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中国传统太极拳文化/印诚门培生 ... //www.sinovision.net/?11925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旨在交流学习中国传统的太极拳以及养生文化弘扬印诚门王培生先生的养生理念及养生功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太极拳的松 (我的体悟)

已有 1826 次阅读2011-11-21 11:01 分享到微信

太极拳的松
  (我的体悟)
松究竟是一个什么感觉什么状态呢?
咱们先从这个“松”字来分析一下。
松,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公平的公,我们的人体如同一棵树矗立在地面,中间一横代表着我们的两肩两腰两胯,中间一竖代表着头顶百会到尾闾直至看不到的纵向延伸点到脚下,一撇一捺代表着两臂两腿起到左右与脊椎平衡分配的作用,这样做到自身如同松树一样的安静稳固均衡的伫立状态,公平均衡的伫立在地面上意念扎根于地下与地面相合的状态就是松。松树扎根在地下,遇到风枝杈会随遇调节帮助树干树根起到缓冲的作用,体现在人体,也是两臂称量来历大小如同遇到风一样的做随遇平衡的调整,这样就不会对我们的躯干甚至下半身造成影响。
也可以把自己的胯部以下的膝踝足想象成在地下的根茎他们只做虚虚的微微的调教小半径细微半径的做功。腰部以上配合着双臂双手双肩做遇力遇缘称量的调整。松是在任何条件下任何角度下状态下的均衡整体协作的过程。也是思想对内对己身在在处处的神经感知调试过程。思想意识如同雷达,当意念在身体各处感知的点越精细越多那么雷达反馈给心脑的讯息也就越多如同移动微波接收点一样。我们平时用功体察设定的越多讯息反馈就越灵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然本能的习惯。方法容易晓得贵在持之以恒的坚持,能不能在平时养成一个自然行为的习惯,比如在早晚不打拳的时间段,我们能否把以上的感知行为落实在生活行为中,工作行为中,如何去事半功倍的巧练功,比如举手抬足的行为如何能做到省力抬起手的时候肩膀会不会紧张酸痛,用筷子用鼠标抬东西拿东西的时候是不是能做到肩膀不紧张。端坐的时候是不是脊椎都堆积在一起有下压驼背的行为,等车站里走路的时候是不是脚下沉重,当出现这些感觉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自我调整一下。当这些行为调试的习惯累积起来成为一种自我服务的本能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拳艺有了很大的改进,这都是平时用功的时间量
+用功量的累计=功夫。每个人都有功夫关键看功夫量的累计多还是少,闲工夫,各种行业的行为劳作都讲究功夫,都是功夫就看自己的心用在何处累计多少,闲工夫累计多了人就变得懒散有惰性,正知正见的心用在思想生理的觉知调校上这样的是功夫。
以上看来一个松字写着简单,拓展开来去落实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有心人看来是很简单的。心能做到平等那么我们就会很细心的去关心自己关爱别人不去跟别人争顶不去跟自己过不去这样平等的心不就是一颗松么她不畏惧风雨霜雪她随遇而安的跟大自然相处。
------2011,11,21日感悟(小君)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