭小天地避重取轻,也没不分青红皂白充当斗士,主张合作,企望在女性解放与传统文化融合间找一条可行路,成当代女作家杰出代表。启示一:高考作文源于科举。科举为古中国经考试选拔官吏制度、分科取士。

74.论古今。科举制,极大改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士族垄断;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学者进入社会上层,获施展才能机会。但后期形质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学者不讲求经世济民实际学问、束缚思想。科举旨归:经世济民。高考,亦然。远大志向第一(匡世救民),满腹经纶(治世良策)第二,文采斐然(独步天下)第三。反之。

75.论本末。皆舍本求末。启示二:诗言志,一切文艺体裁形变质恒。诗谚:不读诗,无以成人。诗,无邪。三是风雅颂,颂不如雅、雅不如风。为何?颂:祭祀先民、死者为大、文过饰非;雅:文人墨客、心中块垒、有感而发;风:天地、古今、苍生,历史、时代、人民6者代言。诗者,韵文、联句;词(合乐、不需一韵到底、可转韵、可非联句。

76.论易恒。诗形质仍存)为诗余、曲(合乐、更接近散文)为词余、文(散文、论文,无韵、联句要求,不需合乐)为曲余。启示三: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语文,即母语,而非他国语文。西谚:文字分裂,中国分裂。文字分裂,欧洲分裂。中国文字、语文、书法、文艺等,肩负中华民族国家统一重任,不可不察。高考作文,绝非泊来品,中国科举。

77.论霄壤。早为雏形、奠基,远早于欧美日、西方。高考作文,绝非仅止步于文字、文学能力,更应着眼于远大志向、经世济民。大师、巨匠,与修补匠、过客形同霄壤,眼光(火眼金睛)、胆识(勇气)、能力(表达)3者不可或缺。其中:眼光第一、胆识第二、能力第三。高考作文出题、评卷、打分,皆宜以此为据。中国历史上许多经天纬地之才。

78.论类萃。皆从应试作文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即是明证。

未完,待续。心灵感悟:赤子童心、抛砖引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独步天下。本人《新道德经》56部各81章第一稿已全部完成。待国家省市单位立项资助、列入出版计划后,再做进一步整理。特此告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